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危料的证书上会写结论?
危料也是翡翠,鉴定证书上会写结论为“翡翠”(天然翡翠)。因为根据《珠宝玉石 鉴定》国家标准GB/T 16553-2017里规定的翡翠材料性质,缅甸翡翠与危料的材料性质相同。
据研究危料的相关论文显示,危料密度为3.32-3.34g每立方厘米,相对于缅甸翡翠密度略高,但也在翡翠理论值3.33-3.34g每立方厘米里。危料折射率为1.66-1.67,缅料折射率为1.65-1.67,危料与缅甸翡翠的红外光谱吸收峰峰形一致,危料和缅料都有绿辉石、硬玉和硬玉到绿辉石的过渡形态的图谱。其主要致色元素,绿色品种危料为铬离子致色,蓝色品种危料为铁离子致色,结晶状态都为晶质结合体纤维交织结构。
目前国家标准对翡翠的产地没有严格定义,翡翠的产地不参与命名,无论一件翡翠是缅甸翡翠还是危料,只要它是A货,在鉴定出证时鉴定结论都是“翡翠”(天然翡翠)。因此GID翡翠实验室采用企业标准来定义“产地特征”,在探索中给消费者提供参考意见,详情可在“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查阅GID翡翠实验室发布的《GID翡翠产地特征》企业标准Q/GIDCD001-2021,有关于产地特征的详细说明。
危料是假翡翠,缅料才是真翡翠?
翡翠危料是指产于南美危地马拉的翡翠。
危地马拉位于北美南部,当地出产的翡翠被称为危料,质量远不如缅甸翡翠。但是,在检验和鉴定方面,由于其交织的纤维结构和矿物成分特点,危险物质可以出具a类货物证书
翡翠的主要成分是绿辉石,已知绿色的呈色元素与Fe离子有关,导致危地马拉翡翠呈灰色、暗色,有许多黑点。
商业上,危料主要用于雕刻和制作低档首饰,质量只能勉强和中档、低档缅甸翡翠相比。翡翠晶体大多比较粗糙,肉眼可见,导致透明度低,只能达到缅甸翡翠砖的水平。
扩展信息:
危险具有以下特征:
刚性不足,油,有的没打磨。
2.蓝色里没有足够的绿色味道,蓝色里更多的是灰色味道,像雾霾天气。
3.大部分都是漫天飘雪的大棉点,而不是像翡翠一样丛生或者以空白的形式成片出现的棉点。
4.透光杂质和黑点比较多,悬浮颗粒比较多。
5.密度为3.32,可以作为参考标准之一。
来源:百度百科-危地马拉祖母绿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翡翠
危料和缅甸翡翠的区别是什么?
1.真实性的不同地位。缅甸翡翠是传统翡翠的主要来源,很多翡翠爱好者都认可缅甸翡翠是有历史沉淀的正宗翡翠。虽然危险的翡翠早在玛雅帝国时期就存在,但并不广为人知。由于危险品结构松散、颜色较深,2018年前后在中国市场被点燃,后被叫停。2021年,由于国内缅甸翡翠供应紧张,缅甸翡翠价格一直在陆续上涨,性价比高的危料又开始受到市场关注。2.商业价值不同。目前国家标准对翡翠的产地没有要求。只要矿物成分和物理特征符合国家标准,就是翡翠。从危料翡翠的成分、折射率、结构特征来看,危地马拉翡翠是符合国际标准的翡翠,因此可以出具权威的鉴定证书。而且蓝色害料和蓝水翡翠很像,不容易看出薄高绿害料的特征,有的害料也是雪花棉。有害物质的绿色不明显,多为灰色,质地油腻,缺乏刚性,结构松散,变异概率大。消费者更愿意投资收藏缅甸料,而危料的终端价格只有缅甸料的四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导致一些不法商家将危料冒充缅甸料销售,从而获取不当利润。
该文章由作者:【殁年】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