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白菜有什么特殊的价值吗?为什么那么有名?
翡翠大量输入中原,应是18世纪末叶、清朝中期的事。翡翠进入中国后,迅速得到皇帝、后妃及贵族们的宠爱。由于翡翠天然色彩丰富,清代玉匠多将翡翠雕琢成瓜果蔬菜形态的陈设玉器,供皇室、达官们赏玩。
而当时,在中国美学的影响下,玉匠们普遍把将玉石材料的天然色差来表现动植物形体不同特征、突出其生动形象作为重要的雕琢手法,也就是所谓的“俏色”,清代翡翠的俏色玉雕作品十分兴盛,其中最著名的翡翠白菜目前所知就不下三件。
其一是作为嫁妆的翡翠白菜。这件翡翠白菜曾被存放于永和宫中,是光绪帝时的瑾妃寝宫,但有一说认为翡翠白菜本是瑾妃的妹妹珍妃的嫁妆。光绪十四年六月十九日,慈禧颁发了给光绪帝举行大婚及亲政的懿旨,同年十月初五,慈禧又颁懿旨,将副都统桂祥之女叶赫那拉氏封为皇后;礼部侍郎长叙的两个女儿他他拉氏为妃,即瑾妃与珍妃。
1925年,北京故宫首次对外展出,这件翡翠白菜成了当时的“名角”。即使在抗日战争前的文物南迁、抗战胜利后的文物回归,以及新中国成立前的文物迁台,翡翠白菜都广受关注。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建成并开展后,翡翠白菜成为展览的“招牌菜”,被视为镇馆之宝。
因其透明度及光泽度高,所以又叫做“玻璃翠”,是翠料中最上者。工匠在“俏色”雕琢上,技艺高超,菜叶与蝈蝈为翠绿色,白菜的下部灰白色,上下都是特别的真实自然。除了这件镇馆的翡翠白菜外,台北故宫博物院还有两件。其一是绿黄相间的翡翠白菜,台北人称之为“翠玉小白菜”。除了身在台北的三件翡翠白菜外,中国大陆也有一件藏于天津博物馆中。
“翠玉白菜”背后的故事,瑾妃是怎么熬成皇太妃的?
翡翠白菜一直被瑾妃所保存,可以说这一颗白菜见证了瑾妃从普通嫔妃一步步升到皇太妃的全过程。可以说瑾妃就是由这一个翡玉白菜才开始她的皇宫生活的。
即使在珍品如云的故宫,翡翠白菜也是十分吸引人的宝物。故宫的游客几乎每一个人都会去前来观赏这个著名的翡翠白菜。这颗翡翠白菜的面积其实并不大,但是它的材质非常好,可以说这个白菜色泽天然。并且雕刻的也十分逼真,甚至在白菜叶上还雕刻着生动的小虫。
翡翠白菜是一件玉雕的摆件,在明清时期可以说是非常常见的。但是瑾妃的这颗翡翠白菜,可以说与明清那个时代的翡翠白菜的质感完全不同。当时这些玉匠们利用玉的不同颜色把整个白菜都刻画得十分逼真。黄玉与白玉雕刻成了白菜的菜帮,翠玉雕刻成了当时白菜的菜叶子还用其他的玉来雕刻上面趴的蝈蝈。
故宫所珍藏的这颗翡翠白菜其实是瑾妃的陪嫁品。当时这颗翡翠白菜是一直储存在瑾妃的寝宫之中的。当时慈禧太后扶持光绪皇帝登上皇位,虽然光绪皇帝成为了当时的皇上但是实际上还是慈禧太后掌握权力的。所以当初慈禧太后就为光绪皇帝选了非常多的妃嫔们。当时瑾妃就是慈禧太后为光绪皇帝选的嫔妃之一。而这颗翡翠白菜的寓意非常好,白菜上面的蝈蝈寓意着子孙多枝繁叶茂的意思。而皇室中人向来重视的就是子嗣问题,所以瑾妃的这个陪嫁品深得当时慈禧太后的喜欢。
故宫的翡翠白菜和台湾的哪个是真的
都是真的,翡翠白菜存世并非只有一颗,只是台北故宫这颗名气最大。目前根据史料及实物推断,全世界上应该有6颗“国宝级”的翡翠白菜。其中,台北故宫3颗,北京故宫1颗,天津博物院1颗,还有1颗至今下落不明。
第一颗:台北故宫“翠玉白菜”
台北故宫博物馆这颗镇馆之宝,高18.7厘米,宽9.1厘米,厚度达到5.07厘米,远远看来,与真实白菜相似度几乎是百分之百。
尤其令人叫绝的是,清朝工匠不仅利用玉料翡翠原料上天然颜色变化,琢碾出一片片生动自然,叶脉分明,鲜活欲滴的白菜叶子。在菜叶浓绿之间还停留了两只螽斯虫(俗称蝈蝈,因繁殖能力强,有多子多孙的寓意,同时蝈蝈与“国”谐音,也有祝福国家富足之意),它们正低着头,专注地嚼着菜叶。
据说,这颗翠玉白菜是光绪帝瑾妃陪嫁之物,唯一遗憾的是,这件国宝有一处硬伤——白菜叶上的一只蝈蝈的左须缺了一小截。至于原因,是本来就有,还是后天损伤,至今无从得晓!
