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象牙指环戒指(民国时期戒指)

谁了解关于 象牙戒指 ?越多越详尽越好

1922年春,石评梅与高君宇在山西同乡会上初次见面。尽管高君宇不是那种风神潇洒、相貌英俊的美男子,但他志向远大,心地光明,眼界开阔,见解深刻,有无畏的勇气,有卓越的才干。他的豪情壮思,总令人难以忘怀。

随着交往增多,高君宇和石评梅的友谊日渐加深。有一次,高君宇讲起自己过去的情史,竟是一个三角恋爱的故事,其中一位投了海,因为她的死,高君宇便与自己爱恋的那一位也撒手断绝了关系。从此他最不愿书写和碰触的便是“爱情”二字。石评梅也用苦涩的语气讲述了她与吴天放之间那段可悲可恼的不伦之情,讲到结局的时候,她的泪水溢出了眼眶。奇怪的是,这番诉说使她获得了此前从未有过的轻松解脱,仿佛割去了心头一个沉甸甸的赘疣。

大文豪萧伯纳曾说:“男女恋爱是受生命力压迫所致,无论你是什么铁打的英雄豪杰,也逃不过这一关。”是距离产生了美感?还是丘比特的神矢射中了心房?石评梅的音容笑貌宛如无形的手指,总在风清月淡的静夜撩拨高君宇的心弦,那铮铮的弦索鸣响的都是《高山》、《流水》的曲调。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为此他感到庆幸。

1923年秋天,高君宇在西山养病,给石评梅寄去了一片采自碧云寺的红叶,上面有两句意味深长的题词:

满山秋色关不住,

一片红叶寄相思。

他鼓足勇气,做出了感情的试探,石评梅却不敢面对。爱情的创伤和独身主义的誓言时刻提醒她,见到了红红的火焰,便不要再去做那只奋不顾身的飞蛾。她提起笔来,在红叶的背面写道:

枯萎的花篮不敢承受这鲜红的叶儿。

她将红叶又寄还给了高君宇,明知他会失望,会难过,她也只好作这样残忍的回答。

为着这神圣的恋爱、势在必行的恋爱,高君宇不想让石评梅在吴天放事件后再次受到同样的委屈,他决意与家乡的妻子离婚,为此致信岳父李存祥:“我辜负令媛十年,几误尽其青春岁月,我不愿更蹉跎下去,致使异日更增加今日之追悔,故愿亟觅解决之道,且以为最适当者莫过于离婚再嫁。”自己解脱,也使他人解脱,李家和高家历经十年之久的痛苦等待,未能等到高君宇的回头,这次总算爽爽快快地达成了共识:让那两位旧式婚姻的受害者同时获得他们向往已久的自由。

挣脱了羁绊,解除了后顾之忧,高君宇爱火更炽。有一次,他躺在病榻上,语带双敲地问石评梅:

“地球上最远的地方是在哪里呢?”

“便是我站着的地方。”

石评梅机智的回答令高君宇凄然而笑,倍觉忧悒,但他还是作了激情的告白:

“你还有什么不放心?我是飞入你手心的雪花,在你面前,我没有自己。你所愿,我愿赴汤蹈火以寻求;你所不愿,我愿赴汤蹈火以避免。朋友,假如连这都不能,我怎能说是敬爱你的朋友呢!这便是你所认为的英雄主义时,我愿虔诚的在你的世界里,赠与你永久的骄傲。这便是你所坚持的信念时,我愿替你完成这金坚玉洁的信念。”

石评梅手中那柄独身主义的利剑已伤及高君宇的心灵,伤得很重,伤得很深,她感到歉疚,感到难过,却不肯罢手。她平日有了烦恼和忧愁,总能及时得到好姐妹好朋友庐隐和陆晶清的慰解,而这一回,她们都对她的做法不以为然。

