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黄蜡石玉石原石(黄蜡石奇石原石图片)

黄蜡石原石最简单方法鉴定

1、镜中辨:指用高倍放大镜辨别黄蜡石的颗粒粗细程度。优质黄蜡石多为隐晶质结构,颗粒非常细,一般小于0.01mm,肉眼根本看不到颗粒,所以还要借助高倍放大镜进行辨别,镜下颗粒细腻、质地均匀者为优品。

2、灯光照:借助强光电筒照射,是鉴别黄蜡石的一种常用办法。看透光性,用强光电筒贴近直射黄蜡石,可以判断黄蜡石的水头。冻腊的透光性最好,对光线的折射十分柔和,用强光电筒照明可透至实心甚至通透;胶腊次之,多成半透明或微透明;细蜡一般微透或不透明;晶腊石质结构疏松,透光。从石质的致密性角度考虑,黄蜡石并不是越透越好,一般强光下以全透明且见光圈的为佳,散光的反而不好。看有无内裂、杂质、绵点和纹理,用强光电筒贴近直射黄蜡石,透光后有内裂的基本能看到,裂纹深的会影响光线的横向折射,在裂缝两边形成明暗光影;用强光电筒对着黄蜡石斜照,一般肉眼能看清黄蜡石的杂质、绵点和纹理。

3、掂重量:黄蜡石的致密性越好,其单位质量也越高。挑选黄蜡石时,可以用手掂量掂量黄蜡石的体重,手感比较沉的相对要好些,胶蜡密度高,手托分量重,抛光的效果也好。

4、机器切:玉石圈有一个常用的名词叫“赌石”,意思是单凭肉眼、仪器、经验还不能完全判定玉石(原石)的好坏,最终要靠切割才能看清玉石的“庐山真面目”。

黄蜡石的地方种类

鹰潭——信江黄蜡石

鹰潭黄蜡石又名“金丹玉”,因色黄似金而得名。鹰潭黄蜡石是由玉髓组成的、具工艺价值的矿物集合体,可含有粘土矿物、褐铁矿、赤铁矿、铁质、炭质、氧化锰和绢云母等。鹰潭黄蜡石结构细腻,主要是超显微显晶质结构和显微显晶质变晶结构。硬度6.5~7.5。鹰潭黄蜡石由于其地质形成过程中渗杂的矿物不同而有玉石级的金蜡、红蜡、紫蜡、白蜡、黄蜡、绿蜡、黑蜡等和宝石级冰种的黄冰、红冰、白冰、紫冰等。

鹰潭黄蜡石里属玉石级的金蜡和宝石级的黄冰最珍贵和稀有。

鹰潭黄蜡石故事;(金丹玉的由来) 民间传说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张天师居江西鹰潭市龙虎山期间炼金丹时多余炼丹药水被道童倒于龙虎山脚下,久而久之流入附近河道中周围的河水都变成了金黄色。储藏在河床底下的蜡石因长期受金丹药水的浸泡大多变成了黄色,后来大家就把蜡石取名黄蜡石也有很多人称其为“金丹玉”。

“黄冰”简介; “黄冰”是黄蜡石里的“宝石光”,其色泽、光泽和硬度都接近了宝石。同时在灯光下还伴有荧光的出现。非常的稀少。黄冰可谓是黄蜡石里的一个神奇,富贵的象征。黄冰雕刻作品的宝气不亚于翡翠等珠宝,她焕发出一种新的珠光宝气,亮而不过、透而不炫具有内敛的风格,这种新的面貌正符合当下人的一种审美,就好比“富而不炫”“美而不妖”这种高修养的气质。黄冰的魅力相信可以征服所有有思想有品位人士的眼睛,她带给我们不光单单是美的享受还有思想上的一种提高。

