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西公子钻石(莫拉桑钻石)

一颗钻石引起的纷争,到底有多大?

#珠宝# #钻石# # 历史 #

著名的“沙赫”钻石仅重88.7克拉,但它是世界上唯一刻字的大钻石。此钻最初在印度被发现,后辗转到波斯国王手中。该钻的三个抛光面上都有用波斯文字刻上的铭文。1829年,俄国驻波斯大使被人刺死,为了平息沙皇的怒火,波斯王子霍斯列夫·密尔不得已将珍宝“沙赫”送给俄国沙皇。此后“沙赫”一直保存在俄国。

“沙赫”铭文中提到的大莫卧尔帝国执政官杰汗沙赫,从1627年到1666年执政,后来他被儿子杰布夺位,并在监牢中度过余生。杰汗沙赫有极大的宝石癖,他拥有专门的宝石工场,甚至亲自到那里去分选和琢磨宝石,他的儿子杰布不仅篡夺了王位,还夺取了父亲的珍宝。

在钻石库中,还有一颗非常美丽的钻石-“桑西”,重55克拉。传说这颗钻石曾镶在印度勇士卡尔的头盔上,在一次厮杀中被丢失。

1589年,“桑西”出现在葡萄牙国王安东的珍宝库中,后以10万旧法郎卖给法兰西珍宝库总管领主桑西。此后很长时间里,“桑西”钻石一直是桑西家族的传家之宝。后来被馈赠给了法兰西王耿利赫二世,并列入法兰西国宝库清单中, 1792年这颗钻石被洗劫走了。

1830年”桑西”被一位乌克兰工厂主的后裔杰米多夫以50万法郎买走,法国政府就此事打了一场官司, 5年之后钻石被判给了杰米多夫。

桑西公子钻石(莫拉桑钻石)

四大钻石为什么被诅咒

【希望之星】深蓝色,世界著名珍宝;300多年以来,它给占有它的人带来的厄运比所有巫师的诅咒还要坏。这使它蒙上了一层极其神秘的色彩,因而又有“神秘的不祥之物”之称。《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貌似是说诅咒所有有私心拥有希望钻石的人都将受到诅咒。》

【摄政王钻石】

这颗钻石是在1701年,由在戈尔康达的克里斯蒂纳河畔帕特尔钻石矿干活的印度奴隶发现的,原重410克拉。这名奴隶为了把钻石带出矿山,忍痛割破自己的大腿,将钻石藏在皮肉之中,然后缠上绑带,逃出了矿区。他向一个英国船长吐露了秘密,并提出与该船长分享钻石,而条件是帮助他逃离这个国家,船长表面上答应了这个奴隶的要求,但在旅途中,船长偷走了钻石并把他扔入了茫茫的大海之中。

据说船长以1000英镑的价格,把钻石卖给了商人杰姆村德。后来,马德拉斯的英国总督托马斯·皮特以2.4万英镑的价格买下了这颗钻石,并把它命名为“皮特”钻石。

钻石由“贝德福特号”商船运回伦敦,在伦敦,该钻石由约瑟夫·库帕进行切磨,钻石的重量也从410克拉减少到400.5克拉,切磨工作所花去的费用高达5000英镑,在18世纪初期,这可是一笔相当惊人的开销。

约过了两年,对“皮特”钻石又进行了重新切磨,又共耗费了一年的时间。经过精心策划设计,“皮特”钻石被切割、加工和琢磨成若干颗钻石,其中最大的一颗重140.5克拉。因售价昂贵,要出售这颗巨钻也相当困难。而另一方面,许多人对这颗钻石非常感兴趣,想方设法想见识见识。因此皮特常担心钻石会被盗,总把钻石带在身上,从不离开自己一步,经常变换住地,还经常伪装自己。总之,皮特被这颗钻石折腾得疲惫不堪,为了解脱这种困境,他急于出售这颗钻石。

【桑西钻石】

这颗钻石重55克拉,传说这颗钻石曾镶在勇士卡尔头盔上,后在一次厮杀中丢失。

1589年“桑西”钻出现在葡萄牙国王安东的珍宝库中。后以10万旧法郎卖给法兰西珍宝库总管领主德、桑西。“桑西”钻很长时间一直是他家族的传家之宝。后馈赠给法兰西王耿利赫二世,并列入法兰西国宝库清单中,1792年这颗钻石被洗劫走了。1830年“桑西”被一位乌克兰工厂主的后裔杰米多夫买走,成交价50万法郎,法国政府就此事打了一场官司,五年之后钻石判给了杰米多夫。

