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有什么讲究(书法印章有什么讲究)

刻章有什么讲究?

1、大小适宜

印章大小,应与作品的幅式大小相匹配,应与题款字相等为宜,小一点亦可,不能大于题款字,大则不雅。

2、数量宜少

印数不宜多,过多则易杂乱,甚至喧宾夺主。

3、位置恰当

钤印,要慎视位置,使画面均衡熨贴;款尾印章要保持适当间隔,既忌拥挤,亦防松散。

4、轻重权衡

就印色彩而言,朱文印份量较轻,白文印份量较重。

5、风格一致

印章的风格,应与作品的书体,风格相协调一致。

盖图章,是完成一幅画的最后一道工序。我国传统习惯常用盖图章来表示明守信约与郑重负责。画上铃印,除了表示这种作品为某人所画的标志以外,还具有审美价值。

常用印章有:

1、名号章。一般用两方配合使用,是画面上必不可少的。一方刻姓名,一方刻字号;或一方刻姓,一方刻名字。一方刻朱文,一方刻白文。用时,朱文红色轻,用在上边;白文红重,放在下边。印章大小约等于题字,或略小于题字。盖章的位置,如署名下空白多,就盖在下边,如署名下空白少,可盖在字迹左右。两方章的距离,约等于一至二个图章的位置,不可拉得太开,或挤得太拢。

2、压角章,亦称画角章。可根据画面需要,用在画的左下或右下角。压角章比名号章大,多为方形或长方形,朱白文不论。内容可以是格言、警句,统称闲章,如“师造化”、“得山水趣”、“江山如此多娇”等。也可以用斋馆名,称为斋馆章,如文征明的“真赏斋”、石涛的“大涤草堂”等。

3、引首章。多为长方形,也有作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根据画面的需要,用于题款开头二三字的右侧,故称引首。内容与压角章相似。

印章有什么讲究(书法印章有什么讲究)

个人印章有什么讲究

个人印章有什么讲究

个人印章有什么讲究,印章作为一种具有民族历史文化特色的艺术门类,犹如一朵奇葩,在博大精深的中华艺苑里绵延不断的散发出独特的芬芳。那么,以下了解个人印章有什么讲究及相关内容。

个人印章有什么讲究1

注意事项如下:

1、独特性

个人印章每个人都不同,要有自己个人印章的风格;

2、印刻清晰

个人印章一般用于公用,效力等价于个人签名,需要做到清晰好认,一目了然;主要字体可选用行楷,隶书等字体;

3、要使用得当

由于个人印章的作用是代替于个人签名,需要承担相应责任,最好不要外借及随意钤盖;

4、大小合适

根据自己的使用场合及用处,定制大小得当的印章即可;

5、数量合适

一个人有一两个公用的个人印章即可,对于收藏类印章则无要求。

印章及其分类:

1、刻章是使用工具(电脑,刻章机等),将某种需要的图文刻在印章材料上的制作过程。由于各方面的需要,公司,学校,签名,大家都是用到章,像学校的学籍管理章和教务处的章,都有需要。

2、公司在签合同时会用到合同专用章,盖发票会用到发票专用章,分别还有业务章,公章,和财务章,法人代表章这些都是最平常使用的了。

按用途来划分,可以分为公私印章,企业单位印章,艺术印章,个人私人用章等。按材料来划分,可以分为原子印章、回墨印章、光敏印章、红胶印章、天然牛角印章、象牙印章、水晶印章、黄木印章、滚轮印章、铜印章、钢印章、玉石印章等。

个人印章有什么讲究2

一、个人印章可以随便做吗?

