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货翡翠处理方法及制作过程
B货翡翠是采用天然翡翠原石进行后期人工处理的产品,它的本质还是翡翠原料,只是因为其质地不够好,以及部分杂质较多,而商家为了达到销售的目的对其进行美化处理的产物。
英文单词bathe意思是“冲洗”,第一个字母是B。所以,冲洗过的翡翠统称“B货”,“漂白货”。翡翠的冲洗当然不是用水,而是用强酸浸泡,腐蚀和溶解杂质、污点,使之清透明亮。用强酸冲洗过的翡翠结构疏松,必须填充酸蚀后的裂隙,常用的手段就是用真空负压法注入透明树脂,这种树脂的折射率接近翡翠,抛光后,几乎与高档翡翠没有什么区别。
翡翠B货的处理方法:
翡翠B货是为增加翡翠透明度,而进行人工化学和物理方法处理,使原本混浊的翡翠变得又透又亮,比原有的颜色更为好看,因受强腐蚀,翡翠的内部结构已经遭到破坏。
翡翠B货,一般被人称作“新玉”,它是指那些质地不是很好,具有绿色和深色的低档翡翠原料或半成品。为增加其透明度,进行过人工化学和物理方法处理。专家介绍,处理后的翡翠,翡翠晶粒与晶粒之间存在的杂质就会消失,使原本混浊的翡翠变得又透又亮,比原有的颜色更为好看。
翡翠B货的处理过程一般是这样的:用强酸等化学溶剂,包括浓盐酸、浓硝酸等配制的“王水”等,浸泡翡翠原料或成品,这样做是为了将原来杂质较多、透明度不高、不美观的翡翠里的物质扩散甚至溶解,并有利于填充别的颜色。这是一种强腐蚀过程,因此,翡翠的内部结构已经遭到了破坏,变得非常疏松。为了达到更完美的效果,还要向其中注入一些有机胶加以粘固。(以前一般用的是环氧树脂,现在市场上又出现了用水玻璃或有机硅取代环氧树脂做加固充填材料,让人更难识别了)专家介绍,这些有机物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并且没有放射物质,一般来说,对身体影响不大。但是,街边有很多假玉,由于处理不当容易引起皮肤过敏。
翡翠B货的制作过程:
选种
首先要选种,也不是任何种质都可以做的。
选择强酸溶液
选择强酸溶液,现在一般用盐酸,将需作处理的翡翠洗净后放浸泡,种质不同所需的时间也不同,一般需2—3个星期,由于强酸的侵蚀,翡翠原来紧密的结构会遭到破坏而成为松散状。
用环氧树脂胶胶结
将经过酸处理的翡翠洗净,这时翡翠表面及内部已形成蜂巢状,结构变得十分松散。所以需要再用一种黏结力极强的环氧树脂胶结起来。
加热固结
加热固结,将用环氧树脂胶结的翡翠用锅纸包住放在微波炉中加热,一方面使多馀的树脂流出,同时加执后也会使环氧树脂固化。
切割
最后就是用刀将肉眼能看到的凸出的环氧树脂部份切割去,这样就完成了整个过程。
现在人工处理翡翠的技术是越来越高超了,要正确鉴定亦相应变得困难,但只要我们全面掌握了翡翠的各种特征,我们一定能将之识破的。说实在一般人是无法用眼睛来看出是B货的,尤其现在B货的制作水准越来越高,就是行家也为之头痛。