桑西钻石是印度产的火红的钻石。1570年,法国驻土耳其大使桑西将它购得,并把它献给法国国王亨利三世。

桑西钻石(Sancy)和大多数著名钻石一样有着有趣而丰富的历史故事。这是一颗55.23克拉的淡黄色钻石,来源于印度,黄色很淡,甚至你会认为它是无色的。最值得一提的是,这颗钻石没有亭部,而是只有一个冠部,整颗钻石像一面盾牌一般。目前保存在巴黎的卢浮宫。

【佛罗伦萨钻石】

“佛罗伦萨人”钻石是一颗充满传奇色彩的钻石。1467年,它曾归夏尔·勒·泰梅雷尔所有。在布鲁日城,夏尔曾找人对钻石进行了琢磨。这位勃艮第公爵酷爱宝石。他相信宝石具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亲身经历的各次战役中总是身不离宝石。然而虚幻的信念并未能阻挡死神召唤,1477年,他丧命于南锡城前,钻石同时不翼而飞。据说,一个士兵经过冻结在河中的公爵的尸体时,取走了钻石,那位士兵把钻石当作一块无甚价值的玻璃,它只换了买一个烧饼的钱。直到1657年,人们才找到“佛罗伦萨人”钻石的真正下落。那一年,让·巴蒂斯特·塔韦尼埃在颇有势力的托斯卡纳公爵洛朗·德·梅迪西斯的珍宝中发现了那颗已定名为“佛洛伦萨人”的钻石,1743年,钻石自梅迪西斯家族传给奥地利皇族,以后,奥地利皇帝弗朗索瓦曾传人将它镶嵌到自己的皇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钻石一直为奥地利皇族所有。

谁知道关于钻石的故事?(详细的)

人类开采利用钻石的历史已有几千年了,但自古以来大于20克拉的宝石级金刚石颇为罕见。而大于100克拉的钻石被视着国宝。

据称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大于100克拉的特大金刚石有1900多粒,其中大于500克拉的有21粒,大于1000克拉的仅有2粒。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一颗钻石是1905年1月27日在南非扎伊尔伯里梅尔(Premier)发现的,该钻石取名“库里南”(Cullinan),重达3106克拉。长100mm,宽65mm,厚50mm。宝石界行家估计“库里南”的价值高达75亿美元。

1907年,南非德兰士瓦地方政府将这粒巨钻赠送给了英王爱德华七世。英王把加工这颗巨钻的工程交给了著名的荷兰阿舍尔公司,这家公司曾经加工过“高贵无比”等大钻。该公司接下工程后对这颗巨钻研究了几个月1908年2月10日这颗巨钻被劈成几大块后加工出9颗大钻,98颗小钻,特意留下一块(重9.5克拉)原石未加工。加工出来的成品钻总量为1063.65克拉,加工出来最大的一颗钻石取名“库里南Ⅰ号”,也称为非洲之星,重达530.02克拉,是梨形刻面钻。“库里南Ⅱ号”是一颗切角的长方钻,重317.4克拉。“库里南Ⅲ号”为梨形钻,重95克拉,“库里南Ⅳ号”为方形钻,重64克拉,还有一棵心形钻重19克拉,两粒马眼钻,分别重l1.5克拉和8.8克拉,最后两粒分别为长方钻(重6.8克拉),和橄榄球形钻(重4克拉),其中的四粒钻石镶在英国王冠之上,这顶王冠现珍藏在伦敦韦克菲尔德塔的英王室宝库之中。