刻自己个体工商户的章是随便的,不构成犯罪的,个体户自己刻章不犯法。

但必须完成相关流程后,去指定的正规的刻章店刻章,否则这个章是无效的。私刻其他公司的公章的话,就涉嫌构成了违法犯罪。根据《刑法》的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刑法》

第二百八十条

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二、法人章遗失怎么办

法人章遗失之后,第一时间要到公司登记机关,也就是原来的工商部门进行备案,向工作人员说明公章被盗的情况,询问补救措施。窗口人员受理之后,要先登报挂失,将原来的法人印章丢失情况公之于众,这样别人用公章产生的法律问题,就不需要承担了。

登报挂失之后,再次到工商的窗口,进一步继续办理业务。工作人员会给开具一个遗失证明,然后凭着这个证明,再到公安窗口办理业务。凭工商部门开具的遗失说明,到当地的政务大厅进行法人印章刻制备案,他们会注销原来的公章,给一个新的备案证明。

通过公安的备案证明,在指定的公章刻制企业刻制新的法人章。新法人印章的模板,还是要到公安备案的。新法人印章刻制好之后要到银行、财税等部门继续变更手续。不过从法律上来说,此时也就没有其他风险了。

个人印章对于个人来说是非常的重要的,因为印了个人印章之后,在相关的文件当中盖章,就意味着代表了当事人的一种行为。个人应当是可以印刻的,但是也不能够违反法律规定来进行私刻。

个人印章有什么讲究3

一、没有签字盖章的合同有效吗

合同书没有签字盖章原则上不生效力,但《民法典合同编》第490条也规定了例外情形,即:采用合同书包括确认书形式订立合同,在签字或者盖章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并且对方也接受的,该合同成立。这样避免了因形式要件的欠缺而损及合同的效力,不仅符合了当事人的利益,而且促进了商品经济的流转。

二、合同无效有什么法律后果

《民法典合同编》关于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规定了两个条文。一是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二是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

1、返还财产。返还财产,是指合同当事人在合同被确认为无效或者被撤销以后,对已经交付给对方的财产,享有返还财产的请求权,对方当事人对于已经接受的财产负有返还财产的义务。返还财产有以下两种形式:

第一,单方返还。单方返还,是指有一方当事人依据无效合同从对方当事人处接受了财产,该方当事人向对方当事人返还财产;或者虽然双方当事人均从对方处接受了财产,但是一方没有违法行为,另一方有故意违法行为,无违法行为的一方当事人有权请求返还财产,而有故意违法行为的一方当事人无权请求返还财产,其被对方当事人占有的财产,应当依法上缴国库。单方返还就是将一方当事人占有的对方当事人的财产,返还给对方,返还的`应是原物,原来交付的货币,返还的就应当是货币;原来交付的是财物,就应当返还财物。

第二,双方返还。双方返还,是在双方当事人都从对方接受了给付的财产,则将双方当事人的财产都返还给对方接受的是财物,就返还财物;接受的是货币,就返还货币如果双方当事人故意违法,则应当将双方当事人从对方得到的财产全部收归国库。

2、折价补偿。折价补偿是在因无效合同所取得的对方当事人人的财产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时,按照所取得的财产的价值进行折算,以金钱的方式对对方当事人进行补偿的责任形式。

3、赔偿损失。当合同被确认为无效后,如果由于一方或者双方的过错给对方造成损失时,还要承担损害赔偿贪任。此种损害赔偿责任应具备以下构成要件:

(1)有损害事实存在。

(2)赔偿义务人具有过错。这是损害赔偿的重要要件。

(3)过错行为与遭受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

如果合同双方当事人都有过错,依《民法典合同编》的规定,双方应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即适用过错的程度,如一方的过错为主要原因,另一方为次要原因,则前者责任大于后者;此所谓过错的性质如一方系故意,另一方系过失,故意一方的责任应大于过失一方的责任。

因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一方当事人因此受到损失,另一方当事人对此有过错时,应赔偿受害人的损失,这种赔偿责任是基于缔约过失责任而发生的。这里的损失应以实际已经发生的损失为限,不应当赔偿期待利益,因为无效合同的处理以恢复原状为原则。

