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乾隆也是狂热的翡翠粉,那翡翠究竟是怎样来的呢?
翡翠,自古以来就以它深邃晶莹的质地,蕴涵着神秘东方文化的灵秀之气,有着“东方绿宝石”的美誉,被人们奉为最珍贵的宝石。翡翠虽然起源于缅甸,却在中国发扬光大,更与中国的传统玉石文化融为一体。翡翠是一种天生就带着睿智和贵气的美玉,故而皇室用玉,独爱翡翠,贵妇名媛,独钟翡翠。翡翠兼有中国传统美玉的柔润,又有难得一见的刚强。翡翠之性,刚劲而不张扬,柔和而不软糯,温润中有风骨,明粹而不自矜,通透中有深沉――这是东方式精神气韵的最好诠释,彰显的是低调的睿智与奢华。
鸾凤和鸣翡翠挂件
翡翠文化由来已久,源远流长。翡翠原指一种生活在南方的鸟,毛色十分艳丽,一般这种鸟雄性的为红色,谓之“翡”,雌性的为绿色,谓之“翠”。早在2000年前的骠族是早期使用翡翠的民族。那时古人就能将翡翠、玛瑙、珊瑚、琥珀等几种宝石切割并磨成各种形状,用来镶嵌在银器和金器上,或将翡翠磨成圆珠串成珠串佩戴,起装饰作用。早期的翡翠雕件如翡翠大象,当时的工艺还非常的原始,雕刻的大象相当抽象。缅甸文中最早出现“翡翠”这个词是在15世纪。在明朝时期,就已经有云南腾冲人深入缅甸开采翡翠,缅甸和明朝的翡翠文化交流不断加深,翡翠则作为贡品上贡给朝廷,到了明末后期,腾冲的翡翠行业已经发展到一定的规模。翡翠真正的进入到中原地区,是在明末清初的时候。中国的翡翠文化才进入到鼎盛时期,翡翠制品开始慢慢的在朝廷,在民间的流传起来。
慈禧太后对翡翠的热爱近乎痴狂,她所居住的长春宫里到处都能见到各种翡翠玉器。吃的喝的首饰摆件都是翡翠做的。但凡是翡翠能做的,就全部是由翡翠制作而成。因为慈禧太后,翡翠在清代也被称为“皇家玉”、“帝王玉”的美称。
除了慈禧是狂热的翡翠粉,乾隆也是一个疯狂的爱好者,他对于翡翠的收藏兴趣是他人所不能比拟的,中国的古代帝王多偏爱玉器,而乾隆更是远远超过历代的帝王,极度喜爱。乾隆皇帝把翡翠雕刻当国家大事操办,亲审、亲阅、亲批,国家专设办玉机构,抽调大批能工巧匠进宫雕刻,上下官员,同心协力。崇玉、玩玉、用玉、藏玉之风,无论深灵玉探宝度广度,都超过了历朝历代。清代玉器,在继承了数千年中华传统玉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了融合与创新,深深表现出它的时代特点:新、奇、特、高。叱咤风云的宋美龄,对翡翠也是情有独钟,她一生收藏了不少的翡翠,但最出名的还是满色的麻花手镯,她对这只手镯一见钟情,爱不释手。晚年的宋美龄更加偏爱翡翠,翡翠耳钉、翡翠珠链、翡翠手镯、翡翠戒指。整套翡翠首饰颜色质地均属极品,佩戴在身上尽显雍容华贵。
此件翡翠挂件原料来自越南缅甸材质典型A货,玉质上佳,翠色独特自然,抛光均匀洁净,翡翠上雕“鸾凤和鸣”纹,雕工精细、比例匀称、线条流畅,鸾鸟与凤凰栩栩如生,“鸾凤和鸣”寓意:特指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子孙繁盛、家业兴旺。典出《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初,懿氏(陈国大夫),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凰于飞’,和鸣锵锵。”杨伯峻注:“此二语盖言其夫妻必能和好。”后以“和鸣”比喻夫妻和睦,幸福美满。翡翠配以K金与52颗锆钻加以缀,更显高贵华丽,是一件高档翡翠玉雕挂件,佩戴上身,于举手投足间彰显优雅高贵,不失为送礼与收藏之佳品。