女作家庐隐也曾抱定独身主义的主张,却很少有人相信这位才情出众的女子能够善始善终。毕竟女性独身不是喊一、两句口号就能蒙混过关的,它需要一个坚定的信念去长期支撑。这个信念是什么?它就是:一位妙龄韶秀的少女刻意独身,固然可算作人生的一种缺陷,一种有目共睹的缺陷,但它未尝不是人间最美妙的行为艺术。独身主义的主张转化成了艺术人生的主张,这才是令人特别担心的。眼下,庐隐正与北大才子郭梦良倾心相爱,已经绝口不唱独身主义高调。她认为独身是遭遇爱情之前的状态,一旦遭遇爱情,独身主义便像一件雨衣,在大晴天应该高高挂起。这位女中孟尝词锋锐利地说:

“你坚持独身,不但得不到旧礼教的宽容,也得不到吴天放的赏识,反而会让他耻笑你的懦弱!评梅,稍纵即逝的青春和爱情,你应当用全力把握它,不要让它悄然逝去,也不要让它黯然消沉,千万要珍重啊!如若不然,一念之差,你就会遗恨百世,抱憾千古!”

石评梅在耐心地等待,等待高君宇来信报平安。太有意思了,同一封信中,他会使用几种语气,用举重若轻的语气谈他的革命事业,用漫不在乎的语气谈他的疾病和劳累,用越来越悲伤的语气谈他流浪儿一般毫无着落的感情。她等到了他从南方寄来的信,还有一件意想不到的礼物——一枚象牙戒指,白生生的,凉沁沁的,扣在手指上,感觉很有些异样。且看他信中怎么说:

……昨天我忽然很早起来跑到店里购了两个象牙戒指,一个大点的我自己带在手上,一个小的我寄给你,愿你承受了它。或许你不忍吧,再令它如红叶一般的命运!愿我们用“白”来纪念这枯骨般死静的生命。……

他在信中就不能说点快乐吉祥的话语吗?何苦说着这悲哀的预言,静等日后去验证?果然,只过了半年,高君宇便带着一枚象牙戒指走向了死亡,躺进了冰冷的坟墓。四年后,石评梅则带着另一枚象牙戒指渡过忘川的逝波。“我已经决定带着它和我的灵魂同在”,惟有她在《涛语·象牙戒指》中的表白依然在时空中回响。

1924年9月22日,高君宇由上海前往广州,在轮船上,他给石评梅写了一封剖白心迹的长信,这一回,他披沥胸臆,一点也没有保留:

你中秋前一日的信,我于上船前一日接到。此信你说可以做我惟一知己的朋友。前于此的一信又说我们可以做事业度过这一生的同志。你只会答复人家不需要的答复,你只会与人家订不需要的约束。

你明白地告诉我之后,我并不感到这消息的突兀,我只觉心中万分凄怆!我一边难过的是:世上只有吮血的人们是反对我们的,何以我惟一敬爱的人也不能同情于我们?我一边又替我自己难过,我已将一颗心整个交给伊,何以事业上又不能使伊顺意?我是有两个世界的:一个世界一切都是属于你的,我是连灵魂都永禁的俘虏;但在另一个世界里,我是不属于你,更不属于我自己。

我只是历史使命的走卒。假使我要为自己打算,我可以去做禄蠹了,你不是也不希望我这样做吗?你不满意于我的事业,但却万分恳切的劝勉我努力此种事业,让我再不忆起你让步于吮血世界的结论,只悠久的钦佩你牺牲自己而鼓舞别人的义侠精神!

我何尝不知道:我是南北飘零,生活日在风波之中,我何忍使你同入此不安之状态;所以我决定,你的所愿,我将赴汤蹈火以求之,你的所不愿,我将赴汤蹈火以阻之。不能这样,我怎能说是爱你!从此我决心为我的事业奋斗,就这样飘零孤独度此一生。人生数十寒暑,死期匆匆即至,奚必坚执情感以为是。你不要以为对不起我,更不要为我伤心。

这些你都不要奇怪,我们是希望海上没有浪的,它应当平静如镜;可是我们又怎能使海上无浪?从此我已是傀儡生命了,为了你死,亦可以为了你生,你不能为了这样可傲慢一切的情形而愉快吗?我希望你从此愉快,但凡你能愉快,这世上是没有什么可使我悲哀了!

