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漂亮的玉石雕刻(玉石雕刻什么好看)

十大玉雕技艺大全,分别是什么呢?

玉雕艺术品的收藏价值极高,玉雕技术传承了千年,形成了各种技艺,下面给大家聊聊最有名的十种玉雕技艺。

1、剜脏去绺

“剜脏”就是把玉中的杂质去掉,使玉玉质更干净。“绺”即玉中之自然裂纹,玉的加工在选料和雕琢中首先要注重纹绺的处理,去绺后根据料形进行设计。

2、俏色巧用

俏色巧用,是玉工利用玉石的颜色、皮色,纹理,使之融合到创作题材之中,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一种技法。

3、废料巧用

废料巧用,第一能珍惜玉材,第二,因为称得上废料的原石都比较便宜,这样能降低成本,创造出与成品料同等价值或高出成品玉料价值的玉雕工艺品。

4、化瑕为瑜

充分利用玉料的瑕疵早已被玉雕艺人所注意,形成“化瑕为瑜”的雕琢工艺特点,这种创作不但不影响作品,反而更使作品形象生动,增加逼真之感,达到普通玉料所达不到的效果。

5、因料施艺

根据玉料的特点,结合文化的传承,传达美好的寓意,达到“工”、“艺”、“美”的有机结合。

6、螺纹组合

将工业螺纹、组装工艺应用于玉雕工艺品中,此为螺纹组合。

7、立体雕

作为玉雕文化史上沉淀的一种技术手法,立体雕应用范围极大,如今运用在如翡翠、和田玉、碧玉、独山玉等不同材质的创作中,可以说是传承时间最长、技法难度最高,写实感最强的一种玉雕技法。

8、镂空雕

玉器的镂空雕刻是透雕工艺的一种,镂空雕的工艺难度很大,它镂空玉器的各个部位,使得雕刻花纹贯穿连通,面面相接,使得玉雕更有层次感。

9、浮雕

浮雕是雕刻的一种,雕刻者在一块平板上将他要塑造的形象雕刻出来,使它脱离原来材料的平面。浮雕是雕塑与绘画结合的产物,用压缩的办法来处理对象,靠透视等因素来表现三维空间,并只供一面或两面观看。

10、内雕

雕刻本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一般雕刻工艺都是从外刻起,从材料外部雕出所希望的形状。内雕主要雕刻是栏间里的鸟、花、草等。雕刻必须精细,每种栏间里的动物、植物都必须给人栩栩如生的感觉。

以上是玉雕的十大技艺,精通三种以上的都可以称为雕刻大师。玉石原石经过大师的精心打磨,变成了人人喜爱的工艺品,这就是匠人的厉害之处。

最漂亮的玉石雕刻(玉石雕刻什么好看)

中国的玉雕有多美?你都见过哪些令人震惊的中国玉雕?

中国发现和制造的最早玉器大约在6000年前。玉代表阶级制度,但这里要说“瑞”字。在古代,它指的是田瑞精神,这是好运和好运的象征。另外,也意味着是天命。这一条在《礼记礼器疏》中有详细记载:“子得天道,即只有天子才能得道。别人虽然能得到,但必须服从天子。”若以妫为瑞,妫与五等玉也,王公以权为天权,天权谓瑞。所以王侯封为右,玉权亦称睿,书云为五睿,云类亦为群后。

所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瑞玉是多么的显示了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瑞玉所代表的意义是多么的重要,不仅仅是在玉的名头和形式上,更是在得到他的方式上。以玉为代表的美丽寓意在古代,玉不仅代表着高贵的精神,而且具有精神功能。在儒家,研究以现实为主,所以我不相信鬼神论。但在《礼记》中,作者虽然对鬼神论持谨慎态度,但在讲话中并不排除玉的通灵作用。”周人犹臭,满臭,惆怅,臭阴达于源泉。它们装满了张贵,被国王使用。”注:“灌,即供奉神之后,虑归君。”《礼记礼器》“归,胡,祭鬼神。

“所以把玉作为神器来供奉神灵,是因为认为玉可以向神灵表达愿望,也代表了对神灵的无限崇敬。《礼记曾子问》年也有记载,皇帝或皇室出行时,也用玉向先人祈祷:“孔子节:皇帝和王公出来的时候,用钱币、帛、皮囊告诉你的先人,然后拿出来献上,放在车上走,各家喝酒,然后就放弃了,但会讲,摆酒。卒、币、玉藏在两阶之间,却是出,盖你一生。

