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与董家翡翠(慈禧的翡翠)

慈禧、乾隆也是狂热的翡翠粉,那翡翠究竟是怎样来的呢?

翡翠,自古以来就以它深邃晶莹的质地,蕴涵着神秘东方文化的灵秀之气,有着“东方绿宝石”的美誉,被人们奉为最珍贵的宝石。翡翠虽然起源于缅甸,却在中国发扬光大,更与中国的传统玉石文化融为一体。翡翠是一种天生就带着睿智和贵气的美玉,故而皇室用玉,独爱翡翠,贵妇名媛,独钟翡翠。翡翠兼有中国传统美玉的柔润,又有难得一见的刚强。翡翠之性,刚劲而不张扬,柔和而不软糯,温润中有风骨,明粹而不自矜,通透中有深沉――这是东方式精神气韵的最好诠释,彰显的是低调的睿智与奢华。

鸾凤和鸣翡翠挂件

翡翠文化由来已久,源远流长。翡翠原指一种生活在南方的鸟,毛色十分艳丽,一般这种鸟雄性的为红色,谓之“翡”,雌性的为绿色,谓之“翠”。早在2000年前的骠族是早期使用翡翠的民族。那时古人就能将翡翠、玛瑙、珊瑚、琥珀等几种宝石切割并磨成各种形状,用来镶嵌在银器和金器上,或将翡翠磨成圆珠串成珠串佩戴,起装饰作用。早期的翡翠雕件如翡翠大象,当时的工艺还非常的原始,雕刻的大象相当抽象。缅甸文中最早出现“翡翠”这个词是在15世纪。在明朝时期,就已经有云南腾冲人深入缅甸开采翡翠,缅甸和明朝的翡翠文化交流不断加深,翡翠则作为贡品上贡给朝廷,到了明末后期,腾冲的翡翠行业已经发展到一定的规模。翡翠真正的进入到中原地区,是在明末清初的时候。中国的翡翠文化才进入到鼎盛时期,翡翠制品开始慢慢的在朝廷,在民间的流传起来。

慈禧太后对翡翠的热爱近乎痴狂,她所居住的长春宫里到处都能见到各种翡翠玉器。吃的喝的首饰摆件都是翡翠做的。但凡是翡翠能做的,就全部是由翡翠制作而成。因为慈禧太后,翡翠在清代也被称为“皇家玉”、“帝王玉”的美称。

除了慈禧是狂热的翡翠粉,乾隆也是一个疯狂的爱好者,他对于翡翠的收藏兴趣是他人所不能比拟的,中国的古代帝王多偏爱玉器,而乾隆更是远远超过历代的帝王,极度喜爱。乾隆皇帝把翡翠雕刻当国家大事操办,亲审、亲阅、亲批,国家专设办玉机构,抽调大批能工巧匠进宫雕刻,上下官员,同心协力。崇玉、玩玉、用玉、藏玉之风,无论深灵玉探宝度广度,都超过了历朝历代。清代玉器,在继承了数千年中华传统玉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了融合与创新,深深表现出它的时代特点:新、奇、特、高。叱咤风云的宋美龄,对翡翠也是情有独钟,她一生收藏了不少的翡翠,但最出名的还是满色的麻花手镯,她对这只手镯一见钟情,爱不释手。晚年的宋美龄更加偏爱翡翠,翡翠耳钉、翡翠珠链、翡翠手镯、翡翠戒指。整套翡翠首饰颜色质地均属极品,佩戴在身上尽显雍容华贵。

此件翡翠挂件原料来自越南缅甸材质典型A货,玉质上佳,翠色独特自然,抛光均匀洁净,翡翠上雕“鸾凤和鸣”纹,雕工精细、比例匀称、线条流畅,鸾鸟与凤凰栩栩如生,“鸾凤和鸣”寓意:特指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子孙繁盛、家业兴旺。典出《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初,懿氏(陈国大夫),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凰于飞’,和鸣锵锵。”杨伯峻注:“此二语盖言其夫妻必能和好。”后以“和鸣”比喻夫妻和睦,幸福美满。翡翠配以K金与52颗锆钻加以缀,更显高贵华丽,是一件高档翡翠玉雕挂件,佩戴上身,于举手投足间彰显优雅高贵,不失为送礼与收藏之佳品。

我国的珠宝行业突飞猛进,成为世界最大的翡翠市场,翡翠的价格也水涨船高,销量越来越好,被誉为疯狂的石头,同时翡翠市场也正经历着复苏、振兴、上升、回落、又上升的螺旋式发展全过程,但人们对翡翠的狂热程度从未消减,前景也会更加灿烂。

