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b货的5大鉴定特征是什么?
翡翠b货的5大鉴定特征:光泽异样、颜色不自然、 网纹结构、 折射率偏低、密度下降。
1、光泽异样:天然翡翠外表应该是玻璃的光泽,有强烈的反光;翡翠B货因为注胶的关系,所以外表是蜡状的光泽,发光很弱。
2、颜色不自然:天然翡翠的色与底配合协调,脱大方自然,而经过漂洗的翡翠颜色虽然较为浓厚,突出,但因色根遭受到酸的破坏,边沿变得模糊不清,有时在色块、色带的边缘使人感到有“黄气”。
3、网纹结构:这是在鉴定工作中识别B货的最重要的根据之一。在镜下观察(放大10-30倍左右),整个玉件表面布满了不规则的裂纹,和凸凹不平的腐蚀斑块。这是翡翠经强酸腐蚀后留下的痕迹,鉴定证书、质位报告中称之为“网纹结构”或“腐蚀痕迹”。
4、折射率偏低:B货的小裂隙内充填了胶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的折射率,凡翡翠的折射率低于1.65时,则需要注意,极有可能为B货。
5、密度下降:翡翠的密度是3.33,注入的树脂等比翡翠本身的密度小,所以真正的翡翠手拿时会有“打手”的感觉。
怎么区分b货翡翠
所谓的“B货翡翠”(其名来自于英文BLEACH,漂洗之意)。目前在市场上最常见的都是经过人工处理,以提高其品质的翡翠。它经过强酸浸泡漂洗,然后又经人工物质充填处理的翡翠。强酸浸泡漂洗的目的是去除翡翠中的铁质和有机质污染物,可借此提高翡翠的透明度,并使翡翠的绿色因没有这些脏色的干扰而显得更艳丽一些。但酸洗的结果,使翡翠中的有些物质溶解在酸中,致使其内部结构变得紧密,因此需要使用环氧树脂等有机物质进行充填,使酸洗的翡翠得到加固。
B货翡翠通常透明度较好,使翡翠显得更加晶莹,水灵,而且颜色也用所改善,看上去好像是较高档的翡翠。但是,这种翡翠的内部结构受到了腐蚀,破坏,其耐久性便有所削弱;另外,所充填的环氧树脂等有机物的硬度较低,容易受到磨损,致使此类饰品的表面常因受到磨损而起毛,变得不那么光滑,光泽变暗;还有,所充填的有机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老化,变质,甚至变黄,从而也使该类翡翠的颜色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一定变化。再者,人们还发现它的有机填充物对洗涤剂易受到洗涤剂的侵蚀,所以,更不宜与洗涤剂经常接触。鉴于这些原因,B货翡翠虽然不管具有美化装饰的作用,却不具有长远的收藏投资价值。这就决定了它的价格比起A货要差上一大截。
与A货相比,B货翡翠常具有以下可资鉴别的特征:
光泽较弱。
2.在折射仪上,其折射率读数常较偏低。
3.密度偏低(因填充物的密度低)。
4.在紫外灯光下,常显示出蓝白色的荧光。
5.将其轻轻敲击,常可发现其声音不那么清脆,而是偏哑(因内部多徽裂隙)。
6.表面较粗糙,砂眼从多,而且常见因受酸的而留下的不规则的,常呈树枝状的沟 槽,或称“橘子皮状构造”。
7.透射光下放大检查,可见一些晶粒受到溶蚀。
8.内部通常比较洁净,少见氧化铁或有机物污染而产生的棕色或灰黑色的膜和丝。
9.红外吸收光谱常是鉴别有无有机充填物的有效手段。用有机物充填的B货翡翠大多在波数2800-3200CM处有强的吸收谷,但若充填的是无机物则较难辨别。
10.火试,有机充填物怕高温,一般高于100C,就会变色,高于300C,会变褐,变黑,炭化。但这是一种破坏试验,一般不宜用。
综上方面说的都不是绝对的,在许多情况下,有的酷似优质翡翠的还有半真、三层型翡翠。这种粘合翡翠由于顶,底都是真翡翠,翠色又是来自内部,而拼命缝又常因镶嵌的关系难以发现,所以具有很大的欺骗性。一般的检测方法也大多难以奏效。不过,若用红外光谱仪,则可以测出它也具有类似B货那样的有机物引起的吸收谷。用分光镜检查,则无正常绿色翡翠的谱线。显然,这些方法普通收藏投资者是很难做到的,因此,如果有怀疑,最好请专门检测机构进行鉴定。
翡翠如何鉴定bc货