4、非民事性后果。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后,除发生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民事性法律后果外,在特殊情况下还发生非民事性后果。《民法典合同编》具体规定了合同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发生追缴财产的法律后果,即将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所取得的财产追追缴回来,收归国家或返还给受损失的集体、第三人。收归国有不是一种民法救济手段,而是公法上的救济手段;一般称为非民法上的法律后果。依《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对《民法通则》第61条第2款追缴双方取得的财产的解释,应追缴财产包括双方当事人已经取得的财产和约定取得的财产,体现了法律对行为人故意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范的惩戒。

结合上文的内容介绍,我们了解到在原则上合同如果没有签字或盖章的话,那此时的合同是不能认定具有法律效力的。但在《合同法》中也有例外的规定,也就是说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并且对方也接受的,虽然此时没有在合同上面签字盖章,但也是认定为成立生效的。

书法印章有什么讲究?

书法印章有什么讲究

1、大小适宜:印章大小应与作品幅式大小相匹配,以与题款字相等为宜,小一点亦可,大则不雅。当一副作品使用了两枚大小不一的印章时,为避免头重脚轻,要上小下大以求平稳。若为几人合作的书法作品,几人的印章大小亦应相当。

2、数量宜少:钤印数目,古喜单数,印数不宜多,过多则显杂乱。若一副作品用数印,为避免雷同,应择不同形式的印面。

3、位置恰当:钤印要慎视位置,一幅作品,总有虚实、疏密之处。密处不够紧凑,可用印章补之;如觉疏处空荡,可借印章充实。若题款下留有空白,则钤在署款之下;若无空白,宜左不宜右。款尾印章要保持适当间隔,既忌拥挤,亦防松散。

4、轻重权衡:以色彩而言,朱文印份量较轻,白文印份量较重。墨色淡雅之作,宜钤朱文印;墨色浓重之作,宜钤白文印。若一幅作品钤用数印,印色应有主次,即多朱配少白,多白配少朱,使之既有变化,又协调一致。

5、风格一致:印章风格应与作品书体及风格协调一致,譬如奔放雄健的书法作品,就不宜钤盖娟秀工丽的铁线印章。

书法作品上常用的几种印章包括:姓名章、闲章(引首章、拦边章、压角章、拦腰章)、鉴藏章等。

1、姓名章:题款署名用章,是书法作品必不可少的印章,盖在落款的最尾处。姓名章一般分朱文(阳文)和白文(阴文)两种。一幅书法作品上盖两方姓名章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大小相宜。款尾用多章时,次序是先姓名章,后字、号章。

2、闲章:又称“布局章”,具有破形、提升、调整等作用,分为引首章、拦边章、压角章和拦腰章。

(1)引首章:又称“随形章”,盖在书法作品右上部分,一般不宜为方形,以半通、长方、圆形、半圆形、随圆葫芦形、自然形、肖形等为好。

(2)拦边章:指盖在书法作品一边的章,起拦边聚气的作用。

(3)压角章:盖在书法作品的边角,紧贴边角起“拦边封角”、“补充空虚”和调整稳定画面的作用。

(4)拦腰章:若仅在右上方盖一枚引首章,中间则显得太空,这时可加盖拦腰章,其内容多为书者的籍贯,亦可用书家生肖肖形印,常用于长幅作品如条幅。拦腰章应小于引首章和款尾姓名章,三枚章切忌盖在一条直线上。

3、鉴赏章:鉴赏收藏者用章。为了不污损文物,这类印章往往是朱文,刻得很细、很精巧。

印章有什么讲究的

印章有什么讲究的

印章有什么讲究的,印章在一幅书法作品中的位置是相当重要的,印章大小应与作品幅式大小匹配,与题款字相等为宜,数量宜少,下面分享印章有什么讲究的及相关知识。

印章有什么讲究的1

书家常用印

书家常用印有两类,一是姓名、字号印,此类印章方正庄重,落完姓名以后使用,根据空间需要可用一个姓名印,也可再加一个字号印,最好用一阴文和一阳文配合。

第二类是闲章,主要内容是作者所追求的一种境界表达。可以用在作品起首处,叫引首印或引首章。同时可以根据审美需要在适当位置使用,此类印章形制比较自由,可长可短,可随行。

