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卡(Campus card)是指中国高校为了方便学生和自己的管理而发行一种特殊IC卡(又分接触式IC和非接触式IC)或者磁卡。校园卡具有实名制,是在校大学生能验证身份的凭证之一,校园内的所有资费使用都可通过校园卡进行交易。主要是让学生在食堂里打饭,有的可以在超市里购物还有的可以当水卡打水,不同的学校根据自身的情况不同规定了其使用范围,但都必须在该学校内使用。
简介
校园卡外形酷似IC卡,但又不同于IC卡,校园卡具有实名制,是在校大学生能验证身份的凭证之一,校园内的所有资费使用都可通过校园卡进行交易,例如:食堂就餐等。
“校园卡”免费发放给教职工、辅导员、学生。在校园内,“校园卡”集工作证、图书证、乘车证、进餐卡、门禁卡、钱包、存折等功能于一卡,真正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
校园一卡通从技术上已完成与后勤管理处(食堂售饭、开水、乘车、商业消费等系统)、图书馆(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实验中心(机房上机管理系统)、教育技术中心(宿舍区上网认证计费系统)等对接。目前正与人事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教务处(数字教务系统)、财务处(财务管理系统)、学工处(学生心理咨询等系统)等部门研究论证对接方式。
主要功能
“校园卡”实现了对师生员工日常活动的管理,又为教学、科研和后勤服务提供了重要信息。校园卡并不是简单的消费卡,它能实现校园管理中各方面的用途。
校园管理功能
一卡通有校内消费结算和身份识别两方面的用途,将逐步取代餐饮卡、借书证/卡、上机证、考试证等校内证件。学校赋予校园卡以校园内唯一的电子钱包消费结算手段,也是校园内信息管理系统中电子身份识别的唯一介质。消费结算功能是指持卡人可以利用校园卡在安装有POS机的场所进行校内个人消费支出,校园卡系统可以提供消费支出的结算服务。
校园卡能设置密码保护卡内信息安全,使用本地销售终端,进行脱机消费。因而,收费交易时间大大缩短,交易成本也随之降低。校园卡具有在食堂、超市、书店、图书馆、复印中心、体育中心、复印、水控、电控等各类收费应用等场所的脱机消费功能。
身份识别功能,又称身份管理功能,是指校园卡内储存了持卡人的基本信息,学校各部门的信息系统可以通过校园卡进行身份识别和相关管理。校园卡内记录了持卡人个人身份资料、图书借阅资料、门禁控制信息、计算机房管理信息等内容,可实现如考勤、个人身份认证、图书借阅、语音教室使用、计算机上机操作等各项校内管理功能。
金融服务功能
学生持由银行特制的借记卡,可以实现银行卡的各种服务,包括在所有银行的营业网点、及银联的自动柜员机取款,在设有银联标志的商业、饮食、娱乐场所的POS机上消费。学生及其家长可充分利用银行业全国通存通兑的服务,将学生的生活费、学杂费等直接在异地存入校园卡中,免除了学生携带现金、家长每月汇款和学生每月取款的不便。
除此以外,学校师生还可通过校园卡的基本存款帐户办理水电费、学费、管理费、奖学金、助学金等代收代付业务,为广大教职工、学生及其家长的使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自助查询
为了使学生随时了解校园卡使用情况,在学校校门口、宿舍区、图书馆等人流量大的场所,放置多媒体自助查询终端,可完成有关校园卡帐户余额、交易明细、奖贷学金、借书等综合信息的自助查询真正实现一卡在手,即可完成校园内各个场所消费、转账、查询、充值等诸多功能,大大提高校园生活质量。
出租现象
时值暑期,大部分高校都已进入假期模式,但每天伴同学们左右的“校园卡(饭卡、一卡通)”却在假期中成为“香饽饽”,租赁“校园卡”业务作为一个商机在本市部分高校校园中悄然繁荣起来,58同城、赶集网等一些网络信息平台成了他们的主战场。
为了学习、就餐便利的“考研党”成为了“校园卡”求租的主要群体。出租方则多为在读学生,采取单线交易的方式进行租赁。同时,虽然有的高校“校园卡”租金高达1500元每月,但在暑期“校园卡”租赁旺季仍出现了“一卡难求”的现象。面对如此繁荣的“校园卡”租赁市场,不少学生开始担心由此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安全隐患
“校园卡”租借业务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与安全隐患。一方面,承租人有时会担心自己租到假卡而上当受骗。
而另一方面,租卡人也承担着一定的风险。有时进入图书馆、教学楼等地工作人员会查验“校园卡”,如果发现卡上的照片和本人不符时,卡就会被没收,还可能会被学院通报批评。
由于凭借“校园卡”可以自由出入通过校内门禁,“校园卡”租借业务也引起不少同学的争议。这种行为不仅侵害了其他学生的利益,也造成了潜在的安全隐患。如果一些人拿着“校园卡”随便进出一些设有门禁的宿舍、办公楼的话,对同学们的人身、财产安全是一种威胁。
校方观点
租卡行为受利益驱动,是绝对不允许的,同时,虽然学校对出租人和承租人都缺乏详细的惩罚措施,但一旦发现违反规定的行为,卡就会被冻结,停止服务;严重者则会交由相关部门进行处分。但是,该负责人也提到提出可行性强的解决方案确实“很难”。
随意租借“校园卡”在该校是被明令禁止的,但对该问题学校也难以有效解决。“比如去食堂吃饭,考虑到打饭的速度等因素,是很难去一一验证刷卡人的身份的,从学校层面上来讲这个问题的确很难去控制、解决”。
该文章由作者:【相位差】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