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雕大师中有没有刘培阳?
貌似没有,以下是中国玉雕大师名录上的:
上海
洪新华:
入行三十几年,擅长雕琢人物作品,同时,创作的题材又十分宽泛,花卉、动物、山水、器皿等等,中国玉雕的传统题材无所不通,其作品形象传神、线条流畅,取材精纯、雕工精润。产品多次在全国获奖,被国家轻工部评为工艺美术大师。
崔磊:
上海玉雕名家,籍贯天津,1993年师从洪新华大师,2007年,成立青藤玉舍工作室,现任上海盛世玉文化协会副会长。作品《达摩》获第二届中国玉雕作品“天工奖”银奖,2006年,作品《妙笔生花》获“天工奖”银奖,作品《弥勒》获“天工奖”铜奖,作品《成功》获“天工奖”优秀作品奖。
吴德升:
上海玉雕大师吴德升是玉雕界公认的顶尖大家,一直以来以人物和立体件见长,近年来,他的作品更是注重创新与探索。一块块美玉在他的雕琢下,有了时代的脉搏。2004年,被评为全国玉石雕刻艺术大师,2006年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代表作有《十八罗汉》、《济公》、《妙趣横生》等。
易少勇:
易少勇是上海近几年来涌现出的玉雕名家,他是一位以刀代笔,把书法刻在玉上的玉雕书法家,堪称中国玉雕书法第一刀!他的作品无论从玉牌的形状构思,到画面的构图,再到雕工的细腻,都可以说是玉牌雕刻的上乘之品。2004年,荣获“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称号,在历年的“天工奖”评比中,他的作品多次获奖。
翟依卫:
海派玉雕新生代中坚力量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构图新颖,精致素雅,很好地将中国古老的玉雕技术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独具匠心,意境高远,颇受人们的喜爱。翟倚卫擅长玉牌的雕刻,虽形制简约却刻画凌厉,薄浮雕、浅浮雕以及阳刻、阴刻等不同组合透射立体感与空间感,刚柔相济,深浅互倚,层次丰富,展现出白玉独有的令人折服的气韵与生命力。
瞿惠中:
瞿惠中是我国著名器皿件雕刻专家,毕业于上海玉石雕刻专科学校。他为人谦虚热忱,将南方人的精细与北方人的粗旷融于一身,其所雕刻器皿件“雍容华贵中显淡雅,玲珑秀丽中藏老辣”,实属“金屋藏娇”之藏品。作品《中华九龙翡翠玉笔》被人民大会堂永久性收藏,白玉作品《玉宝壶》、《青玉祝福壶》相继在2006年、2007年获得了“天工奖”金、银奖,2008年,《虎耳双环瓶》又获得了中国玉器“百花奖”金奖。
彭正和:
海派玉雕师彭正和在玉雕业已经奋斗了36年,36年的积累,让他在玉雕创作中长袖善舞,自由驰骋。无论是花鸟还是动物,都得心应手,妙笔生花。业内人士认为,他的作品雕工细腻,清新淡雅,充满了情趣,海派风格浓郁。他所擅长的螃蟹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具有很强的立体感,令人称绝。
于雪涛:
上海玉雕名家,其在创作上一直追求讨喜、自然的风格,作品并不抽象,观赏性很强。他的作品集形、神、巧于一体,融合了古典美与现代美,令人耳目一新。《寿公寿婆》摆件获2005年天工奖“银奖”,《和合二仙》、《钟馗》获2007年天工奖“优秀作品奖”,《财神》获2008年上海首届神工奖“金奖”。
颜桂明:
在上海玉雕界中,颜桂明被尊誉为“四大天王”之一。他的玉雕作品以传统人物创作为主脉,兼有花鸟、山水作品。他的人物创作风格源于传统.又有创新,而他的仿古玉雕则忠实地继承了清代玉雕山石、人物、松柏的表现手法,古韵悠长。2006年《菩提佛祖》获“天工奖”金奖,2007年《祥云如意自在观音》获得“天工奖”金奖,2008年《事事如意》获得“百花奖”金奖。
王金忠:
海派玉雕大师王金忠擅长花鸟、人物的雕刻,他的作品大多选择带皮色的和田子玉,通过对皮色的巧妙处理和运用,既体现出了材质本身的特质,也让作品焕发出了夺目的光彩。业内人士评价说,王金忠的作品素雅、灵巧,把艺术的美感和精致的雕琢工艺完美地结合起来,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
吴灶发:
