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鱼的图片和名字
海鱼的图片和名字
海鱼的图片和名字,很多人对于海鱼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在地球上,海洋的面积就占了80%,而在海洋中有各种各样的海鱼,海鱼只能生活在密度高的咸水中。下面看看海鱼的图片和名字及相关资料。
海鱼的图片和名字1
1、鲨鱼
鲨鱼可以说是海里的霸王,它也是海鱼的一种,而且是一种非常凶残的食肉性动物。鲨鱼的体积非常大,甚至可以吞噬人和动物,但是它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它的鱼鳍可以做成鱼翅,对人体非常的滋补,是非常昂贵的一种补品。
2、鳕鱼
鳕鱼也是海鱼的一种,它生活在海洋的深海中,这种鱼在欧洲地区非常出名。鳕鱼的种类也有很多,是一种生活在深海的高营养价值的海鱼,鳕鱼的鱼肉是雪白的,吃起来口感很好。
3、三文鱼
三文鱼这种鱼很常见,是比较出名的海鱼之一,三文鱼的鱼肉可以做刺身,也可以直接生吃。而且三文鱼是一种可以美容的鱼,很多女性都爱吃这种海鱼。
4、安康鱼
安康鱼的外观看起来非常恐怖,所以它也被叫做海鬼鱼,它属于一种深海鱼。这种鱼对人体也有很好的滋补作用,攻击性非常强,具有锋锐的牙齿,可以帮助它捕捉到猎物。
4、鳓鱼
鳓鱼别称火鳓鱼、鲙鱼、白鳞鱼、白力鱼、曹白鱼、春鱼、黄鲫鱼等,为暖水性近海中上层洄游的重要经济鱼类,喜栖息于沿岸及沿岸水与外海水交汇处水域,黄昏、夜间、黎明和阴天喜栖息于水的中上层,白天多活动于水的中下层,遇大风、淡水或打雷时则沉入海底。
5、秋刀鱼
秋刀鱼是颌针鱼目竹刀鱼科秋刀鱼属的唯一一种,也是重要的食用鱼类之一,为中上层鱼类,在部分东亚地区的食物料理是种很常见的鱼种,栖息于水深0~230米的太平洋亚热带或温带海域中,分布于北太平洋区,包括日本海、阿拉斯加、白令海、加利福尼亚州、墨西哥等海域。
6、带鱼
带鱼属于脊索动物门下脊椎动物亚门中的硬骨鱼纲鲈形目带鱼科,别称刀鱼、裙带、肥带、油带、牙带鱼等,头尖口大,至尾部逐渐变细,身高为头长的2倍,全长1米左右,性凶猛,主要以毛虾、乌贼为食,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在中国的黄海、东海、渤海一直到南海都有分布,和大黄鱼、小黄鱼及乌贼并称为中国的四大海产。
海鱼的图片和名字2
1、黄鱼因为其鳞片为黄色,被人们叫做黄鱼,被人们称为的四大海产黄鱼就是其中之一,黄鱼又包括了大王鱼,大黄花鱼等。
2、黄姑鱼就是我们平常在河里钓到的一种鱼,它的背部有刺,而且和小黄鱼一样的颜色,黄姑鱼一开始也是从海里引进来的,并不是河鱼,而是海鱼。
3、白姑鱼是没有须的,白姑鱼的腹部主要呈银白色,这也是可以作为一个区分的地方,因为白姑鱼长得很大众化所以很多人难以区分。
4、米鱼又叫做鮸鱼,它的外表看起来非常像鲈鱼,腹部为灰白色,大米鱼的体型也是比较显著的一种海鱼,看起来比较不同。
5、赤魟是一种沿海地带经常能够看见的鱼种,这种鱼的尾巴上有一个硬棘,这上面是有一个毒腺的,所有垂钓的人一定要多多注意,一旦被蛰到后会引起很剧烈的疼痛感。
6、带鱼也是四大海产之一,它主要分布在黄海,东海,南海等地带,这种鱼的性格是很凶猛的,主要捕食乌贼等海生物生存。
7、海鳗是一种非常凶猛的肉食性鱼种,海鳗主要产于中国的`沿海和东海地区。
以上就是海鱼的常见种类及图片大全了,有没有大家认识的海鱼呢?我在这里只列举了一些比较有名的海鱼,海鱼其实很多都是需要注意的,它们身上有具有攻击性的器官存在,在捕捞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
海鱼的图片和名字3
常见的海鲜有:
1、鱼类:
沙鱼、大鸦片、大海鳝、大鲁子、三文鱼、小嘴鱼、棒鱼。?老板鱼、黄花鱼安康鱼、拔鱼、加吉鱼、海浮鱼、八角鱼。?沙丁鱼、红头鱼、大头鱼、昌鱼、大黄鱼、雅片鱼、小嘴鱼、多宝鱼、海黑鱼等。
2、虾类:
