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500种图片(农村常见中草药300种)


谁能这认的中药处方的中药名?

中药的名称以《中国药典》所载的为正名,其余由于文献、地域差异、书写习惯不同的名称为“别名”“常用名”“习用名”。

一、解表药

品 名 处方别名

麻 黄 西麻黄,草麻黄、木麻黄、龙沙,狗骨

桂 枝 川桂枝,桂枝尖、桂枝木、桂木、柳桂

生 姜 姜

羌 活 川羌活,西羌活、羌青、黑药

荆 芥 荆芥穗,芥穗、假苏,四棱杆蒿

葱 白 葱茎白,葱白头

防 风 风肉、屏风、铜芸、百枝、水风,苏风

辛 夷 辛夷花,木笔花,迎春,辛矧、春花

细 辛 北细辛,辽细辛,小辛,独叶草,山人参

藁 本 西芎,地新、香藁本

白 芷 芳芷、川白芷,泽芳,香白芷

香 薷 香菇,细香薷,香菜,西香薷

紫苏叶 苏叶,红紫苏

紫苏梗 苏梗,紫苏杆

胡 荽 胡菜,芫菜、满天星

牛蒡子 大力子、鼠粘子、牛子、恶实,大牛子、黑风子

薄 荷 苏薄荷,鸡苏、升阳菜、夜息香,卜荷、南薄荷

桑 叶 冬桑叶、霜桑叶,双叶,铁扇子

菊 花 川菊,怀菊,甘菊,金菊,药菊

葛 根 甘葛、粉葛、葛麻茹,葛子根

升 麻 绿升麻,黑升麻,空升麻、周麻

柴 胡 茈胡、茹草、柴草

蝉 蜕 蝉衣,枯蝉,虫退,蝉壳

蔓荆子 万京子,荆子、万金子、蔓青子

浮 萍 水萍,浮萍草、田萍,水白、水藓、水帘

二、清热药

品 名 处方别名

石 膏 石羔、软石膏,细石,白虎,冰石

栀 子 山枝,枝子、红栀子、栀子仁、苏栀子,江栀子

知 母 知母肉,肥知母、连母、穿地龙、芪母,苦心

芦 根 苇根,芦通、顺江龙,甜根子,芦茅根

夏枯草 夏枯球、夏枯花、乃东、棒槌草,铁色草

淡竹叶 竹叶门冬青,迷身草、淡竹米,竹叶麦冬

鸭跖草 鸡舌草,耳环草,水竹子、竹叶水草,竹叶菜,蓝花草

寒水石 凝水石,白水石

天花粉 花粉,瓜蒌根,栝楼根,瓜楼根

黄 连 王连、支莲、川连,元连、雅连

黄 柏 川柏、黄檗,檗皮,元柏、檗木

黄 芩 子芩、条芩。元芩,经芩,腐肠,淡黄芩

小 蘖 子蘖,三颗针,山石榴

龙胆草 胆草、龙胆,地胆草

苦 参 苦骨,川参、牛参、凤凰爪

十大功劳 土黄柏、功劳叶

秦 库 北秦皮,苦秦皮,芩皮,秦白皮,蜡树皮

金银花 双花,忍冬花,银花、苏花、二花、二宝花

连 翘 连翘壳,旱连子、空壳,连召,元召

贯 众 贯仲、贯节、药渠、伯药、凤尾草

蚤 休 七叶一枝花、重楼,草河车,三层草

大青叶 大青,青叶、淡婆婆根

穿心莲 一见喜,榄核莲,苦草,日行千里、四方草

紫花地丁 地丁,地丁草

蒲公英 黄花地丁,鬼灯笼,黄花苗,奶汁草

白藓皮 北藓皮

金荞麦 天荞麦,五毒草、开金锁

白 蔹 白蔹根,白根,见肿消、猫儿卵,鹅抱蛋

虎耳草 滴耳草,石荷叶,老虎耳,天荷叶,丝棉吊梅

败酱草 败酱、苦苴

红 根 见血飞、长虫包谷

鱼腥草 蕺菜、菹子,狗贴耳,奶头草、臭菜

土茯苓 仙遗粮,冷饭团,土苓、过山龙、奇粮

杠板归 三角草,蛇见怕,蛇倒退,河白草、刺犁头

马齿苋 长命苋,马齿草,长命菜、五行草,长寿菜

白头翁 野丈人,白头公

翻白草 鸡腿儿,胡鸡腿,土莱、绮角草

