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种类有哪几种?
一、按照不同的形成方式,也可以将钻石分为两大类:天然钻石和仿造钻石。
1、天然钻石
天然钻石大都经过地球深部高压、高温而形成,其形成时间较长,一般都需要上亿年;还有一种形成方式是陨石撞击,急速下降的陨石在撞击到地球的时候形成瞬时高温高压,改变周围矿石结构,从而形成钻石。
2、仿造钻石
仿造钻石的方式有几种,其中现在比较常见的是实验室培育钻石,即将一颗小钻石放在实验室特定环境下,让钻石“生长”为大钻,这种钻石和天然钻石相差不大。
二、按照不同的克拉重量和价值,钻石可以分为碎钻、小钻、中钻、大钻、名钻几大类。
一般来说,0.2克拉以下的为碎钻。重量为0.2-0.3克拉的称为小钻。0.31-1克拉的称为中钻。1.0-10克拉的称为大钻。十克拉以上的称为名钻(有自己的名字)。
三、按照钻石颜色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类:白钻和彩钻。
1、白钻
市场中常见的无色钻石,在诸多钻石镶嵌类首饰中几乎都是选用这种钻石。
2、彩钻
彩色钻石指钻石具备显著颜色,或罕见的天然致色钻石,都属于彩色钻石之列。彩色钻石拥有几乎你能想象的任何色彩,其中有十二种不同的主要色彩。彩钻可以只含一种颜色,也可以是两种或者三种颜色的混合体。
已知的彩钻颜色主要有:黄色钻石、橙色钻石、粉色钻石、蓝色钻石、绿色钻石、红色钻石、棕色钻石、灰色钻石、变色龙钻石、黑色钻石、紫色钻石。
钻石可以区分为Ⅰ型和Ⅱ型
型:能透过400-300nm的紫外光,并在红外区显示与N相关的吸收带,根据N的分布可分为:
a型:N以小片晶形式存在于钻石晶体结构中。
b型:N以分散状形式存在于钻石晶体结构中。
Ⅱ型:能透过低到220nm紫外光,并在红光区无明显吸收带,自然界含量少,且形态为不规则状,著名例子是库里南和塞拉利昂之星。
Ⅱa型:不导电,具有最高的导热性,室温下至少是铜的五倍,在短波紫外光下不发磷光。
Ⅱb型:半导体,短波紫外光下发磷光。
钻石种类
钻石可以区分为Ⅰ型和Ⅱ型种类。
Ⅰ型种类:能透过400-300nm的紫外光,并在红外区显示与N相关的吸收带,根据N的分布可分为:
Ⅰa型种类:N以小片晶形式存在于钻石晶体结构中。
Ⅰb型种类:N以分散状形式存在于钻石晶体结构中。
Ⅱ型种类:能透过低到220nm紫外光,并在红光区无明显吸收带,自然界含量少,且形态为不规则状,著名例子是库里南和塞拉利昂之星。按不同的电学性质分为:
Ⅱa型种类:不导电,具有最高的导热性,室温下至少是铜的五倍,在短波紫外光下不发磷光。
Ⅱb型种类:半导体,短波紫外光下发磷光。
更多回答
奋发有为奶茶M
2021-12-30•Ta已获得116赞同
从颜色的角度来看,钻石有白钻、红钻、蓝钻、绿钻等,其中白钻是常见的钻石饰品镶嵌的钻石,纯洁透明象征着圣洁和永恒的爱情:红钻有粉红到鲜红组成,主要的产地是澳大利亚,是比较稀有的品种:蓝钻主要有天然到深蓝色,这种颜色的钻石比较特别的地方就是,它含有具有导电性能的硼元素。
钻石有几种? 钻石种类简述
1、蓝白钻:一种纯净得像水一样的无色透明钻石,其中尤其带淡蓝色为最佳。如世纪之星(Centenary)等。
2、红钻:一种粉红色到鲜红色的透明钻石,其中尤以e68a84e799bee5baa631333363396462鲜艳且深红者为稀世珍品。澳大利亚是其主要来源。 ( 在红色彩钻分级上只有一级就是Fancy Red,没有Fancy Intense、Vivid、Light Red)
3、蓝钻:一种天蓝色,蓝色到深蓝色的透明钻石,其中以深蓝色者为最佳。这种钻石与所有其他颜色的钻石不同,它含有硼的元素且具导电性能。因其特别罕见,故为稀世珍品。如世界名钻希望(The Hope)等,南非普里米尔矿山是其主要来源。
4、绿钻:一种淡绿色到绿色的透明钻石,大多因为晶体结构变形而产生,颜色通常只在钻石表面,绿色钻石不容易有草原绿茵般的明亮色彩,其中以鲜绿色者的价值最为不斐。如名钻卓士登(The Dresden)是世界最大的绿色钻石。
5、紫钻:一种淡紫色到紫色的透明钻石,比无色钻石贵三倍,其中尤以紫红色者为稀世珍品,前苏联是其主要来源。
6、彩黄钻:一种金色的透明钻石,是有色钻石中的常见品种,若颜色呈现金黄亮彩“金丝雀黄”,如第凡尼名钻(The Tiffany)其价值惊人,1983年当时估计已有1200万美元。
7、橘色钻:橘色乃黄和红色的混和体,通常色调较深呈棕色的感觉,而纯橘色于天然彩钻中至为稀少罕见。1977年10月纽约苏富比拍卖上,5.54ct的Fancy Vivid Orange(Pumpkin Diamond)以一百三十多万美元的高价售出。
8、黑钻:黑色金刚石通常不能作为宝石级钻石,但世界名钻黑色奥洛芙(The Black Orloff)据传是印度圣庙中镶于圣象上的钻石,又称梵天之眼。
钻石有几种?