“就是出门前用钱币、帛向祖先祈祷,然后把这些物品拿出来放在车上,回朝时祈祷一次,然后把玉器埋了。《礼记明堂位》中说,祭祀界的玉器一定很方,对于其他祭祀活动,也有其独特的玉器“六月夏末,大庙祀周公,礼稀,……充玉瓒,荐玉豆雕,爵犹雕玉容,壁角散……”,各有不同的形制。

古代玉器雕刻大师有哪些

邱处机

(1148~1227年),又名邱长春,字通密,道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今山东省栖霞)人,世称”长春真人”。邱处机被称作玉雕鼻祖。他是个道士,道号”长春” ,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中也有其名。他是山东人,小时家贫,当了道士后到处云游,见多识广,学到了琢玉技艺。他曾远到新疆和阗采玉,有传说他用小毛驴运白玉回北京。他专从遭灾受难的流浪儿中挑选聪明灵巧者,传授他们琢玉,从此北京开始有了玉器行。长春道士曾被成吉思汗封为”白衣大士” ;琢玉的人称他为”邱祖” ,他死后被葬在北京白云观。因他对玉器行有贡献,每逢正月十五邱祖生日这一天,北京玉雕艺人们要到白云观去祭拜这位祖师爷。琉璃厂沙土园还设有长春会馆,里面安放着邱祖的塑像,会馆成了纪念邱祖和玉器行聚会的场所。

陆子冈

明代嘉靖、万历间琢玉工艺家、雕刻家。一作子刚。苏州(今属江苏)人,居横山下。陆子冈擅玉雕,曾雕玉水仙簪,玲珑奇巧,花托下基枝,细如发丝而不断。《苏州府志》赞:”陆子冈,碾玉妙手,造水仙簪,玲珑奇巧,花如毫发”。还有《徐文长集》中载有”题水仙簪诗五道”。其中一道是”昆吾锋尽终难以,愁煞苏州陆子冈”之句。尚有”梅花纹茶晶花插”句。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1962年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发掘清代皇室墓时得玉杯一件,杯柄上有”子冈”二字款,器身及盖雕满花纹,盖面上 3只圆雕狮子。造型精美,是他传世作品。他所制之玉,与同时玉器比,有许多独到之处,尤其刻款形式,均用图章式印款。有阳文或阴文,有”子冈”、”子刚”、”子刚制” 3种。不显目,也不固定,有在背面、器底、把下端、盖里等处不一。

陆子冈是玉雕界所熟知的名字,关于他有许多传说。明朝晚期由于手工业的发达,以及如陆子冈这样名家高手的出现,带有工匠名款的雕件成了世人追求的目标,此风从世俗流入皇宫大内,皇室贵族也受到影响。因此玉雕工匠们的身价也随之提高,有的玉工高手”与士大夫抗礼”与有钱的绅士们平起平坐,成了社会的名流。本人还听说有玉工见皇帝驾到不下跪的传闻,我想:这一定是指皇帝来参观,看玉工如何聚精会神的切磋琢磨,玉工因衣冠不整、泥水污渍在身,所以圣喻就”免礼”了。

刘谂

字子分,明末苏州玉雕大师。擅琢水晶、玛瑙、玉器,人物花鸟,巧丽绝伦,仿古惟妙惟肖可以乱真。刘谂的玉琢在最后一道工序即碾磨细工上,存在着“求形不求工”的现象。

王小溪

明代苏州人玉雕专家。王小溪玉琢技艺,法粗犷有力,出现“三层透雕法”,镂雕十分精细,擅琢玛瑙,雕玉。

李文甫

明代的晚期玉雕名手,李文甫出生于苏州,李文甫镂雕十分葵花图华物乱,布精细,非常具有时代风,尤以物中不过格!

贺四

明代的晚期玉雕名手,贺四是苏州人士,三层透雕法是他的拿手!