第二颗:台北故宫“翠玉小白菜”
台北故宫还有两颗翡翠白菜,其中一颗,因为个头较小,高度约13.4厘米,人称“翠玉小白菜”!
这颗小白菜,大体绿黄相间,颜色偏黄,菜叶上也有菜虫,但整个质地和雕工,远比不上那颗著名的“大白菜”,但作为清宫旧藏,也极具价值!
第三颗:台北故宫“翠玉花插白菜”
台北故宫还有一颗翠玉白菜,为花插型,称为“花插白菜”。 它高24.3厘米,口径12.8厘米。这颗“花插白菜”最大的特点是,中心开有一孔的翠玉白菜花插非常娇小,白菜的中心在雕刻制作时就被刻了一个洞,因此收藏家推断,它最初是用于插花。
“花插白菜”和“小白菜”平日并不展示,仅曾与“玉大白菜”一起,公开展示过一次。
第四颗:北京故宫“翠玉白菜”
北京故宫也收藏有一颗“翠玉白菜”,但极少公开展出,北京故宫的资料上,也很少提到这颗馆藏玉白菜。
从能找到的图片上看,北京故宫这颗翠玉白菜与台北故宫的相比,欠缺鲜嫩。圈内戏称北京故宫的翠玉白菜是颗“老白菜”,无法与台湾故宫那颗媲美。
第五颗:天津博物馆“翡翠蝈蝈白菜”
虽然北京故宫的翠玉白菜稍逊台北,但在天津博物馆却有一颗国宝级“翡翠蝈蝈白菜”,可媲美台北故宫翠玉白菜!
这颗“翡翠蝈蝈白菜”高19.4厘米,宽14厘米,重约2公斤,天津博物馆藏。个头比台北的稍大,质地没后者纯,但胜在雕工。天津白菜的菜心处也有两只蝈蝈,个头比台北的蝈蝈还大,高约19.1公分。更绝的是,菜上还多了一只螳螂,螳螂和蝈蝈和谐共处,可谓妙趣横生,称为国宝当之无愧。
第六颗:慈禧清东陵“翡翠白菜”
这颗白菜据说慈禧死后,成了她的随葬品。慈禧太后一生好珍珠,之外便是好翡翠,她拥有大量的翡翠饰品。据大太监李连英侄子所著《爱月轩笔记》,慈禧陪葬品中,有一颗翡翠白菜,最为值钱。这颗白菜绿叶白心,菜梗上还刻着一只振翅的蝈蝈,另外还有二只红白相间的马蜂。
可惜的是,1928年孙殿英盗清东陵,慈禧地宫中的随葬宝物被洗劫一空。这颗举世绝品的翠玉白菜从此不知去向,成为历史的悬案。也有人说,《爱月轩笔记》是托名伪造,随葬慈禧的这颗玉白菜根本就不存在!
台北故宫的翡翠白菜是什么质地,种,色?