上海玉雕大师吴灶发今年只有37岁,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在上海玉雕界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他的每件作品都犹如小品风景画,于简洁、明快中蕴含诗情画意,让观者仿佛闻到到大自然的气息,生动的花鸟经过他的再创作,流露出独具匠心的韵味,让人爱不释手。2004年,吴灶发成立了自己的个人工作室——博艺堂。
郭万龙:
郭万龙作为“上海九小龙”之一,师从国家级玉雕大师刘忠荣,在玉雕工艺上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并且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和特有的悟性,开创出了自己的工艺特色,现在已经成为海派玉雕的栋梁。郭万龙擅长花鸟、动物题材的雕刻,他的作品简单、洗练,充满了生活的情趣。2000年,他成立了郭万龙工作室。
曹国斌:
在十几年的玉雕创作中,海派玉雕大师曹国斌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个人的风格,他的作品线条流畅,构思巧妙,将写实与写意很好地结合了起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现代的表现手法,给观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可以说是独树一帜。曹国斌对自身的定位和方向有着清醒的认识,并在创作中实践着对玉雕的理解。
万伟:
辞掉稳定的工作,毅然来到上海发展,上海玉雕师万伟所走的每一步都伴随着努力和思索,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完成了从稚嫩到成熟的蜕变,并成就了一番自己的事业。创作中,万伟从寿山石和田黄石的薄意创作中吸收灵感,作品将艺与画理融为一体,构图巧妙,层次丰富,清新隽永,给人以深刻印象。
徐志浩:
经过十几年的勤奋耕耘,徐志浩在上海已经小有名气,并和崔磊、尤之光、于雪涛、黄罕勇等大师被誉为“上海九小龙”。作为倪伟滨大师的高徒,在创作中,他追求写实的风格,而在表现手法上,则注重虚实对比,作品风格可爱,文化气息浓郁。
孙光海:
上海玉雕师孙光海在观音和仕女的处理上,以深浮雕表现丰富的层次,配以简洁的线条,突出人物的饱满,抓住一个细部精雕细琢,其它部分则着重“留白”,这种疏与密的对比给观者以强烈的视觉表现力。
张合冰:
经过不断摸索,张合冰在玉器打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方法和技巧。在他的妙手之下,一件件粗糙、不完美的玉器焕发出了耀眼的光彩,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在这个过程中,张合冰不仅得到了玉雕师的肯定和赞许,也收获了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王平:
海派玉雕大师王平的观音风格主要以唐朝观音为范本,在传统题材上出新意。他对观音的要求是要福态,线条简洁流畅,体态丰腴,整体造型柔美。唐朝观音最显著特点就是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创作构图上,主次分明,主体突出:作品主体多用西洋雕塑的写实手法,精细立体;陪衬部分,则力求线条简、捷、柔、顺,突出主体。
黄罕勇:
黄罕勇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打破玉雕的固有审美范式,让理念直接呈现出来,引发观者的思考。这样的处理手法,在思想的表达上对整个行业都有示范意义。正如他所说,打破固有的审美范式,表达情感,寄托思想,使作品成为独一无二的当下表达,会是玉雕艺术的将来方向。
苏州
蒋喜:
作为苏州玉雕技艺的领军人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之一,蒋喜雕琢的作品形神兼备,精美绝伦,被海内外许多玉器收藏家收藏。他在继承苏州传统玉雕技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不愧是“苏帮”玉雕的传承者。作品《辟邪》获2008年“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白玉《望天吼》获2008中国玉器百花奖(广州)金奖。
杨曦:
杨曦先生的作品,均以造型简约、线条流畅、主题鲜明为特点,充分地把东西方艺术文化完美结合,对传统玉文化及苏帮玉器作了一个时代的延伸及发展。他所开创的“虚实结合”的新技法,丰富了玉雕的内在韵致,赋予了苏州玉雕崭新的艺术生命。
吴金星:
作为苏作玉雕界代表人物之一——吴金星的创作擅长仿古、动物、花草,作品造型生动,尤以貔貅、马等动物件为特长,神态憨态可掬,趣味浑然天成,广为玉石爱好者及收藏家的追捧。他的动物件是活的,是有气韵的,作品中充盈动感,流淌着韵律和节拍。
葛洪:
葛洪的风格是把仿古和现代相结合,题材还是传统的,但是布局、设计现代化。他广泛吸收西方雕塑技法、布局,灵活运用,强调国画底蕴、文化底蕴。不惟古,也不一味求新。他的设计巧妙,不惜料而惜美,不惟料而惟艺,并广泛吸收西方雕塑技法。常会让人眼前一亮。
俞艇:
苏州玉雕大师俞艇创作擅长器皿,动物,花草,作品以工整秀雅著称,他潜心研究,大胆创新,把瓷器的造型运用到玉器上,形成独特的、富于自己特色的玉雕精品,其设计创作的玉雕器皿类作品风格独特,曾在多次国家级博览会上荣获大奖,作品深受广大收藏爱好者与业界人士认同。
扬州
顾永俊:
他在继承中创新,又在创新中继承,恢复了失传200年的“山子雕”。2002年,他创作的《潮音洞》获首届中国玉雕作品“天工奖”金奖,2003年,《汉柏图》获“天工奖”金奖,2004年,《童子观音》获“天工奖”优秀作品奖,被誉为中国“山子雕”第一人
高毅进: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雕大师。出生于扬州,擅长玉雕器皿件的制作和设计
冯钤:
2003年成立了自己的玉雕工作室《天时水晶加工厂》从事杂件、动物类玉雕作品的创作。2006年在扬州举办的“百花玉缘杯”玉雕大赛中,作品水晶的《合家欢》获得了玉雕类银奖。2007年在北京举办的首届国际“东方金钰杯”玉石雕大赛中,作品和田青花籽玉的《合家欢》获优秀作品奖。2008年在扬州举办的“百花玉缘杯”玉雕大赛中,作品和田黑白青花籽玉《海阔天空》获得银奖。
顾铭:
扬州工艺美术师顾铭在继承传统山子雕技艺的同时,对山子雕又进行了发扬和创新,作品构图简洁、层次分明、主题突出、意境悠远、视觉效果强烈,将艺术的美感和材质的特性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既具有浓郁的个人风格,也迎合了现代人的审美心理,得到了良好的市场反馈。
余勇:
在雕刻大师顾永骏、薛春梅、颜桂明的悉心指点下,他精益求精,不断创新,作品在扬州及全国性的玉雕评比中屡获佳绩。在创作中,余勇将扬州山水与海派玉雕的处理手法结合在一起,收到了耳目一新的效果。
朱逸坤:
扬州玉雕师朱逸坤不善言谈,做事低调。从水晶转而攻玉雕,他的转型之走路得比较顺畅,但他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不断尝试和改变着。在创作中,他把俏色运用于创意和设计中,并贯穿于整个环节,注意发挥材质的特点,通过巧妙的构思和精雕细琢的工艺,赋予作品强烈的视觉表现力。这种以“巧”取胜的思路让他的作品更具特色。
郭忠广:
扬州玉雕师郭忠广既有巧妙的设计能力,又具有娴熟的雕刻功底,作品构图层次分明,雕琢玲珑剔透,意境悠远,具有很强观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他的山子雕也如他的人品,处处透露着大气和质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杨光:
作为在扬州乃至全国都享有盛誉的器皿件高手,扬州工艺美术师杨光执著于炉瓶器皿的雕琢,他在继承青铜器、古玉等传统造型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形成了端庄、大气、典雅、细腻的创作风格,作品造型新颖、题材别致,颇具功力。