17世纪初,在印度戈尔康达的钻石砂矿中拾到一粒重309克拉的钻石坯,后取名为奥尔洛夫钻石。当时,根据沙赫哲汗的旨意,一位著名的钻石加工专家拟加工成“印度玫瑰”模样,但未能完全如愿,重量损失不少(仅磨出189.62克拉)。根据传说,这颗美妙绝伦、稀罕无暇的钻石,后来做了印度塞林伽神庙中一尊神像的眼珠。1739年德里被波斯国王纳吉尔攻占之后,这颗钻石被装饰在纳吉尔宝座之上,取名为“杰尔昂努尔”。之后钻石被盗,落入一位亚美尼亚人手中。1767年他把钻石存入了阿姆斯特丹一家银行,于1772年他把钻石卖给了御前珠宝匠伊万,伊万于1773年以40万卢布的价格又买给了奥尔洛夫伯爵。同年,奥尔洛夫把这颗钻石奉献给叶卡捷琳娜二世作为她命名日的礼物,尔后它被焊进一只雕花纯银座里,镶在了俄罗斯权杖的顶端。奥尔洛夫钻石洁净无暇,十分罕见,它略带一点淡蓝绿色,晶体中有几个极小的淡黄色包裹体。钻石厚22mm,宽31–32mm,长35mm。目前这颗钻石珍藏在前苏联钻石基金会,另一颗著名的钻石“沙赫”是1829年波斯王子米尔扎赠送给沙皇政府的,意在修好由于俄国使臣在波斯被害一事而恶化的两国关系。“沙赫”钻石重88.7克拉,浅黄褐色,无瑕,只是晶体深处有几条小裂纹。三个抛光面上都有用波斯文字刻上的铭文,意为“布尔罕一尼扎姆一沙赫二世,1000年(公元1591年)”。中印度为大莫卧尔占据之后,这颗钻石落入他们之手。第二段铭文意为“哲汉吉尔一沙赫之子哲罕—沙赫,1051年。第三段铬文意为“统治者卡德扎尔—法赫特一阿里一沙赫苏丹,1242年。(波斯国王、1842年)。这颗钻石被纳吉尔沙赫据为已有,大约是在1739年占领大莫卧尔时期,在什么地方采到这颗钻石无人知晓,据推断,它可能发现于戈尔康达砂矿。能在坚硬无比的“沙赫”钻石上刻上铭文,可见当时波斯艺人技术之精湛令人无法想象。铭文中提到的大莫卧尔帝国执政官沙赫—哲罕,从1627年执政到1666年,后来被儿了杰布夺位并让他在监牢中渡过余生。沙赫哲罕有极大的宝石癖,他拥有专门的工场,甚至亲自到那里去分选和琢磨宝石,他的儿子杰布不仅篡夺了王位,也夺取了父亲的珍宝。1665年,一位著名旅行家对大莫卧尔的宝座作了引人人胜的描绘,宝座以大量宝石点缀。朝晋谒者一面宝座的华盖上悬着一颗重80–90克拉的钻石,四周环绕很多祖母绿和红宝石。这可能就是“沙赫”,它悬在大莫卧尔与朝晋谒者之间作为护身宝物。还有一粒非常美丽的钻石,名叫“桑西”钻,重55克拉,传说这颗钻石曾镶在勇士卡尔头盔上,后在一次厮杀中丢失。

1589年“桑西”钻出现在葡萄牙国王安东的珍宝库中。后以10万旧法郎卖给法兰西珍宝库总管领主德、桑西。“桑西”钻很长时间一直是他家族的传家之宝。后馈赠给法兰西王耿利赫二世,并列入法兰西国宝库清单中,1792年这颗钻石被洗劫走了。1830年“桑西”被一位乌克兰工厂主的后裔杰米多夫买走,成交价50万法郎,法国政府就此事打了一场官司,五年之后钻石判给了杰米多夫。410克拉的“摄政王”钻石也有一段动人的故事,传说是一个印度奴隶1701年在著名的戈尔康达矿的矿井里拾到的,他想凭这颗钻石改变人生获得自由,于是他趁人不注意举起丁字镐向大腿猛击,血流如注。这位印度人忍巨痛把钻石藏在伤口深处,并用树叶作绷带把伤口包好,他找到一个英国海轮水手,准备换取自由,海员看到巨钻之后,恨不能立即把它搞到手,为此准备豁出一切。水手和奴隶很快谈妥了,水手瞒着船长,把印度人藏在船舱里的黄麻里。当海轮驶入公海后,水手夜晚送饭给奴隶吃,趁其吃饭之机用匕首将奴隶杀死并把受害者投入大海,船停靠在马德拉斯之后,水手以二万英镑把这粒钻石卖给了该城的英国总督彼得爵士。水手得到钱后,很快把钱挥霍一空,最后愧痛难当,自缢而死。1717年彼得以340万金法郎把钻石卖给法兰西摄政王奥尔列昂斯基公爵。公爵吩咐对钻石进行加工,于是才有了钻石“摄政王”,这颗钻石的诞生可谓历尽艰辛,琢磨抛光就花费了整整两年时间,加工后重量为140.5克拉,1722年留多维克十四世加冕时,钻石被镶在他的王冠上,法国大革命之初的1792年,它同王权的其他标志一起失落,辗转到了柏林。后被一个德国珠宝商卖给了拿破仑。18世纪90年代,它被拿破仑作为抵押担保发动远征的抵押物,1940年希特勒攻占巴黎时,钻石藏在沙姆博尔城大理石壁炉的护墙板中。目前这粒钻石陈列在卢浮宫中。钻石粒度为30 X 29 X 19mm,钻石为灿烂琢型,做工精美,光泽和“出火”都不同反响。 1762年,天才的宫廷珠宝匠波吉耶为叶卡捷琳娜二世加冕典礼制作的大王冠以其富丽精美赢得称赞,他创造了一个钻石灿烂琢型的新世界,王冠上总共镶嵌有2858克拉重的4936颗钻石,整个王冠重1907克,装饰王冠的“尖晶石