慈禧太后与董家翡翠(慈禧的翡翠)

关于翡翠的故事

可以说说翡翠名字的由来

翡翠一词来源于翡翠鸟,这种鸟雄性呈艳红色,称为翡鸟,雌性呈艳绿色,称为翠鸟。由于自然界产出的翡翠多为绿色和红色,渐渐”翡翠”这一名词由鸟禽转为玉石的名称了。翡翠的颜色自然而富于变化,与自然界极为协调,代表着万物生机勃勃与青春活力,深受东方民族尤其是中华民族的喜爱。古人视翡翠如宝,作为珍饰佩用,古人医书称“玉乃石之美者,味甘性平无毒”,认为玉是人体蓄养元气最充沛的物质。因而玉石不仅作为玉锁、玉板指、手镯、脚镯、挂链、鼻烟壶以及摆饰、装饰之用,还用来养生健体。现代科技表明,玉石含有锌、镁、铜、铬、锰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经常佩戴玉石可使其中的微量元素被人体皮肤吸收,有助于人体各器官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有的玉石具有白天吸光,晚上放光的物理特性,当玉石光点对准人体某个穴位时,可刺激经络、疏通脏腑,有明显的保健功能。老人手腕背侧有“养老穴”,佩戴玉手镯,可起到按摩保健功效,不但能改善老人视力模糊症状还可蓄元气、养精神。嘴含玉石,可借助唾液中所含营养成分与溶菌酶的协同作用,生津止渴、除胃热、平烦懑、滋心肺、润声喉、养毛发、蓄元气、养精神。

说慈禧是一位眼光高超的珠宝收藏家,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那是因为慈禧在为位的时候,她就已经认识到翡翠是无价之宝,在她眼里翡翠胜过所有的金银珠宝。她这一生唯一放不下的物件,可能就是这些她心爱的翡翠制品吧!因为在她的陪葬品中百分之八十都是翡翠做成。

据说她喜爱翡翠喜已经爱到了痴迷的程度,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慈禧所住的寝宫内上上下下,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用翡翠制成的,后人们在史料中还发现了一点,能证明她多么的喜爱翡翠,资料中说她宫中所有的首饰或是平时把玩的物品加起来竟然有好几个木箱之多。

从现在来看,翡翠价格如此之高,应该和慈禧有直接关系。科学家在慈禧的墓穴中也发现了很陪葬品,不过这些陪葬品大多数都是翡翠制品,当中有一个最为名贵的翡翠制品,就是翡翠白菜,现在已经放在博物馆供大家观赏。

从慈禧对翡翠如此珍爱的程度上看,我个人感觉她内心应该“住着”一位小公主,因为她所喜欢的东西都是闪亮亮的,就像现在的小女孩儿一样。都非常喜欢那些漂亮的东西,亮晶晶的,特别有公主范。

从以上几点总结可以看出,慈禧确实有收藏家的慧眼,翡翠确实非常好看,是好东西,如果懂行的人可以收藏。不过我个人认为大家还是不要效仿慈禧收藏翡翠比较好,因为慈禧所收藏的翡翠都是由大臣们精心挑选,而我们现在要收藏的话,会面临很多仿制品,一般人无法分辨真假,所以还是不要轻易尝试的比较好。

慈禧喜欢的翡翠物件有哪些

慈禧太后拥有世间的宝物数不胜数,各式各样的金银珠宝包围着她。她对翡翠也是十分的喜爱,翡翠物件基本是她的生活用品,筷子,簪子,碗,碟子,戒指等都是翡翠,基本上穿的戴的随处可见的都是翡翠,下面给大家介绍几款慈禧太后最喜欢的翡翠物件。

1.翡翠西瓜

翡翠西瓜是别人献给太后的,慈禧太后十分喜欢翡翠西瓜,还专门命人严加看管。翡翠西瓜雕刻地十分逼真,外面是绿色的西瓜皮,西瓜皮上还附着西瓜藤,里面还有红色的西瓜瓤,还有黑色的西瓜籽,再加上翡翠西瓜的材质本来就是上好的,所以雕刻出来后十分生动美丽。翡翠西瓜本来是一对的,其中一只遗失了,现在还没有找到,还有一只在美国的一个私人博物馆。

2. 翡翠降魔棒

翡翠降魔棒是张之洞寻得献给慈禧太后的,传说翡翠降魔棒跟佛教的降魔杵有一定的关系,与佛教的降魔杵一样可以驱邪,所以慈禧睡觉的时候喜欢把它放在身边,驱邪的同时让自己觉得安心,睡得安稳。