黄斌荣:
作为出道较早的的玉雕师,黄斌荣的低调是出了名的。不事张扬,为人随和是大家对他的评价。而他自己也说,随遇而安是自己的处世原则。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心态,他的作品总能给人以恬淡、素雅之感,在细细的品味中,总会读出一份宁静和悠远。
陈大军:陈义才,
扬州玉雕师陈义才陈大军父子以炉瓶器皿见长,他们制作的器皿仿古味道很浓,深受藏家的青睐。业内人士说,他们制作的炉瓶料型完整、干净,很显工艺,尤其是薄胎瓶,在保有传统风韵的基础上,又有创新,在扬州很少见。陈氏父子获奖作品:2006年,《南瓜雕花大罐》获“天工奖”金奖,2007年,青玉《三足炉》获“天工奖”优秀作品奖,2008年,青玉《风亭秋景图》插屏获“天工奖”优秀作品奖,2006年,白玉《观音》获“百花玉缘奖”银奖2008年,白玉《晴川揽胜》插屏获“百花玉缘奖”金奖。
汪德海:
中国玉石雕刻大师汪德海继承和发扬了“扬州山子雕”技法,并在此基础上大胆利用浮雕的技法,形成了儒雅大气、意境清秀的玉雕风格。其作品中人物造型优美、制作精巧、秀丽文雅萧洒,在题材内容上比较广泛,打破了单纯的古代仕女形象和单调的构图,创造了主题与景物相结合的多层次的画面。烘托了人物的内在情感,使人物更加栩栩如生。其山子雕巧妙利用玉石自然优美的形态,因色设物、随形施艺,把人物山水、花鸟鱼虫、珍禽异兽、亭台楼阁统一在一个画面上,层次无穷,意境深远。
薛春梅:
薛春梅近三十年从事玉雕创作研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薛春梅在题材、表现技法等方面,秉承傅承、善于创新,融合“南秀北雄”的艺术之长,形成了“清新婉约、细腻隽秀”的个人艺术风格。所创作品充分展现了构思新颖,布局精巧,意境含蓄、深邃,人物刻画惟妙惟肖,形神兼备的艺术特色。
孔祥军:
秉承扬州玉雕的传统,多年来潜心于创作,专事人物、观音、山子,其以情带意,出古入新,将艺术之工巧与美玉之天成融为一体,风格空明淡远,作品往往见其大意,而不为刻画之痕迹,人物指画纤纤,飘逸俊朗;观音造像,如理如法,庄严慈善;山子蕴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颇具诗画意境。
新疆
马进贵:
中国玉雕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乌鲁木齐玉沅珠宝有限公司总经理。从业41年。擅长炉瓶、人物等设计制作,近年在继承开发“金银错”工艺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其设计制作的《白玉错金嵌宝石西番壶》获“天工奖”银奖,《墨玉错银嵌宝石壶》获“天工奖”优秀奖,《白玉错嵌宝石寿字壶》等三件作品获首届国石和田玉玉雕作品展示会优秀作品奖,《青玉压银丝碗》等两件作品获最佳工艺奖。
马学武:
新疆白玉城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从业33年,擅长炉瓶及其他玉器的设计和制作,其作品多次在国内行业评比中获奖。近年来大力倡导创立具有新疆民族风格的玉雕作品,创办玉雕学校和研究所为培养新疆的玉雕人才做出了突出的贡献。2004年获中国宝玉石协会认定的中国玉石雕刻大师荣誉称号。
郭海军:
中国玉雕大师,乌市瑞玉德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从业20年。擅长薰炉、链瓶等大中型器皿的设计制作,他的作品风格浑厚,简洁明快,具有深厚的中国玉器传统文化底蕴。白玉《人生如意》和《白玉壶》分获“天工奖”最佳创意奖和最佳工艺奖。《达摩》(白玉仔)和《四世同堂》(墨玉)获首届国石和田玉玉雕作品展优秀作品奖。
樊军民:
新疆玉雕大师,从业18年,其作品将南方灵动与北方粗犷大气的风格结合了起来,因材施艺,生动活泼,线条流畅优美,简洁明快,造型精美。《碧玉瓶》、《白玉如意瓶》、《仔玉和合二仙》等4件作品分获“天工奖”优秀作品奖和最佳工艺奖。《仔玉和合二仙》获首届国石和田玉玉雕作品展优秀作品奖;《僧帽壶摆件(白玉)》《白玉摆件》、《大肚佛手把件》获最佳创意奖。
周雁明:
新疆玉雕大师,从业22年。其创作以北派风格为主,以明清工艺为代表,量料取材,因材施艺,创作了大量瓶素、人物、走兽等作品。白玉《半个月亮爬上来》获“天工奖”优秀作品奖。白玉《喜上眉梢》和《祝寿平安瓶》两件作品获首届和田玉玉雕作品展示会“最佳工艺奖”。
陶虎:
陶虎,1962年生,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现任新疆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副会长,新疆工艺美术协会副秘书长,新疆工艺美术大师,新疆品玉轩珠宝店总经理。陶虎擅长器皿和山子雕的设计和制作,他继承我国北派玉雕技法,并根据地域特点探索创作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郁的民族风格的作品,为新疆玉雕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邵飞:
新疆玉雕界新生代的代表人物之一,1992年,跟随中国玉雕大师马学武前往上海学习,技艺有了长足的进步。2001年,回疆创业,开办玉无双玉器店,并成立了个人工作室,专心玉雕作品的创作。邵飞擅长人物摆件,其作品创意巧妙,造型生动,雕法精细,富有灵气。作品多次在国石玉雕评选中获奖。
陈曙明:
新疆玉雕大师陈曙明在艺术创作上继承发扬了前人的精髓,同时又融入了个人的风格。他集中国文化艺术及绘画传统与雕刻艺术为一体,以玉雕琢磨工具代替了画笔、雕塑刀,结合平深浅浮雕、圆雕、镂空雕等技艺,倾注创作激情,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作品思想。他的“俏色微雕”作品精妙绝伦、美不胜收,被新疆文化界及新闻媒体称为“和田玉微雕第一人”。
吴健:
作为新疆玉雕界中生代的代表之一,20多年来,吴健虽然短暂离开过这个行业,但他对美玉的喜爱、对玉雕的痴迷却从来没有减弱,不知不觉中,他已经开辟了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吴健在乌鲁木齐玉雕圈子里可以算是比较另类的。他很少参与应酬,大多数时间,他都把自己关在工作室里,构思创意、设计作品。在他看来,能够知足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这就够了……
北京
姜文斌:
在北京玉雕界,姜文斌被大家“怪才”,自80年代初开始进入玉雕行业以来,他已经在这一领域奋斗了30多年。姜文斌是一个功底深厚、思路敏捷、涉猎广泛、技艺全面的玉雕大师。2005年,他所创作的和田白玉《华夏雄风图》被评为当代玉雕珍品,这几年,他连续创作了《华夏雄风图》、《炎黄之根》、《群仙祝寿》、《钱塘江的传说》等作品,深受市场青睐。
苏然:
中国玉雕大师,其作品在设计上延续了宫廷玉器的大器风格,并巧妙运用各个历史时期的图纹花样,融入其他姊妹艺术,在意境上追求文人的闲情逸致和诗情画意。2004年,作品白玉《双龙牌》获天工奖铜奖,2005年,白玉《咏梅牌》获天工奖银奖,白玉《桃园结义》、《煮酒论英雄》获优秀作品奖,2007年,《高山仰止》、《释道儒》获天工奖银奖,《玉璞神刀》、《江山永固镇》、《九思铭》、《岁寒三友》等作品获优秀作品奖。
宋建国:
在中国玉雕艺术家中,擅长绘画、艺通丹青的人不在少数,这不足奇,绘画本是玉雕的基础,造型设计,描样画活,没有过硬的美术功底,遑论玉雕创作?但从画家转身成为玉雕艺术家的人却不多,成为玉雕大师的人更是凤毛麟角。宋建国是这其中的一位,而且是一位成就斐然、风范卓立的玉雕艺术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李东
李东的玉雕创作近年来呈现出锐意进取的态势,这种进取,即表现于他从牌饰把件人物山子到大型玉雕的广泛涉猎,也表现为对玉雕文化含量的潜心求索。他勤思、善学,心游万仞,精骛八极,常有灵光乍现的奇思秒想。但以巧取胜并非他所长,他的事业起步和发展于皇城根,传统的文化基因融注于他的血脉之中,加之凭借京城人文荟萃之地的优势,丰厚的文化资源成为他成长的有益滋养,由此形成了沉浑、大气、健朗、阳刚的艺术风格,在玉雕艺术实践中,大步迈上一条致力开掘国学资源传统文化的皈依与创新之路。
中国玉雕类工艺美术大师都有哪些?
