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拼音:jūn)是汉语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古字形从口、从尹,尹代表掌握权力者,口表发号施令。古代帝王崇尚无为之治,具体的事都由手下人来办理,这些主持办理具体事务的人就是“君”。周代“君”主要指朝廷官员及诸侯国、方国的首领;战国时又用做功臣或贵族的封号;后世便衍生成帝王之称,指一国之国君,即最高统治者。后来,“君”也变成一种敬称。
字源演变
会意字。甲骨文“君”上部是“尹”,下部是“口”。尹像手执权杖形,一说像以手执笔形,本义是治理;口表发号施令。上下两部分合而会意,表示古代大夫以上据有土地的各级统治者之通称。《荀子·礼论》:“君者,治辨(通“办”)之主也。”古代帝王崇尚无为之治,具体的事都由手下人来办理,这些主持办理具体事务的人就是“君”。
“君”由“尹”字分化而出,但二字在甲骨文中用法并不完全等同,西周金文中二字分化比较彻底,混用只有个别用例(如公臣簋有三件,两件作“天尹”,一件作“天君”)。《说文解字》古文“君”字形体发生了讹变,侯马盟书中就产生了这种写法,是由新附①、新附②形讹变而来的。篆书以后,表示手杖的一竖变为一撇,又由此发展为汉隶和楷书。
详细释义
词性 | 释义 | 例句 |
名词 | 古代大夫以上、据有土地的各级统治者的通称。包括天子、诸侯、卿大夫。 | 《尚书·大禹谟》:“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 《诗经·大雅·假乐》:“宜君宜王。”孔颖达疏:“君则诸侯也。” |
〈文言〉主体;主宰。 | 《老子》:“言有宗,事有君。”王弼注:“君,万物之主也。” 秦观《浩气传》:“人以心为君,以志为主帅。” | |
〈文言〉主人。 | 《韩非子·说林上》:“田成子因负传而随之,至逆旅,逆旅之君,待之甚敬。” | |
〈文言〉称天子、诸侯之妻。 | 《诗经·鄘风·鹑之奔奔》:“人之无良,我以为君。” 《谷梁传·庄公二十二年》:“癸丑,葬我小君文姜。小君,非君也。其曰君何也?以其为公配,可以言小君也。” | |
古时对先祖或父母的敬称。意为一家之主。 | 《易·家人卦》:“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 《后汉书·孔融传》:“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 | |
〈文言〉妾亦称夫为君。 | 《礼记·内则》:“君已食,彻焉。”郑玄注:“凡妾称夫曰君。” | |
对对方的尊称,犹言您。亦用在人姓名后表示尊敬。 | 《尚书·君奭序》:“周公作《君奭》。”孔传:“尊之曰君。奭,名。” 李商隐《夜雨寄北》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
古时对神的尊称。 | 《汉书·郊祀志上》:“晋巫祠五帝、东君、云中君、巫社、巫祠、族人炊之属。” | |
古代的一种封号。 | 《逸周书·谥法》:“赏庆刑威曰君,从之成群曰君。” 《北齐书·綦连猛传》:“皇建元年,(綦连猛)封石城郡开国伯,寻进爵为君。” | |
〈文言〉对动植物等的戏称。 | 《晋书·王徽之传》:“徽之但啸咏,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邪!’” | |
姓氏用字。 | ||
动词 | 〈文言〉主宰。统治。 | 《尚书·说命上》:“天子惟君万邦,百官承式。” 韩愈《送齐皞下第序》:“乌呼,今之君天下者,不亦劳乎!” |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二】【口部】举云切(jūn)
尊①也。从尹。发号,故从口。
?,古文象君坐形。
【注释】①尊:此是声训。
说文解字注
尊也。
注:此‘羊,祥也’,‘门,闻也’,‘户,护也’,‘发,拔也’之例。
从尹口,
注:尹,治也。
口㠯发号。
注:此依《韵会》,又补一口字。尹亦声。举云切。十三部。
?,古文象君坐形。
注:小徐本作?。
广韵
举云切,平文见‖君声文2部(jūn)
君,《白虎通》曰:“君者,群也,群下之归心也。”荀卿子曰:“君者,仪也;民者,影也。仪正则影正。君者,盘也;民者,水也。盘圆则水圆。”又:“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淸,源浊则流浊。”举云切。八。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字部》君·康熙笔画:7·部外笔画:4
〔古文〕《唐韵》举云切《集韵》《韵会》拘云切,音军。《说文》尊也。从尹,发号,故从口。
《白虎通》君者,羣也,羣下归心也。
《易·师卦》大君有命。
《书·大禹谟》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又凡有地者,皆曰君。
《仪礼·子夏传》君,至尊也。
《注》天子,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
《晋语》三世仕家君之。又夫人亦称君。
《诗·墉风》我以为君。
《论语》邦君之妻,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又子称父母曰君。
《易·家人》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又子孙称先世皆曰君。
《孔安国·尚书序》先君孔子,生于周末。又兄称弟曰君。
《杜牧·为弟墓志》君讳顗。又妾称夫曰君。
《礼·内则》君已食彻焉。
《注》妾谓夫为君者,不得体之,加尊之也,虽士亦然。
《疏》以妻得体之,得名为夫,妾虽接见于夫,不得体敌,故加尊之,而名夫为君。又妇称夫亦曰君。
《刘向·烈女传》引过推让,宣王悟焉。夙夜崇道,为中兴君。
韵书集成
小韵 | 韵摄 | 声调 | 韵目 | 声母 | 声类 | 开合 | 等第 | 清浊 | 反切 | 拟音 | |
广韵 | 君 | 臻 | 平声 | 上平二十文 | 见 | 合 | 三 | 全清 | 举云切 | kjuən | |
集韵 | 君 | 臻 | 平声 | 上平二十文 | 见 | 合 | 三 | 全清 | 拘云切 | kiuən | |
韵略 | 平声 | 文 | 拘云切 | ||||||||
增韵 | 平声 | 文 | 拘云切 | ||||||||
中原音韵 | 君 | 阴平 | 真文 | 见 | 全清 | kiuən | |||||
中州音韵 | 平声 | 真文 | 居云切 | ||||||||
洪武正韵 | 钧 | 平声 | 八真 | 见 | 古 | 全清 | 规伦切 | kyən | |||
分韵撮要 | 君 | 阴平 | 第八宾禀嫔毕 | 古 |
该文章由作者:【封不平】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