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大家这是什么玉?玉上的图案是什么啊?
懂得玉器投资的人都知道,无论收藏什么玉器,我们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进行玉石鉴定。那么关于玉石鉴定的方法有哪些?小编来跟大家介绍:
1、水滴鉴别法
就是将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成露珠状久不散开者真玉,水滴很快消失的则为伪劣货!
2、触摸法
若是真玉用手摸一下有冰凉润滑之感。
3、视察法
将玉器朝向光明处,如阳光、灯光处,如果颜色剔透、颜色均匀分布就是真玉。
4、舌舔法
舌尖舔真玉有涩感,而假玉则无涩感。最后有条件的应该采用放大镜观看一下,主要是有没有裂痕,无裂痕者为上乘优质玉,有者次之,裂痕越多,价值越低。
如果这些鉴定方法还不直观,那么下面就通过图文说明让大家更直观的了解玉石鉴定:
这是和田博物馆藏的羊脂白玉
和田玉中的白玉
和田玉中的白玉籽料原石
辽宁岫岩的河磨玉
鉴定是属于和田玉(透闪石)
人工染色的假籽料
和田玉中的青白玉原石
滚筒磨光后染色的假籽料
滚筒磨光的假籽料
利用假毛孔来冒充籽料饰品卖高价。假毛孔很均匀,一眼就看出假来。
这是用山料制作的假戈壁玉
野牛沟的白玉原石
新疆的且末山料
红烧皮玉料
这下知道红烧皮是怎么做出来的吧?就是通过高温烧烤,促其变色。
阿富汗玉属于大理石,质地软,不值钱。
阿富汗玉白菜,易磕碰。产量大,很便宜,收藏价值小。
巴基斯坦玉石,与阿富汗玉成分一样,不值钱,无收藏价值,常被奸商用来冒充价格昂贵的和田玉来忽悠人。
俄罗斯的灰皮山料
俄罗斯碧玉山料原石
俄罗斯碧玉透光图
俄罗斯白玉籽料
俄罗斯青白玉籽料
俄罗斯籽料中的灰皮料
俄罗斯籽料
俄罗斯籽料
俄罗斯籽料
俄罗斯籽料
滑石原石
新疆泥石
凭什么说这块原石的裂纹很深,因为从顶部打光图上看,裂纹的另一侧根本不透光。
月长石原石
青金石原石
萤石原石
萤石原石
天河石,商家称之为绿玉。是一种石英岩。
贵州翠玉,当地人也称为绿玉。也是石英岩玉。
东陵石,属于石英岩,产自新疆,有的商家故意把它称为青花或东陵青花来混淆视听,引诱新手上当受骗。这与和田玉中的青花不是一个概念的东西。
如果能吸附磁铁,就是酒泉夜光杯料,属于蛇纹石玉。鉴定这样的玉石一定要用磁铁进行鉴别。
在石粉和化学粘合剂的混合物中包入铁块或密度大的石头,真可谓天衣无缝.在市场上偶尔会看到有人用磁铁来检测石头、铜器、木雕等,你就知道是为什么了。
这是人造石包玉,造假手段之高超令人无语!
皮包玉有几种,都产在那里?
