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盂是干什么用的
水盂的主要作用是给砚池添水。古人云:“笔砚精良,人生一乐。”因此,水盂等文玩不仅成了文人雅士追求悠闲优雅生活的一种表征,而且更是一个包罗万象,内涵丰富的收藏天地,同时也是投资收藏的一大亮点。而水盂又称水丞、砚滴,在古代则直呼为“水注”。最早出现在秦汉,形制多种多样,千变万化,但以随形、象形居多,另一些则是圆形的,或扁圆、或立圆。
古时研墨加水的容器是什么?
用水盂,被称作文房”第五宝”,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工艺品。
还有用“水滴”的,是与砚台配套使用的文房用具,盛水滴之于砚以便磨墨之用的器具叫水滴,又称做“砚滴”,也有人称之为水注。
请问小罐与水丞、水盂有什么区别?
水丞又称水盂:水盂起源于汉魏,发展至明清两代。宋人赵希鹄在《沿天清录集》中注:“晨起则磨墨,汁盈砚池,以供一日之用,墨尽复磨,故有水盂。”
从材质来说,它的用料非常丰富,有陶土、瓷品、铜质、玉石、水晶、玳瑁、绿松、玛瑙、玻璃、漆器、竹木、景泰蓝等500余种。其图案更是五彩缤纷,宝蓝、钧红、翠绿、乌金、莲青、鹅黄、人物、山水、花鸟、虫草,应有尽有。
《藏盂小志》中写道:“试叩问之,若无盂盛以水,岂能染墨濡笔,挥毫于缣素耶?”砚为石,石可炼金银,故砚为“金”;纸以草木为原料,可属“木”;墨乃松烟熏制,属于火;笔之毫来自羊兔鼠狼,此畜皆以土安身,故属“土”。
唯“四宝”缺水,若以盂为水,则金木水火土五行俱全 水盂,又称水丞、砚滴,在古代则直呼为“水注”。其主要作用是为了给砚池添水,最早出现于秦汉。它的形制多种多样,千变万化,但以随形、象形居多,另一些则是圆形的,或扁圆、或立圆。
该文章由作者:【郭梓文】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