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菇栽培技术及配方
鹿茸菇的工厂化栽培
摘 要 介绍日本鹿茸菇的历年生产量及育种过程,鹿茸菇的基本生理特性。详细说明日本鹿茸菇的工厂化栽培流程及关键点,包括培养基调制,放冷过程回流空气的污染控制,初期培养管理,催蕾及出菇管理等。
1 日本鹿茸菇的生产及育种情况
1.1 历年生产量
鹿茸菇味道鲜美,市场需求稳定,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鹿茸菇的栽培,由于技术不成熟,产量较低。至21世纪,随着工厂化栽培技术的开发成功,及管理技术的逐步成熟,生产量稳步增加,于2008年达到最高,为2 940.6吨。但因其种性难以维持,菌株退化快,栽培产量急骤下降,2009年下降至1 791.7吨,2013年为1 242吨,2016年,仅为743吨。
1.2 工厂化品种育种过程
鹿茸菇在日本有很多野生菌株,但菇形不理想,多为菌柄扁平、菌伞歪斜。为了培育出菇形良好的菌株,我们将日本本土菌株和澳大利亚、瑞士等国家的菌株进行交配,以此种方法得到较理想的品种。
2 生理特性
以菌株KX-HA091为例介绍鹿茸菇的生理特性。
多个食用菌品种的菌丝生长速度比较试验显示,鹿茸菇菌丝生长速度较香菇和蟹味菇慢。且不同菌株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不同。pH为6.2左右时,PDYL培养基上鹿茸菇菌丝生长最好。多数食用菌品种如香菇等,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基pH呈下降趋势,但鹿茸菇相反,pH上升,与金针菇相似。
不同碳氮源菌丝生长量比较试验显示,不同于一般菇类的适宜碳源为葡萄糖,鹿茸菇最适宜碳源为果糖,其次为淀粉;最适宜氮源是酪蛋白氨基酸。
3 栽培流程
鹿茸菇栽培方式通常采用发酵料,菌丝培养结束后需要覆土,出芽前再挖掉覆土,过程较复杂。KINOKKUSU公司的栽培方式,不仅流程简化、省略覆土及挖土工序、工厂干净,而且培养基原料不需使用树皮木屑,采用日本当地较便宜的杉木屑栽培,成本降低。但这一栽培方式的前提是使用专用的菌种。鹿茸菇菌株劣化快,应尽量选择容易栽培而性能稳定的菌种。
3.1 培养基调制
培养基基材(主料)主要采用杉木屑和玉米芯,干重比为6 ∕ 4。树皮木屑由于在各批次间易出现不均匀的现象,因而不适用于工厂化栽培。中国的针叶树木屑比较难获得,我们发现可以用杨树木屑取代杉木屑。鹿茸菇栽培基材中木屑的种类非常重要,木屑种类不同,菌丝生长会有很大的差异。选用栽培香菇、滑子菇的阔叶树木屑栽培鹿茸菇不可取,须避免使用栎树等单宁含量较高的阔叶树种木屑。
培养基营养源(辅料)的比例:麸皮 ∕玉米糠 ∕ 增收剂=8 ∕ 4 ∕ 3,每瓶添加量湿重比为15%,即850 mL容量的栽培瓶,装瓶量540~560 g,其中辅料82 g。
培养基含水率为68%左右。干物重量比为木屑∕ 玉米芯 ∕ 麸皮 ∕ 玉米糠 ∕ 增收剂=35 ∕ 23 ∕ 22 ∕ 12 ∕ 8。
营养基材的不同种类和不同的添加量,基材中碳源(碳水化合物)和氮源(蛋白质)的含量对生长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鹿茸菇采用全量杉木屑添加15%不同营养源(辅料)栽培,含水率调到66%~69%,培养基净重420~510 g,在23 ℃下培养63天,出菇温度16~18 ℃,产量和采收天数见图6。以添加15%F麸皮(添加小麦粉的麸皮)和特殊营养剂的栽培效果好,生产周期短,产量高。