四大钻石的诅咒是否真实?

诅咒这种说法,个人认为宝石是比较神秘的东西,正因为他们的传说才使得宝石更有价值,诅咒也许有,但是也要看个人了,也许有人因为体质特殊而受不到宝石的诅咒也是有可能的~

 

噩运之钻“希望”

 “希望”钻石,重量为45.52ct,为椭圆型,具有极为罕见的深蓝色。而且隐约地透出一股凶恶的光芒,这可能是因为在它像迷雾一样的历史中,充满了奇特和悲惨的经历,它总是给它的主人带来难以抗拒的噩运。

 公元1642年,法国的探险家兼珠宝商塔维密尔,得到了这颗钻石。塔维密尔将钻石献给了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国王封他一个官职,并赏他一大笔钱。可噩运也随之降临。塔维密尔的财产,被他不孝之子花得精光,使他在80岁时穷得身无分文,这样,他不得不再一次到印度寻求新的财富,可是,这一次却在那里被野狗咬死。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命人将这颗深蓝色钻石琢磨,重量减为69.03ct,可他仅仅戴了一次,就患天花死去。继位的路易十五,成为钻石的新主人。他发誓不戴这颗钻石,可是,他把它借给情妇佩戴。结果这位情妇在法国大革命中被砍了头。这颗蓝色大钻石又传给了路易十六,他的王后经常佩戴此钻,结果双双送上了断头台。

这颗钻石于1792年在法国的国库中被盗。窃贼的命运如何,不得而知,只知道它被重新琢磨了一次,重量减为45.52ct,并于1830年在伦敦的珠宝市场上出现,当即被银行家霍普(Hope)买去,价值18000英镑。从此,这颗蓝色钻石叫做“霍普”。由于英文Hope又是希望的意思,故又名“希望”。银行家霍普终生未婚,他将钻石传给外孙。这位新的钻石主人后来娶了一位美国女演员约西为妻,不久,小霍普破产,约西和他离了婚。约西于1940年死于美国波士顿,她在晚年穷困潦倒,经常埋怨那颗钻石给她带来难以摆脱的噩运。1906年,小霍普为清偿债务被迫卖掉了“希望”。

1908年,“希望”被土耳其苏丹哈密德二世用40万美元买走。据说,经手这笔买卖的商人在带着他的妻儿出门时,汽车翻下了悬崖,全家一起遇难。“希望”在土耳其宫廷中由苏丹赏给他的亲信左毕德佩戴。可不久,左毕德就被苏丹处死。

1911年,美国华盛顿的邮政负责人麦克兰,用11.4万美元购得了“希望”,他将它送给自己的妻子作为礼物。有人告诉麦克兰夫人,这是一颗会带来噩运的钻石。麦克兰夫人一笑置之。她经常佩戴此钻,并常有另一颗94.8ct的“东方之星”同时佩戴,以显示豪华与富有。可是,在她得到“希望”的第二年,她的儿子在一次车祸中丧生,而她的丈夫麦克兰先生不久也死去,她的女儿又因为服用安眠药过量而死。麦克兰夫人于1947年去世。美国著名的大珠宝商温斯顿买下了她的全部珠宝,成了“希望”的新主人。温斯顿带着这颗噩运之钻,在不同的季节多次飞越大西洋,都平安无事,多少年过去了。温斯顿的家庭和睦、事业发达。迷信终于破灭了,噩运结束了。这颗历尽坎坷,蒙受了无数不白之冤的美丽蓝色钻石——“希望”,找到了它的归宿。温斯顿把它作为礼物捐献给了国家,它现藏于美国华盛顿的史密桑尼研究所。从此,它再也不是炫耀豪华和财富,或增加个人娇美的装饰品,而是成为国家的财富和科学研究的标本。

