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经十六厘米清代黄花梨笔筒价值如何
直经十六厘米清代黄花梨笔筒价值很高。黄花梨本身现在市场价值挺高的,何况是清代的,有古董的增值在里面,可以值不少钱的,现在行业假货很多,真货少之又少。此器为典型清早期文人书房之物包浆自然通体光素,不饰雕刻尽显木理之美。笔筒色泽典雅内底已无,尤为难得。
清代和明代黄花梨笔筒区别
笔筒是文房用具之一,为筒状盛笔的器皿,多为直口、直壁,口底相若,造型相对简单,少有大的变化。有关笔筒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三国时期。到明末,由于政权不稳,文人厌恶政治,逃避现实,大兴奢靡之风,一味追求生活中的美器。笔筒作为案头文具中最具装饰性的代表,备受追捧。
黄花梨在明代深得文人的推崇,产自南洋诸岛,数量不多。黄花梨上常见木疖,美如狸斑,俗称”鬼脸”.黄花梨木色橙黄,有的红紫,有香味,纹理清晰,木性极为稳定,不易变形,分量较轻。由于黄花梨纹理典雅华丽,明代文人与工匠在设计与制作笔筒时,大多采用通体光洁的做法,以突出其木材纹理的自然美和书卷气。
明代文人崇尚自然生活观,讲究品位,追求格调,故想尽办法寻觅各类美器,黄花梨作为书斋雅玩上品,可展示藏者的审美心境和雅逸才华,因此存世虽不多,但不乏精品。明代的笔筒大多较矮胖,平底,素面多,以黄花梨的鬼面为上。
黄花梨笔筒,长38厘米,直径38厘米,算算能有多少克
3500克。因为工艺不同,黄花梨笔筒38厘米高,直径38厘米宽,大概有3500克左右,黄花梨的木性稳定,不易变形开裂,有韧性。
海南黄花梨笔筒
这不是海黄的,且没有任何年代名为当代机加工产物。
照片中的笔筒是大叶黄花梨,又名长叶鹊肾别名印尼花梨等等,海黄学名:降香黄檀,是产于中国海南省的名贵木材,而学名:长叶鹊肾的大叶花梨是产于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等地区,而这粗看很相似,但实际从各方面来讲都还毫无一丝关系的,价格与价值也是云泥之别。
照片中的东西纹理细节虚散,质地坚定,密度高,入水秒沉却没有什么油性,易裂。 而同样品相的海黄密度一般达不到沉水级。
且还有一点就是成器的海黄价格都是极高的,这样漂亮纹理的海黄10W都不一定拿得下,更何况是不到1000元的价格了!职业商家不是傻子,没有天大的便宜给你占的。事出反常必有妖的。
全文手打,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黄花梨木笔筒如何保养
1要保持包浆色泽.不能用洗洁精和打肥皂等清洗。要防霉防晒。老包浆既是岁月的见证,又有很好的手感和美感。如果必须清洗,可在清水擦洗后上核桃油,这样就不易生虫。上油时只需用食指轻沾一点,将油抹在另一掌心,两手搓匀后,双手持笔筒把玩,即可达到养护目的。油不可多,多了易潮。 2要切忌用各种刀具修刮笔筒上的附着物,以免损坏原貌和品相。 3要将藏品放在玻璃罩内密封保存,采用此种方法保管,能确保恒湿。此外,也可放在木质格子柜中保管。专用保管柜温度在20°C至35°C,相对湿度在35%至40%。如气温过燥过高,可在室内放钵水,或放几本书于柜内。也可采用放旧报纸的方法,但报纸的回潮力较强,不宜多。要经常把玩和检查,特别是每年六七月梅雨季节时要常看,若发现发霉长毛,需及时用鬃刷清除。
如何鉴定黄花梨笔筒真假
黄花梨为豆科植物,学名降香黄檀木,又称海南黄檀木、海南黄花梨木。
鉴别方法:
香气
海黄木本身是中药,有一种“降香”味道,香味较浓且清幽温雅;而越黄香味较淡,闻后略有酸味。另外,海黄散发香味的时间较长,把玩一个星期后的手链还会闻到香味,而越黄就会闻不到什么香味。
色泽
海黄色彩多样,除主色调为金黄色外,还有紫、褐、红、黑,以及它们之间的任意组合;越黄大部分仅是黄色,而且偏浅。总体来说,海黄的颜色要比越黄的颜色稍显沉稳,整体颜色偏于暗红色,而越南黄花梨整体颜色偏于黄橙色。
纹理
海黄纹理细密,墨线色黑且清晰,多呈蟹爪状和美惠状、牛毛纹理状,虽无规律却绝不凌乱,花纹行云流水的感觉给人一种流动的美感。而越黄相对而言多了些粗犷,墨线黑晕稍多,山水纹比较常见。
手感
海黄表面细腻,有光滑,温润如玉的手感,而越南黄花梨相比之下则比较粗糙。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海黄有极强的密度、极细的纹理细胞组织和非常密实的材质结构。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海黄的含油( 降香油)的比例。经相关检测发现,海黄木最高含油量达到27%,而越黄木则只有0.5%。
该文章由作者:【逆风如解意】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