铁 苋 海蚌含珠,血见愁、半边珠、凤眼草,血布袋

千里光 九里明,千里前、黄花草、九龙光、千里及、眼明草

水 蓼 辣蓼草,川蓼,白辣蓼,红辣蓼

天葵子 千年老鼠屎,散血珠,鸡腿

土大黄 吐血草、救命王,铁蒲扇

律 草 拉拉藤、黑草,五爪龙、葛律草

板蓝根 蓝靛根,靛根

青 黛 青蛤粉,靛沫花、靛花,兰靛、建黛

虎 杖 活血丹,阴阳莲,苦杖、酸汤杆、大虫丈,斑根

鸦胆子 苦参子、鸦蛋子,鸭胆子

山豆根 黄结、苦豆根

射 干 寸干、乌扇,夜干,扁竹,剪刀草

马 勃 马疙,灰菇,炮菌,牛屎茹,地烟、灰包

金果榄 金苦榄、天鹅蛋、九龙胆,雪里开

忍冬藤 金银藤

人中自 中白,千年冰,尿干子,秋白霜、溺堑

酸 浆 挂金灯。醋浆、叶下灯,山瑚柳、花姑娘

生地黄 生地、鲜生地、干地黄,大生地、小生地

玄 参 元参、黑玄参、野脂麻、正马、重台

牡丹皮 粉丹皮、牡丹根皮、丹皮、丹根

赤 芍 亦芍药,红芍药,京赤芍、臭牡丹根

犀 角 乌犀角、犀角粉、低密、香犀角、犀牛角,暹逻角

紫 草 紫草根、紫丹、红石根、鸦衔草

地骨皮 骨皮、枸杞根皮,地节

白 薇 香白薇、嫩白薇,龙胆白薇、春草

胡黄连 胡连,割孤露泽

银柴胡 银胡,土参,牛肚根,山菜根

青 蒿 香青蒿,野兰篙、黑蒿,青蒿草,方溃

决明子 草决明、还瞳子,羊角,假绿豆

谷精草 谷精珠,流星草,移星草,佛顶珠

密蒙花 小绵花,疙瘩皮树花

青葙子 牛尾花子、狗尾巴子

木 贼 木贼草,节节草、无心草、节骨草

夜明砂 天鼠屎,黑砂星、檐老鼠屎

三、温 里 药

附 子 黑附片、制附片、天雄,生附片

川乌头 川乌、乌头

草乌头 草乌,竹节乌头,乌喙,鸡毒

干 姜 均姜,白姜

吴茱萸 吴萸,吴于、吴芋,左力

花 椒 蜀椒、川椒,点椒、南椒

高良姜 良姜、小良姜、海良姜

丁 香 公丁香,母丁香,丁子香,支解香、雄丁香

小茴香 茴香、谷茴、小香,西小香

胡 椒 白胡椒,浮椒、玉椒,古月、白大川

荜 拨 必发,鼠尾,椹圣,胡椒花

荜澄茄 山鸡椒,毕茄,山苍子

大茴香 八角茴香、大料、广大料

肉 桂 紫桂,上肉桂、桂心、玉桂、官桂、安桂

四、泻 下 药

番泻叶 泻叶,泡竹叶

芦 荟 卢会,讷会,劳伟

大 黄 川军、锦纹、将军,庄黄、生军,火参,绵纹军

芒 硝 朴硝,玄明粉,皮硝,风化硝,盆消

巴 豆 巴菽、刚子、巴果,巴米,老阳子,猛子仁,江子

火麻仁 大麻仁、麻仁、麻子仁、火麻子

郁李仁 李仁,郁子,李仁肉

蜂 蜜 石蜜、食蜜,白蜜、蜂糖

蓖麻子 萆麻字、红大麻子、大麻子

甘 遂 主田、甘泽,鬼丑、肿手花根

大 戟 京大戟、红芬大戟、下马仙

芫 花 陈芫花,去水,头痛花,闹鱼花,银腰带

牵牛子 黑丑、白丑、二丑、丑牛子

续随子 千金子。联步,千两金、滩板救

商 陆 易根、当陆、山萝卜、水萝卜,狗头三七

五、祛 湿 药

茯 苓 云苓,茯苓、松苓

木 通 细木通、万年藤

猪 苓 野猪食、朱苓、地乌桃、野猪粪

泽 泻 水泻,泽芝,及泻、泽下、川下,天鹅蛋

薏苡仁 苡仁,米仁、薏仁米、薏珠子、芑实,六谷米

赤小豆 红豆,红小豆、朱赤豆、朱小豆

半边莲 急解索、细米草、蛇啄草

泽 漆 五凤草、凉伞草,一把伞