详解:翡翠B货的制作方法,如何识别B货翡翠
翡翠的ABC货及其相似玉石
翡翠优化处理的常见方法
a. 加热处理
b. 染色处理
c. 涂膜处理
d. 酸洗充胶(蜡)处理
e. 酸洗+染色+充胶处理
A货——未经任何处理的天然翡翠制品
B货——经强酸浸蚀和注胶的翡翠制品
C货——经人工染色的翡翠制品
B+C货——强酸浸蚀+注胶+染色翡翠
天然翡翠(A货)主要特征
颜色:绿色、紫色、白色、黑色、翡色,颜色有形有色根;
透明度:透明、半透明、不透明;
光泽:玻璃光泽,明亮;
密度:3.33,有坠手感;
折射率:1.66;
硬度:6.5~7,可划动玻璃;
结构:翠性结构,结构紧密,敲击似金属声;
天然翡翠的肉眼鉴定:
3.声音(清脆,似金属声);
4.色根(色有形);
5.表里色;
6.翠性(解理面);
7.桔皮效应;
8.结构(粒状纤维状交织结构);
9.火烧;
10.通体种水;
11.色形均匀;
12.冰凉感
13.整体色感;
14.味道
B货翡翠:
1.酸洗充胶处理工艺
①酸洗漂白:用各种强酸浸泡翡翠,除去翡翠的颗粒间隙中 的氧化物和胶体充等填物。
②充胶固结:用树脂胶充填经过酸洗的翡翠,并进行固结,增加翡翠透明度和机械强度。
2.酸洗充胶处理的目的
①除去褐色色调使绿色更为鲜艳;
②除去颗粒间隙中不透明杂质,提高透明度;
③充填翡翠的裂隙。
B货制作过程:
(1)选料
一般选用颗粒较粗,水头差,结构松散、价格便宜的翡翠毛料。
(2)制作
将翡翠粗加工,制作出翡翠半成品
(3)加固
将半成品利用铁丝等加固
(3)酸浸
利用强酸浸泡,溶解翡翠微裂隙中微细矿物颗粒及杂质,并使微裂隙处于开放状态;
(4)清洗
把酸浸后的翡翠用清水洗干净;
(5)注胶
将洗净后的翡翠浸入有机胶中,并抽真空,排除翡翠微裂隙中的空气,并使有机胶充分地注入微裂隙中;
(6)打磨、抛光
将注胶后的翡翠取出,待有机胶硬化后,再打磨、抛光除去面多余的有机胶质,便制作成为翡翠B货。
翡翠B货由于已经人工处理,佩戴一段时间会由于有机胶老化而失去光泽,并且变黄,已不具备保质价值
但由于价格便宜,装饰性强,可作为一般的装饰品佩戴
酸洗充胶(B货)翡翠主要鉴定特征:
(1)网状裂纹
矿物颗粒间隙内的低硬度树脂胶被抛磨,形成下凹的沟槽细线状围绕着每一个晶体颗粒连通状的网纹。
(2)充胶裂隙
a. 在反射光下通过显微镜可见到裂隙呈光泽较弱的平面;
b. 在表面上非常清楚的开放裂隙,延伸到内部的部分却不明显。
(3)充胶凹坑
由于翡翠中含易受酸硷浸蚀的矿物成分,如铬铁矿、云母、钠长石等,在处理过程中被溶蚀形成较大的空洞,空洞中填充了大量的树脂胶,在抛光过程中形成了凹坑。
(4)底色干净
对着窗户或者对着日光灯用透射光观察, B货翡翠白色的部分没有灰黄的成分,绿色部分显得特别鲜纯.
