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和翡翠有什么区别吗(玉和翡翠有什么区别吗视频)

玉和翡翠区别是什么?

玉和翡翠区别如下:

1、历史上的区别。中国玉石的文化中,玉的文化要明显早于翡翠的文化。玉石的文化早上战国时期就已有所记载。而翡翠于明末清初流从缅甸流入中国,兴盛于清朝晚期。

2、外观上的区别。肉眼观察即可看到和田玉明显区别玉翡翠,和田玉质地温润油腻,颜色以白为美,不透明度。翡翠通透明亮,颜色艳丽,以绿为贵。用人来形容,和田玉是风度翩翩的温润才子,翡翠是高冷清冽的美女。

3、工艺款式上的区别。由于翡翠和和田玉在价值上的区别,和田玉常被被雕琢为人物,山水,花鸟等大型摆件,翡翠多被制作成手镯,挂件等小物件饰品。翡翠价格高昂,不适合制成大型的摆件。

4、鉴赏方式不一样。鉴赏和田玉的好坏,需要根据和田玉的颜色是否给人一种温润舒服的感觉,油润颜色均匀的和田玉当属极品。鉴赏翡翠的好坏,需要根据翡翠的种水,颜色的饱满、外表的光泽来判断,其中高透明、绿色纯正的翡翠当属好翡翠。

玉和翡翠有什么区别吗(玉和翡翠有什么区别吗视频)

翡翠和玉的区别是什么

玉和翡翠的区别如下:

1、成分不一样。翡翠以硬玉为主,次为绿辉石、钠铬辉石、霓石、角闪石、钠长石等。硅酸盐铝钠,矿物成分。玉的成分主要是钙镁硅酸盐,矿物成分主要为为透闪石少量的阳起石。

2、产地不一样。翡翠主产地是缅甸。玉产地为中国新疆和田、青海、俄罗斯、韩国春川、加拿大(主要是碧玉)。

3、蕴含的文化不一样。翡翠从缅甸进入中国也就一两百年的历史,因为慈禧太后喜爱,然后才慢慢流行到民间,文化底蕴比和田玉就差很多。玉在中国有八千年的历史,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玉有五德:仁、义、智、勇、洁,古人常说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因此文化底蕴比翡翠厚重很多。

4、适合人群不同。翡翠的性格是光芒外露,色彩夺目,适合女性的多一些,会显得女性更妩媚光彩。而男人适合戴玉,会显得男人儒雅、沉稳、内敛。

翡翠和玉有什么区别?

翡翠和玉的区别有3点:

翡翠和玉的结晶不同,翡翠结晶颗粒呈柱状或纤维状,拥有独特的翠性,表面光泽十分明亮。玉的矿物结晶主要为白糖状的颗粒结构,所以看起来比较滋润。

翡翠和玉的硬度不同,翡翠属于硬玉,硬度为摩氏6.5~7.5度,用小刀划过翡翠表面不容易留下痕迹。玉属于软玉,硬度为摩氏6~6.5度,用小刀划过玉的表面容易留下痕迹。

翡翠和玉的光泽不同,翡翠表面呈油脂光泽或玻璃光泽,折射率较高,显得十分亮泽。玉的表面主要呈蜡状光泽或油脂光泽,折射率较低,光泽柔和油亮。

硬玉是由一种钠和铝的硅酸盐矿物组成,纯净者无色或白色。其块体的化学成分为:二氧化硅占58.28%,氧化钠占13.94%,氧化钙占1.62%,氧化镁 占O.91%,三氧化二铁占O.64%,此外还含有微量的铬、镍等。其中,铬是使翡翠具有翠绿色的主要因素。通常翡翠含氧化铬O.2~O.5%,个别达 2~3.75%以上。

玉的保健功能:

玉石的养生机理已经被现代科学所证实。据化学分析,玉石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如锌、镁、铁、铜、硒、铬、锰、钴等,佩带玉石可使微量元素被人体皮肤吸收,活化细胞组织,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

故有中医所说“有的病吃药不能医好,经常佩带玉器却治好病”,道理就在于此。倘佩带玉手镯长期的良性按摩,不仅能被动除视力模糊之疾,而且可以蓄元气,养精神。

玉石不但能美化人们的生活,陶冶性情,而且祛病保平安。其产品直接用于健身保健的有:玉枕、玉垫、健身球、按摩器、手杖、玉梳,对人体具有养颜、镇静、安神之疗效,长期使用,会使你精神焕发,延年益寿。

玉与翡翠的区别是什么?

翡翠和玉的区别:

1、成分不一样。

翡翠成分:以硬玉为主,次为绿辉石、钠铬辉石、霓石、角闪石、钠长石等。硅酸盐铝钠,矿物成分。

玉成分:钙镁硅酸盐,矿物成分主要为为透闪石少量的阳起石。

2、产地不一样。

翡翠产地:翡翠主产地是缅甸。

玉产地:中国新疆和田、青海、俄罗斯、韩国春川、加拿大(主要是碧玉)。

玉石划痕银器搽银布银饰品抹布清洗上光布银首饰清洁珠宝专用翡翠¥ 65.08领券减40

3、蕴含的文化不一样。

翡翠文化:翡翠从缅甸进入中国也就一两百年的历史,因为慈禧太后喜爱,然后才慢慢流行到民间,文化底蕴比和田玉就差很多。

玉的文化:玉在中国有八千年的历史,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玉有五德:仁、义、智、勇、洁,古人常说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因此文化底蕴比翡翠厚重很多。

扩展资料:

玉的用途:

玉是石头的精华,佛道雅称为大地舍利子,是具有祛邪避凶的灵石,在世界(尤其是东亚)各地区受到广泛欢迎的一个宝石的分类。

只要是美丽的石头就是玉,包括蓝田玉、和田玉、岫岩玉、缅甸翡翠玉、南阳独山玉、蛇纹石玉、石英石玉、水晶石、鸡血石、方解石玉、青金石、玛瑙、珊瑚、冰川玉、大理石玉及其他意义上的宝石。象征吉祥如意,用于女子姓名,寓意佳。多为美女名。入女子名,多为俊俏之意。

该文章由作者:【德国双元制】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