1、从颜色角度
从颜色的角度来看,钻石有白钻、红钻、蓝钻、绿钻等,其中白钻是常见的钻石饰品镶嵌的钻石,纯洁透明象征着圣洁和永恒的爱情:红钻有粉红到鲜红组成,主要的产地是澳大利亚,是比较稀有的品种:蓝钻主要有天然到深蓝色,这种颜色的钻石比较特别的地方就是,它含有具有导电性能的硼元素。
2、从等级角度
如果从等级的角度来划分的话,钻石有多少种?从钻石4C也就是重量、颜色、净度、切工等角度,可能多达上千种,因为从重量的划分,有10分、20分、50分、一克拉等等:从颜色的角度有D-Z的划分。
从净度的角度有FI、IF等:从切工角度有EX、vG、 G、FAIR、POOR等划分,这几种因素排列组合的话,会有很多的种类型。
扩展资料
钻石的颜色包括三大系列:
开普系列:包括无色、浅黄至黄色钻石;
褐色系列:包括不同强度的褐色钻石;
彩色系列:包括粉红、紫红、金黄、蓝色、绿色等钻石。
大部分的宝石级钻石,其颜色属于开普系列中的无色-浅黄色系列,这个系列钻石也是消费者日常购买的最多的品种,其中颜色越白的钻石,越为稀罕、珍贵,价值越高。
钻石的颜色等级划分
D级:完全无色级。最高的颜色等级,十分稀有。
E级:无色级。只有专家级的珠宝师才能察觉到细微色迹。属于稀有钻石。
F级:无色级。只有专家级的珠宝师才能察觉到细微颜色,但仍可视为“无色级”,属于高品质钻石。
G-H级:接近无色级。在与更高级别钻石比较时可见颜色,但性价比极高。
I-J级:接近无色级。颜色轻微可见,性价比超群。
K-M级:颜色可见级。
N-Z级:颜色可见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刚石
钻石的种类
钻石晶体在生成过程中总会或多或少搀杂其他元素,甚至在钻石晶体中还会搀杂地幔矿物,这些地幔矿物均以包裹体的形式存在,例如石榴子石(Garnet)和橄榄石(Olivine)等。在钻石晶体中最常见的搀杂元素是氮,极少数钻石晶体中搀杂有硼。氮和硼元素与碳元素的化学性质最为近似,在钻石晶体生长过程中可替代碳元素。搀杂氮元素者呈现黄色;搀杂硼元素者呈现蓝色,并且使得钻石成为电的半导体。根据钻石晶体中是否含氮元素,钻石可分为两种类型:Ⅰ型钻石,含氮;Ⅱ型钻石,不含氮。钻石中是否含氮可以由红外光谱来确定:两种钻石在红外波长范围具有特征吸收峰,Ⅰ型钻石在1400~1000 cm-1范围具有氮的吸收峰,Ⅱ型钻石因为不含氮而不具有氮的吸收峰。
图1-6 天然Ⅰa型黄色钻石晶体和刻面黄色钻石(Robert Weldon/Courtesy of Aurora Gem Collection)
Ⅰa型钻石的黄色是由聚合氮原子引起的
钻石又根据含氮的状态不同分为Ⅰa和Ⅰb型。
1.Ⅰ型钻石
当钻石刚生成时,晶体内的氮元素是以单原子的离散状态存在。在漫长地质年代的高温高压作用下,钻石晶体内的单个氮原子逐渐聚合在一起形成氮原子的聚合体。氮原子的聚合体可能是2个、3个或4个氮原子的聚合体,也可能更多。具有氮原子聚合体的钻石属于Ⅰa型钻石。Ⅰa型钻石占天然钻石的绝大部分,约占98%。Ⅰa型钻石的颜色与含氮量有关,含氮量极低时,钻石为无色,含氮量越高黄色的饱和度越高。图1-6所示为一颗亮圆形切工的彩黄色钻石和一颗天然黄色钻石晶体。
(1)Ⅰa型钻石
Ⅰa型钻石中存在诸多种类的氮聚合体,对钻石颜色产生贡献的是由3个氮原子组成的聚合体,其余氮聚合体在可见光范围不产生吸收,对钻石的颜色没有贡献。3个氮原子组成的聚合体是一个颜色中心(简称色心),记作N3色心,是钻石中最重要的色心。