我国的珠宝行业突飞猛进,成为世界最大的翡翠市场,翡翠的价格也水涨船高,销量越来越好,被誉为疯狂的石头,同时翡翠市场也正经历着复苏、振兴、上升、回落、又上升的螺旋式发展全过程,但人们对翡翠的狂热程度从未消减,前景也会更加灿烂。
从起源开始,由历史出发,翡翠的那些事儿你又知多少
翡翠一词可谓由来已久,一般说是自鸟名而来,先秦《逸周书》所著“仓吾翡翠,翡翠者所以取羽”,东汉《说文解字》谓之“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为翡鸟与翠鸟,合称翡翠,又因其公母,于是业内就有了翡为公,翠为母说法。
翡翠是什么(翡翠原石图)
民间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云南有个美丽的姑娘叫翡翠,她乐善好施,自幼学医,接济百姓。当时缅甸的王子英俊潇洒,但却体弱多病,遍寻名医无果,于是到中国请来当时被称为神医的翡翠的父亲。翡翠与父亲一起来到缅甸,对病痛中的王子无微不至地照顾。王子痊愈之后,便娶了这位美丽的女孩,以后更是封她为皇后。但翡翠很快便被国王冷落发配边远。当地百姓疾病缠身,困苦潦倒,翡翠尽力医治百姓,教他们治洪涝种粮,恩泽四方,人们都尊称她为“翡翠娘娘”。在她死后,灵魂化作结晶,经过成百上千年的磨练形成瑰宝,就是现在的翡翠。
“翡翠”的历史由来
时至今日,“翡翠”已成为硬玉的代名词,然而,我国历史上,何时有了翡翠,至今任然是一个待为考证的课题,唐代著名诗人陈子昂在《感遇》一诗中写道:“翡翠巢南海,雌雄珠树林……旖旎光首饰,葳蕤烂锦衾。”意思是:名叫翡翠的这种鸟在南海之滨筑巢,雌雄双双对对栖息于丛林之中,美丽的飞行能够做成光彩夺目的道饰,用其装饰的被褥也同样是绚丽多彩。翡翠之名由来已久,北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载:“余(欧阳修)家有一玉罂,形制甚古而精巧,始得之梅圣俞,以为碧玉。可见“翡翠”指绿色玉由来已久,且至迟在北宋时,已被视为珍宝。
翡翠的主要产地
然而,我国至今不见具规模的矿床,于是,在西方的主流观点上,翡翠是清代(即康乾盛世之时)由缅甸经云南转入。所以,又有一说,在翡翠由缅入云南时,为了区分和田翠玉,而称呼其“非翠”,之后再经过历时的沉淀,演化成了“翡翠”。
清代的翡翠介绍
作为翡翠最为风靡的朝代,清代的翡翠就有很多品类了,最为权贵欢迎的自然要算扳指;原来是满人射箭时的护指,随着时代的演化,成为了一种尚武精神的象征,是当时男性钟爱的装饰品。
清朝翡翠扳指介绍
而翎管则是当时文官一种炫耀的手段,传说清代末年,总理大臣荣禄便有一个特别精致的玻璃翎管,慈禧听闻后都要来欣赏欣赏,而到了晚晴末期,宫廷里扳指、翎管是最好的礼物。
清朝翡翠历史介绍
鼻烟壶也是男性常用的用品,始于明代的鼻烟风潮,多于广东一地,而翡翠鼻烟壶更是上品,多数从宫廷中流出,要知道在那个纯粹手工的时代,掏膛可是一项难度巨大的技术活儿,好的鼻烟壶,十分讲究肩、足、口。或许古之“翡翠”与今之“翡翠”系同名异质,故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所撰,称在其幼时,时人“不以玉视之”,于是有“不如蓝田乾黄,强名以玉耳”。可见在清代早期翡翠,并非什么名贵之物。不过到了纪昀成年后则“今则为珍玩,价远出真玉上矣”,真不知道纪大人笔落此处,是否会有多少扼腕叹息而一言难尽?