龙虾、龙虾仔、基围虾、皮虾、青虾、大海虾、卢姑虾、竹节虾等。
3、贝类:
小海波螺、香螺、香波螺、辣波螺、尖波螺、偏定螺、海兔、花螺、钢螺、赤子、蛏子等
1、蛏(青)子——蛏子
蛏(chēng)子 razor clam为海产贝类。软体动物。介壳两扇,形状狭而长,外面蛋黄色,里面白色,生活在近岸的海水里,也可人工养殖,肉味鲜美。有缢蛏、竹蛏等
2、鲳鱼
是热带和亚热带的食用和观赏兼备的大型热带鱼类。柳州鲳鱼在500-1500克/条左右,肉味有如鲻鱼的香味。其鱼肉中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W-3系列,是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物质,胆固醇含量也低于所有的动物性食品,鲳鱼肉厚、刺少、味佳,营养丰富,是天然营养佳品。
3、淡菜——贻(yí)贝
是大众化的海鲜品。可以蒸、煮食之,也可剥壳后和其他青菜混炒,味均鲜美。由于贻贝产量大,收获后不易保存,历来多煮熟后加工成干品——淡菜。淡菜营养价值很高,并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4、鱿鱼
鱿鱼,也称柔鱼、枪乌贼,是软体动物门头足纲鞘亚纲十腕总目管鱿目开眼亚目的动物。体圆锥形,体色苍白,有淡褐色斑,头大,前方生有触足10条,尾端的肉鳍呈三角形,常成群游弋于深约20米的海洋中。
5、泥螺
体呈长方形,头盘大而肥厚,外套膜不发达。侧足发达,遮盖贝壳两侧之一部分。贝壳呈卵圆形,幼体的贝壳薄而脆,成体较坚硬、白色,表面似雕刻有螺旋状环纹,内面光滑,有黄褐色外皮。无螺塔和脐、无厣。
6、带鱼
带鱼的体型侧扁如带,呈银灰色,背鳍及胸鳍浅灰色,带有很细小的斑点,尾巴呈黑色,带鱼头尖口大,至尾部逐 渐变细,身高为头长的2倍,全长1米左右。性凶猛,主要以毛虾、乌贼为食。
7、基围虾
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科。最大体长可达19cm。近岸浅海虾类,它具有杂食性强、广温、广盐和生长迅速、抗病害能力强等优点,而且能耐低氧,具有潜底习性。因壳薄体肥,肉嫩味美能活体销售而深受消费者青睐。
海鱼的种类图片大全
常见的海鱼有鲨鱼、带鱼、石斑鱼、马哈鱼、金枪鱼。
1、鲨鱼
海鱼中最具有危险性的就是鲨鱼,这种鱼的体形比较大,速度也很快,骨骼为软骨,虽然它的骨骼会钙化,但没有真骨头组织。鲨鱼外骨骼不发达,牙齿比较多样,由于其种类众多,所以体形也不一样有大有小。
2、带鱼
带鱼的性情非常凶猛,身体呈银灰色,但尾巴是黑色,长度一般在1米左右。它主要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分布,是我国主要的海产品之一。带鱼的游泳能力比较差,白天会在海面表层漂浮,晚上就会降到海底。
3、石斑鱼
石斑鱼是一种暖水性的大中型鱼类,一般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分布比较广泛。其种类较多,一般栖息在珊瑚礁附近,作为独居性鱼类,石斑鱼只有繁殖期才会成群游动。这种鱼还有变性能力,初次成熟是雌性,繁殖一年后就会变为雄性。
4、马哈鱼
马哈鱼也叫大马哈鱼,它是一种冷水性溯河产卵的洄游鱼类,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北部以及北冰洋地区。这种鱼体长为60厘米左右,在繁殖期会进行洄游,进入淡水流域后,它们还会停止摄食,产卵后就会死亡。
5、金枪鱼
金枪鱼是一种大型远洋性商品食用鱼,在香港被称为吞拿鱼,澳门以葡萄牙语称为亚冬鱼。金枪鱼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中部与大西洋中部、属于热带、亚热带大洋性鱼。金枪鱼有8个品种,其中大多数的品种体积巨大,最大的体长可达3.5米,重达600-700千克,最小的品种只有3千克重。
常见海鱼名字及图片