 

还有一粒非常美丽的钻石,名叫“桑西”钻,重55克拉,传说这颗钻石曾镶在勇士卡尔头盔上,后在一次厮杀中丢失。

1589年“桑西”钻出现在葡萄牙国王安东的珍宝库中。后以10万旧法郎卖给法兰西珍宝库总管领主德、桑西。“桑西”钻很长时间一直是他家族的传家之宝。后馈赠给法兰西王耿利赫二世,并列入法兰西国宝库清单中,1792年这颗钻石被洗劫走了。1830年“桑西”被一位乌克兰工厂主的后裔杰米多夫买走,成交价50万法郎,法国政府就此事打了一场官司,五年之后钻石判给了杰米多夫。

 

410克拉的“摄政王”钻石也有一段动人的故事,传说是一个印度奴隶1701年在著名的戈尔康达矿的矿井里拾到的,他想凭这颗钻石改变人生获得自由,于是他趁人不注意举起丁字镐向大腿猛击,血流如注。这位印度人忍巨痛把钻石藏在伤口深处,并用树叶作绷带把伤口包好,他找到一个英国海轮水手,准备换取自由,海员看到巨钻之后,恨不能立即把它搞到手,为此准备豁出一切。水手和奴隶很快谈妥了,水手瞒着船长,把印度人藏在船舱里的黄麻里。当海轮驶入公海后,水手夜晚送饭给奴隶吃,趁其吃饭之机用匕首将奴隶杀死并把受害者投入大海,船停靠在马德拉斯之后,水手以二万英镑把这粒钻石卖给了该城的英国总督彼得爵士。水手得到钱后,很快把钱挥霍一空,最后愧痛难当,自缢而死。1717年彼得以340万金法郎把钻石卖给法兰西摄政王奥尔列昂斯基公爵。公爵吩咐对钻石进行加工,于是才有了钻石“摄政王”,这颗钻石的诞生可谓历尽艰辛,琢磨抛光就花费了整整两年时间,加工后重量为140.5克拉,1722年留多维克十四世加冕时,钻石被镶在他的王冠上,法国大革命之初的1792年,它同王权的其他标志一起失落,辗转到了柏林。后被一个德国珠宝商卖给了拿破仑。18世纪90年代,它被拿破仑作为抵押担保发动远征的抵押物,1940年希特勒攻占巴黎时,钻石藏在沙姆博尔城大理石壁炉的护墙板中。目前这粒钻石陈列在卢浮宫中。

 

名钻传奇——“佛罗伦萨人”钻石

这颗产自印度的钻石重137.27克拉,带点黄色,是最早的琢钻之一,钻石很厚实,不规则,有11条边,126个琢面,呈圆顶双玫瑰形。 在一个只能手工雕琢宝石的时代,不能不说它是一件唯有靠智慧和坚韧才能完成的杰作。

“佛罗伦萨人”钻石是一颗充满传奇色彩的钻石。1467年,它曾归夏尔·勒·泰梅雷尔所有。在布鲁日城,夏尔曾找人对钻石进行了琢磨。这位勃艮第公爵酷爱宝石。他相信宝石具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亲身经历的各次战役中总是身不离宝石。然而虚幻的信念并未能阻挡死神召唤,1477年,他丧命于南锡城前,钻石同时不翼而飞。据说,一个士兵经过冻结在河中的公爵的尸体时,取走了钻石,那位士兵把钻石当作一块无甚价值的玻璃,它只换了买一个烧饼的钱。

直到1657年,人们才找到“佛罗伦萨人”钻石的真正下落。那一年,让·巴蒂斯特·塔韦尼埃在颇有势力的托斯卡纳公爵洛朗·德·梅迪西斯的珍宝中发现了那颗已定名为“佛洛伦萨人”的钻石,1743年,钻石自梅迪西斯家族传给奥地利皇族,以后,奥地利皇帝弗朗索瓦曾传人将它镶嵌到自己的皇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钻石一直为奥地利皇族所有。

有关“佛罗伦萨人”钻石传说中,神秘之点颇多。有人认为,这颗钻石重新回到了维也纳,成为皇家不予公开的珠宝珍品。但这种说法已被官方否定了。还有一种说法,即“佛罗伦萨人”钻石被私下卖出了,目前极可能存在某个守口如瓶的珠宝收藏家的银箱里。

该文章由作者:【五级士官】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