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术语 和田玉入门基础知识术语

和田玉中六,大六是啥意思?

这是和田玉估价的术语,用来定义价格区间,因为和田玉不像电器,一查官网1899元这样确切的价格都查的到,它只是根据和田玉的料质,白度,雕工和器形综合比对市场行情,得出的笼统估价。

小代表:1,2,3。中代表:4,5,6。大代表:7,8,9。

四,代表千位。五,代表万位,六代表十万位。

中六的意思就是,和田玉的价格区间在四十万到六十万之间。举一反三,大五,则代表价格在七万到九万之间。

关于玉石术语请教

1.俏色:又称巧作,指巧妙利用玉料上的不同颜色琢成图案纹饰,增加表现力。

2.蛀孔:指玉质表面大小不一,如虫蛀一般的孔洞,是原料表面的一种特征。

3.玉皮:往往指玉石子料表面的皮称为玉皮,有色皮,石皮,僵皮等等。

4.沁色:是指玉器在特定的环境中长期与水、土壤以及其他物质相接触,这些物质侵蚀玉体,使玉器部分或整体的颜色发生变化的现象。常见的沁色有水沁-白色,朱砂沁-红色,土沁-土褐色和红色,水银沁-黑色,铁沁-暗红色,铜沁-绿色。

5.脱胎:指出土玉器经人工长期把玩盘摩后,玉质晶莹亮润,色泽愈发鲜艳的一种变化,犹如羽化成仙,脱出凡胎。

6.白化:玉器入土后,受到埋藏环境地下水的影响,其显微结构发生变化,透明度丧失,颜色变白的现象。

7.喇叭孔:指用旧式工具钻磨的圆孔,上大下小,状如喇叭,俗称“喇叭孔”。

8.管钻痕:指器物表面留下的圆孔钻孔的痕迹。

9.老坑和新坑:实际上是按人们发现并开采玉石的先后年份来分的。不过,按着地质学观点看,它们在地下形成的地质时代是相同的。

10.象鼻穿:又称“牛鼻穿”,指并排二孔,内部相通。

11.通心穿:俗称“通天眼”,孔从顶至底钻成。

12.斜刀:西周特有的刀法,指在并行的双阴线中,磨去其一的线墙,使之成斜坡形。

13.汉八刀:汉代特有的刀法,器物线条粗劲、简练,雕琢极少,似八刀刻成。

14.透雕:指镂空雕法。

15.游丝毛雕:汉代特有的刀法,指线条织细如丝,作断游动状。

16.剔地平雕:先在玉料表面设计主纹,把主纹外的地子均匀琢低在一定深度,将主纹凸显出来。

17.圆雕:指立体雕法。

18.小四、中五、大六:玉器行价述法,略

19.赌石:司马迁笔下的那位“赌玉大师”卞和要抱着“和氏璧”痛哭——“神仙难断寸玉”。“一刀穷,一刀富,一刀穿麻布”。以其“赌”性浓烈、刺激性强、风险大而利润高,吸引着八方玉商参与下“注”。买家如果懂行、眼力好、运气佳,购得上品,瞬间就能成为“暴发户”;相反,如果货看走了眼或时运不佳,将会血本亏尽,倾家荡产。“不怕大裂怕小绺”,“宁赌色不赌绺”。

20.相玉:琢玉工艺过程之一。从一块璞玉,到做成一件玉器,首先就是进行“相玉”设计。“相”即是“看”,看后琢磨思考,以判断玉石的内在质量,和外形的优劣,而后立意确定做什么题材的作品。

21.制玉(治玉,或是琢玉、碾玉、碾琢玉,不叫雕玉):“玉不琢不成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道出了琢玉的真谛。事实上,巧夺天工的玉器,不是雕刻出来的,而是利用硬度高于玉的金刚砂、石英、柘榴石等“解玉砂”,辅以水来研磨玉石,琢制成所设计的成品。所以,用行话来说,制玉不叫雕玉,而称治玉,或是琢玉、碾玉、碾琢玉。琢玉的技巧是高超的,而治玉工具却是简陋的。

22.开玉:玉石原石的外表皆有皮,采用各种型号的开料机,在较好的保留籽料原石外皮的前提下,将原石切割成需要的形状和大小。

23.掏膛:有些玉器,如瓶、盂等的内部空间,应先以钢卷筒掏其膛,完后玉中心必留一根玉柱,则用小锤击碎。如器物口小而膛大,可再用弯的扁锥头掏其膛。

24.上花:凡玉器外面需琢各种图案花纹的,皆用边薄似刀的小圆钢盘(名丁子)或小钢砣(名轧砣)磨冲之,工具之大小以方便适用为度。

25.打钻:有些玉器图案需镂空透雕,就需先用金刚钻打透花眼,钻圆孔,然后才能用搜弓。

26.透花:钢钻钻孔后,以钢丝一条结于弯弓两端,作为搜弓。用时先解钢丝一头穿过玉孔,复结于弓头上,用横木或竖木固定住玉器,加细石砂,顺花样以搜之,如同木工弯锯搜花一样。