(5)相对密度
翡翠B货的相对密度一般小于天然翡翠,在二碘甲熔重液中上浮。部分天然翡翠也会在3.30的重液中上浮;
(6)紫外荧光
B货翡翠都有弱到强的蓝白色荧光。早期的翡翠B货有很的蓝白色荧光。但是,经过上蜡的翡翠也具有弱到中等的蓝白色荧光。
(7)红外光谱特征
a. 烃基峰:2870,2928和2964波数的吸收峰,其中2964波数的吸收比2928波数的吸收更为强。
b. 烯基峰:3035和3058的吸收峰。
c.指形峰:当B货翡翠中的树脂胶较多时,这种情况下,由2430、2485、2540和2590波数的4个吸收峰组成的峰系变得更为明显,象手指形状。
染色处理(C货)翡翠
1.染色处理
把原来无色或浅色的翡翠,通过人为方法使颜料染入翡翠,使之呈现绿色、浅紫色、灰绿色和褐红色等。
2.染色翡翠的类型
(1)常规染色,称为C货翡翠;
(2)酸洗染色充胶,称为B+C货翡翠,可以染出各种颜色。
C货翡翠鉴定特征:
(1)颜色的色调:染绿色翡翠的色调常偏黄、均匀;但是现在染色翡翠的颜色的色调和色形与天然翡翠较为相似。
(2)树根状构造:颜色沿缝隙分布的现象。
(3)吸收光谱 :绿色染料对可见光吸收特征与天然绿色硬玉不同。
(4)早期的染色绿翡翠在查尔斯滤色镜下观察常常会变成橙红色调。
酸洗充胶+染色处理(B+C)翡翠
1.酸洗充胶+染色处理的工艺
① 酸洗:翡翠经过酸洗后形成多孔的白渣状;
② 染色:对已经呈疏松状的翡翠上色,可以用浸泡、毛笔涂色等方法,在须要地方的涂成色带、多种不同的颜色等。
③ 充胶和固化:上好的翡翠进行充胶固化。
2.常见的染色类型
现在市场上常见绿色、油青色、飘兰花色、褐红和褐黄色的B+C染色翡翠。
利用有色染料充填翡翠裂隙(C货)
染色物质:
1)、有机染料(含Cr盐类)在查尔斯滤色镜下会显红色
2)、无机染料(NiO2)滤色镜下不变色,仍显绿色
利用有色胶充填翡翠裂隙(B+C货)
B+C翡翠的鉴别特征:
1、颜色无根,发散,边界模糊有浮感,颜色在裂隙中较为集中,形成丝瓜囊结构和丝线状结构。
2、染色翡翠往往是经酸处理后再染色,表面也可出现明显酸蚀纹
3、染色绿色与天然绿色在色调上会有不同,而出现“色上加色”现象
4、紫外荧光:可有较强的绿白色荧光,尤其是绿色部分的荧光;
5、染绿色的没有Cr3+的吸收光谱。
涂膜处理翡翠
用绿色高挥发性的高分子材料均匀地涂抹在翡翠的戒面上,绿色胶挥发凝固形成被膜。
特征:
(1)颜色分布特征:绿色分布均匀,正面和背面的颜色一样,没有斑状,条带状、细脉状的颜色分布特点。
(2)被覆效应:桔皮效应变得不明显;粒间界线变得看不见;
(3)牛毛纹:表面有毛丝状的小划痕。
(4)粘手:涂膜处理的翡翠不如天然翡翠光滑,有粘手的感觉。
(5)膜层脱落:边角部分经常有膜层脱落的现象。有时膜层与翡翠之间产生空隙并形成的晕彩。
(6)折射率:胶层的折射率仅1.55左右。
翡翠B货(染色、上色、填充、漂白)加工工艺
翡翠漂白充填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去掉翡翠中影响颜色和透明度的杂质。充填和掩盖翡翠中的裂隙、降低翡翠的翠性,以达到增加翡翠的美感、提高售价而获得高额利润。市场常称之为b货翡翠。如充填时添加着色剂,则称之为b+c翡翠。所以漂白充填处理的对象一般是中低档的首饰和批料。
具体过程如下:
(1) 选料一般选择中低档、中粗粒结构和裂隙多的翡翠。如豆种、花青或裂隙发育的玉廖。而纤维状细粒结构和裂隙很少的翡翠不作处理;
(2) 选好的料一般先粗加工成批料或切成薄片。而原料通常不进行b处理。但常常被着色作假;
(3) 酸溶蚀 一般采用盐酸、硝酸、氢氟酸和王水,溶蚀时应注意酸的浓度、温度和溶蚀的时间,以溶蚀掉裂纹中的影响翡翠颜色和透明度的杂质为止,不能溶蚀过重。
