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台湾游很火爆.翠玉白菜(如图)是用翡翠雕刻成的工艺品,它是台北故宫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翡翠是
翠玉白菜(如图)是用翡翠雕刻成的工艺品,翡翠是在低温、极高压力条件下(岩层强烈挤压)重新结晶形成的,按照岩石的成因,这块翠玉白菜工艺品属于变质岩.
故选:D.
台北故宫博物院为什么把东坡肉形石和翡翠白菜当镇馆之宝?
因为它们的做工以及材料都非常的精细和珍贵!
长5.73厘米,宽6.6厘米,厚5.3厘米。在清代康熙年间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进贡到清宫内务府,这是一块纯天然的石头,无污染,无添加,色泽纹理全是自然形成的,看上去完全是一块栩栩如生的五花肉块。“肉”的肥瘦层次分明、肌理清晰、毛孔宛然,看了有没有想吃肉的冲动!
就问你像不像,流口水了没有,相信初次看到它的人不会把它当成硬邦邦的石头,因为怎么看它都像是一块连皮带肉、肥瘦相间的东坡肉,无论是色彩还是纹理,都可以乱真,似乎都能闻到红烧肉的香味。创意构思之巧妙,雕刻技法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底座采用纯黄金制作而成。
翡翠白菜,长18.7厘米,宽9.1厘米,厚5.07厘米,清代光绪年间陈设于永和宫,永和宫是光绪皇帝瑾妃的寝宫。翡翠白菜就放在瑾妃的寝宫,翡翠白菜上两只昆虫,古代名为“纺织娘”有多子多孙的寓意。
博物馆一开馆去看的人,一般都是先去看“白菜”的,翡翠白菜受欢迎程度可想而知,白菜物品贴近生活,贴近自然,白菜雕件越来越受到人们喜欢。
其一,白菜谐音“摆财”有招财进宝财源滚滚的意思;其二,白菜雕件现也有开枝散叶,绵延子孙;其三,翡翠白菜雕件有一青一白,表明自己清清白白之意!
翡翠白菜,绿色色彩鲜艳,翡翠绿色与白色的结合惟妙惟肖,还有白菜叶子上的昆虫,生态亲近自然之美,近年来,翡翠价格日益疯涨,翡翠白菜的价格绝对是最贵的,看来人们的喜欢也没有错啊。
在我看来,台北博物馆把这两样东西当做镇馆之宝,就跟闹着玩一样的!
台北故宫十大镇馆之宝,稀世珍品!这十大镇馆之宝是什么?
台北到国立故宫博物院又被称为坦北部共或者中山博物院,是中国的一家大型综合性的博物馆,也是中国的三大博物馆之一。在台北故宫中有十大镇馆之宝,这十大镇馆之宝都可谓是稀世的珍品。其中分别为翠玉白菜,散氏盆,毛公鼎,天青无纹水仙盆,莲花温碗,富春山居图,溪山行旅图,江行初雪图,祭侄文稿,黄州寒食帖。这10件藏品来自不同的年代,是很有名的稀世之珍。
第1名首先就是我们的翠玉白菜,这个是来自清朝的藏品,也是位于国宝排行榜的第1名。故宫也是不敢随意更换展品,翠玉白菜也是一年无休的展览。第二为散氏盘是西周的宝物,散氏盘是在康熙年间出土的,在这个盆上的造型与纹饰都展现出了西周晚期的青铜器,的简约风格是研究西周文化的重要材料。第3位盟宫顶也是西周的文物,他还曾在抗日战争时期,差点被日本所夺走。毛公鼎除了具有非常高的史料价值之外,他在文字学以及书法艺术上也有很高的价值。第4位是来自北宋汝窑的天青无纹水仙盆,这也是北宋宫廷的御用瓷器,根据考证来看的话,世界仅存这一件了。第5位的是莲花温碗也是来自北宋汝窑的,是非常著名的瓷器,传世品也是极少。
第6名富春山居图是由元朝的作家黄公望所画,这幅作品也是耗费了10年的时间才完成,是中国山水画的巅峰之笔。第7名则是北宋范宽所做的西山行旅图,这部作品对后世的影响极大,并且还体现出了北方山水独有的特点,具有非常高的价值。第8位则是有五代时期的作家,赵干所做的江行初雪图,这幅作品将景物和人多绘画的,如有其神,线条勾勒非常的劲道。第九名则是唐朝颜真卿的书写作品祭侄文稿,这幅作品不仅笔画非常的顺畅,而且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情感,所以如有其神一般也被认为天下第二行书。最后一位则是宋朝苏轼所做的黄州寒食帖,这部作品在书法史上影响非常大,是一幅典型的行书作品,还是抒发了作者当时郁闷的情感。
这十大文物都是非常珍贵的藏品,稀世珍宝,对我国历史文化的研究都有非常大的作用,作为图书馆的镇馆之宝也是一直都被展出,供大家所欣赏。
翡翠白菜有什么特殊的价值吗?为什么那么有名?
翡翠大量输入中原,应是18世纪末叶、清朝中期的事。翡翠进入中国后,迅速得到皇帝、后妃及贵族们的宠爱。由于翡翠天然色彩丰富,清代玉匠多将翡翠雕琢成瓜果蔬菜形态的陈设玉器,供皇室、达官们赏玩。
而当时,在中国美学的影响下,玉匠们普遍把将玉石材料的天然色差来表现动植物形体不同特征、突出其生动形象作为重要的雕琢手法,也就是所谓的“俏色”,清代翡翠的俏色玉雕作品十分兴盛,其中最著名的翡翠白菜目前所知就不下三件。
其一是作为嫁妆的翡翠白菜。这件翡翠白菜曾被存放于永和宫中,是光绪帝时的瑾妃寝宫,但有一说认为翡翠白菜本是瑾妃的妹妹珍妃的嫁妆。光绪十四年六月十九日,慈禧颁发了给光绪帝举行大婚及亲政的懿旨,同年十月初五,慈禧又颁懿旨,将副都统桂祥之女叶赫那拉氏封为皇后;礼部侍郎长叙的两个女儿他他拉氏为妃,即瑾妃与珍妃。
1925年,北京故宫首次对外展出,这件翡翠白菜成了当时的“名角”。即使在抗日战争前的文物南迁、抗战胜利后的文物回归,以及新中国成立前的文物迁台,翡翠白菜都广受关注。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建成并开展后,翡翠白菜成为展览的“招牌菜”,被视为镇馆之宝。
因其透明度及光泽度高,所以又叫做“玻璃翠”,是翠料中最上者。工匠在“俏色”雕琢上,技艺高超,菜叶与蝈蝈为翠绿色,白菜的下部灰白色,上下都是特别的真实自然。除了这件镇馆的翡翠白菜外,台北故宫博物院还有两件。其一是绿黄相间的翡翠白菜,台北人称之为“翠玉小白菜”。除了身在台北的三件翡翠白菜外,中国大陆也有一件藏于天津博物馆中。
该文章由作者:【萧远山】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