台北故宫的翡翠白菜又称翠玉白菜,是在清朝时期雕刻的一个玉器,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关于翠玉白菜的文献很少,只知道这件玉器原本置于北京紫禁城的永和宫,是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之妃—瑾妃的嫁妆。玉器的雕刻一体成形,以翠玉自然的色泽刻饰出绿色的菜叶与白色的叶柄;白菜的造型象征女子清清白白,而菜叶上还塑有两只昆虫,一只是螽斯、一只是蝗虫,都是象征多子多孙之意。这块翠玉的原料,天然含有白,绿,黄三种颜色,而雕刻时,颇具巧思的工匠,并没有回避黄色的翠质,而是大胆的将其留在了菜帮上,逼真地表现出白菜被霜冻后的质感,反而透露出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息,让这棵白菜更具韵味。
1)翠玉白菜之尺寸为何?
长18.7公分,宽9.1公分,厚5.07公分
2)是甚么时代之文物?
是在清朝时期雕刻的一个玉器所以是清朝
3)主产于缅甸之翡翠,英文名称为何?
翡翠的英文名是 JADEITE或JADE,如果单指缅甸翡翠的话是BURMA JADEITE,主要成分硬玉之分子式为NaAlSi2O6
翠玉白菜=Jadeite Cabbage with Insects
4)其上所雕之昆虫有2只,1只为蝗虫,请问另1只昆虫是何名称?
一只是螽斯、一只是蝗虫,都是象征多子多孙之意。
想买翡翠赠佳人?传说中的金枝玉叶,最百搭!
“世界上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用来形容翡翠叶子的多姿多彩再适合不过了。正因为每片叶子都不相同,造就了能工巧匠施展和演绎翡翠树叶的款式多样化。翡翠树叶绚丽多姿,款式繁多,姿态各异,引人注目,成为翠友们对美和新生希望的最佳追求。
当翡翠遇上树叶,中国人的浪漫情怀便汪洋恣意,它可以是金枝玉叶,也可以是开花散叶,更可以是大业有成!所以说,翡翠树叶适合所有喜爱它的翠友们!
女性:叶子小巧可爱
爱美的女性,佩戴翡翠叶子的款式可以丰富多样,挂于颈上的吊坠叶子、垂于肩头的耳坠叶子、别于胸前的胸针叶子、戴于腕上的手串叶子,只要小巧可爱都可以。
男性:叶子大气豪迈
男性也可以戴翡翠叶子,但配合气质,应该选择干净利落,彰显男子气概的。
老年人:叶子显富贵
老人佩戴的翡翠叶子要显示富贵但不奢华,造型含蓄写实,寓意健康长寿。
翡翠不只有绿,还有黄、红、蓝、紫、无色等其他颜色,每种颜色都有各自不同的韵味,所以选购时应该考虑佩戴者的身份,再买适合的翡翠叶子。
【绿叶】女性佩戴青春靓丽;男性佩戴事业有成;老人佩戴精神饱满。
【黄叶】皮肤白皙的人戴衬托出娇嫩;皮肤黝黑的人戴尽显高贵。
【无色】内向的人佩戴显文静;外向的人佩戴显大方。
那么百搭的翡翠树叶,你不心动么?
其实,说起金枝玉叶,在我们故宫博物馆里珍藏着的一些玉石盆栽才真正算得上是金枝玉叶呢!
【老王论翠】老王,云南爱翡爱翠珠宝创始人,用生命去拥抱翡翠的极度痴迷者。
喜欢翡翠,请加个人微信:feicui811(爱翡爱翠珠宝),公众号:fczbzs(翡翠珠宝知识)
国立故宫博物院翡翠白菜玉价值多少
纯以经济价值来说,目前常见于各类报道中的字眼是“上亿”。
但若是撇开台湾故宫博物院翡翠白菜玉,这样背景,纯粹以市场标准:种水,颜色,雕工,器型来衡量,这巴掌大的东西,能上千万,已属不易。
但毕竟这颗白菜,已经成为了清代翡翠的代表,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其中的历史价值,海内外华人的人文情怀,其实已经不是上亿可以估量的。
该文章由作者:【收敛函数】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