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水墨画怎么学?怎么才能画好?
山水画分为水墨山水和设色山水两种。水墨山水主要以水墨作为表现形式;设色山水一般在水墨不够的基础上施以淡彩或重彩,设色山水,可分浅绛山水和青绿山水。亦有淋漓尽致的泼彩山水和没骨山水。中国山水画可谓集中画技法之大成技术成熟很早,且有发展长久,笔法、墨法、章法、意境、肌理效果及敷彩,无不融汇在山水画中,。所以学习山水画应该从基本方法入手,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由表及里。1、山水
大林山水
怎样才能画好山水画?
山水画分为水墨山水和设色山水两种。
水墨山水主要以水墨作为表现形式;设色山水一般在水墨不够的基础上施以淡彩或重彩,设色山水,可分浅绛山水和青绿山水。亦有淋漓尽致的泼彩山水和没骨山水。
中国山水画可谓集中画技法之大成技术成熟很早,且有发展长久,笔法、墨法、章法、意境、肌理效果及敷彩,无不融汇在山水画中,。所以学习山水画应该从基本方法入手,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1、山水画的表现技法。即是一个用笔、用墨和设色的问题。山水画的用笔多种多样。这是由毛笔的性能决定的。它可以勾线、点苔、涂面、可皴、可擦、可染;笔锋可聚可散,用墨可干可湿。
2、笔锋的运用,有中锋与侧锋、顺锋与逆锋、藏锋与露锋、聚锋与散锋。行笔有快与慢,轻与重,轻挥与顿挫。笔趣有巧与拙,刚与柔,光与毛等等。这些传统的用笔方法可以反映出不同艺术效果和各种不同的质感。
3、中锋常用于勾勒物体的轮廓。比如树木的枝干,人物、车船等和各种点,如圆点、斜点、直点、横点、渴点(干笔点),夹叶也多用中锋。
4、侧锋多用于山石的皴擦,树木的横染,以及画树叶等。
5、散锋多用于画山石、树木、皴擦点染,因势利导,效果颇佳。
6、用墨要有浓、淡、干、湿等层次变化。浓墨又有浓湿与浓干,淡墨又有淡湿与淡干的区别。一笔墨可出现浓淡干湿和墨色变化。古人啖“墨分五色,就是形容用墨有千变万化,仿佛有色彩的感觉。因此,要掌握墨性。
7、山水画的墨法,分泼墨法,积墨法和破墨法。
泼墨法,就是用阔笔蘸墨大写,使墨彩生发多种变化。它的主要待点是一道墨趁湿可以适当补加,并要注意细心收格,此法常与破墨法结合。雨景山水和马夏一派山水画的一层墨,特别是那些平涂式的大远山,也是泼墨法。 积墨法是与泼墨的一道相对而言的,是一种由淡则浓,由薄则厚的多层墨法,是前一道墨干后再画后一道墨,层层添加,能增加画面的苍郁厚重感。 破墨法是趁第一道墨未干前加第二道墨。可以重墨破淡墨,亦可淡墨破重墨。它的特点是浓淡,干湿相互破立。墨色融合,渗透变化,极有润致。
9、画山水用墨的一般的规律是:画线画点用浓墨居多,皴檫则浓淡可以兼用,渲染用淡墨居多。焦墨(燥墨)多作浓墨的辅助。滋润处用湿墨,醒提处用焦墨。蘸墨不要太勤,一笔墨把它用光方可出现干笔, 调子才能丰富。
10、设色:设色山水有浅绛、青绿和没骨之分。青绿山水中又分金碧、大青绿、和小青绿。浅绿山水:它是在完成勾、皴、点、染的墨笔山水的基础上敷以淡赭来表明山川树木的气氛和彩色的。但一定要浅,也有与长青、草绿结合着用的,一般不用石青、石绿。
11、没骨山水:此法不用墨打轮廓,直接用颜色画。但是用笔、用墨较难,现在很少见,有时在画远山时亦可试用。初学不易掌握。
12、青绿山水:青绿山水的特点就是要减少皴法,渲染石青、石绿以前需要打底色,目的是起衬托作用,使青绿色既厚重又鲜明。小青绿山水的画法是先用赭石打底子,然后另上花青和草绿,最后上石青、石绿。