3.翡翠白菜

翡翠白菜也雕刻得十分生动逼真,翡翠白菜是由白色和翠绿色的翡翠原石为原料,白色的部分自然就是白菜帮子,翠绿色部分自然就雕刻成了白菜的叶子。叶子是耷拉着还是卷起来的都雕刻的十分细致,上面还很细心地雕刻了两条虫子,现在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馆内。

4.一露甘甜

是用冰种翡翠雕刻的,雕刻的是一朵的荷花,给人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感觉,荷花上面还雕刻了一只青蛙,给人一种活泼生动的感觉。

5.日日茂盛

这个物件下面是精雕细琢的枯萎的丝瓜,上面则是绿色的叶子和刚长出来的丝瓜苗。日日茂盛主要是为了体现生机和活力,给人新意。

这里仅仅列举了部分慈禧太后喜欢的翡翠物件,这些物件现在都是无价之宝,大都被收藏在博物馆供大家观赏。

慈禧太后喜欢翡翠也不仅仅是因为这些翡翠物件十分美观。翡翠中含有对身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可以按摩人的穴位,促进血液流通,调理人的身体,还有养颜的功效,这也是慈禧太后喜欢翡翠的重要原因。

慈禧太后对翡翠的深厚的喜爱之情,是因为其对身体有好处,因为翡翠美观,因为翡翠拥有美好的寓意,那么大家喜欢翡翠是喜欢翡翠的什么特性呢?

细数那些年为翡翠倾倒的女人,它为什么让人着迷?

翡翠,明末清初时由缅甸流入中原,由于皇权和王公贵族的极力推崇,以及其自身温润、通灵的特性,得以风靡华夏。经过四百多年的发展,最终形成了灿烂而独特的翡翠艺术和翡翠文化。

慈禧太后珍爱翡翠与历代的统治者相比是空前绝后的。她把成色好的翡翠看得比什么珍宝都贵重。慈禧用过的玉饰,把玩的玉器数量很多,足能装满3000木箱。慈禧爱玉,被当时的达官贵人所知晓,于是他们向太后进贡宝玉,来博取慈禧的赏识,得以提拔重用。

宋美龄是继慈禧太后之后20世纪引领了翡翠时尚的先驱,一生收藏了不少翡翠,其中最为出名的是其常佩戴的翡翠麻花手镯。宋美龄对翡翠极其热爱,经常佩戴翡翠出席各种重要场合,直到2003年去世,翡翠伴随其渡过了漫长的岁月。

行话常说玉卖有缘人,在众多的明星中,刘晓庆可以说是最与玉有缘的了。她所佩戴的翡翠饰品,都是品质极高的珍品,价值从六位数至八位数不等。刘晓庆无论什么场合,都是翠不离身。

爱舞蹈就是爱生命的舞蹈家——杨丽萍,用她浓浓的乡情和独特的肢体语言诠释着翡翠的灵慧之气。她说:“从小就喜欢家乡的翡翠,翡翠自然、美丽、吉祥、福瑞,那种天然的律动,深深的打动着我。爱翡翠,爱舞蹈,就是爱生命。”

翠是中国的国粹,翡翠的色泽是大自然的本色,蕴涵着生命,和中国人的肤色也最相配。所以,我们要弘扬翡翠文化,让中国的翡翠走向世界。俗话说:“盛世黄金,乱世玉。”近年来,国际市场上的翡翠价格不断攀升。翡翠无疑是当下最受欢迎的玉石收藏。

稀有性:

珠宝玉石专家分析,由于翡翠资源不可再生,需要上亿年才能形成,随着不断开采,缅甸的翡翠已经越来越少,因而翡翠还将继续升值。

耐久性

翡翠的硬度为6.5-7,比重3.33-3.34,矿物结构致密,韧性好,化学和物理性质稳定,年代越久,越显现其天然本色,可作为“传家宝”代代相传。

收藏性

翡翠为玉石之王,是玉石中最为名贵的品种。它的精、气、神是任何其他玉石无法比拟的。由于翡翠资源的紧缺,翡翠价格持续上涨,雕工精美的高档翡翠更是难得一遇,因此,翡翠精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翡翠代表着端庄贤淑、圆润温厚,它不像钻石般张扬,却别有意味。玉石独一无二,如有幸与之结缘,您应倍感珍惜…

【老王论翠】老王,云南爱翡爱翠珠宝创始人,用生命去拥抱翡翠的极度痴迷者。

翡翠与慈禧太后的历史故事?