冬瓜子 冬瓜仁、白瓜子,瓜子, 瓜瓣

滑 石 滑石粉,飞滑石,脱石

通 草 白通草、葱萆,花草,通花、寇脱

灯芯草 灯草、白灯草,碧玉草,赤须、水冰心

萆 薛 粉萆薛、百枝、竹木、硬饭团,赤节,必下

瞿 麦 瞿麦穗,巨句麦、大兰。巨麦、具麦

篇 蓄 七星草,扁蔓、乌蓼,牛鞭草

石 韦 石兰,生扯拢、石背柳,石皮

三白草 水木通,三点白、天性草

地肤子 扫帚子,帚菜子、益明、千头子

冬葵子 葵子,葵菜子,苘麻子

海金砂 海金沙、左转藤灰

茵陈蒿 茵陈、绵茵陈,臭茵,西茵陈,嫩茵陈

金钱草 白耳草、金钱艾、透骨消、胡薄荷、一串钱、连钱草

汉防己 粉防己、土防己

地耳草 田基黄、雀舌草,香草,合掌草,降龙草

广防己 木防己

生姜皮 姜皮、生姜衣

薏苡根 米仁根、佛珠根

车前草 车前、虾蟆衣、猪耳草、地胆头、黄膜叶

车前子 车前仁,前仁、前子,车前实、凤眼前仁

藿 香 广藿香,合香

佩 兰 兰草,女兰、大泽兰,香草、省头草

砂 仁 缩砂仁,春砂仁,阳春砂,西砂仁

苍 术 茅术,仙术,赤术

草豆蔻 草蔻、大草蔻,偶子、豆蔻、草叩

白豆蔻 白蔻仁、白蔻,多骨

草 果 草果仁,草果子

独 活 大活,玉活,独摇草,长生草,独滑

秦 艽 西秦艽、秦胶,秦爪、大艽,左扭,左宁根

威灵仙 灵仙,能消,风车,铁杆威灵仙,铁脚威灵仙

蚕 砂 晚蚕砂,蚕矢,蚕粪,原蚕砂

寻骨风 清骨风

海桐皮 钉桐皮.丁皮,刺桐皮,刺通

桑寄生 寄生,柳寄生,茑木,寄生草,广寄生

五加皮 南五加、五加蕻

狗 脊 金毛狗脊,百枝、扶筋,毛犬

续 断 川续断,六汗、川断,龙豆,接骨草

骨碎补 毛姜,猴姜、申姜,石良姜,过山龙

木 瓜 宣木瓜,酸木瓜,铁脚梨

桑 枝 桑条、嫩桑枝,桑枝尖

伸筋草 石松、宽筋藤、狮子草,狮子毛草

稀莶草 绿莶草,希仙.毋猪油,虎莶

丝瓜络 丝瓜壳,天罗线,千层楼

白花蛇 腹蛇,五步蛇, 崭蛇

乌 蛇 乌虫、青蛇,乌梢蛇

松 节 油松节,松榔头

络石藤 白花藤,爬山虎,明石、—鬼系腰、双合草,绿刺

海风藤 风藤,巴岩香,老君须,云雾草

老鹳草 五叶草、天罡草,老贯草

八角枫根 白龙须,白金条

徐长卿 消遥竹,别仙踪,料吊,料刁竹,一枝香,九头狮子草

千年健 千年见,一包针

虎 骨 大虫骨

苍耳子 刺儿果,—野茄,猪耳,遭人头、刺儿颗,痴头婆

六、化痰止咳平喘药

白附子 独角莲,鸡心白附

白芥子 辣菜子,芥子

半 夏 地文,守田,三步跳、地雷公、蝎子草、和姑

天南星 南星,虎掌、蛇芋,野芋头

白 前 石蓝,嗽药

旋覆花 全福花,伏花,夏菊,金沸花,金钱花、复花

皂 荚 牙皂、皂角,大皂角,悬刀

胆 星 胆南星

贝 母 象贝,大贝,尖贝、浙贝母

瓜 蒌 栝楼,地楼,大肚瓜,天瓜、泽巨

瓜蒌子 栝楼子,瓜蒌仁

竹 茹 竹皮、青竹茹,麻巴,竹二青

竹 沥 竹汁,竹油

天竺黄 竹黄,竹糖

海浮石 海浮石,水花,羊肚石、海石.浮石,浮水石

礞 石 青礞石,金礞石

海 藻 乌菜、海带花,海萝、胡须泡、玉海草、灯笼藻

胖大海 大海、通大海、大洞果,大海子

昆 布 纶布、海昆布、面其菜

海蛤壳 海蛤、蛤壳

枇杷叶 巴叶

前 胡 信前胡

