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翡翠藏在石头里(翡翠为啥在石头里)

精美的玉石为什么都包裹在石头里?玉石是怎么形成的?

玉石

玉的英文名称为Jade,来源于西班牙侵略者,他们把由墨西哥掠夺来的玉起名为Pieda be ijade ,玉(ijade)是词的最后一个字。

真正的玉有软、硬两种,平常说的玉多指软玉,硬玉另有一个流行的名字——翡翠。软玉(Nephrite),是含水的钙镁硅酸盐,硬度6.5,韧性极佳,半透明到不透明,纤维状晶体集合体。硬玉(Jadeite),为钠铝硅酸盐,硬度6.5-7,半透明到不透明,粒状到纤维状集合体,致密块状。两种玉外型很相似,硬玉的比重(3.25-3.4)大于软玉(2.9-3.1)。

玉是矿石中比较高贵的一种。中国古人认为玉是光荣和幸福的化身,刚毅和仁慈的象征。一些外国学者也把玉作为中国的“国石”。

中国是世界上开采和使用玉最早、最广泛的国家。古书上记载很多,名称也很杂,如水玉、遗玉、佩玉、香玉、软玉等。辽宁阜新市查海遗址出土的透闪石软玉玉块,距今约8000年(新石器时代早期),是全世界到目前为止所知道的最早的真玉器。传说远古时代黄帝分封诸侯的时候,就以玉作为他们享有权力的标志,以后,许多帝玉的“传国玺”也都是玉做的。商朝就已经使用墨玉牙璋来传达国王的命令,在有文字记载的周朝(公元前11世纪——前256年)已开始用玉做工具。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国王得到一块非常珍贵的玉石“和氏璧”,秦王知道后,许诺以十五座城池来交换,虽然最后被识破只是一个阴谋,但也可见当时宝玉的价值。

古人为什么把玉看得那么珍贵呢?

首先,玉的模样好看,色彩丰富。古书《说文》记载,所谓玉,就是“石之美者”。玉的颜色有草绿、葱绿、墨绿、灰白、乳白色,色调深沉柔和,形成一种特有的温润光滑的色彩。中国人喜欢一种半透明的白色以至黄白色的”羊脂玉”—和田玉,还有白色中杂有绿色的条带的玉——“雪里苔藓玉”。

其次,古代人迷信,认为玉有防妖避邪的作用。用玉做杯、碗、碟等祭祀用具和玉镯、玉簪、指环、烟嘴等装饰品。

第三,玉的韧性强,受得住铁锤击打,这一特性连金刚石也无法与之相比。利用玉的色彩和这一优点可以雕成形态各异的动物、花草、楼阁、宝塔等精致的工艺品和装饰品。

1935年,一次大地震袭击了南加利福尼亚,桑塔巴巴拉的一个小工艺品店里收藏的中国工艺品都掉到地上。但令店主欣慰的是,最值钱的玉制品虽然放在架子的最上层,但一件也没有损坏。很显然,玉非常坚韧。

清末慈禧太后贪婪玉石一生。据说,有一名进贡者奉献一枚大金刚石头饰,她没有接受,反而欢迎送给她的小而精美的“帝目”绿玉制品。她有一只宝贵的戒指,形状像一只小黄瓜,是用高品质的玉雕刻成的。她手腕上戴玉手镯,几个手指上戴有上等的碧玉指环和三寸长的玉制指甲套,吃饭喝水用精雕细刻的玉盘、玉筷和玉茶碗。她死后殉葬品有大量的玉制珍品。

世界上最大的玉石是197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芸特雷附近的海底开采出来的,重5吨,被命名为”玉石之王”。1977年在加拿大沃森湖发现一块重达28吨的软玉石。1978年在缅甸地区发现了一块更大的玉石,重达90吨。但早在1960年,在我国辽宁省岫岩县采掘出一块特大玉石,体积为106.8m3,重达267.76吨,比国外三大玉石总重量还多204.05吨,质地细腻,透明度好,是世界上真正的“玉石之王”。

玉有五德:仁、义、智、勇、洁。

现代玉雕分为南派、北派。南派以扬州为代表,特点是细腻形象。 北派以北京为代表,特点是粗犷、气势。

玉石之美与钻石和彩色宝石有明显的差异,钻石之美在于它的坚硬、清澈、明亮,彩色宝石之美在于它的艳丽多姿,而玉石之美在于它的细腻、温润、含蓄幽雅。

另类解释:未经雕琢的玉。《汉书·西域传·于阗国》:其东,水东流,注盐泽,河原出焉。多玉石。注:玉石,玉之璞也。一曰石之似玉也。我国出产有丰富的玉石,如新疆的白玉,云南的翡翠,东北的玛瑙、岫岩,湖北的松石,台湾、海南岛的水晶,河南的密玉,北京的粉翠,杭州的昌化石以及南京的雨花玛瑙等,都是较著名的制作玉器原材料。

