面红耳热(成语)

面红耳热,汉语成语,拼音是miàn hóng ěr rè,意思是形容因紧张、急躁、害羞等而脸上发红的样子。出自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

成语解释

形容因紧张、急躁、害羞等而脸上发红的样子。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可怜裴兰孙是个娇滴滴的闺中处子,见了一个陌生人,也要面红耳热的。”

词语用法

作状语、定语;用于激动、发怒、羞愧。

示例

想到这里,不免面红耳热起来,也就讪讪的进房梳洗去了。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九回。

成语故事

清朝时期,一浪子决心痛改前非,给自己取别号“死里逃生”,他在街上遇到一汉子拿着一本小说要卖,他好奇地看到是“九死一生笔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看后不住面红耳赤,意往神驰,他把这本书改作章回小说发表。

该文章由作者:【普罗列塔利亚】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