葶苈子 丁力子、大适

白毛夏枯草 金疮小草、雪里青,见血清,退血草,叶下红

桔 梗 白药,苦梗、苦桔梗、大药

杏 仁 苦杏仁,杏子

苏 子 紫苏子、黑苏子、家苏子,铁苏子

紫 菀 青菀,紫菀茸、返魂草根

款冬花 冬花,冬花蕊

百 部 九丛根,九虫根,山百根、九十九条根

桑白皮 桑皮、桑根白皮,白桑皮

马兜铃 马兜苓、兜铃,蛇参果

紫金牛 平地木、矮茶,映山红,矮脚草,千年不大

鼠曲草 无心草、香茅,佛耳草,黄蒿,毛耳杂,一面青

杜鹃花叶 杜鹃、艳山红

胡颓子叶 胡颓叶,蒲颓叶

曼陀罗 洋金花,风茄花

七、理 气 药

陈 皮 橘皮、贵老,红皮,桔皮,广皮、新会皮

木 香 广木香,川木香,云木香、青木香、五香,蜜香

青 皮 花青皮,均青皮,青柑皮,四花,个青,扣青

枳 实 江枳实,川枳实,只实

厚 朴 川朴,厚皮,根朴、紫油朴

香 附 莎草根,香附子,香附米,雷公头,苦羌头,三棱草根

乌 药 台乌药,夭台乌,台乌.乌嘴

佛 手 佛手片、佛手柑,五指柑,福寿柑

大腹皮 腹毛,腹皮,槟榔皮,大腹绒,槟棉衣

檀 香 白檀香,浴香

沉 香 蜜香,沉水香,海沉香、南沉香

薤 白 晶头、野蒜,薤白头,茭白

枳 壳 江枳壳,川枳壳、只壳

川楝子 楝实、金铃子,苦楝子、川楝肉

橘 核 橘子仁、橘米、橘仁,橘子核,桔核、柑核

荔枝核 荔仁,大荔枝,荔核

柿 蒂 柿丁,柿子把,柿萼、柿钱

八、理血药

川 芎 芎劳、香果、京芎,西芎,抚芎

丹 参 赤参,紫丹参,赤丹参、红根、活血根

桃 仁 桃核仁、桃仁泥、光桃仁,单桃仁

藏红花 西红花、番红花、撒法即

益母草 郁臭草,猪麻、益母艾、扒骨风,枯草、坤草,四棱草

茺蔚子 苦草子,茺玉子,小胡麻、益母草子,六角天麻

红 花 红蓝花、刺红花,川红花、草红花

泽 兰 地瓜儿苗,风药、龙枣.接古草、甘露秧、地笋

牛 膝 怀牛膝、淮牛膝、鸡骨胶、百部

苏 木 棕木,赤木、红柴、苏枋

五灵脂 五灵米,灵脂块、寒雀粪,药本、灵脂

蒲 黄 蒲花、蒲草黄

乳 香 马尾香、西香,浴香、天泽香、塌香、尔香

没 药 末药,明没药、克香

郁 金 玉金,广郁金,马述,川郁金,黄郁

姜 黄 片姜黄,黄姜,宝鼎香

延胡索 玄胡,元胡,延胡。玄胡索

夏天无 伏地延胡索,无柄紫堇

三 棱 荆三棱、红蒲根、光三棱,京三棱

莪 术 蓬莪术,文术、蓬术

穿山甲 山甲珠、川山甲,甲片、三甲、鲮鲤甲

王不留行 留行子,不留、禁官花,金盏银台

鸡血藤 血风藤、活血藤、大血藤

刘寄奴 六月雪,九里光,九牛草、金寄奴、苦连婆

月季花 月月红、月月开,长春花,四季青

凌霄花 堕胎花、芰华,藤罗花、紫葳

自然铜 然铜、石髓铅

血 竭 骐瞵竭、海蜡,木血竭、朱血竭

水 蛭 马蛭、马蟥,内钻子

虻 虫 牛虻,牛蚊子、瞎蠓、蜚虻

干 漆 漆渣、漆底,漆脚

廑 虫 地鳖、土鳖,地乌龟、土元

毛冬青 乌尾丁、山冬青,水火药、毛披树

马鞭草 铁马鞭、凤颈箪,狗牙草,田鸟草,红藤草

路路通 枫实、枫果,狼目、枫球子,狼眼,枫树球

祖师麻 金腰带,小叶枇杷

瓦楞子 蚶壳,瓦垄子,血蛤皮,瓦垄哈皮

仙鹤草 龙芽草,黄龙尾、子母草、龙头草、杰里花,铁胡蜂