广西贺州玉

广西贺州玉种质珍贵稀少。其中,贺州里松蜡石中鸡血蜡冻、五彩蜡冻、荔枝冻、桃蜡冻、绿蜡冻和红黄相间的黄飘红彩冻等品种唯贺州才有,产量稀少,因此弥足珍贵。里松蜡石中鸡血蜡冻、五彩蜡冻、荔枝冻、桃蜡冻、绿蜡冻和红黄相间的黄飘红彩冻等品种唯贺州才有,产量稀少,因此弥足珍贵。

广东台山石

主要产于广东省台山市北陡镇那琴地区,是由于亿年前白垩纪的恐龙时代南中国海的地热运动频繁,导致岩浆和熔岩喷发,流向岩的裂隙,在流动中与岩物和表土交融,经过矿化反应混合,吸收天地之灵气,采日月之光辉,形成了今天的又一中华珍贵石种—台山玉石。台山玉石的组成主要是石英,并有少量的褐铁矿,赤铁矿,有的还有少量的白云母,绿泥石,经广东省地质科学研究所珠宝玉石鉴定中心分析检验,摩氏硬度6-7。

台山玉投资价值

从1996年开始计算,至今台山玉籽料的总产量在150-200吨,深埋料约在100-150吨,半山水料约在200-250吨,山料约在300吨左右,海湾料约在50吨上下。各种品种玉料加起来的开采总量约在800-950吨之间,但真正能用到雕刻的玉料占不到一半,其中上等的玉料只在100-200吨左右。

尚未开采的玉料基本以山料和海湾料为主,开采山料必须开洞深挖,但台山玉与寿山石开洞深挖的程度大不相同。由于台山玉的岩脉较细小,最宽的规格只在350cm,小的只在3-5cm,潜埋度一半在十几米即愈变细小,在往下挖基本没有什么利用价值。根据产状表明,尚未开采出的玉料大概估计在1000吨左右,均集中在散石湾、三夹水、紫罗山一带。产量和寿山石相比,不到寿山石的1%;与和田玉相比,台山玉的产量更显得稀奇珍贵。

从总量来比较,台山玉石的储量大概是寿山石的百分之一,是和田玉的千分之一,是岫岩玉的千万分之一。这数据是怎样算出来的呢?根据《中国宝玉石资源大全》显示的数字记载:从唐朝至近代,和田玉的总开采量接近万吨,在清代乾隆年间,最多一年向北京紫禁城运送的玉料就达到15吨之多,在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一带约1300多公里的范围内,已经发现和开采的矿床有20多处,尚未开采的和田玉储量达到32万吨,若把青海省的白玉产量加起来,储量多得惊人。成矿可作雕刻的石料最大达到几顿之巨。被评选为国石之一的岫岩玉,产量更是大得惊人,储量以亿吨计算。其中一块大的岫岩玉长达210米,厚28米,勘探深度达到214米,属层控超变质热液交代矿床,在保护性开发的情况下每年产量也高达几万吨。

要说玉种的稀缺性,应一分为二;和田玉山料产量丰富,但天然“红黄皮壳”的羊脂级籽料却很少。又像寿山石中的“田黄”、“艾叶绿”、“水晶冻”等品种也很少。翡翠产量等同于和田玉,但属于“色种”俱全的镶嵌用件,“高绿”兼“晶莹剔透”的品种却很难得,这是彰显它们的价值所在。

在储量上比较,台山玉和其它几个著名玉种比起来是显得非常稀有。台山玉中优质的籽玉与“田黄”产量相当,若要与和田玉的产量相比,台山籽玉要少的多,是珍稀难得的东西,这是不争的事实。 这个产地的黄蜡石是玉石级的奇石之一,众称“黄龙玉”,主要成分是硅化安山岩或砂岩,内含铁、石英,因其质地似玉石般的温润,石表颜色亦带有黄色光泽而得名,主要产于我国云南等,享有岭南奇石之称。