F麸皮最佳添加量试验显示,往杉木屑∕玉米芯为6∕4(干重比)的基材中按不同比例(9%~21%)添加F麸皮,含水率调到64%~70%,培养基净重500~520 g,23 ℃下培养60天,出菇温度16~18 ℃,结果为随添加量增加,菌丝蔓延天数无明显变化,但采收时间延长,产量增加,以添加量为19%时,采收天数49.9天,产量达最高(191.3 g/850mL瓶)。综合考虑添加成本,以15%添加量(湿重)较为适宜,此时试验产量为175.3 g/850mL瓶,采收天数为46.9天。
鹿茸菇如果需要长期稳定的出菇,则要添加增收剂。实验显示,最佳添加量为基材 ∕ 增收剂为12 ∕ 3。
栽培主料如全部采用玉米芯,采收天数的延长及产品的价格将是今后研究的课题。
3.2 回流空气的污染控制
放冷过程因栽培瓶(袋)倒吸室内含杂菌的冷空气,而导致已灭菌的培养基被再次污染,称作回流污染或吸入污染,应防止发生。这是工厂化栽培食用菌中极易出现的问题,也是中国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放冷过程培养基温度从90 ℃冷却至20 ℃期间,会吸收培养基容积约50%的外气。防止回流空气污染的对策为:①注意出锅温度,在80 ℃以上进行出锅作业;②在无尘环境下放冷,建议安装HEPA除尘过滤装置,或采用喷洒消毒方式彻底消毒,喷洒消毒须实施2次以上,分别在出釜作业前及出釜完毕1小时后,在室温60 ℃以下实施,每平方米喷洒量为150 mL(天花板高3 m);③使用常压灭菌釜时,必须要迅速冷却,尤其是40~30 ℃(耐热细菌的发芽温度)温度带,要在短时间内通过。
3.3 初期培养管理
采用1 200 mL培养瓶鹿茸菌合计培养天数为60~70天。培养开始至菌丝蔓延结束为40~50天,控制室内温度在20~23 ℃,瓶间温度不超过26 ℃,湿度60%~70%,CO2浓度2.5‰以下,黑暗培养(除检查外不要点灯)。后熟期为菌丝蔓延结束后10天,控制温度在23 ℃,瓶间温度不超过26 ℃,湿度70%~80%(注意表面的干燥)。
鹿茸菇的发菌较慢、成活较迟,相比其他食用菌品种,易发生有害菌污染,且污染率高。培养基被有害菌污染,将对出菇产生很大影响,如被木霉菌污染,将可能导致不出芽。为了防止有害菌混入,初期培养管理很重要,初期培养室最好安装净化系统,此外须注意:①菌种的接种量要求多一些,为25 mL,接种后瓶盖要密贴菌种,减少菌床表面的间隙(空隙);②接种后10天内须防止强风;③冷藏菌种务必在室温下进行驯化处理后再使用。
3.4 催蕾及出菇管理
鹿茸菇出菇期室内温度保持14~22 ℃均可,但高于18 ℃时产量会下降,低于16 ℃时,采收期会延长,因此以16~18 ℃为最佳。
搔菌为菌床表面搔掉10 mm左右深后倒立出芽。搔菌后不需注水,以免引起污染。出芽管理温度为16~18 ℃,湿度为95%以上,菌丝再生的前5天注意不可干燥,CO2浓度为3‰以下,光照度200~500 lx,白天开灯。倒立培养天数为10~12天,确认发芽后菌床正立。控制湿度90%以上,拉开干湿度差管理。搔菌后25~30天可以采收。
采收前5天,尽量不要加大湿,采收前3天,尽量不加湿。鹿茸菇菌柄是中空的,采收前要控制湿度,高湿会形成“水菇”,货架期缩短。
结语
综上诉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仅供各位种植户朋友参考学习,如果大家有更专业的知识愿意分享,留言即可!也希望大家可以帮忙转发,点赞,关注一下笔者,谢谢!
110阅读
搜索
云南鹿茸菌图片
如何判断鹿茸菇好坏
鹿茸菌食用禁忌
福建漳州食用菌基地
稻壳种大球盖菇配方
鹿茸菇哪五种人不宜吃
干鹿茸菇怎么挑选好坏?