白 芨 甘根,白根、—白给、利知子、羊角七

藕 节 藕节疤、光藕节,老节

血余炭 乱发、血余、人发

棕榈炭 棕榈木皮、棕毛、棕皮

紫 珠 紫珠草、鸦鹊板,白毛柴、紫荆

鸡冠花 鸡公花、鸡角枪

三 七 田三七,田漆,田七、参三七、山漆,金不换,血参

菊三七 菊叶三七,土三七、血当归、狗头三七,乌七

茜草根 茜草、血见愁、活血丹、土丹参,过山龙

花蕊石 花乳石

降真香 降真、降香,紫藤香

侧柏叶 柏叶,丛柏叶、侧柏

白茅根 茅根、兰根,地筋、茅草根,丝毛草根

槐 角 槐实,槐豆、天豆、槐连豆

槐 花 槐米、槐蕊

地 榆 赤地榆,山红枣根

大 蓟 刺蓟、鸡项草,鸡脚刺,牛口刺、老虎刺、马刺草

小 蓟 千针草、刺儿菜、青青菜、野红花, 小蓟草、刺刺芽

苎麻根 苎根

灶心土 伏龙肝

艾 叶 艾蒿、圻艾

九、芳香开窍药

麝 香 元寸、当门子、臭子,香脐子、四味臭,寸香

牛 黄 西黄、犀黄

冰 片 梅片、龙脑香,片脑、龙脑、梅花冰片

石菖蒲 菖蒲、昌羊、望见消,水剑草、溪菖,粉菖

苏合香 苏合油,帝膏,膏油流, 苏合香油

十、安 神 药

朱 砂 辰砂,飞辰砂,丹砂、赤道、丹粟

磁 石 活磁石,灵磁石、吸铁石,玄石

琥 珀 血珀、虎珀屑、育沛、江珠,雄珀

龙 骨 五花龙骨、土龙骨、青龙骨

牡 蛎 牡蛤、古贲。蛎房,左壳

龙 齿 青龙齿、龙牙

珍 珠 真珠,蚌珠,濂珠,珠子

酸枣仁 枣仁,酸枣核,早仁

柏子仁 柏实、柏仁,侧柏子

远 志 棘菀、苦远志

合欢皮 合昏皮、夜合皮、合欢木皮

合欢花 夜合花、乌绒

茯 神 伏神

夜交藤 棋藤、首乌藤

十一、平肝熄风药

钩 藤 勾丁、莺爪风、挂钩藤、钓钩藤、钓藤钓子

天 麻 定风草、赤箭,明天麻,水洋芋

白僵蚕 僵蚕、天虫、僵虫

刺蒺藜 旁通,止行,白蒺藜,休羽、旱草、三角刺,地菱

代赭石 须丸,代赭,血师,铁朱、赭石,红石头

全 蝎 全虫,蝎尾、虿尾虫、淡全虫,竭子

珍珠母 珠牡、珠母,明珠母

蜈 蚣 百足虫、天龙、百脚、川足,吴公

石决明 真珠母,九孔螺、千里光,鲍鱼皮,全蛤蜊皮

锦鸡儿 阳雀花,土黄芪

罗布麻 红麻、吉吉麻、红花草

地 龙 蚯蚓、丘嫡,地龙子、土嬗,虫蟮、土龙

神 曲 元曲、建曲,六神曲

山 楂 鼠查、亦爪实、棠球子,映山红果, 海红,山梨

鸡内金 鸡肫皮、鸡黄皮、鸡合子、化骨胆

麦 芽 大麦聚、大麦毛、大麦芽

谷 芽 蘖芽、稻聚、稻芽

隔山消 耳叶牛皮消,隔山撬

莱菔子 萝卜子

十二、涌 吐药

藜 芦 鹿葱、山棕榈、丰芦,七厘丹、葱苒

常 山 互草,七叶,翻胃木

甜瓜蒂 瓜蒂,苦丁香、瓜丁

胆 矾 石胆,黑石、基石、蓝矾

十三、驱虫药

使君子 史君子,病柑子,君肉

南瓜子 南瓜仁、金瓜米、白瓜子

鹤 虱 鬼虱、北鹤虱,南鹤虱

槟 榔 大白、大腹子。花大白、白槟榔、青仔、榔玉

榧 子 彼子、榧实、赤果、玉山果

大 蒜 胡蒜、独蒜、独头蒜

雷 丸 白雷丸、竹林子、竹铃芝

芜 荑 臭芜荑,白芜荑,无夷,山榆果、大果榆糊

常用中药500种图片(农村常见中草药300种)

种植的药材

药材的种植效益跟着市场行情走,因此要知道种植什么药材最赚钱。