洪新华:入行三十年,擅长雕琢人物作品,同时,创作的题材又十分宽泛,花卉、动物、山水、器皿等等,中国玉雕的传统题材无所不通,其作品形象传神、线条流畅,取材精纯、雕工精润。产品多次在全国获奖,被国家轻工部评为工艺美术大师。
崔磊:上海玉雕名家,籍贯天津,1993年师从洪新华大师,从艺5年,2007年,成立青藤玉舍工作室,现任上海盛世玉文化协会副会长。作品《达摩》获第二届中国玉雕作品“天工奖”银奖,2006年,作品《妙笔生花》获“天工奖”银奖,作品《弥勒》获“天工奖”铜奖,作品《成功》获“天工奖”优秀作品奖。
吴德升:上海玉雕大师吴德升是玉雕界公认的顶尖大家,一直以来以人物和立体件见长,近年来,他的作品更是注重创新与探索。一块块美玉在他的雕琢下,有了时代的脉搏。2004年,被评为全国玉石雕刻艺术大师,2006年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代表作有《十八罗汉》、《济公》、《妙趣横生》等。
易少勇:易少勇是上海近几年来涌现出的玉雕名家,他是一位以刀代笔,把书法刻在玉上的玉雕书法家,堪称中国玉雕书法第一刀!他的作品无论从玉牌的形状构思,到画面的构图,再到雕工的细腻,都可以说是玉牌雕刻的上乘之品。2004年,荣获“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称号,在历年的 “天工奖”评比中,他的作品多次获奖。
翟依卫:海派玉雕新生代中坚力量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构图新颖,精致素雅,很好地将中国古老的玉雕技术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独具匠心,意境高远,颇受人们的喜爱。翟倚卫擅长玉牌的雕刻,虽形制简约却刻画凌厉,薄浮雕、浅浮雕以及阳刻、阴刻等不同组合透射立体感与空间感,刚柔相济,深浅互倚,层次丰富,展现出白玉独有的令人折服的气韵与生命力。
瞿惠中:瞿惠中是我国著名器皿件雕刻专家,毕业于上海玉石雕刻专科学校。他为人谦虚热忱,将南方人的精细与北方人的粗旷融于一身,其所雕刻器皿件“雍容华贵中显淡雅,玲珑秀丽中藏老辣”,实属“金屋藏娇”之藏品。作品《中华九龙翡翠玉笔》被人民大会堂永久性收藏,白玉作品《玉宝壶》、《青玉祝福壶》相继在2006年、2007年获得了“天工奖”金、银奖,2008年,《虎耳双环瓶》又获得了中国玉器“百花奖”金奖。
玩百万翡翠的他们!盘点中国著名的玉雕大师!
众所周知,玉雕师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一块丑陋的翡翠原石在他们手里往往能展露出美丽的容颜。在玉文化历史悠久的中国,当然有着很多技艺精湛的玉雕大师。
而在有着玉石之王称谓的翡翠界,有那么一些玉雕大师,手下的翡翠都得值百万以上呢!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吧!