第一招,“能买整枝不买切片,能切买片不买打粉”。
鹿茸的造假方式很多种,造假的商家也很多。但越是完整的一支鹿茸,越难造假或掺杂,当然如果能到源产地鹿场买就最好了。鹿茸的品种也有很多,其中较好的就是属于梅花鹿头茬二杠鹿茸,随着生长时间越长,鹿茸的分支会越来越多,骨质化程度会不断增加,所以最好是在“二杠”的时候采割。
第二招,买顶端不买尾端。
当我们割完鹿茸后,会将鹿茸倒置防止茸血流出,进行加工烘干晾干时候也是倒置挂着的,所以越是往上顶端头部,质量会越好,从上往下分别是全蜡片,半蜡片,黄粉片,红粉,血片,骨质片。
第三招,看外表茸毛。
如果要的不多没法买一整枝鹿茸的,只是要买鹿茸片的,可以先看鹿茸片的外层,好的鹿茸片外层表皮有细密的绒毛,而且不会感觉到有明显突出的骨刺。这里要说一下国外新西兰鹿茸毛非常长,有些会进行剃毛,有的剪毛。所以大家注意区分。
第四招,看蜂窝。
真的鹿茸表层会有密集细腻的蜂窝状的细孔,这是难以造假的,除了全蜡片以外,假的鹿茸一般是没有蜂窝的。另外也要注意,鹿茸片有血但不会整块都有,一般是集中在中心位置,有的商家会染血进行造假。
第五招,尝滋味。
真正的鹿茸片你如果闻一下会有一点腥味,你用舌尖接触的时候会有咸咸的感觉,质硬且轻。
第六招,久煮不碎。
真的鹿茸是一个整体,骨皮相连,而造假的鹿茸往往是用其它动物原材料拼接而成,就是鹿少爷曾经说的合成鹿茸,这种鹿茸经烹煮之后容易分离。
鹿茸菇怎么分辨好坏图片
优质鹿茸挑选的六大妙招
1、能买整枝不买切片,能切买片不买打粉
鹿茸的造假技术很多样,但越是完整的时候,越难造假或掺杂,如果能到源产地买最好。鹿茸的品种有很多,其中较好的品种是“花二杠”,随着生长,鹿茸的分支会越来越多,骨质化程度会不断增加,所以最好是在“二杠”的时候采摘。
2、买上不买下
鹿茸处理的时候会倒置晒干,所以越是往上部分,质量会越好,从上往下分别是蜡片,半蜡片,红粉,血片,骨子片。
3、看外表
如果实在没办法要买切片的,可以先看鹿茸的外层,好的鹿茸外层表皮有细密的绒毛,而且不会感觉到有明显突出的骨刺。
4、看蜂窝
真的鹿茸表层会有密集细腻的蜂窝状的细孔,这是难以造假的,除蜡片以外,假的鹿茸一般是没有蜂窝的。另外也要注意,鹿茸片有血但不会整块都有,一般是集中在中心位置,像左图那种就有点染血的嫌疑。
5、尝滋味
真的鹿茸片应该是闻着腥,舌尖接触的时候会有咸咸的感觉,质硬且轻。
6、久煮不碎
真的鹿茸是一整体,骨皮相连,而造假的鹿茸往往是用其它动物原材料拼接而成,经烹煮之后容易分离。
鹿茸菌的营养价值,怎么做好吃?
