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服含绒量是什么意思?羽绒服含绒量标准
相信大家在购买羽绒服的时候都在吊牌上面看到过含绒量的数据,而且很多人都是靠这个数据来判断羽绒服的好坏的。下面我给大家讲讲羽绒服含绒量是什么意思?羽绒服含绒量标准是多少?
羽绒服含绒量是什么意思
羽绒服的含绒量是指羽绒里面绒所占的比例,一般以百分数的形式表示,大多都在70%到80%左右。
羽绒服含绒量是指羽绒质量占填充物的百分比,也是羽绒制品的一项重要指标。羽绒服的含绒量是一般以70%及以上为最佳,特别是含绒量在70%左右时,已经具备了羽绒服必要的蓬松度和保暖性能,同时也是对羽绒资源的最佳利用,符合当前节约、环保型理念。
羽绒服含绒量标准
按照我国羽绒服的国家标准规定:“羽绒服的‘含绒量’不得低于50%,充绒量允许偏差规定为-5%”。“含绒量”是指绒子和绒丝在羽毛羽绒中的含量百分比,表现着羽绒服装填充物的质量好坏,是个强制性的规定。在保证“含绒量”的条件下,南方一般成人羽绒服的“充绒量”应达到100克以上,北方一般羽绒服的“充绒量”应达到200克以上,这样羽绒服才能起到较好的保暖效果。但从市场调查的情况来看,很多品牌的羽绒服“含绒量”都达到90%左右,但“充绒量”远远低于100克,所以消费者在选择羽绒制品时一定要注意甄别上述两个“绒量”的概念。
羽绒服含绒量和充绒量区别
羽绒服的标签上主要有含绒量和充绒量两种标注。而消费者在购买时,习惯于先摸摸厚薄;其次再考虑长短(以为长款羽绒服比短款羽绒服更为保暖)。部分消费者会留意到羽绒成分和含绒量,认为一般含绒量在90%以上,就绝对是保暖效果好的羽绒服。对充绒量是多少克,则很少有人去注意看。
依据羽绒服装国家标准GB/T14272-2011,含绒量是指绒子和绒丝在茸毛羽绒中的含量百分比。依照国家纺织及皮革商品质量监督查验中间的解读,含绒量是决议羽绒茸毛质量好坏的最重要目标,含绒量越高的羽绒,保温隔热作用越好。
充绒量则是指一件羽绒服填充的全部羽绒的重量,在标签上一般用克来标示。即使一件羽绒服的含绒量很高,假如羽绒服内填充的羽绒量过少,那么也会影响保暖作用。由此可见,假如消费者想知道一件羽绒服填充了多少羽绒,保暖作用好不好,光看含绒量这个相对数值是不行的,还要看充绒量这个肯定数值。
而且,国家公布的消费品使用说明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规则,应标明商品选用质料的成分称号及含量,而且按其给出的示例,羽绒服应标明羽绒品种、含绒量和充绒量。也就是说,市面上所售的羽绒服,假如只标示了含绒量,而未标示充绒量,是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
羽绒服清洗方法
1.先将羽绒服放入冷水中浸泡20分钟,让羽绒服内外充分湿润。将洗涤剂溶入30度的温水中,再将羽绒服放入其中浸泡一刻钟,然后用软毛刷轻轻刷洗。漂洗也要用温水,能够利于洗涤剂充分溶解于水中,可使羽绒服漂洗得更干净。
2.如果一定要用洗衣粉清洗羽绒服,通常两脸盆水放入4至5汤匙洗衣粉为宜,如果浓度过高,难以漂洗干净,羽绒中残留的洗衣粉,会影响羽绒的蓬松度,大大降低保暖性。
3.中性洗涤剂对衣料和羽绒的伤害最小,使用碱性洗涤剂,如果漂洗不净,残留的洗涤剂会对羽绒服造成损害,并且容易在衣服表面留下白色痕迹,影响美观。去除残留碱性洗涤剂,可在漂洗两次之后,在温水中加入两小勺食醋,将羽绒服浸泡一会儿再漂洗,食醋能中和碱性洗涤剂。
4.羽绒服洗好后,不能拧干,应将水分挤出,再平铺或挂起晾干,禁止曝晒,也不要熨烫,以免烫伤衣物。晾干后,可轻轻拍打,使羽绒服恢复蓬松柔软。
羽绒服充绒量和含绒量什么区别?羽绒服充绒量多少暖和?