1、翡翠玉雕大师—郑国柳
郑国柳出生于雕刻艺术之乡的福建莆田。他15岁起开始学习木雕。掌握了木雕创作的工艺技巧的他,专注于人物、花鸟等木雕创作,成为木雕工艺界的一名新秀。
1999年,郑国柳毅然转行翡翠雕刻,对玉雕技艺的向往及从艺过程的孜孜以求,使他很快完成了从学徒到设计总监的转变。
在雕刻技艺的不断探索中,郑国柳既保留原本木雕创作载体色彩的“厚重感”及其形成的创作底蕴和表现手法,又加以翡翠玉雕的“清新之韵”,实现两种艺术的相通互融,由此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色,艺术造诣也日渐提高。
作品欣赏:
《童心童乐》
《金色年华》
2、翡翠玉雕大师—薛红洋
生于1976年,河南镇平人,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师,揭阳市工艺美术大师,亚洲玉雕大师。
他擅于创作雕刻满绿高色的翡翠摆件,玩件;在俏色、三彩、等多色翡翠的设计雕刻上也匠心独具,代表作巜岁寒三友》满绿笔筒,《万寿如意》高绿摆件,三彩《喜纳富贵》笑佛,黄加绿巜龙游四海》等。
作品欣赏:
《榴开百子》
《慈满人间》
3、翡翠玉雕大师—加龙
青年玉雕大师加龙,年轻有为,师承张炳光大师,自从进入玉雕行业以来,以精湛的雕刻手法和唯美的意境设计,很快就声名鹊起,成为玉雕界不可多得的青年级大师。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加龙大师的雕刻艺术炉火纯青,每一件出自他之手的雕件都富有意境,给人无限想象空间。
所谓“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加龙大师赋予翡翠的美好意境和寓意,与中国的古典美学和文化底蕴相融合,实在让人惊叹!
作品欣赏:
《竹林梵音》
《祥龙赐福》
这些玉雕大师的作品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美的感受,更是让我们知道了翡翠玉雕之所以是中华传统玉文化瑰宝的原因。感谢如今依然认真工作的伟大的玉雕师们!
【老王论翠】老王,云南爱翡爱翠珠宝创始人,用生命去拥抱翡翠的极度痴迷者。
喜欢翡翠,请加个人微信:feicui811(爱翡爱翠珠宝),公众号:fczbzs(翡翠珠宝知识)
有哪些玉雕经典作品?
作为玉文化传承至今最不可缺少的角色,玉雕师们一代代用自己精湛的技艺将翡翠玉雕展现在众人眼前。而当我们都在欣赏这些美物时,却忘了背后可能花了几年时间工作的他们。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十七位玉雕大师的经典作品吧!
1、翠鸟印章 翡翠
带色翡翠,翠色娇艳欲滴,饱满浓厚。圆雕印章一枚,章钮为写实,圆雕翠鸟一只,灵动逼真,俏色运用恰到好处,极具欣赏收藏价值。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王俊懿作品。
2、蝶舞观音 翡翠
色翠绿映水,质细密润泽,宛若天遗瑰宝!正面浮雕观音菩萨像,背面以蝴蝶为衬,观音与蝴蝶皆满色,高浮浅镂,层次清晰,冶艺繁细。作品色、质、形、工、意兼得,寓意:“大展宏图,万事顺意”,是件翡翠中难得一见的精品。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张伟良先生作品。
3、青云得路 翡翠
作品俏色运用巧妙,黄,紫,绿三色合一。雕琢人物精细、传神,动作造型也是自然舒畅。图案选自传统题材,寓意吉祥。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翁伟民作品。
4、白云人家 青花玉
为了更好的表现出白云人家的意境,用了一种新的视角来雕刻这件作品——鸟瞰。自上往下望,透过层层白云,隐约可见二农耕作,古松参天。山前散落着几户农家。牛儿三三两两的走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袁嘉骐先生作品。
5、海的女儿 寿山石
选材优质寿山石,通过圆雕,透雕出女子站与巨形贝壳之中,珊瑚环绕,群鱼相伴。女子身材丰腴饱满,手握珍珠,昂首闭目,享受大海母亲的滋润。作品造型唯美,细节精湛,加上“国石”之色,实为寿山艺术精品。中国玉石雕刻大师林飞作品。