清朝翡翠鼻烟壶介绍
当代翡翠市场展望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翡翠出口曾一度成了主要的流向,主要流转与港澳台地区,以致整个亚洲文化圈,尤其华人更对翡翠钟爱有嘉。据《石雅》得知本世纪初大约45公斤重的翡翠石子值十一英镑。翡翠石子中不乏精华,那时售价也很贵,但与21世纪初一公斤特级翡翠七八十万美金相对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当代翡翠市场场景
翡翠开采、运输、处理、销售历来是云南人所为。在缅甸古都阿摩罗补罗城的一座中国式古庙里,碑文上刻有5000个华夏翡翠商名字,这在玉缘和珠宝同样有介绍。明中叶高官太监驻守保山腾冲专门采购珠宝。那时从永昌腾越至缅甸密支那一线已有“玉石路”、“宝井路”之称。
古代翡翠开采运输
腾冲至缅甸的商道最兴盛时每天有2万多匹骡马穿行其间,腾冲的珠宝交易近乎占了全球玉交易的9成。到1950年,腾冲县在缅甸的华侨达30余万人。直到今天,云南人在缅甸从事翡翠业的人达数万。
翡翠文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中国在明朝中期开始进入的翡翠文化吧,在清朝时候最盛行,慈禧太后最喜欢佩戴的就是翡翠。
翡翠名字的由来
翡翠名称来源有几种说法,一说来自鸟名,这种鸟羽毛非常鲜艳,雄性的羽毛呈红色,名翡鸟(又名赤羽鸟),雌性羽毛呈绿色,名翠鸟(又名绿羽鸟),合称翡翠,所以,行业内有翡为公,翠为母说法。
明朝时,缅甸玉传入中国后,就冠以“翡翠”之名。另一说古代“翠”专指新疆和田出产的绿玉,翡翠传入中国后,为了与和田绿玉区分,称其为“非翠”,后渐演变为“翡翠”。
扩展资料
翡翠历史文化:
在漫长的岁月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寓意吉祥的图案。这些吉祥图案融合了劳动人民的欣赏习惯,反映了人们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因而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吉祥图案广泛应用于历代翡翠上。
“穿金显富贵、戴玉保平安”,翡翠上雕刻的吉祥图案生动逼真,多种多样,素材包括人物、器物、动物、植物等,表现内容有祈求福寿吉祥、平安如意、多子多孙、升官发财、玉是中国人手中的宝,更是心中的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翡翠
翡翠起源于哪个朝代
翡翠的定义及名称由来
翡翠是一种以硬玉为主的纤维状、致密块状的钠铝硅酸盐矿物**体。硬玉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造岩矿物之—辉石中的一种少见品种,属单斜晶系。晶体形态为短柱状、纤维状微晶**体。翡翠的颜色千变万化,多绿、红、紫、蓝、黄、灰、黑、无色等。根据绿色的色调、亮度利饱和度,翡翠可分为祖母绿色、苹果绿色、葱心绿、菠菜绿、油绿、灰绿等人种。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半透明至不透明。折光率1.66—1.68,双折射率0.012—0.020,无多色性。硬度6.5—7,密度3.25-4.3g/韧性极强。翡翠的英文名称为Jadeite。 意为佩戴在腰部的宝石。翡翠—词作为硬玉的名称,行业内外基本达成共识的说法有二:
一是借用。 翡翠一词最早早出现在汉代,原意是指一种羽毛颜鲜艳的小鸟。“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这是东汉年间许慎《说文解字》对翡翠二字的解释。后来,古人将这两个原本形容鸟羽毛的字转用红色和绿色的饰物。大概到了宋代,翡翠二字合并,用来描写碧绿绿色的碧玉,这时的“翡翠”两个字所说的玉,是硬玉的**体:因主要产于缅甸,故又称为缅甸玉。
二是音误。在明末翡翠开始大量进入中国,而当时中国山产的和阗玉被称为翠玉。当缅甸硬玉流入中国时,由于分辨出这不是中国的和阗玉即翠玉,即将之称为“非翠”,即“这不是中国的翠玉”之意,久而久之,“非翠”就变成了“翡翠”了
翡翠的来源是在于什么地方。
翡翠是种硬玉,硬度大概在6.0——7.0左右,仅次于钻石。