(4) 中和或冲洗样品中的余酸和松散物。
(5) 填充 一般先抽真空,再注入聚合物,增强固性。目前常用的充填物为各种高分子聚合物。近来已发现市场上有无机材料填充的翡翠。
(6) 加工抛磨、表面涂料、成品定形。翡翠充填处理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一般来说裂隙发育的位置和浅层结构破坏程度深,其它部位损伤程度较低,中心区一般影响很小。损伤程度取决于酸蚀时的浓度、温度和时间等因素。所以充填处理翡翠鉴定的关键部位是表面特征、裂隙和浅层结构。
1、表面特征
充填处理翡翠表面特征主要表现在光泽、网纹、颜色及其抛磨等方面。a 网纹状、树枝状、不规则状的裂纹发育,多数沿裂隙部位及晶体边界和晶体团块边界发育。注胶涂蜡后也有一定的显示。这种特征随着时间的流逝更为明显。b 充填处理后的光泽由强玻璃光泽向蜡状光泽、树脂光泽转化。其程度强弱视注胶成分的多少而异。c颜色与质地反差明显,形态由天然团片状、条带状向斑点状、星点状、碎块状转化,零乱飘浮感强。d 均匀的桔皮效应,常遍布整个表层。这是由于颗粒与缝隙注胶的硬度差异在抛磨中的表现不同所致。
2、裂隙特征
裂隙在充填处理中是酸蚀和填充掩盖的主要部位,也是鉴定充填处理翡翠的重要突破点。a 裂隙在充填处理过程中常呈延伸性较好的带状构造。其形态特征与裂隙本身的力学性质有关,如弯曲状宽窄变化不一。延伸的一般为张性裂隙,呈平直状方向稳定的多为剪性裂隙。这些裂隙经b处理后均明显变宽,呈现为下凹的沟谷。随着时间的推移,裂隙区越来越明显。b裂隙边缘矿物颗粒在酸蚀时容易脱落形成各种不规则的洼坑和保留下来的张性颗粒角砾构成的参差不齐形态,极易辨认。c裂隙往往是充填聚合物最集中的地方。它们与裂隙两壁的接触面因物相不同,呈不规则的面状构造。聚合物内往往可以见到圆形气泡。
3、结构特征
充填处理翡翠的结构通常产生很大改变,由原来紧密镶嵌交织状变成松散支离,局部严重者成砾状和基质胶结特征,主要集中在浅层。a矿物晶体酸蚀后不同程度的圆化,原自形至半自形晶体或不规则形晶体的边棱角在酸蚀去杂过程中受到严重的破坏而改形,晶体形态的圆化程度与处理程度正相关。b 颗粒感减弱,翠性变小。c 浅层矿物晶体之间由紧密镶嵌向松散分离。基质胶结明显。晶体的排列方向和颜色延伸的走向上不连续。
4、红外光谱。
高分子聚合物充填的翡翠通常在3000 cm-1附近有特征吸收峰,尤以3000 cm-1上方最有鉴别意义。但红外光谱对用无机材料充填的翡翠无显著效果。增色翡翠的鉴别翡翠贵重在于多姿多彩和亮丽的颜色,也是评价翡翠最主要的参数。所以翡翠的着色处理很早就已出现在市场上。
着色方法一般有:染色、浸色、局色、全镀膜和辐射加色。市场上习惯称为c货翡翠。染色、浸色、局色和充填着色处理的翡翠的颜色往往集中分布在裂隙、晶隙中,在透射光暗场环境呈丝状分布极易观察;镀膜翡翠一般在无色翡翠外部用绿色透明胶质薄膜外镀,市场上也叫穿衣翡翠,刚做好的镀膜翡翠颜色均匀,表面光洁,有一定的欺骗性。但在放大后表面无翡翠的特征,呈蜡状光泽,有时可见胶膜与翡翠之间未粘合的部位。折射率往往偏离1.66。镀膜翡翠随着时间渐长,呈片状脱落,表面划痕累累,光泽暗淡,易鉴定。辐射着色翡翠颜色表面均匀,呈片状、斑块状,与天然翡翠较易鉴别。
翡翠b货如何加工
翡翠B货的制作过程如下:
1、选种
虽然翡翠B货主要以低档翡翠为原材料,但并不是任何种地的翡翠都可以进行人工处理的,因此,在选料时,就要有条件的进行选择。有些种地不需处理,而有些就算是处理了也不会有太多的转变,甚至会更糟。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2、酸洗