印章的大小

印的大小取决于落款的大小,一般姓名印略等于款字,决不可大于款字。引首印更不能大,而且最好是阳文印,显得轻松文雅,容易同作品浑然一体。

钤印的位置

钤印是一件作品完成的最后一道程序,位置合适了则锦上添花,位置不合适时将破坏通篇的效果。

钤印的位置是否合适决定于落款位置的高低。款字位置高时可同时钤姓名印和字号印,款字位置低时,只钤姓名印即可。

最需要提醒的是钤姓名印要对准落款一行字的`中线,偏离中线就会影响作品感觉。引首印一般钤在第一字和第二字之间。

引首印与姓名印之间也有联系,如果落款处只钤姓名印、字号印两个,引首处只钤一个印,古有“印不过三”之说。

印对黑白空间的调节

一是引首印对正文第一行的`疏密有调节作用。如果正文第一、二字之间紧密,可以调整到二、三字之间钤引首印;如果第一行上下不齐,可以通过第二个引首印予以调节,但第二个引首印最低不能低于第一行的中间位置,称为腰章。

二是姓名印、字号印调节作用更强。尤其在落款位置不合适时,印章可以起到补充作用,实现错落留白的目的。

如上图明人莫如忠作品,最后款字高于正文,使作品出现了最忌讳的三角形的空白,通过钤两方印章进行了调节,最后形成了错落的留白,弥补了书写的不足,完善了整幅作品。

再如明人董其昌作品,落款出现了同样的问题,也是通过两方印章,一阴一阳进行了调节,复现了错落空白的形式。

另外,印章还有拢气的作用,如果一件作品正文写完后,无论是第一行还是最后一行,出现了横向的大的穿透性的空白,都可以通过加盖印章予以封住,起到了拢气和完整性作用。

印章有什么讲究的2

1、书画上落款盖印,印比字大不可以。大幅盖大印,小幅盖小印,理所当然。

2、国画直幅落款字下盖印,直下底角,不可再盖压角闲章。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闲章。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闲章就不须盖了。

3、国画横幅落款,左右两头角边,不可盖闲章。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方形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方形闲章。此处如不须要盖闲章,而勉强盖上,反而弄巧成拙。

4、长方形、圆形、长圆形闲章,不可盖在下角方形压角闲章处之地位。

5、方形闲章不可盖在书画上端空白处,喧宾夺主。

6、国画直幅落款,字行末行末字,与他行末字长短,不可整齐,盖印亦如此。

7、盖二印,一方形、一圆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8、盖二印,一大一小,不可匹配。同样大小可匹配。

9、盖二印,一长方形、一椭圆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10、盖二印,上阳文,下阴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11、盖二印,上阳文,下阳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12、盖二印,上阴文,下阴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13、落款盖印之下,不可再题字。印章上下有字制肘,就失去自然现象。

