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5大特色的面食,你吃过几种?
我是陕西人,不过是陕南地区的,陕西南北跨度大,饮食习惯也不是很相同。陕北,关中地区的人主要以面食为主。虽然陕南不一样,但是特色的面食我都吃过。其实陕西特色面食不止五种,有八种。陕西历史文化悠久,从春秋战国时期,就被称为“八百里秦川”,孕育了无数中华儿女,也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陕西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分为陕南、陕北、关中地区,在饮食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因为关中地区盛产小麦,而且产量巨大,所以这里的人们都是以面食为主,其中面条就是大家经常会吃到的主食,陕西人对于面条的喜爱不言而喻,就像广东人喜欢肠粉,北京人喜欢豆汁等等。在陕西面条的种类数不胜数,粗略算一下,至少有几十种,有些甚至闻名全国,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闻名陕西的8种面条,每一种都别具特色。一、臊子面臊子面是陕西标志性的美食,它发源于西府,也就是陕西宝鸡岐山,它的味道以酸香为主,配料十分讲究,黄色的鸡蛋皮、黑色的木耳、红色的胡萝卜、绿色的蒜苗、白色的豆腐等材料,既好看又好吃。臊子面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岐山臊子面,一种是扶风臊子面,第一种颜色红亮微辣,第二种金黄酸香,两者大致的做法差不多,主要在漂菜上有区别,岐山臊子面是以韭菜花,蒜苗花为主,而扶风臊子面是以葱花为主。二、扯面扯面顾名思义就是将醒好的面条扯开,有宽面,也有韭叶,这种面条在陕西和山西都很流行,尤其是宝鸡地区最为正宗,劲道的面条,配上肉臊子,再配上青菜、西红柿鸡蛋、胡萝卜土豆丁等等,扯面虽然调味很简单,但是辣子非常关键,决定了扯面是否好吃。三、biangbiang面它是陕西著名的面食,biang是一种象声词,因为在桌面的时候会发出biang的声音,所以因此得名,据说秦始皇吃惯了山珍海味,没有胃口,下面的人就去街头买了一碗平民小吃,结果秦始皇吃完大悦,称它太美味了,官员回答到biangbiang面,于是秦始皇便赐了一个极为复杂的名字,有意让老百姓写不出。四、油泼面陕西的面条多数都要加上肉臊子,但是油泼面并不需要,无论是宽面条,还是棍棍面条,都可以用来油泼,简单的调味,放上略多的辣椒面,再加以蒜末、葱花之类,热油一泼,便能让人欲罢不能。电视剧《白鹿原》中,张嘉译端着大碗,吃着油泼面,隔着屏幕都馋了。五、蘸水面蘸水面别具特色,听名字就是需要蘸着吃,而且蘸水面是论跟卖,一根面条差不多2元左右,面条很宽也很长。大盆子里放入面条,面汤,青菜之类,称作“清清白白”,每人有一蘸汁碗,调以蒜苗等及五味佐料,食之味美留香。因为蘸水面比较宽,因此也有人称它是“裤带面”。六、驴蹄子面驴蹄子面是西安周边比较有名的面条,因为形似驴蹄子,所以因此而得名,再加上这种面条比较厚实,比较简单,似乎像极了驴的倔强。驴蹄子面非常的顶饱,吃上一碗,几乎一天都感觉不到饿,对于消化不好的人,这种面还是要少吃。七、饸饹面饸饹面不仅仅是陕西特有的,在山西、河南等地也是比较流行,相对于普通的白面,饸饹面更容易消化,饸烙面可以做成干拌的,也可以做成汤的,口感非常不错。八、户县软面户县软面是“关中八大怪”之一,因为面条相似裤带,虽然面条比较宽,但是质地比较软,但是面条不容易断,相反颇有嚼头,再配上韭菜、豆腐干、豆芽等菜码,再浇上臊子,保证香的让你流口水。陕西的面条其实还有很多很多,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老陕对于面条的喜爱不言而喻,一碗面条下肚,似乎一些烦恼都能抛之脑后。如今在有些农村,一些陕西人还保留着蹲着吃面的习惯,一口面,一口蒜,那滋味美太太,最后来碗面汤,打个饱嗝,额滴神啊!美滴很。
陕西小吃都有哪些面
陕西小吃都有哪些面
陕西小吃都有哪些面,中国是一个热爱美食的国家,所以陕西也是一个美食大省,它有着非常的悠久的历史,所以从古至今积累了许多的传统美食文化,这些美食在当地居民的手中发扬光大。那么陕西小吃都有哪些面?