写到这里,我望望海水,海水是那样平静。好吧,我们互相遵守这些,去建筑一个富丽辉煌的生命,不管他生也好,死也好。

读了这封信,石评梅心为之喜,心亦为之痛。高君宇尊重她的选择,并且以她的选择为选择,尽管他的这个决定透露出几分无奈和痛苦,却是真心实意的。她何尝不看重高君宇,何尝忍心让他的情爱遭受挫折,又何尝不想使这位可敬的朋友得着人世的幸福和快乐。但她受过伤害的心和悲观的人生态度阻碍她大胆去爱,不顾一切去爱。再加上吴天放对她长期纠缠不休,也使她对“人言可畏”四字有格外痛切的感知。她在《涛语·最后的一幕》中对自己的心理做过冷静的解析,她知道症结所在:

我自己常恨我的愚傻——或是聪明,将世界的现在和未来都分析成只有秋风枯叶,只有荒冢白骨;虽然是花开红紫,叶浮碧翠,人当红颜,景当美丽时候。我是愈想超脱,愈自沉溺,愈要撒手,愈自激恋的人,我的烦恼便绞锁在这不能解脱的矛盾中。

石评梅的话一点没错,她只要克服了内心的悲观和矛盾,问题便能迎刃而解。然而,她却是矛盾而生,矛盾而死。

高君宇为革命事业奔走呼吁,与穷凶极恶的反动军阀势力斗智斗勇,常处于危险之中。但他改造黑暗社会和丑恶世界的事业毕竟是正义的事业,是值得拼命的英雄伟业。石评梅决不会妨碍他的理想。只不过,她还须慢慢地松解自己的心结,暂时只能向他许诺冰雪友谊(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这当然不是高君宇希望获得的结果,为此他感到异常难过。

当事人还在彷徨和迟疑,死神却勇决智断,一点也不含糊,它大步抢前,让石评梅再没有进退回旋的余地。

民国象牙指环戒指(民国时期戒指)

象牙戒指的简介

是庐隐写的小说,就石评梅和高君宇为原型写成的故事,字字滴血。

写北京的一个女大学生张沁珠和曹子卿的悲剧。张因五四的影响,追求自由恋爱。但是却遭遇有夫之妇的欺骗,被始乱终弃,让张心里忧伤万分,她憎恨世界。后来有一个思想觉悟高,有才华的革命者曹子卿爱上她,但她伤痛的心不能理解曹对她的感情,漠然拒绝了他。让如火花之光的生命像彗星一样消逝,曹在临死前再向张表白,张才明白她错失了一段美好的爱情,辜负了曹对她的深情。她把所有情感放在已死的曹身上,用曹送她的象牙戒指套住了自己的一生。

参考资料:自己

象牙戒指的寓意

在《象牙戒指》中,一片红叶是传情,象牙戒指是订情之物。戒指是爱情的象征。婚戒中常见的是钻戒,普通一点的是铂戒和金戒。

民国四大才女之一中,与高君宇堪称现实版梁祝的是谁?

石评梅,民国四大才女之一,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她只活了26年,但创作了大量诗歌、散文等,作品的主题大都是追求爱情、真理、渴望自由。她除了因为作品被人们熟知外,还有一段旷世绝恋,令世人难以忘怀。

1902年,石评梅出生在山西平定县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是清末的举人。她从小聪明好学,深受父母的喜爱。大约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开始教她认字。上学之后,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父亲还是会教她读四书五经。天资聪颖,加上父亲的教导,她的学习成绩非常优异,被誉为“才女”。当时,普通人的思想是女孩子念完中学就可以了,但石评梅不是普通人,在父亲的支持下,1919年考上了北京女高师。在新思想的影响下,她开始写诗、散文,并把作品投稿给各大报刊。

1920年的一天,北京山西同会馆正在举行一场反帝反封建的演讲,石评梅正在认真聆听台上一位学生模样的男子演讲,她被深深感染了。该男子便是高君宇,他出身于山西一个富商家庭,非常关心政治,于1916年考上了北京大学,是学生运动的领袖,还是山西最早的我党人士。这次偶遇,两人都给对方留下了深刻印象,并交换了联系方式。从那以后,两人通过书信往来,建立了友谊。过程中,他们发现对方跟自己有相同的理想和抱负,关系更密切了,有时还会约着一起到陶然亭湖畔散步。