14、已经落款盖印字画,款后不可再落上款赠人,就失敬了。

15、花头、鸟尾、树枝、山顶上,不可落款盖印。这是画家最起码的常识,不可不懂。

16、匠刻印章,不可用于书画上,须用艺术篆刻家所刻石章最佳。

17、普通印泥不适用于书画上,要用八宝印泥。

18、盖二印,距离不可太远太近,相隔一个印距离正好。

19、盖二印,印文、章法、刀法各异,不可匹配。要用相同刀法所刻印章。

20、画上不可题打油诗,一来识者奚落,二来作品就贬为低俗。

21、上款上端不可盖闲章,压在人名头上。一来失礼,二来破坏画面。

22、盖压角闲章,不可太小,宣纸四开,用方形石印,大约3公分 比较适中。

23、盖压角闲章,不可盖二方以上,一方正好。印与边距离约1公分 适中。

24、落款字下不盖印,而偏要盖在款字左右,脱离字行,而成画外物,特殊情形例外。

25、书画上,不可盖上劈头大印,即成巨印炸弹,毁灭了美丽的画面。

26、小画不可题大字,大画不可题小字。小空不可题字多,大空不可题字少。

27、书画上姓名印,不可连盖三印以上,应盖二印,或一印妥当。

28、书画上下左右,不可任意盖印。盖多不当,不如少盖,印章印泥不佳,倒不如不盖好。

29、盖二印,不可东倒西歪,如何盖法,用力轻重,印章印泥保养,一切要潜心研究。

30、画上不可题上粗俗字体,致影响画面美感,就未能免俗了。

31、书法四联首幅,右上可盖小印章。其馀不可盖,如统统盖上,行气就破坏了。

32、贮藏印泥宜用瓷缸,晶玉亦可,最忌紫砂煨瓷,因期能吸取油分,易使印泥乾燥。又铜锡银漆器犀象及石制者,皆不相宜。

33、每隔十日或半月,以骨签翻调一次,因砂体下沉,油性浮上,故须常调使之匀和也。

34、图章盖印泥时,手势宜轻,轻拍印面所黏之朱已逾而匀,乃盖于纸上,须将印持正按下,切勿动摇,纸下宜垫以薄书一本。

35、图章宜随用随揩,以免积垢,而影响色泽。

36、印泥用过后,即须将缸盖盖好,防尘埃侵入,有损色泽。

印章有什么讲究的3

书法印章的讲究

1、通常一副作品必不可少的是姓名章。也就是有作者的姓氏、名字、或号、雅号之类的章,这种章都是落款的最尾处盖,表示这幅作品的出处。通常只盖一个,“某某之印”“某某”,或只是名,没有姓,或笔名,总之往往只盖一个。也有姓是一个章,名字是一个章的,不过很少。

2、有些水准的作品就要用到闲章,也就是不是为了标识作者身份,而以布局装饰为作用的章。比如起首章,通常盖在作品左上角,作为整体布局装饰,破除太严肃作品的死板格局等。刚开始学,只要姓名章就够了,等学到一定程度再学习怎么盖闲章即可。

3、书法作品上的印章,是书法作品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缺了印章就不成为完整的书法作品。印章最初是信物,起印证作用。宋、元以后,因注重了书画题跋和署款,书家们逐渐认识到印章的艺术作用并注意在书法作品中发挥这一作用,使书、印合璧的艺术得以形成。

扩展资料

含义

1、 图章;

2 、图章印出的的痕迹

出处

1、图章。用作取信之物。《史记·孝武本纪》:“官名更印章以五字。”《后汉书·公孙述传》:“多刻天下牧守印章,备置公卿百官。”《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他]又惭次学到作画游戏,勾股占验,甚至镌印章。” 鲁迅 《书信集·致王冶秋》:“因为寄书要挂号,收信人须用印章的。”

2、图章印出的痕迹。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印章制度》:“古无押字,以印章为官职信令。”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中悬画佛一轴……不署姓名,印章亦模糊不辨。”

书画印章的讲究

书法印章的讲究:

1、大小合适,印章大小需要跟作品幅式大小相互匹配的,跟题款字相等更合适。数量要少,钤印数目,古喜单数,切记印数不要太多。

2、位置合适,一般钤印的位置需要小心谨慎。对于一幅作品来说,总归会有虚实以及疏密的地方。当密处不够紧凑的情况下,就可以用印章来弥补。

3、轻重权衡,如果是墨色淡雅的作品,需要使用钤朱文印。如果是墨色浓重的作品,需要使用钤白文印。

4、风格相同,印章风格需要跟作品的风格以及书体是相同的。

印章的艺术作用

印章最初是信物,起印证作用。宋、元以后,因注重了书画题跋和署款,书家们逐渐认识到印章的艺术作用并注意在书法作品中发挥这一作用,使书、印合璧的艺术得以形成。

书、印相映成趣,不但使书法作品增色,活跃气氛,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而且能调整重心,补救布局上的不足,对作品起到稳定平衡的作用。