陕西小吃都有哪些面1
1、岐山臊子面。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的臊(sào)子面最正宗,是著名西府小吃,在陕西关中平原及甘肃陇东等地方流行。臊子面的配色尤为重要,黄色的鸡蛋皮、黑色的木耳、红色的胡萝卜、绿色的蒜苗、白色的豆腐等材料,既好看又好吃。制作时以大肉“臊子”(即肉丁)加豆腐、黄花、木耳,烹汤浇面而成。岐山臊子面以“薄、盘、光、酸、辣、香、煎、汪”的特点而闻名遐迩。
2、杨凌蘸水面。
杨凌蘸水面的面和汤是分开的,吃的时候从大面盆里夹出宽厚且长的面条拉到碗里的汤中,然后夹着面条一口一口地咬着吃。面白薄筋光、油汪蒜辣香、汤面分盆装、越嚼口越香。杨凌蘸水面讲究个一青二白,青则可以是菠菜、苜蓿、豌豆苗等等,总之是要有那水草一般招摇的青绿于水中,面是拉出来的,宽3-5厘米,长1、5-3米,厚2-3毫米,白白的盘绕于青绿之中。
3、Biáng Biáng面。
《舌尖上的中国》中有一集介绍了陕西Biáng Biáng面。“陕西八大怪”的俗语中有一句“面条像裤带”,讲的就是Biáng Biáng面了。说白了就是一种比较宽的扯面,因为扯面摔打的时候跟案板撞击发出“biangbiang”的声音,因此而得名。Biáng Biáng面在制作的时候,应尽可能选用中筋面粉。
面粉加水和成面团后,需静置醒面,待面团表面光滑后,将其切成(或揪成)一小块儿一小块儿的,抹上植物油,然后揉成椭圆形状后放在一旁备用。待下锅的时候,把刚刚备好的椭圆面饼用两手向两边扯,扯成长条状(如发现面饼扯着吃力,怕扯断,可以两手抓住两边,然后让面条中间上下弹动,面条扯开后还不算完,还得从中间纵向撕开它,再下锅煮熟。
这才叫Biáng Biáng面。Biáng Biáng面讲究面“筋、光、香”,用炒锅炒好肉丁或肉片及辣子、笋片、菜瓜等与面共同翻炒,是色、香、味、形俱全的特色小吃,是很地道的秦地风味。去年我们这里开了家规模不小的面馆,不知道是不是水土不服,没有三个月关门了。
4、鲍鱼翅面。
号称天下第一面的鲍鱼翅面,是在西府哨子面的基础上延伸和创新而来。面条是用特级精小麦面粉、加水、鲍鱼翅粉、鸡蛋清按照一定比例和好,手工揉成面团后用粗木杠上下压薄,比擀面仗擀的面上了一个档次,压薄后用三尺多长的大铡刀切成。鲍鱼翅面一套三碗:
一碗面,二碗汤。一碗面一条面3、8米长,6公分宽,薄如纸,柔似筋;一碗南方鲍鱼翅营养汤,一碗北方酸辣哨子营养汤。面中溶入鲍鱼翅粉、鸡蛋,面体通透、筋道,营养丰富。
5、户县摆汤面。
户县摆汤面是陕西西安市户县(今鄠邑区)的一道特色风味面食,和“大肉辣子”同属户县两大著名风味小吃,并入选中华美食名小吃序列。户县摆汤面有点像过桥米线。最重要的就是那碗老汤,越是陈年的越好,黑黑的酱油色,上面漂满切碎的韭菜叶。吃的时候夹一小箸面条,放入汤里摆一摆,然后再吃,故名“摆汤面”。
陕西小吃都有哪些面2
1、油泼面
相信大家不管喜不喜欢,吃面食,都应该听说过这种面,这种面起源于北方,在陕西西安特别的流行。但实际上,这种面并不是起源于西安,而是起源于陕西咸阳,虽然起源地并不在西安,但是随着各地的互相流通,渐渐的喜欢这种面食的人们也越来越多,因此它在西安也是特别受欢迎的,如果大家到了西安,一定要尝一下这种面。
2、饸络面