13、大青绿山水只勾而不皴,一般是用赭石和石朱砂打底子,着石青、石绿要分几次渲染。如果在大青绿山水上勾金,便成了金碧山水了。
14、我们在总结传统绘画设色方法的同时,可以借鉴西洋绘画中的色彩关系和水彩画的表现技法,以达到“推陈出新”的目的。
15、山水画设色的一般方法是:首先完成画面,在勾、皴、擦、点的基础上,用不同深浅的墨染出石的结构和明暗关系。 然后再敷色。除先墨后色的方法,亦可先用色点染后勾墨,也可,打破了传统的设色方法,用笔直接蘸,墨,色一笔生成一个块面,使其墨交融。不过此法难度很高。
16、设色要反复大关系,色调要统一。渲染颜色不要把色彩调得很浓或一次完成,要多次渲染才能丰润。如渲染后还不够厚重,可在纸的背面加染颜色进行衬托,这种方法叫“背染”。渲染时直接用原色染的不多,一般要用几种色调配或加点墨使用。此帧设色与渲染协调统一,白云以白粉背染自有韵味,天空以赭墨背染则显深邃。
设色的顺序一般是先上水色,后上石色。石绿一般表现阳面,石青表现阴面,两色可以掺合使用,也可以互相罩染。但是要注意的是颜色是补充墨的不足,墨是颜色的骨干,使墨和色融为一体,使墨色交相辉映才是本意。
中国的水墨山水画,先画什么,然后画什么,再画什么,最后画什么?
传统水墨山水画,初学者应该法度严谨,先有法度是为了日后醇熟时的“无法”做铺垫的。纯水墨的山水画技法,构图最好追边走角,起笔前在心中已经打好腹稿,所谓成竹在胸、心中自有丘壑;讲究起、承、转、合,就像写文章一样;四角最好留空、留白、留好侯款处;山水画在远、中、近等各个景物层次的过渡中会出现空白处,不能小看这些空白处,中国画有记白当黑的说法,在中国人的眼中,有无是相生的,空白处有更深邃的学问在其中,留白的基本审美标准是各个空白区块面积、形状不可近似,得有差距、有变化,更不能出现明显的几何角。
中国画谋篇布局是头等大事,这里面的学问很讲究,一幅作品哪怕各个层次的学问都做足了,章法布局有问题都算是失败了。
起笔动笔的时候,倘若心中犹疑不定,还可以选择用极淡墨勾勒大体轮廓,这给后面的修改留下条件。通常是遵守勾勒、皴擦、点染的步骤,路数熟透时可以改变行笔流程。一般情况都是由近到远步步深入,先画近景,后画远景,但不能忘记虚实相生。一幅浑厚华滋的纯水墨山水画可能要层层加笔墨的,百次千次的复笔,每次加笔墨都要给下一层次保留条件,不能出现堵死、闷塞的情况,不能出现死墨团块,要黑而透,越黑的地方内容越丰富多姿,浓和淡要拉开距离。到最后自己即将满意的时候,用重墨松动的笔触醒醒画面,提提神。
纯水墨的山水画和唐诗、宋词、京剧(昆曲)、草书都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精髓,也是全人类达到顶峰的艺术。要想在这些个领域有所建树的话,终其一生都未必能登堂入室,因为古人给我们建树的标准太高了。水墨画要想画好,必须遵守严格的规矩,还要符合中国艺术的审美和鉴赏标准,那就像戴着手铐和脚镣跳街舞,在近乎苛刻的标准、条件和框架里做轻松、自由的文章。何卫东是专门研究水墨画的,他是中国写意水墨画的守望者,他说,“我三四十年坚持画水墨画,都没有出过一张自己满意的作品,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和知识的增长,自己的眼光更高了,更难画出过得了自己关的作品了。”他同时还透露,怕是终生都要当学生了。
水墨画怎么画简单又漂亮