在这个天气,购买羽绒服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在购买的时候只会看外形,而忽略了羽绒服的内在,其实羽绒服的充绒量才是最重要的。下面我给大家讲讲羽绒服充绒量和含绒量什么区别?羽绒服充绒量多少暖和?
羽绒服充绒量和含绒量区别
很多人在买羽绒服的时候都把充绒量和含绒量这两个概念混淆了,其实这是两个数据,代表的意思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首先,含绒量不等于“充绒量”。含绒量按照国家规定,指的是在填充的羽绒当中,绒朵和绒片(又称:“毛片”)的比例,国家有规定:只有绒朵含量超过50%的比例,才称得上的“羽绒服”。充绒量是指的一件羽绒服里填充了多少分量的羽绒(包括绒朵和毛片的总量),这个是以重量来表达的,例如100克。
其中,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
绒充得越高越好?——很多消费者认为,充绒量那个“克数”越高,羽绒服越厚就越保暖。其实这个是错误的,羽绒服的保暖性一是取决于充绒量,但是更重要的是羽绒本身的品质是否好,好的羽绒充一半的量也比很多羽绒的保暖效果好。二是要看设计,羽绒服的设计是否能有效防止冷空气进入;三是要看穿着,纯棉内衣+羊毛衫+羽绒服这样的组合,是公认的最好的组合方式,轻薄保暖。
含绒量比例越高越好?如果有谁说哪个品牌含绒量是百分之百,那就值得怀疑了。羽绒中只有含有一定比例的毛片(毛片大小需符合标准),才具有回弹性并发挥保暖的作用。因为这些毛片上的鳞片是叠加在一起的,鳞片间有空气存在,才能够保暖。
羽绒服充绒量多少暖和
含绒量与充绒量是决定羽绒服质量的关键,其含绒量一般以70%及以上的为宜,具有一定的蓬松度和轻柔感;充绒量的多少,则涉及羽绒服的保暖程度,应根据自己穿着的需要来确定。
高档次羽绒服一般选用90%以上的白鹅绒或90%以上的白鸭绒,真正的90%以上的羽绒服保暖性强,蓬松度又高,羽绒服穿着又轻,又舒适。一般使用含绒量90%羽绒,充绒量230g~320g(根据商品尺寸)的羽绒服才适应在北方零下20度~零下30度左右的环境。
羽绒服的保暖效果和三个指标有关:充绒量、含绒量、羽绒蓬松度,一般来说,三个指标都高的话,会是很保暖的。现在市面上有很多超轻超薄保暖羽绒服,一般充绒量都比较低,如果说这么低的充绒量还要求保暖效果好的话,那必须是羽绒的蓬松度要很高。
羽绒服充绒量计算方法
一、称重法
样板或衣片都可以(要是同一品质的),把每一个衣片称重:
例如:前片10克(×2),后片21克(×1),袖片15克(×2),领2克(×1),样板的总重量等于74克。
客人给了衣服的总充绒量是148克,是148÷74=2。
一般情况袖子和帽子比大身少20%的克重,所以大身*2.2,袖子和帽子*1.8。
计算结果是:前片(10×2.2)22克,后片(21×2.2)46克,袖片(15×1.8)27克,领(2×2.2)4.5克。
二、比例法:
这种方法比较使合没有电子称和CAD打板,但准确情不如第一种好。这个方法也很简单就是从样板中找一个做基板(我感觉最好找一个较小板的),我们拿领子做基板,拿领子和前片比一下,看看一个前片大约能排几个领子。