鹿茸菌应该怎么吃
食用方法
1,放入盆内,注入清水浸泡3分钟捞出,冲淘去菌种的泥沙,拣去杂质。
2,再放入盆内,注入清水(刚好淹过菌子)用一盘子将菌压下,让其吸收
水分均匀,自然发胀,时间30分钟左右。
3,发胀好后就可以像普通的菜那么做了,或炒或炖。
中医认为,鹿茸味甘微咸而性温,归肾、肝经,具有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的功效。总之,鹿茸的确是好东西,但只有应用得当,方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因鹿茸性偏温,尤适用于肾阳虚而虚寒的人群,因此凡属肾阳虚所致的心悸头晕、耳聋眼花、疲乏无力、精神萎靡、肢凉怕冷、腰背酸痛、阳痿滑精、尿频失禁、大便溏稀、妇女宫冷不孕、小儿发育迟缓及疮疡久溃不愈等情况均可应用。
2鹿茸酒常用配方
鹿茸酒配方一
材料:嫩鹿茸30克,山药(末)30克
制法:将上药物装入绢袋,浸入500克白酒中,将容器封固,浸泡七天后,即可启开饮用酒液,每日3次,每次1盅,酒尽,可如法再浸500克酒,浸后其鹿茸可焙干制成丸服。
鹿茸酒配方二
材料:鹿茸(嫩,去毛。切片)37克山药(末)37克
制法:绢袋盛,置酒瓶中,入酒500克,浸7日后开取。
功能:治阳瘘,小便频数,面色无华。
用法:每日饮2—3小杯。
酒尽可将药渣焙作丸服,或再入酒浸一次。
鹿茸酒配方三
配方:好鹿茸(多用一两去皮切片)五钱,干山药(为末)一两。
制法:上以生薄绢裹,用好酒一瓶,浸七日后,饮之。
主治:虚弱阳事不举,面色不明,小便频数,饮食不思。
用法:开瓶饮酒,日三盏为度。酒尽再将酒一瓶浸。吃了却将鹿茸焙干,留为补药用之,又妙。
3鹿茸什么样的才好呢
一般是从色泽、质地、气味等方面加以鉴别比较。鹿茸片的形态,通常呈贺形或椭圆形,直径为1~4厘米,片极薄。外皮为红棕色。锯口面为黄白至棕黄色,外围有一明显环状骨质或无、色较深,里面具蜂窝状细孔,中间渐宽或呈空洞状,有的呈棕褐色。体轻,质硬而脆。气微腥、味咸。
一、挑选上等鹿茸的方法:
1、注意鹿茸片表面的质地,质地细腻,没有小孔的为血片
2、看周围茸毛的毛色,青色的是马鹿茸,而非花鹿茸血片
3、看鹿茸片的大小,鹿茸片小的才是上等血片。
二、鹿茸是名贵药材,鹿茸中含有磷脂、糖脂、胶脂、激素、脂肪酸、氨基酸、蛋白质及钙、磷、镁、钠等成分,其中氨基酸成分占总成分的一半以上。
三、鹿茸的功效:鹿茸对肾虚、头晕、耳聋、目暗、阳痿、滑精、宫冷不孕、羸瘦、神疲、畏寒、腰脊冷痛、筋骨痿软、崩漏带下、阴疽不敛及久病虚损等病症有很好的功效。
鹿茸菇怎么看好坏
第一招,“能买整枝不买切片,能切买片不买打粉”。
鹿茸的造假方式很多种,造假的商家也很多。但越是完整的一支鹿茸,越难造假或掺杂,当然如果能到源产地鹿场买就最好了。鹿茸的品种也有很多,其中较好的就是属于梅花鹿头茬二杠鹿茸,随着生长时间越长,鹿茸的分支会越来越多,骨质化程度会不断增加,所以最好是在“二杠”的时候采割。
第二招,买顶端不买尾端。
当我们割完鹿茸后,会将鹿茸倒置防止茸血流出,进行加工烘干晾干时候也是倒置挂着的,所以越是往上顶端头部,质量会越好,从上往下分别是全蜡片,半蜡片,黄粉片,红粉,血片,骨质片。
第三招,看外表茸毛。
如果要的不多没法买一整枝鹿茸的,只是要买鹿茸片的,可以先看鹿茸片的外层,好的鹿茸片外层表皮有细密的绒毛,而且不会感觉到有明显突出的骨刺。这里要说一下国外新西兰鹿茸毛非常长,有些会进行剃毛,有的剪毛。所以大家注意区分。
第四招,看蜂窝。