中国画讲“墨分五色”,其区别于其他山水画技法的特点就是画面中只通过墨的焦、浓、重、淡、清这五个层次来丰富并组织画面。
1、根据树的绘制技法,双勾法画出两株高低错落的树,并在右边画第三株树,两组树形成呼应关系。
2、在树的下部空出一定的位置,中侧锋兼用绘制近景山石,注意大小和虚实的对比。
3、确定好画面构图,勾画中景和远景的山石,墨色要稍淡,与前景形成浓淡对比。画山的时候首先勾勒出山的轮廓与脉络,要把一座山的正、侧、斜、起伏转折与连绵走向一一表现出来。但不要琐碎地堆砌,而是从整体着眼,表现出山体的气势。
4、继续深入刻画近景和中景山石。调重墨点画远山,远近虚实的效果要处理得当。
5、调淡墨晕染山石,突出山石的厚重感。之后调重墨添加山石上的苔点,并丰富树的层次,突出中景山石中水的刻画。细化近景树周围的环境,画出远处的房屋。这时观察整个画面的起承转合,右上方留出的空白是整个画面的“透气口”,如果都画满山石,则会失去画面应有的韵味。
6、将画面整体进行归纳总结,分成几个大的部分,统一再次刻画山石。再次刻画时不要局限于某一个局部,要从整体入手,突出前景部分,减弱远景,形成画面的纵深层次感。
7、最后调整画面,落款、钤印,完成作品。
国画山水上色步骤(国画山水画上色技巧)
1.最简便的着浅绛山水原是指以泛指在水墨的基础上浅着色的一种画法。
2.皴、擦、点、染、勾、勒,上色时注意不要平涂,不要盖墨线,色彩要有变化。
3.根绝结构,不要盲目的画。
4.要有节奏,不能乱章。
5.当写生画墨稿完成以后,感到意犹不足,即可在其上着色来丰富画面的效果。
6.写生画对色彩的要求,不强调景物条件色的变化,而以大面积平涂的装饰色为主,注重景物固有色,如树干用赭色,树叶用汁绿,石根用淡赭,石面即涂上墨青或汁绿、花青等。
7.所使用的原料不外乎赭石、花青、藤黄、朱磦、曙红等,且以前三种色最为常用,一般若备上三四种色就够了。
8.扩展资料:国画其他上色技法中国写意画上色技法主要有:填色法、染色法、罩色法、破色法、泼彩法、烘托法、反衬法等。
9.填色法也称勾线填彩法、勾填法、勾勒法。
10.第一用墨线勾完对象的轮廓,然后用颜色在勾好墨线的范围内填满颜色,要填的平整均匀,因此也称单线平涂。
11.染色法有淡彩晕染、重彩晕染、接染、托染、点染等等,写意画渲染的要求是:先在毛笔上调浅色,然后在笔尖上调深色,一笔画到宣纸上,自然表现出深浅不同的颜色。
12.大面积染色则用大笔甚至用底纹笔染,力求有质量感、空间感、忌脏、腻、灰。
13.罩色法在写意画中,在墨色画了之后,为加强这一部分的色调。
14.再用石色罩一层,使这部分物象更醒目、厚实。
15.泼彩法主要用在写意画中,在大块泼墨的基础上,将饱满、淋漓的石色(有覆盖力)泼在画上,使重色和墨色相结合,从而使物象的色感和体积感更加突出厚重。
16.彩墨法即色中蘸墨。
17.以色为为主,或是墨中蘸色。
18.以墨为主,进行着色、如画麻雀。
19.先用淡墨着色。
20.再蘸赭石画羽毛,画绿叶。
21.先蘸汁绿。
22.再蘸墨。
23.一笔下去,自然表现出绿叶的浓淡深浅。
24.破色法有水破色、墨破色、浓色破淡色、淡色破浓色、石色破草色、石色破墨色等等、如画花卉叶片,可在叶片颜色快干时,用重墨勾叶筋,又如在一片淡红的芙蓉花色快干时,用胭脂线勾出花瓣筋络,从而时画面的质感和韵律更加真实夺目。
25.烘托法笔画中运用较多,写意画中也常采用,如画近处芭蕉时。
26.正面用浓淡墨线勾出芭蕉叶脉,反面用石绿衬托等。
该文章由作者:【一本通】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