印章形状有什么讲究

印章形状有什么讲究

印章形状有什么讲究,印章用作印于文件上表示鉴定或签署的文具,一般印章都会先沾上颜料再印上,不沾颜料、印上平面后会呈现凹凸的称为钢印。下面来看看印章形状有什么讲究。

印章形状有什么讲究1

印章不同形状代表含义以及适用场景有所区别。

一、正方形与长方形印

正方形印章庄重大方,自古至今,无论官印或私印,多是正方形。长方形印章,官印占少量,大多是私印。如斋馆印、诗句印、吉语印、鉴赏印和盖在字画上角的引首章等。篆刻家多喜欢用长方形。

二、圆形与椭圆形印

圆形与椭圆形印和其他异形印相比,还是比较规范的,这两种形状的印章,圆形的比较少,椭圆形则多见于鉴赏印和引首章。这种形制的印章,印面的边缘弧线与印文字体直线结合,显得很别致。

三、异形印

异形印是一种不规则形状的印章,其形状大小都没有定例,这类印章一般都是私印。

最早的异形印始于战国,秦汉时期的古钵,也有很多异形。随着印章艺术的不断发展,其形状也逐渐趋向多样化,尤其是石印盛行以后,形制更是五花八门。从战国时期的异形钵,经过历代演变至今,其形制主要有钱币形、禽兽形、连环形、竹叶形、葫芦形、牛角形、梅花形、鸡心形、瓦当形、不等边形、三角形、直角形、菱形以及琴、鼎、壶、炉等器物形。

异形印的制作,应该有耐人寻味的布局,遒劲有力的字体刀法,庄重雅致的格调,否则很容易落入俗套。

四、随形印

随形印是在异形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这种形制的印章,多是石质的,明清迄今,一直都在沿用。一块石料,随意破成自己所喜欢的形状,或为了不破坏原材料肖形纹理,随其自然形状雕琢成印。这种形状的印章,自然成趣,因此文人、画家、篆刻家总喜欢把自己欣赏的诗词、吉语、替句、闲文等刻成随形印章存玩。

五、两面印

印章的两面都有印文,称为两面印。两面印多是私印,始于秦,盛于汉。印文有一面刻姓,一面刻名,或一面刻姓名,另一面刻表字、臣某、妾某、吉语、鸟、兽、鱼、虫等。也有两面吉语印、两面肖形印、两面图案印等。两面印大都是铜质的,个别也有玉的。印身很薄,中间有长方形穿孔,可以穿绳,便于携带,因此两面印又称为穿带印。

印章形状有什么讲究2

1、国家行政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印章为圆形,中央刊国徽或五角星。

2、国务院的印章,直径6厘米,中央刊国徽,国徽外刊机关名称,自左而右环行,由国务院自制。

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各部委的印章,直径5厘米,中央刊国徽,国徽外刊机关名称,自左而右环行,由国务院制发。

4、国务院直属机构、办事机构的印章,正部级单位的直径5厘米,副部级单位的直径4.5厘米,中央刊国徽,国徽外刊机关名称,自左而右环行,由国务院制发。

5、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的印章,正部级单位的直径5厘米,副部级单位的直径4.5厘米,经国家机构编制管理部门认定具有行政职能的单位的印章中央刊国徽,没有行政职能的单位的印章中央刊五角星,国徽或五角星外刊单位名称,自左而右环行,由国务院制发。

6、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的印章,直径5厘米,中央刊五角星,五角星外刊机关名称,自左而右环行,由国务院制发。

7、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的印章,直径4.5厘米,中央刊国徽,国徽外刊机关名称,自左而右环行,由国务院制发。

8、国务院部委的外事司(局)的印章,直径4.2厘米,中央刊国徽,国徽外刊机关名称,自左而右环行,由国务院制发。

9、国务院部门的内设机构和所属事业单位,法定名称中冠“中华人民共和国”或“国家”的单位的印章,直径4.2厘米,中央刊国徽,国徽外刊单位名称,自左而右环行,由国务院制发。