27.打眼:有些小器物,如鼻烟壶、扳指、烟袋嘴等,需打眼时,因手不能扶持,得用22厘米-24厘米高的竹筒一个,内注清水,水上按木板数块,形状不一,或有孔,或有槽窝,用时将玉器按在板孔中或槽窝内,再以左手握扣金刚钻,右手拉绷弓助金刚钻以打眼。现代玉雕业使用专业的打眼工具——超声波打孔机,速度快,效果好。

28.划活:琢玉工艺过程之一。就是根据所构思的形象,在玉料上用笔墨线条,把它形象地划(画)出来。“划活”,在琢玉工艺中是关键的一环。

29.琢磨:琢玉工艺过程之一。就是指玉器的具体制作。制作玉器行话称“琢磨”。因为玉石异常坚硬,必须用铁制圆盘——铊为工具,以水和金刚砂为介质,经过铡、錾、冲、压、勾、顺等工艺,一点一滴琢磨而成。它与雕刻的“刀子活”截然有别。玉石琢磨,是一种十分谨严的技艺,高手琢磨的玉件,能达到“小中见大”、“以轻显重”的艺术效果。

30.碾磨:琢玉工艺过程之一。也叫“光亮”、“抛光”。是用紫胶、木、葫芦、牛皮及铜制的铊子,将玉件琢磨的粗糙部位,碾磨平整。并通过应用氧化铬等一些化学粉剂原料作介质,使玉件显露出玉材光洁、温润和晶莹的本质。玉雕业的行话讲,“七分采,三分磨”。

31.开门:由成语“开门见山”演化而来,通常形容那些一看便知的真品。不开门指的是仿品。

32.捡漏:是指慧眼识宝,以较低的价格买进了价值较高的收藏品。

33.包浆:器物表面长时间氧化形成的光泽。

34.吃药:形容上当受骗买到了假东西。

35.走眼或打眼:指把赝品看成了真品。

36.掌眼:请别人帮着看真假好坏。

37.有一眼:东西不能确定为仿品,有真的可能性。

38.国宝帮:是指家里收藏满眼望去尽是国宝重器,实际却全是赝品的独特人群。

39.交学FEI:指买入赝品所花费的冤枉钱。

40.土咬:玉器表面遭到土壤中的酸性物质侵蚀形成的凹坑,又称土吃、土蚀。

41.提油:一种人工染色的方法。

42.绺裂:玉料里面的裂纹称绺,表面的裂痕称裂,和起来为绺裂,泛指玉料上的裂纹。

43.走宝:针对卖主而言,一件好东西很便宜地出手了;此时,收藏爱好者便是“拣漏”了。

44.行价:成交的价格利润很低,有时甚至是“蚀本”,这就叫“行价”。

45.压堂:是主人店堂里最好的镇店之宝。

46.贼光:刺眼的光叫“贼光”。

47.滚籽:是经过人工磨制,后经人工染色做假皮。

48.嫩:透明度大但不灵,有娇嫩的感觉,年头不够。

49.油:非凝脂的油性感觉。

50.干或僵:不温润,没有油性,发石白。

51.瓷:如瓷质。

52.松:结构不紧凑。

53.暴(起性):在制作中易起鳞片。

54.串石:浆石侵入内部又称“串石”。表现为:石钉:呈圆钉点状,有的外表看一点到里面呈喇叭型扩大。有的外大里小。

55.石花:不规则如花点状。

56.石线:长短、粗细不同的石线分布与玉中。

57.水线:水线在玉面上反映出蛋清或透明色呈细脉状是质地不均形成的现象,往往比玉质部分要硬,用好也是优点。

58.盘玉:是通过手把玩,或皮肤表面有意识地进行摩擦。但是人体皮肤含有油质,盘完玉后应用干净软毛巾擦掉油质。

59.养玉:包括擦玉、盘玉在内,注意正常的湿润度,像佩件、手镯类通过佩戴可以达到玉石内部及表面达到一定的润而透的效果。

60.避:避碰伤碰坏,保存妥善,避免与酸碱类物品接触,避免长期强光照射,以免损伤玉石表面结构。

61.饭掺:似碎米粥样的地子,多为出土玉。

62.籽料:从河中出的卵石状的玉石。高质量的和田玉籽料均采自和田河中,它经过长时间的河水漂流变得细腻晶莹、如凝如脂,才成为著名的和田玉。

63.山流水:即指原生玉矿石经风化崩落,并经洪水冲刷搬运至河流中上游的玉石

64.山料:山料即没有风化面表皮的或风化层很薄的玉石荒料,多为从矿山露头或掌子面上开采的原生矿石。

什么叫和田玉一细料、二细料?