在云南等地,黄蜡石一度被市场上炒得沸沸扬扬,有不少投资者和有关专家还纷纷南下,购售云南黄蜡石,作为投资而不惜重金一掷,唯恐错过了这一机会。2007年,在中国(昆明)东盟石文化博览会上,云南黄蜡石更成为了石博会最亮点,入选展品数量达到200多件。据主办方随机调查,光一个展摊上日交易额就在20万元至30万元左右。由于人气旺盛,成交空前活跃,主办方还提前确定了7月份第二届东盟石文化博览会的日期,而在所有已订出的标准展位中,有60%到70%的商家瞄准了云南黄蜡石,不少商家组成了以保山市龙陵县黄蜡石产地为主的展销群体,可见云南黄蜡石在当今奇石收藏中的特殊地位。 辽宁省丹东市位于黄海之东,与朝鲜隔江相望,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位于丹东市以北的宽甸县有一个火山群,十几处火山口,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有金矿、铜矿、钼矿、铅矿、铁矿、锌矿、硼矿和镁矿等。宝石矿物有:蓝宝石、紫水晶、锆石、镁铝榴石、橄榄石、绿柱石、透辉石、各种长石、黄铁矿、磁铁矿、闪锌矿、方铅矿、方解石、萤石等。在宽甸县又发现大量优质黄蜡石,这些黄蜡石形态各异、大小不一,大者数吨,小者如卵。颜色有黄色、红色、黑色和灰色。多以冻蜡和晶蜡产出。小块蜡石包浆较厚,内部淡黄色,半透明,是雕刻的绝好原料。大块黄蜡石由于质量好,颜色饱满,可作为上等的观赏石和园林石。

一、鲜艳天然的美色。丹东蜡石色彩十分丰富,色调厚重,蜡石是硅质岩,结构稳定,其外表长期裸露于自然之中,所以其色彩十分稳定,且系本色,天生自然,并非人工所染。又加呈现油脂光泽,所以色彩虽然亮丽明艳,但并不刺眼眩目,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柔和可亲的、高贵雍容的、毫无俗态的色美。

二、温润幼洁的质感。丹东蜡石是显晶质石英岩,硬度是摩氏7度,与硬玉(翡翠)相同,质地透明或半透明,有玻璃和油脂光泽,具有不溶解性,这些都和硬玉大致相同。有人曾拿真正的羊脂玉和和丹东黄蜡石对比,竞相差无几,玉的“精光内蕴”、“厚重不迁”的品格,均能在丹东黄蜡石中体现出来,丹东蜡石大有乱玉之气。丹东蜡石中的上品,温润脂滑,冰凝色鲜,沉聚肌理,宝光醇厚,颇有逸趣,视之令人心荡,把玩得愈久,温润之感愈强,光彩和色泽也愈迷人。

三、敦厚流畅的形态。丹东蜡石的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怕酸碱浸蚀,石体坚硬如玉,虽经千磨万劫,仍很难产生婀娜多姿的外观。产于河床中的蜡石,形态流畅光滑,轮廓柔和,而产于河漫滩深处,或古河道之地下的蜡石,虽不如水冲蜡石那么光滑,却也少有硬棱角、峥嵘突兀之相,有别于那种皱瘦漏透或刀山剑树为主的奇石外观,给人一种和气福厚,方圆处世的良好感觉。

丹东蜡石不但具有观赏、感悟、寄情的观赏的价值,也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经济价值和收藏价值。 衢州黄蜡石正以一种低调姿态出入于石界,品种新奇、质地优良、美观是其的优点,被广大的爱好者收藏。到目前为止,已成功举办过多届全国黄蜡石观赏会,当地也渐渐地出现了一些石雕、石刻以及黄蜡石展厅等。

衢州黄蜡石又分龙游石,开化石等,各有千秋,无不被各地石商奉为上品。 赣南是世界钨都也是稀土王国,矿物质元素非常丰富的地方,有着五颜六色,储藏量大及有优质高品味的黄蜡石,种类:晶蜡、磨砂、细蜡、冻蜡、胶蜡等。

自2008年发现以来,现已知矿源有五大区域:1. 兴国县城郊;2. 赣县五云和水西;3. 寻乌县三标;4. 崇义县古亭;5. 三南桃江等汇集赣江,从蜡石区域最上端经水冲沙洗,冲至吉安与樟树市流域,全长近千里,沿途河床出,上等黄蜡石隐晶质籽玉,深受周边省、市区域蜡石爱好者所追捧。2011年12月18日,民间五位发起人,在赣州市章贡区五洲大道,发起黄蜡石每周日早市一条街至今,已趋于稳定和成熟,雕刻群体也开始云集进驻,投资玉雕产业开发。

黄蜡石是什么?如何鉴定黄蜡石?