10、自治州、市、县级(县、自治县、县级市、旗、自治旗、特区、林区,下同)和市辖区人民政府的印章,直径4.5厘米,中央刊国徽,国徽外刊机关名称,自左而右环行,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发。

11、地区(盟)行政公署的印章,直径4.5厘米,中央刊五角星,五角星外刊机关名称,自左而右环行,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发。

12、乡(镇)人民政府的印章,直径4.2厘米,中央刊五角星,五角星外刊机关名称,自左而右环行,由县级人民政府制发。

13、驻外国的大使馆、领事馆的印章,直径4.2厘米,中央刊国徽,国徽外刊机关名称,自左而右环行,由外交部制发。

14、国家行政机关内设机构或直属单位的印章,直径不得大于4.5厘米,中央刊五角星,五角星外刊单位名称,自左而右环行或者名称前段自左而右环行、后段自左而右横排,分别由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制发。

15、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印章,直径不得大于4.5厘米,中央刊五角星,五角星外刊单位名称,自左而右环行。制发办法由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16、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印制文件时使用的套印印章、印模,其规格、式样与正式印章等同,由国务院制发。

17、地方外事机构、驻外使领馆钢印的规格、式样,由外交部制定。

扩展资料:

一般公司对自身印章的保管工作要求:

1、一般公章由行政主管保管,财务章和法定代表人私人印章分开管理。

2、建立公章登记簿,经济类合同的进行公章使用登记,合同总经理审批同意方可盖章,合同复印一份交财务,合同原件由专人保管。

3、禁止在空白介绍信、空白纸张、空白单据等空白文件上盖公章。如遇特殊情况时,必须经总经理同意。

4、一般性介绍信及身份证明,须经行政主管审核后,方可盖章。严禁给个人开具相关证明,特殊情况需要开具的,须经总经理同意。

5、对加盖公章的材料,应注意落款单位与印章一致,用印位置恰当,图形清晰,对多页的合同等文件要盖骑缝章。

6、需要签名和盖章的文件,应先签名后盖章。

7、对外出具的函件、法律文书使用公章应经总经理审批同意。

8、明确印章管理人员的职权,未依规私盖印章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的责任。

印章形状有什么讲究3

印章的艺术作用

书法作品上的印章,是书法作品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缺了印章就不成为完整的书法作品。

印章最初是信物,起印证作用。宋、元以后,因注重了书画题跋和署款,书、印相映成趣,不但使书法作品增色,活跃气氛,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而且能调整重心,补救布局上的不足,对作品起到稳定平衡的作用。

在书法作品上署名盖章,以示郑重,可防止伪造;盖上富有雅趣、寓意的闲章,还可寄托书者的抱负和情趣。因此,历来书家都非常重视用印,甚至自己刻印,使、书印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更美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常用的几种印章

1、姓名章

姓名章是题款署名用章。姓名有连在一起的,也有分开的。题款用章,以一名一字为正,一姓一名亦可。款名,印字;款字,则用姓名章。款有姓,可用名章,款无姓,或不落款者,应用姓名章,以利辨识作者。

古人用章,讲究礼仪;凡卑幼致书尊长,当用名章;平辈间用字章;尊长给卑幼,用别号章即可。反之,则贻笑大方。现代书画家张大千认为,姓名章的形状以“方形最好,圆形还可,若腰圆天然形等都不可用。”

姓名章一般分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种。一幅书法作品上盖两方姓名章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大小相宜。款尾用多章时,次序是先姓名章,后字、号章。

所谓阳文就是字在石头上是凸出来的,阴文反之。

2、闲章

闲章亦称布局章,包括引首章、拦边章、压角章和腰章。

引首章是钤盖在书法作品右上的章,又称“随形章”,是随石料的造型顺势刻成的的章,一般不宜为方形,而以半通、长方、圆形、半圆形、随圆葫芦形、自然形、肖形等为好。

拦边章是指盖在书画作品一边的章,起拦边聚气的作用。

该文章由作者:【飘摇】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