在恢宏的紫禁城里,曾经居住过二十四位有着不同性情、不同嗜好的明清皇帝,而在这些帝王们中间,有两个人却有着一种完全相同的爱好,那就是他们都特别喜欢玩玉。据说,故宫现今存留下来的三万多件玉器中,有二万多件都历经了这两个人的把玩和收藏,他们一位是执政时间长达61年之久的乾隆皇帝,另一位就是垂帘听政46年的慈禧太后。我们今天所要讲述的正是关于这个晚清女人的故事。

1793年,一位叫马戛尔尼的英国使臣带着大英帝国的礼物来拜见大清朝的乾隆皇帝时,喜爱珍玩玉器的乾隆回赠给他的是一只精工细作的白色玉如意。当时的马戛尔尼或许还不太明白,一个原本用来挠痒痒的物件儿,为什么会被中国人推崇为一种挚爱珍宝。在他的眼里,这东西不过就是一块儿不怎么值钱的白色石头。然而,历史常常就是这样荒诞而又有趣,若干年之后,当一个外国人拿着一颗他们西方光彩夺目的钻石敬献给慈禧太后的时候,这位全倾天下的晚清女人面对这样一件从来没有见过的舶来品,同样流露出了一丝不屑的神情,她只挥了挥手,淡淡地说了一句:“边儿去。”也许在这位东方女人看来,这件喷射着火彩的洋人钻石远不如她收藏的那些石头们可爱。

慈禧太后一生有许多嗜好,她喜欢过年,也喜欢看戏。而她喜欢过年的真正目的并不只是为了图个热闹和沾点儿喜气,而是更喜欢收年礼。每当别人送来的礼物,慈禧都会一件件地仔细过目,喜欢的就留下来用,不喜欢的就锁进仓库里。也许再不去看上一眼了。这些礼物包括细小的用品、珠宝、绸缎、衣服,应有尽有。慈禧从28岁与慈安一齐“垂帘听政”,到她74岁死去的四十六年里,每年过年都要收受礼物。有时候一年就能收到装满几个房间的礼物。因为礼物太多,慈禧设立了专门的收藏间,这也就是“锁在库内” 这种说法的来历。因为慈禧很在乎这些年礼,大臣们都把送年礼看作是巴结这位老佛爷谋求个人发迹的大好机会。

一次,一个人捧着一块产自缅甸的绿色玉石进献给慈禧太后,面对这个水润润、绿莹莹的小物件儿,慈禧的眼睛里忽然大放异彩,她迫不及待地大声喊了起来,“好东西!赏!”之后,这位进献者得到了一笔价值不菲的赏赐。这件产自缅甸的绿色宝石就是“翡翠”。

相传慈禧太后在颐和园里有一个珠宝房,四面摆着檀木方橱,盛着大大小小的玻璃锦盒,那些用绣缎包裹着精致盒子里边就装满了各式各样的珠宝,金银、宝石、珍珠、玛瑙、翡翠、数也数不清。在这成千上万件宝物里,她最喜欢的是一对翡翠西瓜。

翡翠西瓜什么样子?为何珍贵?一般人常常以为翡翠是绿色的,其实不然,除了常见的深浅不一的绿色,翡翠还有红、黄、白、黑、灰、蓝和紫之分,各色中又有深浅之别,一块同时并存有多种色彩的翡翠,不仅寓意丰富,也更加珍贵。传说中的翡翠西瓜正是由绿色、红色、黑色三色之分,据说,这对翡翠西瓜是生的瓜皮翠生生、绿莹莹的,还带着墨绿的条纹,瓜里的黑瓜籽、红瓜瓤还能影影绰绰的看得见,可谓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据说,这对翡翠西瓜是在昆仑山自然生成的,而且雕琢得非常精美。慈禧对它可谓是爱若至宝啊!就是放在最坚实的柜橱里还是觉得不放心,后来,又加上一把机械锁。如果要想打开这把锁,你必须把钥匙插入锁心左转五次才行,如果方向转错了,或者多转少转了一圈儿半圈儿的,就根本打不开了。为了这对翡翠西瓜的安全,慈禧还特意派了几名亲信太监,三人一班,日夜轮流看守这间珠宝房。每到高兴的时候,慈禧太后就会让太监把翡翠西瓜取出来,在自己手里尽情地把玩观赏一番,她还经常向人夸耀说:“这对儿翡翠西瓜啊!你找遍天下也就这么一对儿。”

该文章由作者:【星野明里】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