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博物馆的翡翠蝈蝈(翡翠蝈蝈图片)

翡翠白菜上有个蝈蝈代表什么意思

翡翠白菜上有个蝈蝈寓意财源滚滚。

“白菜”与”百财”谐音,寓意招财纳福,而金银又被称作是黄白之物,以至白菜被当成了极好的彩头。又因白菜是一层一层的,所以被当作了层层见财的好兆头。

白菜上雕刻活蹦乱跳的蝈蝈,使财变成了活财,隐喻财源滚滚而来。

揭秘!百年前的翡翠白菜如今真的能价值上千亿?

台湾故宫博物院有一颗国宝级翡翠白菜蝈蝈,据说被当地的民众“吹”出了上千亿的价值,到底是怎样极品的翡翠白菜呢?一起看看吧!

这件与真实白菜相似度几乎百分百的作品,是由翠玉所琢碾而成,亲切的题材、洁白的菜身与翠绿的叶子,都让人感觉十分熟悉而亲近。但就是这个宝贝能值这个天价?不是吧!

其实仔细看,这件翡翠白菜种水并不是极品,唯独菜叶和蝈蝈属于比较浓艳的阳俏绿,全部的价格主要集中在这里。

而放在现在来看,即使是通体翠绿的上等翡翠,在内行看来,也最多不超过几十亿,何况是这样一颗并没有满绿的料子。所以,这其中的水分颇多啊!

不过,放在百年前,能雕刻出如此神似的翡翠白菜确实不容易,说它是无价之宝那是至今经典,但要说能值上千亿,那老王可是不相信的!

仔细思考一下,为何这百年前的翡翠宝贝能在如今掀起上千亿的轩然大波呢?这无疑和当代的翡翠玉雕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纵观古今玉器,一件好的作品,离不开料、工、艺三方面的要素。其中,料和工是可以用客观标准去衡量的,而艺则较为抽象,是更高层面的升华。

翡翠要追求艺术美,就要理解人文、自然的美,优质的玉料是前提,质地温润、颜色美丽、色泽通透,这样的玉料在视觉上就形成了绝佳的视觉效果。

对于玉雕师来说,一块翡翠有创意空间就是最希望得到的原料,能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在巧妙的构思后雕琢出精美的成品,既展现翡翠的自然美感,也凸显了玉雕师非凡的想象力。

翡翠雕刻的种类有非常多,对不同的玉件评估价值也是不同的,创意就是关键因素,整体设计一定要根据翡翠的特点来进行设计,保证和谐和层次感。

而一件百年前的翡翠白菜能在如今成为天价的代表,无疑是在选材和创意上都做到了极致。

玉雕艺术发展至今已走过了数千年的历程,每个时期都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它们是几千年华夏文明的写照。

通过这一件件经典的翡翠玉雕,我们往往能真切感受到作品所折射出的当时的历史、文化、艺术以及生活习俗等情境。所以,每一件翡翠宝贝的价值可不能单纯的从质地看哦!

【老王论翠】老王,云南爱翡爱翠珠宝创始人,用生命去拥抱翡翠的极度热爱者!

台湾博物馆的翡翠蝈蝈(翡翠蝈蝈图片)

慈禧太后的翡翠蝈蝈 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慈禧钟爱翡翠,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翡翠蝈蝈是指 一件翡翠,蝈蝈是一种昆虫,所以,翡翠蝈蝈就是用翡翠雕刻成的昆虫,慈禧很喜欢这件翡翠。可以同喻为:老鼠爱大米的关系。

翡翠蝈蝈白菜的流传来历

翡翠蝈蝈白菜,现藏于天津博物馆,该藏品高19.4厘米,宽14厘米,重约2公斤。白菜下部分为灰黄相间,伴有褐色斑,其上的叶脉分明,叶片翻卷,形象逼真,刀法简约。作者利用菜心处材质的翠绿色,圆雕一对肥的大腹蝈蝈和一只螳螂,它们好像在边爬边啃菜叶,栩栩如生。蔬菜和草虫的生命活力会引起观者的爱抚情愫。作者的巧思妙构,更使人叹赏不已,其卓越的技艺成果,在清代玉雕中堪称冠绝。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着一件中国玉器的稀世之宝,这就是翠玉白菜。而收藏在天津博物馆的翡翠蝈蝈白菜,则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被文物专家发现的。

20世纪50年代的一天,天津市文化局的专家,在当时财政局的库房中,惊喜的发现了一颗翠玉白菜。这件玉器珍宝也是以白菜造型所作,菜心的浓郁之处有两只蝈蝈和一只螳螂。有专家说,正是因为这棵白菜上生动描绘了螳螂和蝈蝈“和平共处”,才使这件国宝更添加了积分妙趣横生的意境。

根据这颗翠玉白菜的造型,专家将这件国宝定名为“翡翠蝈蝈白菜”,也叫翠玉白菜。1953年,翡翠蝈蝈白菜正式在天津市历史博物馆展出,吸引了不少游客。观众还亲切地为这颗翠玉白菜起了个“冻白菜”的别名。