黄蜡石是石英岩和酸性土壤混合形成的一种石头。可以从肉眼观察,灯光照射等方式来鉴定黄蜡石。在我国明清时期,早就有历史资料对黄蜡石这种玉石做出了记载,并且,也有经过雕琢的黄蜡石作为贡品进贡朝廷,所以黄蜡石也是一种比较不错的玉石。

“黄蜡石又名龙王玉,因石表层内蜡状质感而得名。是石英岩矿物因为受地质变动影响,与酸性土壤混合,加上酸性土壤附近有地热或火山等自然条件,长期受酸性土壤和地热火山温度的双重催化,变质形成黄蜡石。所以结构紧密,韧性强,硬度6.5~7.5。品质良好的黄蜡石有着田黄般的颜色、翡翠的硬度,硬度好、透度高、色彩鲜艳丰富。”——引自百度百科。所以,黄蜡石在古代至今都受到了人们的追捧和喜爱,而且发展出了两种不同的赏玩方向。

在黄蜡石的鉴别方面,除了机构检测之外,也有我们可以自行检测的手段:首先,我们可以用肉眼观察黄蜡石,形状饱满,完整的黄蜡石价值远高于破损,有裂痕的;其次,黄蜡石的质地也相当重要,玉石都有质地好坏之分,黄蜡石也不例外,所以油性高,玉化好的黄蜡石更加有价值。用手电辅助鉴定也是个不错的办法,在强光之下,我们可以观察到黄蜡石的内部结构,比如是否有裂痕,晶体结构,纹理等等。

黄蜡石在我国的不同省市都有所出产,其特点也有着大大小小的区别。

如何辨别黄蜡石?

1、镜中辨

指用高倍放大镜辨别黄蜡石的颗粒粗细程度。优质黄蜡石多为隐晶质结构,颗粒非常细,一般小于0.01mm,肉眼根本看不到颗粒,所以还要借助高倍放大镜进行辨别,镜下颗粒细腻、质地均匀者为优品。

2、灯光照

借助强光电筒照射,是鉴别黄蜡石的一种常用办法。

看透光性,用强光电筒贴近直射黄蜡石,可以判断黄蜡石的水头。冻腊的透光性最好,对光线的折射十分柔和,用强光电筒照明可透至实心甚至通透;胶腊次之,多成半透明或微透明;细蜡一般微透或不透明;晶腊石质结构疏松,透光。

从石质的致密性角度考虑,黄蜡石并不是越透越好,一般强光下以全透明且见光圈的为佳,散光的反而不好。

看有无内裂、杂质、绵点和纹理,用强光电筒贴近直射黄蜡石,透光后有内裂的基本能看到,裂纹深的会影响光线的横向折射,在裂缝两边形成明暗光影;用强光电筒对着黄蜡石斜照,一般肉眼能看清黄蜡石的杂质、绵点和纹理。

3、掂重量

黄蜡石的致密性越好,其单位质量也越高。挑选黄蜡石时,可以用手掂量掂量黄蜡石的体重,手感比较沉的相对要好些,胶蜡密度高,手托分量重,抛光的效果也好。

4、机器切

玉石圈有一个常用的名词叫“赌石”,意思是单凭肉眼、仪器、经验还不能完全判定玉石(原石)的好坏,最终要靠切割才能看清玉石的“庐山真面目”。

黄蜡石也一样,除了无皮的小籽料靠经验基本能辨别外,其它黄蜡石内部质地的优劣凭以上方法只能是作个一般性判断,最终的检验结果还是靠切割。为了减少对原石的破坏,一般在黄蜡石表面“开天窗”或“切角”的方法来处理,然后根据露出的石质状况推断黄蜡石的优劣。