将需要处理的翡翠洗净放入事先准备好的强酸溶液,现在一般用盐酸中浸泡,浸泡时间根据不同的种质来定,一般在2-3星期左右。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3、粘合
经过酸洗的翡翠,其原本紧密的结构会遭到破坏而成松散状,出现了一些细孔,这时就需要用粘结力极强的环氧树脂胶粘起来。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4、加热
将涂满环氧树脂胶粘好的翡翠用锡纸包好,放入微波炉中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多余的环氧树脂胶流出来,同时也是为了固化环氧树脂,防止脱落。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5
5、抛光
上述步骤完成后,再用刀将肉眼能看到的凸起的环氧树脂胶割去,然后进行抛光、润色。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偷拍:B货翡翠的制作过程,简直是触目惊心!
翡翠因受东方人的喜爱,又有“东方宝石”之称,由于天然宝石颜色艳丽、质地水润、品相优美,作为优质玉石翡翠自古以来就备受珍爱,但天然的高档翡翠很稀少,价值也很昂贵,为了增加其价值,常有人用人工处理的方法改善翡翠颜色和透明度。
翡翠颜色和透明度是其质量优劣的标志。天然翡翠内有时含有铁、锰等金属离子,使翡翠种不同程度混有了黑、棕、灰等色,影响其鲜艳程度。底色若出现黑、褐、 灰等瑕疵,则价值明显降低。为清除这些脏色,通常使用化学漂白法将其去掉,使翡翠颜色鲜艳、质地纯洁透明,这就是B货。
相同外观的A货和B货,其价值相差很多,因此购买翡翠时要特别注意B货,以防经济损失。那么,坑了无数人的B货翡翠到底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早期B货做法简易,用酸浸掉翡翠上的杂色、污点,再在上面涂一层蜡,粗看与天然翡翠没什么区别,但时间久了或遇热蜡就会脱落,用酸腐蚀过的裂隙就会显露出来。
近期B货制法越来越高明,肉眼几乎找不到破绽,给鉴定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B货制作的新方法是:首先在选料上,要选择有原生绿色但基地泛黄、灰、褐等色的品种,且要求其结构不太致密,翠件不宜太大,以强酸(如盐酸、稀硫酸等)浸泡,一般为2~3周,观察翡翠样品黄、灰、褐等杂色基本脱掉;
脱色后的翡翠颜色鲜明、绿色突出、底色明显变白,但此种翡翠由于酸性腐蚀呈现干裂的外观。这时用弱酸性盐溶液浸泡1~2天,将酸液中和掉,再用清水洗净。将清洗好的翡翠放入烘干箱烘干,烘干温度不超过200℃。
尽管其整体结构没变,但微细结构已遭到严重破坏,出现了松散的丝网和窝状结构,降低了翡翠强度,为了恢复其强度,需使用粘结力较强的环氧树脂进行填充。填充方法是:先把样品加热到200℃以下,再浸入到环氧树脂中,然后取出烘干,使树脂均匀渗入到翡翠裂隙中,并且固化。
翡翠经过注胶处理后再进行抛光等后续处理,使表面平滑,光泽增加,网状龟裂纹不易出现,光彩夺目。
怎么样,是不是很可怕,如果购买到B货翡翠,先不说被商家骗了多少钱,单说它们被酸碱溶液浸泡了那么长时间再买回来戴的话对人体会有好处吗?所以买翡翠不要图省事,多了解一些相关知识是必要的。
该文章由作者:【博思清】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