玉石鉴定:

玉石的品质一般是从质地、硬度、透明度、比重和颜色五个方面来判断的。玉石的质地是指玉石的细密温泽程度。王与石的区别之一就是玉入手细腻,温润坚结,半透明状,光泽如脂肪;而石则粗糙干涩,缺乏光泽,也多不透明。硬度是指玉石抗外来作用力(如压、刻、磨)的能力。硬度越高,加工难度越大,玉石的品质也越好。玉石硬度指标虽可通过仪器检测其内部晶体结构得知,但操作上一般多采用刻划硬度法。我国常见玉石的硬度介于4——6度之间,高于铜的硬度而低于玻璃的硬度。也就是说,玉石均能在铜上刻划出痕迹,也能被玻璃刻划出痕迹。

人们常通过宝玉石的硬度来区别宝石、玉石、彩石。一般而言,宝石的摩氏硬度在7以上,如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翡翠宝石,但欧珀宝石比较例外,其摩氏硬度为5.5;高硬度玉石的摩氏硬度为6-7.5之间,如和田玉、南阳玉、翡翠;低硬度玉石的硬度在4-6之间,如绿松石、岫玉(部分蛇纹理石玉的硬度更低,能低到2.5)。低于4的矿物质,一般不再称为玉石,而叫彩石了。

除了刻划硬度之外,还有一种硬度标准叫抗压硬度,或者压入硬度,即绝对硬度,它指的是抗外界打击力的能力,在玉石行业中也叫韧性。自然界中抗压硬度最高的乃黑金刚,标记为10度,其次就是和田玉,抗压硬度为9度,翡翠、红宝、蓝宝为8度,钻石、水晶、海蓝宝石为7-7.5等等。用另一种方法表示,和田玉的抗压硬度为1000,翡翠则为500,岫玉为250,而玛瑙仅为5。和田玉具有如此高的韧性,是由于其晶体分布有如毛毯一样编织而成,分子间的作用力十分巨大。

在实践中,玉匠通常通过观察碴口来查看玉石,一般切下一小片,用小锤击断,观察断口,与韧性强的相对而言为玻璃性。韧性强的玉石,不易打出断口,即使有断口,断口也参差不齐;而玻璃性的玉石断口处,通过断面光亮,叫“亮碴”,类似贝壳形状。介于韧性与玻璃性之间的玉石,通常叫“糟性”、“肉性”,其碴口为粒状、平行束状、针状等等。通过这种观察,还可以观察到玉石有无解理特征,如有解理或裂纹,在敲打时,玉石会沿解理或裂纹的方向断开。

因此可以看出,韧性极好的玉石——和田玉,在加工过程中可塑性非常强,在相同摩氏硬度或高于其摩氏硬度的宝玉石当中,和田玉在雕刻过程中,阴刻线绝不会起碴起崩口,故它的质地细密,温润而泽。当然,韧性硬度同样受到玉石杂质的影响,通过测定韧性硬度也可以了解其杂质情况。——这是对决定一块玉石的用途的比较大的因素,例如制作玉山子、器皿对玉石的杂志要求就不十分严格,但做首饰配件,则要求玉石纯净、均匀。

玉的硬度是鉴定玉石的重要依据之一,而宝玉石的光泽同样是鉴定宝玉石真伪、档次高低的基本标准。

一般来说,宝玉石的光泽在光亮度上可简单分类为“灿光”、“灼光”、“闪光”和“弱光”几种。灿光是最强的光亮度,人必须把眼睛眯起来,例如磨好的钻石全反射面就具有这样的光亮度;灼光的光亮度也很高,耀眼的光辉,硬度高的宝石抛光之后一般具有灼光亮度;闪光是一般玻璃光亮程度,分为强闪光与弱闪光,硬度高的玉石一般是强闪光,硬度低的玉石为弱闪光;而硬度低的石料面抛光之后,则具有弱光的光亮强度。