皮质好的黄蜡石内部质地相对会好些,但不完全是这样,“表里不一”的情况还是很多的,有的表皮颜色鲜红,内部颜色变淡、甚至泛白;有的外观高度玉化,内部全是绵点、杂质,如“豆腐渣”;有的皮质不佳、光下不透,而内部鲜红、玉化。

扩展资料

黄腊石首先发现于真腊国(今柬埔寨),故称腊石。另有说法是因石表层内呈现腊油状釉彩而得名。

黄腊石在岩石学上是一种石英石,主要成份为石英。黄腊石硬度大,摩氏硬度7°左右,韧性也强,极富稳定性,其表层为黄腊油状,切面石心部分多为粉白或黄白、乳白色的石英微粒,其油腊的质感源于石英,颜色则来自表面铁元素的氧化。

黄腊石为腊石中最常见的一种,是石英石因地质变动破碎而滚入酸性的泥土中,并长期受酸性物质的低温溶蚀,使其表面产生腊状釉彩。其中一部分又因山洪暴发,滚入山溪中,经河水搬运而流入江河,经多年的溪水冲刷及沙砾摩擦,表面变得油光滑腻,又经水中各种矿物元素的长期渗蚀,产生多种色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腊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蜡石

各种黄蜡石玉石原石(黄蜡石奇石原石图片)

什么样的黄蜡石才是极品

从质地上来看:高品质的黄蜡石质地比较细腻,通体蜡质感强,用强光手电筒照射的时候,透光性比较好,对光线的折射十分柔和,肉眼看不到晶体的颗粒。

从颜色上来看:以色重纯黄为上品,以色彩鲜艳者为佳,颜色愈鲜艳、愈纯正、愈稀有,愈为上品。

从形状上来看:如果形状别致,且纹路细而具有独特风韵的黄蜡石,那么价值一定不菲。

从颗粒度和抛光面纹理来看:高品质的黄龙玉因为颗粒细,肉眼看不见组成颗粒,所以抛光面上的光性特征没有翠性(或称翡性),没有微波纹,而黄翡则有翠性(或称翡性),有微波纹。

从重量上来看:黄蜡石和黄翡的密度有差异,前者的密度为2.60,后者的密度则为3.33,这就导致手掂同样大小的物件,黄蜡石明显轻于黄翡。

扩展资料:

黄蜡石冒黄翡大可乱真,黄蜡石的色彩、质地和硬度特征与天然翡翠中的黄色翡翠(黄翡)有着惊人的相似,以至当黄蜡石刚刚进入市场时,很多消费者和珠宝商将其误当作黄翡,一些粗心的检测部门甚至也出现将黄蜡石鉴定为黄翡的错误。关于二者的无损鉴别方法,主要可以根据它们在矿物颗粒度、密度、折光率、抛光面纹理和高倍放大镜下褐铁矿分布特征等方面的明显差异来区分。

根据质地进行鉴定。黄蜡石的质地一般润滑而细腻,因此可以通过观察黄蜡石的致密度、细腻程度、透光性及放射光线的柔和度来鉴定其真假及品级。黄蜡石一般没有令人生畏的野气,有的只是溢于表而纳于心的温和与灵气。

根据颜色进行鉴定。黄蜡石色泽以“黄”为贵,色泽越鲜艳的石头更受收藏着的青睐,一般来说纯净的明黄色为上等,蜡黄、土黄、鸡油黄、蛋黄、象牙黄、橘黄等色就要稍次一些。

根据特殊的形状来鉴定。一般黄蜡石的形状奇特多样,如果能很明显就看出构成了某种事物,加上颜色也恰好吻合,那就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比较常见的是像一些动物,如猴子、老虎、兔子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黄蜡石

该文章由作者:【旺旺大礼包】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