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丝绦一词本意是什么
【绿丝绦】绦 tāo:用丝线编织成的花边或扁平的带子,可以装饰衣物。本意是绿的用丝线编织成的花边或扁平的带子。
在“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中,用绿丝绦比喻柳枝,突出了柳枝像丝带那样轻柔美。
绿丝绦是什么意思
绦的意思是用丝制成的绳。绿丝绦就是指一根根如丝绳般的柳条。
《咏柳》里面的“绿丝绦”是什么意思?
”绿丝绦“是指柳枝条。
描绘出了枝条细柔修长的杨柳摇摆于春风之中的迷人风态。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译文: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
柳,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咏柳中绿丝绦指的是什么意思?
咏柳中绿丝绦指的是柳条。绿丝绦出自于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中的一句话,即万条垂下绿丝绦,意思是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咏柳全诗为: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咏柳赏析。
咏柳这首诗为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咏柳》诗句中的”绿丝绦”指的是什么?
1、绿“丝绦”:绿色的柳枝条。
2、原文:咏柳
作者:贺知章 年代: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译文:
如同碧玉装扮成的高高的柳树,长长的柳条柔嫩轻盈,像千万条绿色的丝带低垂着,在春风中婆娑起舞。这一片 片纤细柔美的柳叶,是谁精心裁剪出来的呢?就是这早春二月的风,温暖和煦,恰似神奇灵巧的剪刀,裁剪出了一丝丝柳叶,装点出锦绣大地。
4、注释:
{1}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此诗描写的是垂柳。
{2}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的颜色如碧绿色的玉。
{3}妆成:装饰,打扮。
{4}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5}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6}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7}二月:二月,正是初春时节。
{8}似:好像,如同,似乎。
5、作者: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
绿丝绦指的是什么?
绿丝绦指的是柳条,出自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原文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指绿色丝线形容柳条翠绿的意思。
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而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咏柳》原文: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全诗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该文章由作者:【旱獭】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