例如:一个前片能排5个领子,后片大约就是10个领子,袖子7个领子。
后面计算方法和第一种方法差不多,但这种方法误差能大一点,最好是每片充完后看看效果,再调整一下就好了。现在都用CAD了,计算起来就更方便更准备,CAD怎么算我在这里就不多说了,方法都一样。
还有就是羽绒含绒不同充绒量也不一样,含绒量越高,充绒量越少。
羽绒服怎么清洗
1、手洗
在羽绒服内侧,都缝有一个印有保养和洗涤说明的小标签,细心的人都会发现,90%的羽绒服标明要手洗,切忌干洗,因为干洗用的药水会影响保暖性,也会使布料老化。而机洗和甩干,被拧搅后的羽绒服,极易导致填充物薄厚不均,使得衣物走形,影响美观和保暖性。
2、30度水温漂洗
先将羽绒服放入冷水中浸泡20分钟,让羽绒服内外充分湿润。将洗涤剂溶入30度的温水 中,再将羽绒服放入其中浸泡一刻钟,然后用软毛刷轻轻刷洗。漂洗也要用温水,能够利于洗涤剂充分溶解于水中,可使羽绒服漂洗得更干净。
3、使用洗衣粉浓度不能过高
如果一定要用洗衣粉清洗羽绒服,通常两脸盆水放入4至5汤匙洗衣粉为宜,如果浓度过高,难以漂洗干净,羽绒中残留的洗衣粉,会影响羽绒的蓬松度,大大降低保暖性。
羽绒服的含绒量和充绒量是什么意思
羽绒服的含绒量越高越好吗?含绒量指绒子和绒丝在羽绒中的含量百分比。按照规定,含绒量不得低于50%。但通常人们会认为,含绒量越高衣服越保暖。这并不是一种完全正确的说法:首先含绒量多少是针对同类型羽绒服进行对比,一件长款羽绒服与一件羽绒背心含绒量就毫无可比性。实际上含绒量80%与含绒量90%的同类型羽绒服保暖效果并没有太明显的效果,一般情况70%-80%含绒量羽绒服就已经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要求。
含绒量和充绒量的区别 羽绒服的含绒量越高越好吗
含绒量和充绒量的区别
1、充绒量
是指一件羽绒服填充的全部羽绒的重量,在标签上通常用克来标示。即便一件羽绒服的含绒量很高,如果羽绒服内填充的羽绒量过少,那么也会影响保暖效果。一般户外羽绒服的充绒量根据目标设计的不同在250-450克左右。
2、含绒量
是指绒子和绒丝在羽毛羽绒中的含量百分比。含绒量是决定羽绒羽毛质量优劣的最重要指标,含绒量越高的羽绒,保温隔热效果越好。户外羽绒服的含绒量一般在80%以上,这个数据表面其中绒的含量是80%,羽则占到20%。
羽绒服含绒量和充绒量的区别是什么?
羽绒服含绒量和充绒量的区别是单位不同,表现内容不同,详情如下。
单位不同。含绒量是羽绒里面绒的比例,一般以百分数的形式表示。比如羽绒服的含绒量一般在80%以上,这个数据表明其中羽绒的含量是80%,羽毛的含量占20%。
充绒量是一件羽绒服填充的全部羽绒的重量。一般户外羽绒服的充绒量根据目标设计的不同在250-450克左右。
表现内容不同。含绒量是指绒子和绒丝在羽毛羽绒中的含量百分比,表现着羽绒服装填充物的质量好坏,是个强制性的规定。
充绒量是指羽绒服填充的全部羽绒的重量,为填充物的薄厚既重量。
含绒量,是指含绒百分比。它是决定羽绒羽毛质量优劣的最重要指标,含绒量越高的羽绒,保温隔热效果越好。充绒量,是指一件羽绒服填充的全部羽绒的重量,在标签上通常用克来标示。所以即便一件羽绒服的含绒量很高,但充绒量过少的话,也会影响保暖效果。
羽绒服的含绒量是什么意思啊?