除了光亮程度,光泽也是宝玉石的鉴定特征之一。它也分为四类:半金属光泽,折射率在2.6-3之间,如针铁矿;金刚光泽,折射率在1.9-2.6之间,如金刚石;玻璃光泽折射率在1.3-1.9之间,如翡翠;油脂光泽,似动物油脂,最有名的即是和田玉中的羊脂白玉。每一种特定的宝玉石,具有特定的折射率,代替物质是很难在硬度、密度、折射率、光亮度这些各种条件下均做到与其一致,因此,通过这些标准的鉴定,便能确认一块宝玉石的身份与初步价值。

翡翠出在什么石头里

翡翠是在翡翠产区的山里直接玉矿中,翡翠原石当中这也就是翡翠有所谓赌石一说就是在翡翠原石未完全切开的情况下买从表面,看不出里面翡翠的情况和品质的

缅甸矿区的翡翠到底是怎样被挖出来的?

提起来翡翠,大家一定不会感到陌生,晶莹剔透,成色上佳的翡翠也确实是好物件儿,也可以价值连城。缅甸北部地区就有一片翡翠矿区,那里埋藏了不计其数的翡翠,为了挖出翡翠,就兴起了缅甸矿工这个热门职业,那么这么珍贵的翡翠是怎么被挖出来的呢?内行人偷偷告诉你其中实情!

在缅甸挖翡翠,矿工们并没有运用什么先进的现代化方式手段,这也可能是翡翠本身就是易碎物,为了保护翡翠的完整原貌,工人们依旧使用最古老传统的手法。这就考验了工人们的技术功底了,因为这是一门很有技术含量的工作。

一般的翡翠都被埋藏在了周边的石头层中,所以有经验的工人凭借石头层的形状和质地,就能判断出里面是否埋藏了上等的翡翠。有的翡翠可能埋藏的比较浅显,直接在表层的草皮下面,有的就埋藏得很深了,需要工人费工夫往下处挖好几米深。

通常在每年的夏秋两季,缅甸气候闷热多雨,届时山顶的蓄水池会被雨水填满,这个时候正是工人开工的好时机。打开水闸,将蓄水池里的充足水流直接冲到了山下的石头洞里。工人们借势两面开工,这样一些埋藏浅层的翡翠通常就可以露出踪迹,工人们动手挖出来便是。

而在雨水缺乏的旱季,工人们只能成群结队的去山上寻找石层,找到合适的位置,就用最古老的方法手动深挖,一般这个过程中会挖出不少掺杂的石头,一般工人们把小型石头直接挖上来仔细挑拣,如果是无法移动的巨石,工人们就直接把它们放在石洞底部用水冲刷干净后,分辨是够有翡翠埋藏其中。

还有一种仿佛就是需要很多工人直接在山上挖坑,整个坑面和池塘差不多大。然后找一些经验老道的老师傅们开始挑拣。还有一些工人会把挖掘区域放在附近的水塘里。这里需要用到一些简陋的装置,工人腰部需要有绳子牵引着,嘴里还要放上可以通氧气的软皮塑料管,戴上防水眼镜下水,为了能沉到水底,工人们的身上还有绑上一定重量的石头。这种方法非常辛苦。

综上所述,大家是否明白缅甸的翡翠是怎么被挖出来的了吗?整个过程非常费劲且辛苦,这美丽的翡翠也凝结了工人们的辛苦汗水啊!

什么样的石头里面有翡翠?

翡翠原石里面才有可能有翡翠。

一般来说翡翠原石里面才有可能有翡翠。不过石头还没有切开之前,是无法看清楚里面是否为翡翠的,只能通过经验传承、通过石头外表的特征,可以大概率基准去判断里面是否是翡翠,可以将强光手电筒贴着石头,如果光线能够透入石头内部一点点也说明内部很有可能有玉石,还可以观察石头表面,内部有翡翠的石头表面上很可能有一些不同的纹路。

翡翠原石选购技巧

一般来说翡翠原石粗皮料结晶就大,结构就松软、硬度就低、透明度就差,为翡翠之下品。细皮料结晶细小、结构紧密、质地细腻、硬度高、透明度好,其中尤皮色黑或黑红有光泽者为好,多为翡翠的中上品。砂皮料的性状介于前两者之间,品质变化较大,但其中也不乏好料。

查看皮料的结晶大小:除用肉眼直观外,还可用水进行查验。方法是将翡翠原石在水中沾湿后拿出来,查看表皮上所沾水分干的快慢。干得快者,说明其结晶粗大、结构松散、或裂纹孔隙多、质地差,反之,则说明其结晶细小、结构致密、质地好。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翡翠原石

为什么翡翠藏在石头里(翡翠为啥在石头里)

该文章由作者:【徐家骏】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