海鱼图片大全如下:
1.黑头鱼
俗名猪嘴鱼,许多种生活在超过1000m的水层。我国主要分布于黄海、渤海、东海以及南海。
2.老板鱼
老板鱼,学名孔鳐,肉多刺少,无硬骨。其肉可鲜食,但更多的是腌制加工成淡干鱼。孔鳐肌肉中含有微量尿素,故鲜食烹调前需用沸水烫一下,以除异味。
3.针良鱼
针良鱼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只产于黄海和渤海,多集中于浅海河口处。针良鱼营养丰富,经济价值很高。针良鱼属于海杂鱼,因其生长周期短,世代更新快,资源易于补充,故常保持一定的渔获量。
4.多宝鱼
多宝鱼,俗称欧洲比目鱼,若进行人工养殖,其生长期明显缩短,在适宜的条件下,当年可达500~600g左右。人工培养的亲鱼,在控温控光的条件下,全年都可获得成熟的卵子,进行人工繁殖采用人工授精方法。
5.鲅鱼
鲅鱼,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均有。夏秋季结群洄游,部分进入渤海产卵,秋汛常成群索饵于沿岸岛屿及岩礁附近,为北方经济鱼之一。
常见海鱼有哪些图片及名称
三文鱼
三文鱼是西餐中较常用的鱼类原料之一,别称北鳟鱼、大马哈鱼、罗锅鱼、马哈鱼、麻糕鱼等,在不同国家的消费市场三文鱼涵盖不同的种类,挪威三文鱼主要为大西洋鲑,芬兰三文鱼主要是养殖的大规格红肉虹鳟,美国的三文鱼主要是阿拉斯加鲑鱼,大马哈鱼一般指鲑形目鲑科太平洋鲑属的鱼类,有很多种,如东北产大马哈鱼和驼背大马哈鱼等。
金枪鱼
金枪鱼是一种大型远洋性重要商品食用鱼,香港称吞拿鱼,澳门以葡萄牙语旧译为亚冬鱼,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中部与大西洋中部、属于热带-亚热带大洋性鱼,游程很远,过去曾经在日本近海发现过从美国加州游过去的金枪鱼。金枪鱼有8个品种,其中多数品种体积巨大,最大的体长达3.5米,重达600至700千克,而最小的品种只有3千克重。
鳕鱼
鳕鱼是全世界年捕捞量最大的鱼类之一,具有重要的食用和经济价值,纯正鳕鱼指鳕属鱼类,分为大西洋鳕鱼、格陵兰鳕鱼和太平洋鳕鱼。通常的鳕鱼的概念扩大到鳕科鱼类,有50多种,大多数分布于大西洋北部大陆架海域,重要鱼种有黑线鳕、蓝鳕、绿青鳕、牙鳕、挪威长臂鳕和狭鳕等。
秋刀鱼
秋刀鱼是颌针鱼目竹刀鱼科秋刀鱼属的唯一一种,也是重要的食用鱼类之一,为中上层鱼类,在部分东亚地区的食物料理是种很常见的鱼种,栖息于水深0~230米的太平洋亚热带或温带海域中,分布于北太平洋区,包括日本海、阿拉斯加、白令海、加利福尼亚州、墨西哥等海域。
鳓鱼
鳓鱼别称火鳓鱼、鲙鱼、白鳞鱼、白力鱼、曹白鱼、春鱼、黄鲫鱼等,为暖水性近海中上层洄游的重要经济鱼类,喜栖息于沿岸及沿岸水与外海水交汇处水域,黄昏、夜间、黎明和阴天喜栖息于水的中上层,白天多活动于水的中下层,遇大风、淡水或打雷时则沉入海底。
赤魟
赤魟别称鯆鱼、草帽鱼、蒲扇鱼、黄貂鱼等,鱼体盘上、下平扁,尾部细长如鞭,尾前部背面有锯齿状硬棘一枚,棘基部有毒腺,属底栖鱼类,常匍伏于江河深潭,夜间活动,以软体动物为食,分布在西太平洋区,包括中国、中国台湾、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西南部以及南海和东海、越南、柬埔寨、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斐济、图瓦卢、马尔代夫等海域,也溯西江到达南宁。
带鱼
带鱼属于脊索动物门下脊椎动物亚门中的硬骨鱼纲鲈形目带鱼科,别称刀鱼、裙带、肥带、油带、牙带鱼等,头尖口大,至尾部逐渐变细,身高为头长的2倍,全长1米左右,性凶猛,主要以毛虾、乌贼为食,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在中国的黄海、东海、渤海一直到南海都有分布,和大黄鱼、小黄鱼及乌贼并称为中国的四大海产。
鲳鱼