其实,高君宇是一个有妇之夫,与妻子的结合是父母包办的。他一直试图反抗这段婚姻,但都没能成功,认识石评梅后,更加坚定了他要离婚的信念。而石评梅也有喜欢的人,是一个叫吴天放的风流才子,曾到美国留学,已经结婚了,却一直疯狂追求他。他们相恋三年后,吴天放的妻子找到了她,最终她选择离开。由于高君宇的身份特殊,经常有被北洋政府抓获的风险。虎口脱险后,他必须离开京城回老家建立党组织,临走前一晚,找到了石评梅,向其表明了心意,并且承诺回家就地接触婚约。石评梅在前一段感情中受了伤,下定决心终身不嫁,所以对高君宇的承诺没有说什么。

高君宇回家后,于1924年和妻子离了婚。随后,他南下广州,成了孙中山先生的秘书。眼看石评梅的生日快到了,他买了一对象牙戒指,然后把小的那一枚寄给了她,另一枚他自己戴着。收到高君宇的信以及戒指,石评梅明白象牙戒指象征着他们会永远保持“纯洁如冰雪的友谊”。10月,冯玉祥发动政变,高君宇和孙中山回到了北京,他每天殚精竭虑的工作,加上情感的郁积,终究累垮了他的身体,住进了医院。期间,石评梅多次来探望。

1925年3月6日,高君宇因术后大出血,不幸离开了人世。他留下遗愿,死后将自己葬在陶然亭。可见,他对石评梅的感情有多深。高君宇的离开,对她打击很大,同时也很后悔为什么没有早点和他在一起。她经常到高君宇的坟前痛哭,说是自己害死了他。1928年9月,石评梅离世。人们把她安葬在高君宇的墓旁,完成了她“生前未能相依共处,愿死后得并葬荒丘”的遗愿。

我有一个象牙的戒指如何辨别真假?

真伪鉴别

一、观察象牙戒指本身的颜色和断裂纹。象牙戒指雕刻艺术品的表皮都会老化。年代久了,表面就开始泛黄,再由淡黄逐渐变成姜黄、深黄,直至浅棕色。并且,同一件象牙戒指器上,颜色还往往深浅不一。伴随着色泽的变化,有的器物表面,还会出现一根根短头发丝样的浅纹,我们称之为“雀丝”。牙器的年份愈久,雀丝就愈多、愈黑、愈深和愈长,进而就会表现出裂纹。作伪者做旧的象牙戒指器物,表皮有色却无光,无包浆,雀丝的裂痕亦不自然,嗅之,有一种烟呛味。

二、从雕刻品的艺术风格来判别。如清初雕刻的观音像,衣纹线条简练,有明代牙雕的遗风。由于深浅刀法并用,圆浑而挺拔,衣着线条下垂而坦然,给人以沉稳的感觉。近代仿制的观音像,衣纹线条繁复,立体感不强,刀法也软弱。

三、注意旧料新雕。所谓“旧料新雕”,就是用旧的牙器,改雕成“古代名品”,或旧的牙器有损坏,取其一部分改头换面,用来充当古代的牙雕制品。对此,我们可以从材质、工艺两个方面做出鉴定。

四、款识辨析。关于款识辨析,除了要注意“后加款”的作伪方式,还应该警惕以假冒真,尤其是对有落款的名家牙雕作品。如清末民初的微雕家于硕,他的书刻不仅清新秀丽,且气势连贯,像是一气呵成。目前,于硕的作品也有仿冒的,仿冒品的微刻,字形欹斜,运刀偏直,笔画粗细一致,与真迹有很大区别。

早些年收藏的一个象牙戒指,现在价值多少

照片看不清是不是真的象牙的,如果是真的象牙,现在也是没有价格,国家不许交易,(私人交易除外)只能好好收藏吧。目前全世界范围内的牙,角制品,要看牙,角的年代,或者工艺品产生的年代,如果是78年以后的,那么是禁止交易以及买卖的,应为国际野生动物保护组织是1978年成立的,这个时间以前的牙(象牙),角(特指白,黑犀牛角)制品是可以买卖,交易的。一般老的牙角制品都有鉴定证书,以确定其制作年代,海关也以此为判定依据。

该文章由作者:【陈中来】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