B货的材料大多数都是八三玉,而八三玉的相对密度却低于3.33,在3.25—3.31之间。这就给我们正确识别A货、B货提供了一个参考数据。其次,要仔细观察翡翠的表面特征。用40倍放大境以侧光(斜向照明法)进行观察,A货的表面光洁如镜,有很强的玻璃光泽。就是有些小的沙眼、坑点也是在矿物的晶粒相接处以三角形或多边长条状出现。而B货的砂眼坑点多以溶蚀孔洞的形式出现,其特点是,圆、深、黑、边缘钝蚀。
另外,B货表面布满线条弯曲不一、纵横交错的网状、树枝状沟纹,如同老化的柏油路面一般。A货表面虽然也能见到细纹,但那是颗粒间的交接细纹。有些质地较差的A货,因抛光不良,也会出现一些沟纹,但这些沟纹只是出现在不易抛光的局部,而且边缘没有被溶蚀的痕迹。
翡翠手镯的A、B货鉴别一般以听声音为主。在无裂的情况下将一只手镯用手指吊起,拿起另一只手镯或其他硬物轻轻敲击(一定要轻轻敲击,用力大了一是对手镯有损害,二是声音可能有误),A货声音清脆,悠长有回音,呈金属声;B货声音沉闷、沙哑。
对翡翠C货的鉴别较简单,通常用强光手电筒对其进行透射,A货的绿是有色头色尾,有浓淡过渡的斑点成条带状,而C货在强光透射下,绿色均分布在晶粒四周或裂隙之中呈细线状
b货翡翠怎么鉴别方法
近几年翡翠的价格升高,使得翡翠的真假说的难听点和现实点就是扑朔迷离,不知道哪个真的哪个假的,更何况还有人根据市场上的现状给翡翠进行了分类,这让对翡翠不是很了解的人更是摸不着头脑了。摸不着头脑就会去网上查,网上的方法又是多种多样的,是不是看了更是觉得晕乎,况且有的还是专业的术语,专业的术语普通人能懂多少呀,还是来用通俗易懂的方法来教大家吧。
翡翠的B货定义:经过酸洗注胶等化学处理方法得出的表面与天然翡翠没有区别的翡翠。早期时翡翠B货因为表面有一层黄色的铁染物质,只是把翡翠浸泡在翡翠强酸中对翡翠的外观进行了改变,后来因为这种方法比较容易被发现,所以用了酸洗注胶的方法对翡翠的内部结构发生了改变。
现在的翡翠B货技术也发生了一些改变,主要是:
1、要制作翡翠B货,首先不是什么样的种质都可以的,要选择结构比较疏松的,这样进行酸碱腐蚀时才会比较容易。
2、用酸碱性的溶液将要处理的翡翠洗干净放进去,等内部的结构被破坏,种质不同需要的时间也是不同的,一般需要的时间是两到三个星期左右。
3、经过处理的翡翠内部结构就被破坏了,就像是蜂巢一样,接下来洗干净,将粘合力强的树脂注入里面。
4、加热固结,将注胶的翡翠用锡纸包起来放在微波炉加热,这样不仅可以让胶固化,还可以让翡翠内部多余的胶流出来。
5、将流出来的胶用小刀刮去。
翡翠B货的鉴别方法:1、颜色。颜色没有色根,过渡也不是很自然,界限比较模糊。
2、光泽。天然的翡翠是玻璃的光泽,B货翡翠是油脂的光泽。
3、结构。天然翡翠内部的结构是致密的,翡翠B货的内部因为经过酸洗,所以内部的结构是疏松的。可以借用放大镜,放大镜十倍左右就能看到翡翠内部的结构是不是被做过手脚。
4、天然的对着光透光能力比较强,翡翠B货透光能力比较差。
现在的翡翠B货做的越来越和天然翡翠相似了,很多地方如果不是特别仔细的话就让人们看不出来,一定要熟练的掌握翡翠的各种特性,假的就是假的,说到底不是真的。
如何区分翡翠a货与b货
可以制作翡翠B货的翡翠原料,一般多为含杂质较多且结构松散的翡翠,受到强酸强碱浸泡腐蚀后,有部分物质带进带出,在表面及内部沿矿物晶体间形成溶蚀,产生内部的连通式裂隙和表面水渠网,内部裂纹为锯齿状的张裂纹。在透射光条件下,可见内部纵横交织的裂隙,严重影响了通透性;在反光条件下,表面的溶蚀凹坑或网纹清晰可见,失去了翡翠原有的玻璃光泽。看气泡:充胶的翡翠B货在表面层或裂隙处的胶体可见残留气泡看杂质:翡翠A货经放大观察,有时见黄色、褐色、黑色的杂质;翡翠B货相对纯净,找不到杂质。看荧光性:翡翠B货有均~中等的黄绿色、蓝绿色荧光。看热反应:翡翠A货800℃以下不熔融,充胶翡翠B货加热200℃~300℃后发生碳化。看密度:理论上翡翠B货密度比A货略轻,但此点缺少实际操作性,因为翡翠的密度是在一个范围内变化。
该文章由作者:【沙奎尔奥尼尔】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