朱永泰

乾隆宫廷玉雕名家,苏州人。朱永泰的玉器具有简朴浑厚的艺术特色,深受乾隆喜欢。乾隆五十三年初,造办处玉匠朱永泰用一年时间,将御制诗和注释、图章款式琢磨于玉山上,工程至此告终,前后共用了八年时间。玉山工程复杂,工艺精湛,器形巨大,在我国工艺美术史上极为罕见,为稀世珍品。 朱永泰的玉雕作品(玉福海)。亦称云龙玉瓮。随玉料形状所制,近似扁方形,周身琢云龙纹,腹内光素,底镌弘历题诗,为所镌。此玉现存乐寿堂明间西侧与玉寿山相对。原玉石重2500千克,连座高134.5厘米,宽135厘米,长60厘米,腹深34.5厘米,也是由两淮盐政玉作从乾隆四十一年至四十五年(1776~1780)十月,历时四年零四个月完成。

朱永泰的又一玉雕作品(大禹治水玉山)。全名“密勒塔山玉,大禹治水图”。玉山卓立如峰,表现出大禹指挥众人在崇山峻岭、悬崖绝壁上劈山凿石、疏通水害的情景。玉重一万零七百多市斤,高 244厘米,宽96厘米,嵌金丝烧古铜座,堪称“玉器之王”。养心殿造办处如意馆奉旨按宋人画“大禹治水图”设计玉山,乾隆四十六年(1781)二月初十日画得正背左右四面纸样,由院画家贾全照图式在大玉上临画。后几经周折于当年闰五月七日将玉料、蜡样同时发到两淮盐政,碾琢完工后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八月十六日运京。玉山背面镌数百字御制诗文和玺文,由苏州刻字名工朱永泰篆刻。全部工期近10年。现仍在乐寿堂后间。

姚宗仁

姚宗仁,清代苏州琢玉高手。姚宗仁的祖父和父亲都擅琢玉。雍正七年(1729)姚宗仁和都志通、韩士良同时被选进北京,在宫廷造办处琢玉。他擅长设计画样,乾隆六年1741,二月初一,太监张明把一块青玉交给姚宗仁画样,十六日姚宗仁画成凫尊纸样,经皇帝批准发往苏州制作。姚宗仁不但能画样,而且善于鉴定,乾隆对他十分器重。

姚宗仁能识料画样,又能帮皇帝鉴别真伪古玉。乾隆帝很赏识他,在《御制玉杯记》中记述了他识别真伪的经过,说”夫圬者梓人虽贱役””不妨为立传”。 如此高级玉雕人才不但没职务名称,反被称为与泥水打交道的乡巴佬”贱役”,可知在只有皇权没有人权的社会里是没有人格尊严的。但因姚宗仁对皇帝辫玉有贡献,乾隆帝也想到为他立传,道也将其地位摆平了。至于一般玉工因设计不出画样或因制作工期长而被责罚、打板子的事也是有的。就如姚宗仁这样全能的玉工因延误工期也被罚了”钱粮”。这说明在天子脚下的玉工整天受到监视,提心吊胆的进行劳作。还不如在民间的艺人那样自由,可与官人绅士之流往来。

朱时云

清代乾隆年间苏州玉雕高手。擅长在玉石上刻字。朱时云被苏州织造衙门选送北京,在宫廷造办处供职一年有余。乾隆四十年1775七月,朱时云托词生病潜逃出宫,造办处为此行文到苏,要求苏州进行查办。 (乾隆玉洗)上的这首诗句的刻手,据《养心殿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简称《清文件》)记载,此时苏州刻字名匠朱时云在宫中受命,那么,这首诗很可能是由朱时云所刻。

芝亭

乾隆宫廷玉雕名家。芝亭仿古玉已初显端倪.

谢士枋

清代乾隆年间吴县人,故居在香山附近的圆通庵。谢士枋少年丧父,家境贫寒,邻翁招他为徒,带至扬州,习学玉雕。他灵敏好学,三年学成。所雕玉器精妙绝伦,扬州盐商大贾竞相高价争购,名声鹊起。乾隆年间被召入皇宫内廷。其一作品,形似半爿西瓜,外皮绿如翡翠,内瓤红似珠霞,好似刚刚剖开,甘露欲滴,见者无不称奇。乾隆帝对之爱不释手,藏于圆明园。l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被英军所得,后卖到上海。看到这件玉器的人都惊诧不已,以为至宝。

该文章由作者:【景行行止】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