羽绒服就是内充羽绒的上衣。事实上,羽绒服的填充物,最常见的是鹅绒和鸭绒,这两种按颜色分,又可分为白绒和灰绒。在市面上的羽绒服按照价格来看,排序为:白鹅绒灰鹅绒白鸭绒灰鸭绒。可能受到售价排序的影响,很多人因此就认为这些绒在质量上也是这样排序,其实不然。通过对羽绒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际体验,一般来说相同质量和含绒量的鹅绒比鸭绒的保暖性、蓬松度等好些,但颜色与羽绒服质量的好坏,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含绒量是指这件衣服里填充的绒子和绒丝在所有填充物羽毛羽绒中的含量百分比。比如购买了一件羽绒服,填充物是90%的白鸭绒以及10%的白羽毛,就表明这件衣服的含绒量为90%。然后说一下充绒量,充绒量这个东西和含绒量是不一样的,含绒量算的是百分比,而充绒量就是充进去的实际羽+绒的质量克数,它和衣服的大小、长短、款式等因素有关。
很多人在挑选羽绒服的时候会选择600蓬,这个600蓬具体是什么意思?
事实上,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600蓬指的就是600蓬松度。那么,什么是蓬松度?蓬松度是国际上度量羽绒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标,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盎司(30克)羽绒所占体积立方英寸的数值。也就是说,充绒量代表了绒的“量”, 而含绒量决定了绒的“质”,蓬松度也是其中重要衡量指标。在充绒量相当的情况下,蓬数越高,保暖功能越好。由于蓬松度越高,羽绒所包含的隔热空气就越多,隔热性能因此也就越好。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般情况下,蓬松度在700 FP的羽绒,价格大约是蓬松度为600 FP的羽绒的3倍。
充绒量:100g(含)-150g(不含)什么意思
充绒量是指一件羽绒服填充的全部羽绒的重量,100g(含)-150g(不含)是指羽绒含量不小于100g,低于150g。
充绒量计算公式如下:
裁片充绒量(g)=(总充绒量(g)÷总裁片面积/_)×裁片面积/_
裁片面积_=裁片高m×裁片宽m总裁片面积_=所有需要充绒裁片面积_累加的总和
备注
1、为了能够保证每件羽绒服充绒时,所有的裁片充绒量均匀,所以在充绒前要将所有需要充绒的裁片面积合理的计算出来,合理计算面积指的是,不能按裁片现有的长×宽,如果那样计算裁片的面积是偏大不准确的,确定裁片的合理的面积。
2、所有防逃里布的裁片都是面布的二倍,如:前幅面×2防逃里×4后幅面×1防逃里×2,因为内胆(防逃里)是双层合缝间线夹在面布与里布的中间,内胆防逃里是为了防止衣服车缝好后羽绒从针缝渗出。
扩展资料
我国羽绒行业新国标《羽绒羽毛》及《羽绒羽毛检验方法》规定,羽绒服上应标注填充物的名称、含绒量和充绒量,三者缺一不可。
填充物,即羽绒,羽绒分为:白鹅绒、灰鹅绒、白鸭绒和灰鸭绒。
羽绒含量,是包含“绒朵”+“绒丝”在一起的含量。
绒丝,指的是从绒子或毛片根部脱落下来的单根丝。
绒子含量,是指其中朵绒的含量。
另外,还有一个关键指标不容忽视,就是蓬松度。
一件羽绒服保不保暖,蓬松度数值的高低起着很大作用。羽绒由于其蓬松度高,纤维空隙中能储存比其它纤维更多的空气,而空气是不导热的,身体产生的热量散不出去,从而保暖效果就更好。从保暖性讲,蓬松度越高越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充绒量
该文章由作者:【草蛇灰线】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