1、一细料

细到看不见玉质结构的程度 打灯。

2、二细料

不打灯看不出玉质结构,打灯能看出细微玉质结构。

注意事项:一细料、二细料等并不是官方术语,是和田玉爱好者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和田玉划分的等级。料质越细腻,组成和田玉的颗粒结构就越小,等级就越高。反之组成和田玉的颗粒结构越大,料质就越显得粗糙。

扩展资料

和田玉的术语介绍

1、脏色

和田玉局部的颜色不好看,其实相当于杂质,在雕刻的过程中,是需要剔除的,在工艺流程中就叫“挖脏”。

2、质子

好的和田玉籽料价格高,在购买的时候需要多方面比对,所以有一个“标尺”特别重要,行内就将这个“标尺”称为质子。

3、老坑和新坑

和田玉也有老坑新坑,实际上这是按照人们发现、开采玉石的先后年份来区分的。按地质学观点,它们在地下形成的地质时代是相同的,实践发现,“老坑”玉质相对较好。

3、鸡骨白

在碱性土壤中出土,多有石灰沁,呈矾白色。石灰沁有轻重不同,于是古人按色调将其分为鱼肚白、鸡骨白、象牙白、雪花白等等。古人又不知土壤的酸碱之分,只认为是地火所致,于是仿造鸡骨白时,便用火烧玉。

4、重质地轻产地

和田玉原料被相继发现于青海、俄罗斯、加拿大等地。不论收藏者、消费者,包括经营者,都应该更多的重视和田玉的质地,而非它的产地。广义上的和田玉是没有产地概念的,不管产自哪儿,只要是透闪石就是和田玉;只要色泽纯正,质地细腻,那就是上好和田玉。

绺布什么意思

绺布的意思是:纱布或衣服上的布。

要想知道绺布的意思,首先要解释绺的意思,绺有三个解释,绺布的“绺”取其第三个解释:丝缕的组合物。

在句中的应用:

说着,一咬牙,猛地把铁钉一拔,一股鲜血涌了出来,黄晓文随即从身上扯下一绺(liǔ)

布条,三下两下把脚捆了个结实,二话没说,转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

绺[

liǔ

]

基本解释

1、量词,指一束理顺了的丝,线、须、发等:一~青丝。

2、衣服因下垂而起直皱 :打~儿。

3、丝缕的组合物。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二、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绺,纬十缕为绺。从糸,咎声。读若柳。

白话版《说文解字》:绺,纺织中十根为一组的纬线。字形采用“糸”作边旁,采用“咎”作声旁。读音像读“柳”。

三、相关词汇解释

1、翦绺[

jiǎn

liǔ

]

剪破他人衣衫,掏取财物,即扒窃。

2、一绺[

liǔ

]

表数量。

用于线、麻、发、须等。

2.表数量。用于绺状的景物。

3、剪绺[

jiǎn

liǔ

]

谓偷窃钱物。

4、绺裂[

liǔ

liè

]

描述翡翠或和田玉时的专用术语。绺裂一般是分开使用的,如小绺,小裂等。

5、绺窃[

liǔ

qiè

]

剪断人家系钱包的带子或剪破人家衣袋以窃人钱财的窃贼。

和田玉有A货B货的说法吗?

和田玉没有A货B货的说法,A货B货是翡翠的专业术语。

翡翠A货,是指天然的翡翠,是天然产生,只是利用物理方法加工雕琢、打磨、抛光,而未使用任何化学、辐照方法破坏翡翠的内部结构。翡翠B货是指经过化学物质酸洗,漂白,注胶等处理过的翡翠。

和田玉一般分为八个等级,分别为羊脂玉、白玉、青白玉、青玉、碧玉、墨玉、黄玉、糖玉等。而且根据和田玉的玉料,又被分为籽料、山流水、山料三个等级,其中羊脂玉和籽料的玉质是最好的。通常判断和田玉的好坏,主要是由玉质决定的。

和田玉术语 和田玉入门基础知识术语

和田玉M24是什么意思

这种编号一般用在考古挖掘的文物上,博物馆墓中出土的文物往往是m开头,是墓的意思。

如果外面店家如此编号,那纯粹是忽悠人的。M一般表示为黄铜保持架6313M如果后缀就一个M就表示,黄铜保持架,比较少见,如果后缀不止一个M,比如CM,ZZCM.等则不表示为黄铜保持架,应该是电机上专用的径向内部游隙,参考值一般为12-22微米。专题摘要在对和田玉的基础知识有了一定认识后,我们还需要了解关于和田玉的一些常用术语及这些术语指代的性征。本专题主要介绍了描述和田玉瑕疵,和田玉玉质及和田玉雕工的常用术语。

该文章由作者:【北京相亲会】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