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这种面试,特别是看到饸络面的`前两个字,有可能都不知道怎么读。这种面食也是非常的有传统特色,历史非常的悠久。在中国的北方地区都比较流行,不止在西安出名。
3、陕西裤带面。
一听到这种面食的名称,大家可能都比较好奇,为什么叫裤带面?实际上顾名思义就是因为这种面就像裤带一样,又宽又长,因而得名。这种面食酱汁比较多,因此有不同种口味,比如说麻酱,炸酱,三鲜等等。对于人们来说,就有更多不一样的选择。
4、臊子面。
到了陕西西安,一定要尝试一下这种面试,属于陕西著名的特色传统美食。在西安是非常流行的,但实际上它的起源地也并不是在西安,而是在宝鸡,随着经济的发展,宝鸡臊子面逐渐流传到了西安,因此这种面食在西安是非常流行的。
面食相信大家都是比较喜欢吃的,相对于米饭来说,它有很多不一样的种类。而面食又以中国陕西地区的比较出名,特别是陕西的省会城市西安,面食的种类是更多的,比如说臊子面,裤带面等等。大家如果去了西安,一定不要放过吃这些面食的机会。
陕西小吃都有哪些面3
1、宝鸡削筋面
详细介绍:削筋面在宝鸡和凤翔地区是非常出名的,起源于春秋时期,这种面食最大的特色就是面条劲道爽滑,吃起来又辣又香,非常的适口。
2、岐山臊子面
详细介绍:臊子面是陕西非常出名的一个美食,起源于商周时期,它的特色就是味道酸辣,面条也是劲道十足。
3、油泼面
详细介绍:油泼面早在秦朝时期就非常出名了,属于比较典型陕西美食,将宽面煮熟之后加上辣椒面、肉丝、花椒等配料搅拌,味道特别鲜香。
4、户县软面
详细介绍:户县软面的面条非常款,大约有两寸左右,但是面皮非常薄,吃起来很有嚼劲,并且还有一股天然的麦香,外地朋友来到陕西一定要尝试。
5、杨凌蘸水面
详细介绍:杨凌蘸水面的面皮非常劲道,汤底也是比较咸辣的类型,吃起来很爽口,里面的菠菜、苜蓿、豌豆苗等配菜也让面条看起来更加讲究。
6、礼泉烙面
详细介绍:礼泉烙面的制作方式非常简单,它被称作“世界面食鼻祖”。这种面条只需要将其放在碗中,利用开水反复浇之,然后配上调料即可食用。
7、浆水面
详细介绍:菠菜面也是历史非常悠久的一道美食,将细面中加上腌制好的咸菜,结合辣子红油,吃起来酸辣鲜美,有一种酸汤面的风味。
8、菠菜面
详细介绍:菠菜面是将面粉和菠菜汁融合,将其制作成绿色的面条,不仅看起来非常特别,营养也是非常丰富,很健康绿色的食品。
9、汉中梆梆面
详细介绍:汉中梆梆是陕西历史非常悠久的美食,它的制作方式很特殊,面条是用木梆敲打而成,吃起来会非常劲道,加上汤底和佐料,味道鲜香可口。
10、摆汤面
详细介绍:摆汤面是我国的名小吃,它的面条属于非常细软的类型,吃起来软绵可口,味道闻起来也是香气四溢。
陕西10种经典的面条,你吃过几种?真不愧是“面食王国”
在吃面这件事上,生冷倔强的陕西娃们还没服过谁。
在陕西的大街小巷中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面馆要比菜馆还多
陕西面条的种类之多,划分之仔细,让人瞠目结舌
有这样的说法,来陕西吃面,即使一天一碗两个月都能不带重样的
biangbiang面、臊子面、油泼面……
汤面、拌面、宽面、细面……
各式各样,数不胜数。
那么在陕西众多的面条中,谁是最好吃的?
