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是什么(佛手是什么生肖)

什么是佛手

佛手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果实,又名福寿柑、佛手柑、其性状与柑橘、柚等水果类似,与香橼、柠檬等有近缘关系、为芸香科柑橘属枸橼的变种。由于其果实顶端开裂如手指状,屈伸不一,长短参差,酷似佛像的手而出名。佛手原产于佛教之国——印度,后传入我国。我国著名的佛手品种有:广东肇庆的广佛手,四川合川的川佛手,浙江金华、兰溪的金佛手和兰佛手。

佛手果形优美,大小适中,顶部裂纹明显,奇特如手指状。有的状如少女的美手,有的胖似婴孩的拳头,有的酷似观音菩萨的兰花指,姿态万千,娇美可爱,是极好的节日点缀和观果闻香的果中之仙。它味虽不甚佳,却清香袭人。即使干瘪失水仍然糯香如故。由于它形异香清的特点,受到了历代文人的青睐。明代朱多炡《咏宗良兄斋头佛手柑》一词赞它:“色观黄金界,香分白麝脐。”近代诗人陈长明咏它:“色似寒梅蜡,香敌玉兰花。”在《红楼梦》里也写到探春房中有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放着一个大观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喜好佛手的人常将它与灵芝并陈,称为“清供”。每逢盛夏时节,酷热难当,心烦意乱,如果在佛手、灵芝旁燃上几支香,但见烟雾缭绕,香气宜人,令人心神宁静。采一只佛手挂于帐幔之间,幽香袭人,使人心旷神怡。携于怀中,驱汗味而又泄醇香,烦热,疲惫为之涤尽。

佛手是什么东西 什么是佛手

1、佛手是一种葫芦科佛手瓜属植物。

2、又名千金瓜、隼人瓜、安南瓜、寿瓜、窝瓜、洋瓜、合手瓜、捧瓜、兔儿瓜、棚瓜、虎儿瓜等,原产于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每千克鲜瓜中含蛋白质5克、脂肪1克、纤维素3克、碳水化合物7.7克,既可做菜,又能当水果生吃。

佛手是什么

佛手,是芸香科柑桔属植物。

佛手是香橼的变种之一。是不规则分枝的灌木或小乔木。新生嫩枝、芽及花蕾均暗紫红色,茎枝多刺。单叶,稀兼有单身复叶,则有关节,但无翼叶;叶柄短,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至12厘米,宽3至6厘米,或有更大,顶部圆或钝,稀短尖,叶缘有浅钝裂齿。

总状花序有花达12朵,有时兼有腋生单花;花两性,有单性花趋向,则雌蕊退化;花瓣5片,长1.5至2厘米;雄蕊30至50枚;花柱粗长,柱头头状。子房在花住脱落后即行分裂,在果的发育过程中成为手指状肉条。

果实手指状肉条形,重可达2000克,果皮淡黄色,粗糙,果皮甚厚,难剥离,内皮白色或略淡黄色,棉质,松软,瓢囊10至15瓣,果肉无色,近于透明或淡乳黄色,爽脆,味酸或略甜,有香气;种子小,平滑,子叶乳白色,多或单胚。通常无种子。花期4至5月,果期10至11月。

品种分类

佛手的香气比香橼浓,久置更香。药用佛手因产区不同而名称有别。产浙江的称金佛手(主产地在金华市),产福建的称闽佛手,产广东和广西的称广佛手,产四川和云南的,分别称川佛手与云佛手或统称川佛手。云南还有一些栽培品种,它的果肉有酸的也有甜的,果皮近于平滑至甚粗糙,果萼薄或增厚呈肉质,种子平滑或略具钝棱。

手指肉条挺直或斜展的称开佛手,闭合如拳的称闭佛手,或称合拳(广东新语),或拳佛手或假佛手。也有在同一个果上其外轮肉条为扩展性,内轮肉条为拳卷状的。

生长习性

佛手为热带、亚热带植物,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严寒、怕冰霜及干旱,耐阴,耐瘠,耐涝。以雨量充足.冬季无冰冻的地区栽培为宜。最适生长温度22至24℃,越冬温度5℃以上,年降水量以1000至1200毫米最适宜,年日照时数1200至1800小时为宜。适合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酸性壤土、沙壤土或粘壤土中生长。

产地分布

佛手在我国广东多种植在海拔300至500米的丘陵平原开阔地带,而在四川则多分布于海拔400至700米的丘陵地带,尤其在丘陵顶较多。

我国长江以南各地有栽种。南方各省区多栽培于庭院或果园中。浙江、广西、安徽、云南、福建等省区也有栽培出产。其中浙江金华佛手最为著名。

主要价值

观赏

佛手的观赏价值不同于一般的盆景花卉。洁白、香气扑鼻,并且一簇一簇开放,十分惹人喜爱。到了果实成熟期,它的形状犹如伸指形、握拳形、拳指形、手中套手形,状如人手,惟妙惟肖。

成熟的佛手黄色,并能时时溢出芳香,消除异味,净化室内空气,抑制细菌。挂果时间长,有3至4个月之久,甚至更长,可供长期观赏佛手花朵。

佛手是什么(佛手是什么生肖)

该文章由作者:【恒河猴】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