故宫的翡翠白菜和台湾的哪个是真的

都是真的,翡翠白菜存世并非只有一颗,只是台北故宫这颗名气最大。目前根据史料及实物推断,全世界上应该有6颗“国宝级”的翡翠白菜。其中,台北故宫3颗,北京故宫1颗,天津博物院1颗,还有1颗至今下落不明。

第一颗:台北故宫“翠玉白菜”

台北故宫博物馆这颗镇馆之宝,高18.7厘米,宽9.1厘米,厚度达到5.07厘米,远远看来,与真实白菜相似度几乎是百分之百。

尤其令人叫绝的是,清朝工匠不仅利用玉料翡翠原料上天然颜色变化,琢碾出一片片生动自然,叶脉分明,鲜活欲滴的白菜叶子。在菜叶浓绿之间还停留了两只螽斯虫(俗称蝈蝈,因繁殖能力强,有多子多孙的寓意,同时蝈蝈与“国”谐音,也有祝福国家富足之意),它们正低着头,专注地嚼着菜叶。

据说,这颗翠玉白菜是光绪帝瑾妃陪嫁之物,唯一遗憾的是,这件国宝有一处硬伤——白菜叶上的一只蝈蝈的左须缺了一小截。至于原因,是本来就有,还是后天损伤,至今无从得晓!

第二颗:台北故宫“翠玉小白菜”

台北故宫还有两颗翡翠白菜,其中一颗,因为个头较小,高度约13.4厘米,人称“翠玉小白菜”!

这颗小白菜,大体绿黄相间,颜色偏黄,菜叶上也有菜虫,但整个质地和雕工,远比不上那颗著名的“大白菜”,但作为清宫旧藏,也极具价值!

第三颗:台北故宫“翠玉花插白菜”

台北故宫还有一颗翠玉白菜,为花插型,称为“花插白菜”。 它高24.3厘米,口径12.8厘米。这颗“花插白菜”最大的特点是,中心开有一孔的翠玉白菜花插非常娇小,白菜的中心在雕刻制作时就被刻了一个洞,因此收藏家推断,它最初是用于插花。

“花插白菜”和“小白菜”平日并不展示,仅曾与“玉大白菜”一起,公开展示过一次。

第四颗:北京故宫“翠玉白菜”

北京故宫也收藏有一颗“翠玉白菜”,但极少公开展出,北京故宫的资料上,也很少提到这颗馆藏玉白菜。

从能找到的图片上看,北京故宫这颗翠玉白菜与台北故宫的相比,欠缺鲜嫩。圈内戏称北京故宫的翠玉白菜是颗“老白菜”,无法与台湾故宫那颗媲美。

第五颗:天津博物馆“翡翠蝈蝈白菜”

虽然北京故宫的翠玉白菜稍逊台北,但在天津博物馆却有一颗国宝级“翡翠蝈蝈白菜”,可媲美台北故宫翠玉白菜!

这颗“翡翠蝈蝈白菜”高19.4厘米,宽14厘米,重约2公斤,天津博物馆藏。个头比台北的稍大,质地没后者纯,但胜在雕工。天津白菜的菜心处也有两只蝈蝈,个头比台北的蝈蝈还大,高约19.1公分。更绝的是,菜上还多了一只螳螂,螳螂和蝈蝈和谐共处,可谓妙趣横生,称为国宝当之无愧。

第六颗:慈禧清东陵“翡翠白菜”

这颗白菜据说慈禧死后,成了她的随葬品。慈禧太后一生好珍珠,之外便是好翡翠,她拥有大量的翡翠饰品。据大太监李连英侄子所著《爱月轩笔记》,慈禧陪葬品中,有一颗翡翠白菜,最为值钱。这颗白菜绿叶白心,菜梗上还刻着一只振翅的蝈蝈,另外还有二只红白相间的马蜂。

可惜的是,1928年孙殿英盗清东陵,慈禧地宫中的随葬宝物被洗劫一空。这颗举世绝品的翠玉白菜从此不知去向,成为历史的悬案。也有人说,《爱月轩笔记》是托名伪造,随葬慈禧的这颗玉白菜根本就不存在!

目前最有价值的翡翠叫什么?在什么地方?

最有价值的翡翠是

慈禧的身旁的两棵翡翠白菜,绿叶白心,在菜心上落着一只满绿的蝈蝈,绿叶旁还有两只黄色马蜂,形象极为生动逼真,其价约在1000万两白银。另外,还有一件翡翠荷叶与四个甜瓜,从而构成了“步步生莲花”的意境。这些国宝在辛亥革命后,被军阀孙殿英盗掘而流失,至今为止下落不明

现在国家博物馆里放了一颗翡翠白菜,台湾博物馆里也放着一颗;价值都是无价了。

现在有价最贵的当属于1997年秋季佳士德翡翠首饰拍卖中,出现了一串举世注目的翡翠珠链,它由27颗纯翠绿珠子组成,每颗珠子直径15.2至15.9毫米。珠链上配了一颗10克拉的钻石链扣,其亮丽和华美堪称世界独一无二,估价在4000万港元以上。最后竟以7262万港元成交,在珠宝界引起了不少的轰动

现在的价值已经在三个亿以上了

该文章由作者:【渔樵问答】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