经过艰难的评比,这10款面条或许是最经典的……
各有各的特色,面食王国真的没跑了
臊子面,是陕西面条中最让人欲罢不能的面条之一,也是最具有包容性的面条。
其 历史 悠久,相传它始于商周时期,在清代已经非常有名。
关于臊子面,还流传着一个故事。
相传周文王自幼没有父母,由哥哥和嫂子将其抚养长大,后来周文王在一次出征时路上淋雨后偶得伤寒,服药数日还是不见好转,一直卧病在床,周王文的嫂子就下厨为他做了一碗热腾腾的手擀面,吃完这碗面条不久周文王就痊愈了,所以为了感谢和纪念嫂子,周文王就将这面称为“嫂子面”,加上臊子又有切碎的肉的意思,久而久之人们就将其传成了“臊子面”。
正宗的臊子面,要面条兼具薄、筋、光,汤要煎、稀、汪,闻起来香,吃起来酸、辣……
夹上一筷子送入口中,面条柔韧爽滑,香浓馥郁、一口入魂。
陕西除了这臊子面,还有一种是名字极为复杂的biangbiang面,俘获了众多吃货的胃。
biangbiang面又被人们叫做裤带面。
为什么好好的面条又要叫“裤带面”呢?
这种面条非常宽,形似人们的裤带,因此就有了这个叫法。
而另一种叫法——biangbiang面,是因为这种面条要用和得非常硬的面团,擀成较厚的面片,再用双手揪住面片的两头用力的将面条摔在案板上发“出biangbiang”的声音。
这种称为biangbiang面或者裤袋面的面条,
不仅叫法“怪”,卖法也很奇怪。
不像其他面条一样按碗或者按斤卖,biangbiang面是要论根卖。
这种面条一根二三寸宽、二尺多长,有时厚如硬币,有时薄如蝉翼,即使最薄的算下来,干面也要三四两了。
biangbiang面看起来很硬,口感却非常光滑柔软,吃起来还很劲道。
“面条像裤袋,辣子是主菜”,
一条又宽又长的面条,佐以卤、辣子、青菜等,吃着过瘾瓷实、满口留香,同时又能展现秦人朴实豪爽的性格。
将那面条擀制得又宽又厚下入锅中煮熟,
捞出后洒上葱花、花椒粉、肉丝、盐、花生碎等配料,
再洒上一层辣椒面淋上一勺热的花生油,
随着热油与辣椒面、面条、配料的碰撞发出一阵滋啦声,
面条食之香辣又柔韧……
油泼面的精华全在油的温度和辣子的细腻程度上,
看似简单,但如果不是陕西人还真做不出来这味道。
蘸水面可谓是陕西汉族有名的小吃,
以面条白薄而筋光、油汪而蒜辣香、汤面分盆装等特点闻名。
吃的时候将大面盆中的面条夹出来放到盛有汤的碗中,
让面条蘸满汤后,大口大口地咬着吃,越嚼越香。
吃蘸水面也是分季节的……
夏季蘸着凉汤汁、佐以新鲜的蔬菜等,就是防暑的绝佳美味,
冬季蘸着热汤,佐以鸡蛋、辣子油、姜蒜等食材,就是驱寒保暖的佳肴。
饸饹距今已有上千年的 历史 ,用料考究、风味极佳。
最初的饸饹面以荞麦面为主料,
搭配熟羊肉、茴香、八角、花椒、葱花等熬制成一锅鲜香的羊肉汤,
将和好的面放入专门制作饸饹的 床子里 ,
面被挤压成长条状后直接下入煮锅中煮熟,浇上羊肉汤、配以青菜即可,
浅褐色的面在浓郁的羊肉汤中,汤面上飘着切得细碎的蒜苗,
显得格外诱人食欲。
—06— 菠菜面
菠菜面,顾名思义就是用菠菜汁和面制成的面条,
颜色翠绿、入口后劲道爽滑才是一碗正宗的菠菜面。
地道的菠菜面在陕西的各种面条中,
不仅在色泽上独具特色,其极高的营养价值也“秒杀”了其他品类的面条。
旗花面俗称汤汤面,又可以称为“奇花面”。
面煮熟之后,佐以鸡蛋花、葱花、海带、黄花菜等
不管是面还是配料都切成菱形或者三角状,
形似小旗子的飘落在面汤上,
“挑起如旗,放下似花”,从而得名旗花面。
旗花面吃起来酸香入骨、非常解腻,
有幸到西安,不妨尝一尝。
驴蹄子面只需要将和好的面用擀面杖擀开,
随意切成面条直接下锅煮,