真的鹿茸表层会有密集细腻的蜂窝状的细孔,这是难以造假的,除了全蜡片以外,假的鹿茸一般是没有蜂窝的。另外也要注意,鹿茸片有血但不会整块都有,一般是集中在中心位置,有的商家会染血进行造假。
第五招,尝滋味。
真正的鹿茸片你如果闻一下会有一点腥味,你用舌尖接触的时候会有咸咸的感觉,质硬且轻。
第六招,久煮不碎。
真的鹿茸是一个整体,骨皮相连,而造假的鹿茸往往是用其它动物原材料拼接而成,就是鹿少爷曾经说的合成鹿茸,这种鹿茸经烹煮之后容易分离。
玉米筒骨汤怎么样煲最好
玉米排骨汤怎么做
想要烹饪出美味可口的玉米排骨汤,首先需要我们准备好排骨4跟、玉米2-4根,还需要食盐适量、生姜适量、葱花适量、白酒适量。我们把排骨剁成块状之后,需要保持长短均匀。我们把玉米去皮、去丝之后切成小段。姜块也需要切出一两片。之后把肉排放入锅中。加水之后煮开滚一滚,等到煮出血污浮沫之后就可以倒掉水。在砂锅中需要重新放清水,之后我们把排骨放入锅中,姜块也需要一起放入锅中,在其中滴入少许的白酒,开火等到砂锅中水煮开之后就可以转成小火继续煲约20分钟,然后再放入玉米一起煲制10-15分钟。煲好之后去掉姜片,在其中加入适量的盐和葱花调味就可以了。
排骨怎么才能炖烂
吃排骨的时候炖着吃比较好,而想要让排骨炖着好吃需要注意方法,首先在炖排骨的时候需要放点醋,只需要放少些的醋就可以了,是可以让排骨更容易熟的,而且可以让排骨中的钙、磷、铁等矿物质完全溶解出来,这样无疑是可以利于吸收的,还可以让排骨的营养价值更高。在炖排骨的时候,我们可以在锅中加入几块洗干净的桔子皮,是可以帮助我们去除异味和油腻感的,同时还可以让汤的味道更加鲜美。
我们把排骨斩块洗净之后,过下沸水去掉其中的腥味,我们把排骨放入高压锅中之后,需要加入几块生姜去掉其中的腥味,也可以放入一些香菇一起煮,可以让味道更香,还需要我们加一些酱油、少许盐进行调味。盖上盖子之后用大火烧开,然后转成中火继续烧十分钟,最后改成小火煮半小时,就可以吃到软软的排骨了。
排骨和玉米怎么炖好吃
排骨和玉米搭配在一起炖着吃是非常好的选择,首先我们要把汤面烧的沸腾,之后再开始撇沫,而且胡萝卜最后的生活放入就可以了。如果想要让排骨汤鲜一些,可以在水中滴入两滴醋。同时汤中放醋,这样才可以让排骨的钙质得到更好的挥发,但是我们不能放多。因为玉米排骨汤的选材是一定要新鲜的,在其中加入2到3滴火麻油,这样煲出来才能让排骨汤的味道更鲜美。焖煮完成之后需要放入少许盐调味就可以了。
我们把排骨洗净之后用清水浸泡半个小时左右,飞水的时候我们最好在冷水的时候下锅,水沸之后略煮,然后用冷水冲洗干净,可以去油去血水。之后玉米棒切成段,然后胡萝卜去皮之后切成块,生姜去皮之后需要切成片。煲汤的时候我们最好是选择用排骨边或者是尾椎段。我们在挑选玉米的时候,大家最好是选择七八成熟的比较好,如果太嫩其中的水分比较多。太老的话其中的淀粉会大大增加,蛋白质也会减少。
玉米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吃玉米的时候是存在一定搭配的禁忌,首先玉米和海螺是相克的,所以说是一定不能放在一起吃的,如果两者一起吃,这时候就容易出现中毒的问题,而且还会导致身体不适的情况产生,这时候我们可以用地浆水可以解毒。
玉米和田螺一起吃也是不错的选择,我们吃了之后就容易出现中毒的反应,是很容易会导致血热情况产生,而且轻的话会有燥咳文笔塔产生,如果严重就会出现鼻血问题。
该文章由作者:【旺达怀斯】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