Ⅰa型钻石晶体中的2个氮原子聚合体被称为A 聚合体,4个氮原子聚合体为B聚合体。Ⅰa型钻石晶体中的A 聚合体和B聚合体的比例不尽相同。根据A 聚合体和B聚合体的比例,Ⅰa型钻石又可细分为几个次类型:①当Ⅰa型钻石中只有A 聚合体时,为ⅠaA型;②当只有B聚合体时,为ⅠaB型;③当Ⅰa型钻石中同时具有A 聚合体和B聚合体并且比例相近时,为ⅠaA B型;①当Ⅰa型钻石的A 聚合体多于B聚合体时,为ⅠaA B型;⑤当A 聚合体远远多于B聚合体时,为ⅠaA>>B型;⑥当Ⅰa型钻石的A 聚合体少于B聚合体时,为ⅠaA B型;⑦当A 聚合体远远少于B 聚合体时,为ⅠaA<<B型。Ⅰa型钻石的次类型可以由A 聚合体和B聚合体的红外吸收峰强度加以确定。
(2)Ⅰb型钻石
Ⅰb型钻石所含的氮元素以单原子的状态随机分布在钻石的晶体中,这些单个氮原子被称为离散氮原子。Ⅰb型钻石的含氮量很低,氮原子在钻石晶体之间的距离较大,即使在很长地质年代的高温高压作用下也不能聚合在一起。Ⅰb型天然钻石极少,只占天然钻石的0.1%。未经高温高压处理的合成钻石几乎都属Ⅰb型。Ⅰb型钻石的颜色也与含氮量有关,含氮量越高黄色的饱和度越高。当Ⅰa型钻石和Ⅰb型钻石的含氮量相同时,Ⅰa型钻石的颜色饱和度要远小于Ⅰb型的饱和度。
2.Ⅱ型钻石
Ⅱ型钻石不含氮元素,或含有可忽略不计的氮,但可能含硼元素,又分为Ⅱa型和Ⅱb型。
(1)Ⅱa型钻石
Ⅱa型钻石的氮元素含量小于10×10-6,不含有硼元素。Ⅱa型钻石约占天然钻石总量的2%。若Ⅱa型钻石没有任何晶体缺陷,则颜色为无色。许多Ⅱa型钻石呈现粉红色、红紫色和棕色,主要是由于晶体缺陷塑性变形所造成的。Ⅱa型棕色钻石经高温高压处理后可变成无色钻石或较浅的棕色及其他颜色。
图1-7 天然Ⅱb型蓝色钻石(Tino Hammid/Courtesy of Aurora Gem Collection)
北极光钻石集第7号,0.27ct; Ⅱb型钻石的蓝色是由搀杂硼元素造成的
(2)Ⅱb型钻石
Ⅱb型钻石含有微量的硼元素,呈现蓝色,如图17所示。Ⅱb型天然钻石十分罕见,价格相当昂贵。因硼原子外层有3个电子,在钻石晶体内产生1个电子空穴。这一电子空穴在钻石的能级中生成1个受子能带,可以吸收长波可见光,也可使 Ⅱb型钻石变成半导体。
钻石的简单分类如表1—l所列。Ⅰa型钻石大约占全部天然钻石的98%,颜色为无色到黄色。Ⅰb型钻石只占全部天然钻石的0.1%,颜色为无色到黄色。Ⅱa型钻石占全部天然钻石的2%,颜色为无色。Ⅱb型钻石只含硼不含氮,极为稀少,颜色为蓝色。
表1-1 钻石的简单分类
3.鉴定特征
不同类型的钻石具有不同的红外吸收光谱,图1-8所示为典型的不同类型的钻石红外吸收光谱。Ⅰa型与Ⅰb型钻石红外吸收光谱的主要在1400~1000cm-1的波数区间有所区别:Ⅰa型钻石在1282cm-1处11有一A 聚合体的吸收峰,在1175cm-1处有一个B聚合体的吸收峰;Ⅰb型钻石在1344和1130cm-1处具有两个离散氮原子的吸收峰。Ⅱa型钻石在1400~1000cm-1的区间没有吸收峰。Ⅱb型钻石特征吸收峰位于2930,2800,2455和1300cm-1处。实际的钻石红外吸收光谱可能比图1—8所示的典型的钻石分类光谱要复杂得多,主要是由于钻石的类型可能有混合,另外,其他各种钻石晶体缺陷也可能产生红外吸收。
图1-8 不同类型钻石的红外光谱图
由于不同形式的氮可以同时存在于钻石之中,氮和硼也可能同时存在,钻石的类型也可以混合。当钻石中同时具有聚合氮和离散氮时,其类型为混合型Ⅰa+Ib。如果钻石中同时含有离散氮原子和硼原子,其类型应为Ib和Ⅱb的混合型Ib+Ⅱb,人工合成绿蓝色钻石常有这种混合类型。
由于含搀杂元素的种类和浓度的不同,不同类型的钻石对紫外和可见光的吸收也不同。Ⅰ型钻石在紫外波长范围的截止波长为330nm,Ⅱ型钻石的紫外截止波长为220nm。Ⅰ型钻石紫外截止波长较长的原因是由氮元素造成的,硼元素并不改变紫外截止波长的位置。另外,钻石搀杂氮的浓度对截止波长没有影响。
该文章由作者:【田老师】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