煮好后的面片形状有点像驴的蹄子,
因此就直接称为“驴蹄子面”。
其实驴蹄子面因为比较随意的制法更像“懒人面”,
如果想要“一懒到底”,还可以提前做好一锅臊子,
吃的时候只需要擀面,不需要再制臊子,
待面煮熟挖上一勺臊子与驴蹄子面拌在一起,
简单省事面条还劲道有嚼头,口感和味道一点也不会让人失望。
疙瘩面并不是像疙瘩一样的面食,而是用细长柔韧的面条盘于碗中,与女孩子的盘发相似,由于陕西方言中形容一团东西缠绕在一起就叫“一疙瘩”,于是此面得名三原疙瘩面。
三原疙瘩面的面条口感柔韧软滑,
臊子油而不腻、浇头酸而香。
提起腊汁肉,鲜香酥脆的腊汁肉夹馍马上就浮现出人们脑海中,
但是陕西人也将这腊汁肉与面片结合起来,赋予其新的活力。
正宗的腊汁肉揪面片,讲究的是腊汁肉肥而不腻、皮香肉烂,
揪面片煮好捞入碗中,放入腊汁肉和肉汤,再放入些许韭菜提鲜,
那滋味真是让人垂涎。
陕西是“面食王国”,从面的软硬、形状到浇头,都各具特色,即便是陕西本地人也很难把所有的面都吃一遍,如除了以上提到的10种,还有浆水面、户县摆汤面、华县洋芋面、宫廷罐罐面、田庄羊肉面等等,陕西人爱吃面,能把每一种面都做的与众不同,精益求精,这不仅仅是嘴馋食物的味道,更是一种文化的味道,家乡的味道吧。
陕西的面食有哪些?
陕西的面食有:
1、锅盔:
锅盔,又叫锅魁、干馍,是陕西省关中地区以及甘肃省地区城乡居民喜食的地方传统风味面食小吃。饼大直径二尺外,又圆又厚像锅盖。锅盔源于外婆给外孙贺弥月赠送礼品,后发展成为风味方便食品。
2、石子馍:
石子馍石子馍又称砂子馍、饽饽、干馍,是陕西关中地区一种古老的传统风味小吃, [1] 历史非常悠久,具有明显的石器时代“石烹”遗风。因其是将饼坯放在烧热了的石子上烙制成的,故而得名。
3、蘸水面:
蘸水面是陕西一种地方小吃。面白薄筋光、油汪蒜辣香、汤面分盆装、越嚼口越香。杨凌蘸水面的面和汤是分开的,吃的时候从大面盆里夹出宽厚且长的面条拉到碗里的汤中,然后夹着面条一口一口地咬着吃。
4、肉夹馍:
肉夹馍是中国陕西省传统特色食物之一。名字意为“肉馅的夹馍”。陕西地区有使用白吉馍的“腊汁肉夹馍”、宝鸡西府的肉臊子夹馍(肉臊子中放食醋)、潼关的潼关肉夹馍(与白吉馍不同,其馍外观焦黄,条纹清晰,内部呈层状,饼体发胀,皮酥里嫩,火功到家,食用时温度以烫手为佳
5、陕西油泼面:
陕西油泼面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传统小吃,主要制作材料有面粉、菠菜、辣椒面等,属于秦菜系。油泼面是用一种很普通的面食制作方法。
陕西最有名的面食20种
陕西最有名的面食20种如下:
1.岐山臊子面:
岐山臊子面具有“面白薄筋光,油汪酸辣香”的特点,面条细长,厚薄均匀,臊子鲜香,红油浮面,汤味酸辣,筋韧爽口。
2.关中油泼面:
油泼面是关中地区最常见的吃法,热油泼在面上最能激出面香,但一定要是宽面条或粗面条做出油泼面才有感觉,最多的是油泼扯面,其次是油泼刀削面,油泼棍棍面(箸头面)则比较少见。
3.西安腊汁肉揪面片:
西安的腊汁肉店除了卖肉夹馍之外,另一种必不可少的面食就是腊汁肉揪面片,是扯面和肉夹馍味道的完美结合。
4.咸阳biangbiang面:
biangbiang面起源于咸阳,有歌为证:“一点飞上天,黄河两道弯,八字大张口,言字朝前走;你一扭,我一扭;你一长,我一长;当中夹着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勾勾挂麻糖,坐个车车到咸阳。”
5.咸阳箸头面:
箸头面也就是油泼棍棍面,筷子一般粗细的面条上洒一把辣椒面,然后一勺热油泼上去发出滋滋声,辣椒面艳艳的裹在面条上,一口吃下去浓烈干香。
6.咸阳汇通面:
咸阳汇通夜市大约是全国最特别的夜市,夜市几十家摊位全部卖一种面-汇通面。
7.杨凌蘸水面:
杨凌蘸水面的特点是“面白薄筋光,油汪蒜辣香,汤面分盆装,越嚼口越香”。
杨凌蘸水面的面条比西安的裤带面和咸阳的BB面还要宽,厨师摔打面条发出的啪啪声震耳欲聋,绝对是中国最霸气的面条。蘸水面按根卖,一般女生两根就饱了,能吃三根的是女汉子。
8.武功旗花面:
武功旗花面因它所用的鸡蛋皮、葱花、海带丝、黄花菜,等都切成像小旗子一样的平行四边行或三角形,故而得名“旗花面”。
9.三原疙瘩面:
疙瘩面俗称“一面三吃”,有酸汤、肉臊子和油泼辣子三种配料,可以单吃,嫌麻烦可以直接倒在一个碗里就成了酸汤臊子面,味道确实是不错,但份量太小。
10.礼泉烙面:
烙面号称中国最古老的方便面,类似煎饼,烙好切丝浇上热汤和臊子就可以吃了,口感像烩饼丝和洛阳的牛肉汤泡饼丝,不宜久泡但别有风味,烙面的汤是亮点,咸香浓郁,辣子香而不辣,烙面几乎不含水分,保存时间长。
11.礼泉劙面:
北牌劙面是礼泉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谓劙面就是大刀劙出来的非常细的手擀面,在三原又叫疙瘩面,劙面非常考验刀功,现在会做的人已经不多了。北牌劙面口感类似华阴大刀面,汤看起来像烙面,但汤是酸的,面条也比烙面劲道的多,但个人还是喜欢烙面咸香浓郁的汤。
12.华阴大刀面:
大刀面是华阴传统面条,做法像竹升面,先用大棍压,再由两根擀面杖擀成,最后用大铡刀切成韭叶状,故称大刀面。酸汤大刀面看起来有兰州牛肉面的颜值,大刀面的面条很劲道,切的整齐,足见刀功了得。5块一碗,酸爽解腻。
13.南七饸饹面:
饸饹面是陕西常见的面食,分为小麦面饸饹和荞麦面饸饹,而荞麦面饸饹比小麦面饸饹更美味。
14.澄城手撕面
澄城手撕面我认为是最难做的,其神奇之处在于做面条不要刀与擀面杖,厨师和好一团面,用手一扯就从面团中扯出一条如平时扯面宽窄薄厚类同的面条,面团不揉的恰到好处是很难撕的,因手工撕制而成,故名手撕面。
15.耀州咸汤面:
耀州有句俗话“不吃咸汤面,不算到耀县”,如果不加豆腐丝,咸汤面看起来很像兰州牛肉面,口感味道也像,爽滑劲道,但咸汤面是素面,只有豆腐丝不含肉。
16.户县摆汤面:
户县摆汤面的吃法类似杨凌蘸水面,面条和汤是分开装的,因面条在汤里来回摆动而得名。
摆汤面的灵魂是汤,汤上飘着一层韭菜丁,汤是肉汤,很香,清淡的手擀面放在汤里立刻起来化学反应,很入味。
17.汉中梆梆面:
西安有种美食叫梆梆肉,也就是烟熏大肠。梆梆面则是陕南汉中的特色面食,所谓梆梆面是因多在夜晚挑担上市敲梆叫卖而得名。
18.延长饸饹面:
延安市区,随处可见写着延长原汁饸饹的面馆,延长饸饹比南七饸饹粗,有嚼劲。放点韭菜,放点香菜,酸菜,再放点陕北特色的腌酸菜,拌点陕北红葱,保证让你吃到爽。
19.陕北抿节:
抿节是陕北榆林地区的一种粗粮细做的面食小吃。抿节用的面是由豌豆和小麦磨合而成的杂面,将和好的面团放在密布筛孔的特制抿节床上,用手掌抿压而下,成一寸来长的小节,呈扭曲状。
20.绥德四十里铺羊肉面:
陕北盛产羊肉面,但以四十里铺羊肉面名气最大,四十里铺羊肉面的面条一定要是揪面片,羊肉是选自陕北肥嫩的山羊肉,肉质鲜美肥嫩,是羊肉中的极品。
该文章由作者:【东极岛之歌】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