鲳鱼是热带和亚热带的食用和观赏兼备的大型鱼类,别称镜鱼、鮀鱼、平鱼、昌侯龟、昌鼠等,为近海中下层鱼类,以小鱼、水母、硅藻等为食,常栖息于水深30~70米潮流缓慢海区内,主要分布于中国沿海、日本中部、朝鲜和印度东部。
凤鲚
凤鲚别称凤尾鱼、子鲚、烤籽鱼等,属于河口性洄游鱼类,平时栖息于浅海,每年春季大量鱼类从海中洄游至河口半咸淡水区域产卵,但决不深入纯淡水区域,刚孵化不久的仔鱼就在江河口的深水处肥育,以后再回到海中,翌年达性成熟。
海鳗
海鳗为凶猛肉食性经济鱼类,集群性交差,具有广温性和广盐性。通常栖息于水深50~80米泥沙底海域。有季节洄游习性。产卵场水深一般在20~40米,广泛分布于非洲东部、印度洋及西北太平洋,沿海均产,东海为主产区。
多宝鱼
多宝鱼和大菱鲆是同种鱼类,在自然海域成鱼最大可长到75厘米,广泛分布于暖热海域中,主要以底栖无脊椎动物和鱼类为食,栖息在浅海的沙质海底,捕食小鱼虾,扁平的身体特别适于在海床上的底栖生活。若进行人工养殖,其生长期明显缩短,在适宜的条件下,当年可达500~600克左右。
鲆鱼
鲆鱼是比目鱼一类鲆科动物的统称,体侧扁,不对称,两眼都在左侧,口前位,下颌多少突出,前鳃盖骨边缘游离,有眼的一侧暗灰色或具斑块,无眼的一侧白色,主要分布于热带及温带海域,沿海均产,如牙鲆、花鲆、斑鲆等。牙鲆、大菱鲆属名贵海产品。
石斑鱼
石斑鱼别称石斑、鲙鱼等,肉质细嫩洁白,类似鸡肉,素有“海鸡肉”之称,又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鱼,被港澳地区推为中国四大名鱼之一。多栖息于热带及温带海洋,喜栖息在沿岸岛屿附近的岩礁、砂砾、珊瑚礁底质的海区,一般不成群,栖息水层随水温变化而升降。
乌鲳
乌鲳为乌鲳科乌鲳属的鱼类,别称黑鲳、铁板鲳、乌鳞鲳等,分布于印度洋北部沿岸至朝鲜、日本以及中国沿海等,属于热带及亚热带中上层鱼类,产于南海、东海和黄海,其中东海与南海产量较多。
黑鲷
黑鲷别称黑棘鲷、乌格、黑格、厚唇等,喜在岩礁和沙泥底质的清水环境中生活,为广温、广盐性鱼类,生存盐度为4.09~35.0‰,生长适应盐度10.0~30.0‰,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沿海均产之,以黄、渤海产量较多,主要渔场在山东沿海,常与其他鱼类混杂一起被捕获,渔期在春、秋两季。
小黄鱼
小黄鱼别称小黄花鱼,体形似大黄鱼,但头较长,眼较小,鳞片较大,尾柄短而宽,冬季在深海越冬,春季向沿岸洄游,3~6月间产卵,主要以糠虾、毛虾及小型鱼类为食,秋末返回深海,鳔能发声,产于东海、黄海、渤海等地,朝鲜半岛西海岸也有分布,为中国重要经济鱼类。
黄姑鱼
黄姑鱼别称黄姑子、黄铜鱼、罗鱼、铜罗鱼、花蜮鱼等,为石首鱼科黄姑鱼属暖温性近海中下层鱼类,外形与小黄鱼相似,一般体长20~30厘米、体重300~700克,具有发声能力,特别是生殖盛期,主要摄食底栖动物,越冬场在黄海南部及东海北部外海。
大黄鱼
大黄鱼别称黄花鱼、黄瓜鱼、黄金龙等,平时栖息较深海区,4~6月向近海洄游产卵,产卵后分散在沿岸索饵,以鱼虾等为食,秋冬季又向深海区迁移,鳔能发声,渔民常借此估测鱼群的大小,分布于南海、东海和黄海南部,为中国重要的经济鱼类,供鲜食或制黄鱼鲞等。
白姑鱼
白姑鱼为石首鱼科白姑鱼属的鱼类,别称白米鱼、鰃仔鱼、白梅、白姑子、沙卫口等,栖息于水深40公尺内之砂泥底海域,产卵季来临时有集结洄游之习性,以小型鱼类、甲壳类等为食,主要分布于属热带、亚热带、暖温带的西北太平洋区,包括中国南海、东海及黄海南部。
大米鱼
大米鱼别称鳘鱼、敏子、敏鱼、鮸鱼、毛常鱼等,形似鲈鱼,体色发暗,灰褐并带有紫绿色,腹部灰白,背鳍鳍棘上缘黑色,鳍条部中央有一纵行黑色条纹喜栖息于混浊度较高的水域,能以鱼鳔发声,性凶猛,白天下沉,夜间上浮,每年4~5月由深水区游向近岸作生殖洄游,以小鱼及小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为主。
该文章由作者:【上海文庙】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