翡翠一词来源于翡翠鸟,这种鸟雄性呈艳红色,称为翡鸟,雌性呈艳绿色,称为翠鸟。由于自然界产出的翡翠多为绿色和红色,渐渐”翡翠”这一名词由鸟禽转为玉石的名称了。翡翠的颜色自然而富于变化,与自然界极为协调,代表着万物生机勃勃与青春活力,深受东方民族尤其是中华民族的喜爱。古人视翡翠如宝,作为珍饰佩用,古人医书称“玉乃石之美者,味甘性平无毒”,认为玉是人体蓄养元气最充沛的物质。因而玉石不仅作为玉锁、玉板指、手镯、脚镯、挂链、鼻烟壶以及摆饰、装饰之用,还用来养生健体。现代科技表明,玉石含有锌、镁、铜、铬、锰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经常佩戴玉石可使其中的微量元素被人体皮肤吸收,有助于人体各器官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有的玉石具有白天吸光,晚上放光的物理特性,当玉石光点对准人体某个穴位时,可刺激经络、疏通脏腑,有明显的保健功能。老人手腕背侧有“养老穴”,佩戴玉手镯,可起到按摩保健功效,不但能改善老人视力模糊症状还可蓄元气、养精神。嘴含玉石,可借助唾液中所含营养成分与溶菌酶的协同作用,生津止渴、除胃热、平烦懑、滋心肺、润声喉、养毛发、蓄元气、养精神。
关于翡翠,有个鲜为人知的秘密。我国解放后,加入了联合国,为了提高本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及话语权,所以,必须要搞好和周边小国家的关系,如越南、缅甸、老挝等国。缅甸是个小国,地理面积实在很小,与云南相邻,穷乡僻壤的,中央领导考虑到了这一点,不如划点山给缅甸,搞搞关系,所以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决定沿密支那山划分国境线,在地图上大笔一挥把密支那山的另一半划给了缅甸。可惜啊,可惜!
那一半山是世界上唯一出产翡翠的地方啊,就这样划给了缅甸。所以,至今为止,我们知道云南是不产翡翠的,所有的翡翠都是从缅甸进口玉矿石,再自己加工的。所以,翡翠卖的特别贵。我们粗略算计,云南失去了翡翠这行当,至少使云南损失了一半的经济收入。
目前来说,市面上出售的翡翠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1. A货:天然翡翠,对原石料不作任何化学处理,只是进行雕刻和抛光处理。这种翡翠的好处是自然生成,不会随时间而变化,保持了多种对身体有益的元素。
2. B货:对天然翡翠进行药水浸泡,增加翡翠的透度,同时用浸入绿色。这种处理过的B货翡翠随着时间推移,绿色会慢慢褪去,同时变得黯淡,一般两三年就会变得面目全非。这种翡翠由于其仿真程度很高,很难识别。
3. AB货:介于两者之间,对原石料的部分进行造假处理,更难于识别。
4. C货:采用玻璃或者有机材料制作的假货。
对于这3种非天然翡翠,可以分别采用如下的鉴定方法: 1. C货: ① 硬度区分:天然翡翠的硬度为6.5-7,在自然界中或者是廉价合成的材料中,很少有这么高的硬度的。所以可以用硬度来区分C货。方法为:用翡翠在玻璃上划,如果是真的翡翠,玻璃上会出现划痕,而翡翠没事,如果翡翠也出现掉渣现象,肯定是C货。 ② 气泡:某些合成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免不了出现小的气泡,如果在肉眼或者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气泡,肯定有假。 ③ 价钱:如果你看着很漂亮的一块翡翠,但是价格很低,这时候就要仔细查验了,很可能有假。 2. B货,AB货: B货很难区分,所以现在市面上,甚至于一些珠宝店都在出售B货。但是只要你经常接触翡翠,还是很容易区分的。一般来说,B货有如下一些特点: ① 绿色的定向性被破坏,有些发黄,有漂浮感,不自然; ② 表面产生沟渠状纵横交错的沟渠。 ③ 自然产生的东西,必然有一些杂质和不完美的东西,如果没有任何明显的缺点,要当心。 ④ 价钱:因为B货不稳定,所以商家总是急于出手,所以对降价或者是价格较低者,要当心。如果有仪器还可以参照如下一项:紫外线下若见到较强的黄绿、蓝白荧光,说明是“B货” 。
该文章由作者:【人文主义思想】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