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道品,为梵语bodhi-pakşaka之意译,又作菩提分、觉支,即为追求智慧,进入涅槃境界之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又称三十七觉支、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助道法、三十七品道法,为四圣谛中道谛的仔细开展,是佛教修行的基本内容,是趋向解脱、获得证悟的道路。循此三十七法而修,即可次第趋于菩提,故称为菩提分法。指四念住(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
词语释义
大众部末派《增一阿含经·序品》称“增一阿含出生三十七道品”,在其传承的《增一阿含经》中载有佛陀立三十七菩提分法的契经。
七科内涵
四念处
(1)身念处,即观此色身皆是不净。
(2)受念处,观苦乐等感受悉皆是苦。
(3)心念处,观此识心念念生灭,更无常住。
(4)法念处,观诸法因缘生,无自主自在之性,是为诸法无我。
四正勤
(1)已生恶令永断。
(2)未生恶令不生。
(3)未生善令生。
(4)已生善令增长。
四如意足
(1)欲如意足,希慕所修之法能如愿满足。
(2)精进如意足,于所修之法,专注一心,无有间杂,而能如愿满足。
(3)念如意足,于所修之法,记忆不忘,如愿满足。
(4)思惟如意足,心思所修之法,不令忘失,如愿满足。
五根
(1)信根,笃信正道及助道法,则能生出一切无漏禅定解脱。
(2)精进根,修于正法,无间无杂。
(3)念根,乃于正法记忆不忘。
(4)定根,摄心不散,一心寂定,是为定根。
(5)慧根,对于诸法观照明了,是为慧根。
五力
(1)信力,信根增长,能破诸疑惑。
(2)精进力,精进根增长,能破身心懈怠。
(3)念力,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成就出世正念功德。
(4)定力,定根增长,能破诸乱想,发诸禅定。
(5)慧力,慧根增长,能遮止三界见思之惑。
七觉分
(1)择法觉分,能拣择诸法之真伪。
(2)精进觉分,修诸道法,无有间杂。
(3)喜觉分,契悟真法,心得欢喜。
(4)除觉分,能断除诸见烦恼。
(5)舍觉分,能舍离所见念着之境。
(6)定觉分,能觉了所发之禅定。
(7)念觉分,能思惟所修之道法。
八正道
(1)正见,能见真理。
(2)正思惟,心无邪念。
(3)正语,言无虚妄。
(4)正业,住于清净善业。
(5)正命,依法乞食活命。
(6)正精进,修诸道行,能无间杂。
(7)正念,能专心忆念善法。
(8)正定,身心寂静,正住真空之理。杂阿含经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卷二十八、俱舍论卷二十五、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六、法界次第初门卷中之下。
该文章由作者:【定义判断】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