6、稻鱼共荣 青田石
颜色红黄相间,质地温润。作品运用大量镂雕及圆雕,写实的将稻穗表现出来,一串串稻穗饱满,逼真生动,极具视觉冲击力,且将田间美景与水中之境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是青田艺术精品。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周金甫作品。
7、睡罗汉 寿山石
材料质地细腻,色若黄金,金色分布均匀,给人以帝王之气。雕琢睡罗汉,卧于瑞兽之上,闭目养神,神情怡然,大鼻圆眼络腮胡,形象贴切。作品料好工佳,代表寿山石雕的极高水平。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王祖光作品。
8、夜游赤壁 青花玉
“夜游赤壁”是“立体国画艺术”在玉雕山子工艺上的体现。作品借和田青花籽玉之美妙天然,塑赤壁千古天险,造诗境羽化登仙之感。使国画艺术与玉、与理、与情、与境,浑然天成,脱尘化境,妙工巧成。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宋建国先生作品。
9、牡丹纹双龙耳盖瓶 白玉
玉质为和田籽料,温和坚韧。镂雕牡丹为钮,一点留皮俏色,侧面镂琢双凤,精美绝伦。瓶身以高浮雕雕琢绽放牡丹,花枝叶茂,花上方一对喜鹊嬉戏而飞,主次呼应,意寓“花开富贵”。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高毅进先生作品。
10、协同上潮 青花
青花籽料,细腻温润,黑白分明,依石而雕,俏色巧妙。两只黑熊在潮水中协同捕鱼,神态逼真,动感强烈,细部处理到位。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周雁明作品。
11、贵妃醉酒山子 白玉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人物景致比例协调,线条优美流畅,气质卓越生动,显示了大师敏锐的艺术洞察力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大师以别具匠心的设计构图、鬼斧神工的雕刻工艺,再现了“杨贵妃醉舞沉香亭”的经典故事。中国玉石雕刻大师汪德海先生作品。
12、逸和青莲 青玉
本作品以莲花、莲子为主题。将荷花花叶塑造成壶柄和壶嘴,莲子雕刻成壶身。整件作品生动有趣,充满生活情趣。第三届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瞿会中作品。
13、灵猴
带皮白玉,细腻温润,浅浮雕灵猴之脸与手,利用白玉天然皮色写意表达灵猴之身,极具欣赏把玩价值。中国玉石雕刻大师樊军民作品。
14、刘海戏金蟾
由白玉籽料雕成的手把玩件,玉质温润,细腻无暇。刘海开脸生动,面相饱满,喜笑颜开。“刘海戏金蟾,步步得金钱”,寓意幸福美好,财源兴旺。中国玉石雕刻大师郭海军作品。
15、福寿绵延
温润细腻之白玉,带少许皮色。作者利用线条的变化,线与面的结合,艺术化、抽象化地来表现主题,让观者回味,体会其独特的创作风格。中国玉石雕刻大师马学武作品。
16、春 青花
青花籽料,黑白分明,质地细腻油润。依石而雕,黑色部分巧做瀑布式的长发,创意十足。浴女丰臀细腰,脸蛋没于长发之中。作品的观赏性与把玩性极佳,是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吴德升作品。
17、太极壶 白玉 青玉
青玉细腻,颜色均一;白玉温润,质地上佳。青白玉相互结合而成太极之形,独具匠心。中国玉石雕刻大师魏玉中作品。
以上这十七位玉雕大师只是我们玉雕界千千万万个玉雕师里的一小部分,还有更多的玉雕师傅在和他们的作品作“斗争”。致敬我们伟大的玉雕师!
【老王论翠】老王,云南爱翡爱翠珠宝创始人,用生命去拥抱翡翠的极度痴迷者。
喜欢翡翠,请加个人微信:feicui811(爱翡爱翠珠宝),公众号:fczbzs(翡翠珠宝知识)
该文章由作者:【拥护党的纲领】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