新疆和田籽玉、新疆克拉玛依乌尔禾金丝玉彩玉原石皮包玉、 泥石沙漠漆戈壁玉籽料、辽宁岫岩玉河磨玉料、肇庆北岭绿端石黄金石皮包玉
绿端石黄金石皮包玉
《如何分辨,籽料真假皮》
籽料上的玉皮,一般称之为色皮,即籽料表面附着的一层带有颜色的表皮。色皮系氧化所致,厚度一般在一毫米以下,呈各种形状分布在玉石表面。
都说这:“好籽卖白,极籽卖皮”。一块成品雕件,有皮和无皮之间的价格差距那是巨大的。
由于籽料的皮色是在原砾石表面慢慢形成的,是风化和水的解析作用以及大、小气候循环制约等因素共同制造的,是分阶段的,所以颜色沁入玉内有层次感,皮和肉的感觉是一致的,且呈渐变过渡状。颜色常有洒金皮、枣红皮、秋梨皮、虎皮籽、鹿皮籽、乌鸦皮、黑皮等。
一般来讲,为了能够充分利用玉料的皮色,能工巧匠们会利用自己天马行空的创意,雕琢出一件又一件的俏色玉器。
各式各样的皮色在玉雕匠人的手里幻化为一颗太阳、两朵玫瑰、三条锦鲤…..绽放着自带的光芒。
在玉石圈里,经验老道的行内人只需看一眼皮色,便能参透这其中品质与价值。如鹿皮子、黑皮子等,大多内蕴品质上乘的白玉料,而带有撒金、秋梨等皮色、质地又优良的籽料,价值一般最高。
也正是因为大家对皮色的追捧,导致了目前和田玉市场里皮色作假这一门生是风生水起。不少刚踏入玉石圈里的玉友都吃了这方面的“药”。
所以,在平时选购带皮玉雕件的过程中,也要懂得如何分辨真伪。莫让奸商占了大便宜。
真假皮色大宝“鉴”
▲我们看看真皮色的图片,很明显,皮子的颜色不是很统一,在同一块料上有红色、酱色和其它颜色。这种不统一的色调人工是不容易做出来的,这也是我们所说的明眼料,但这种料的价格,包括很小的籽料都价格不菲。对于这种皮色的料子,只要经济上允许,尽可放心大胆的收。
▲(5、6)这一组图是石包玉带皮,也就是局部带僵或石,这种皮色非常好看,有时用手电筒打光照皮色重的区域时,会不透光或微透光,或根据经验来看皮色处明显带着僵。这种皮色鲜艳,沉稳,过渡色顺畅自然,没有什么可怀疑之处。
▲(9)这张图片从裂纹处可清楚的看到真皮的皮色是如何过渡的,如想做这种皮色可以说“很难”。这种皮色也是很明显的新河床出的料,很明显是属于矿物质天然着色。人工上色假皮的过渡没有这么复杂且颜色单一,在色泽上只有深浅的区别。仔细看这一组图片,皮色已浸入籽料的肉内,而不是仅限于浮在玉料的表面了。
▲(13)我们再看一下假皮料,是从各种料上切下来的,这种皮色给人的感觉很不舒服。在皮色的过渡上很不自然,这种皮色看多了一般都能分辨出来,当然假皮有成千上万种,不同的料用同一种颜料会做出不同的效果。从这几张图片上很容易分辩出真与假,主要是看皮色的过渡与裂痕处只有深与浅两种过渡色,但也有很多料做的真假难分,对于这种皮色,有些吃不准的,建议大家还是少碰为好。
▲(14)这块料是二次上皮,原本料上带有一些皮色,但人为的又给上了一层假皮。我们看一下第三张图片,原石籽料本身是白肉带黑点,但加上皮色之后即变成了红皮下的黑点,给人的感觉很真,实为假皮一种,这种皮色可以蒙蔽不少行家。现在稍带点状僵皮的大料卖的很好,主要是带点状僵皮的料很容易着色,且肉质紧的地方很难着色,做出来之后就真假难分了。
▲(15)上面这些料皮色很漂亮,但还是中间透肉,两头带皮的假皮料,皮色的色调完全一样,制作手法上也稍微复杂一点,但这种皮色在做好之后,还要经过人工的长期盘玩,才能形成现在的这种皮色,打眼一看真假难分。这种情况的料从形状上,料形上,还是料的润度上都很不错,但错就错在了很俏的皮色。
最后再说两句:
在实际情况中,假皮会有成千上万种形式,在这里只是列举一二。所以说要多看实物,或细看图片,从中慢慢领会,这方面的知识要有一定的时间积累,切不可操之过急。以上鉴别方法仅供参考。
该文章由作者:【丢包率】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