药材即可供制药的原材料,在中国尤指是中药材,即未经加工或未制成成品的中药原料。

中药材在我国有很大的需求,种植前景广阔。其种类很多,在药材市场上销售的常用中草药就有500多种,其中大部分靠采挖野生资源,人工种植的有100-200多种。

选择药材种植致富项目,需要考察当地的生态环境、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灌溉和排水条件,尽量种植当地的地道药材品种,这些品种适应性没有问题,也有栽培技术和市场基础;对于新引进的品种,则一定要慎重。

中国有多少种中药材,各有什么功效。

中药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而中药材又是饮片和中成药的原料。据调查,全国用于饮片和中成药的药材有1000~1200余种,其中野生中药材种类占80%左右;栽培药材种类占20%左右。在全国应用的中药材中,植物类药材有800一900种,占90%;动物类药材100多种;矿物类药材70一80种。植物类药材中,根及根茎类药材在200一250种;果实种子类药材180~230种;全草类药材160一180种;花类药材60一70种;叶类药材50一60种;皮类药材30一40种;藤木类药材40一50种;菌藻类药材20种左右;植物类药材加工品如胆南星、青黛、竹茹等20一25种。动物类药材中,无脊椎动物药材如紫梢花、海浮石等有30-40种;昆虫类药材30一40种;鱼类两栖类、爬行类药材40—60种;兽类药材60种左右。

炖土鸡汤时,适合放哪些中药材,各种中药材都有什么作用呢?

黄芪

黄芪有补气作用、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能延缓衰老用、抗肿瘤、降血糖、治疗艾滋病、治疗肺结核、治疗低血压作用。黄芪治疗免疫力低下、易感冒、心慌气短、低血压。还有固表止汗、治疗糖尿病、防治癌症的作用。用黄芪炖鸡能补气益气温中,增强免疫力,补充人体必需蛋白质、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可用于易感冒,身体虚弱,免疫力差,病后体虚少食,产后母乳少,还可以用于防治癌症。

原料:鸡肉750克,黄芪40克,生姜3片,老酒适量。

做法:

1、黄芪用2碗水煎成1碗。

2、鸡肉(连骨)切成小块洗净加7碗水煮,水滚去除泡沫,改用慢火,加入老酒和姜片,以中火煮30分钟后再放入黄芪汁,用慢火煮2小时即成。

党参

党参为常用的传统补益药,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其因含有多种营养成分,而具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党参性味甘,平,具有补中、益气、生津、养血、健脾、镇静的功效,适用干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食少、口渴、久泻等症。

原料:鸡肉500克,党参20克,油适量,盐适量。

做法:

1、鸡肉切好放置一旁待用。

2、锅内放少量香油放入姜丝爆香,再将切好的鸡肉放入一同翻炒。

3、鸡肉变粘后放入砂锅中,加入洗好的党参,加入适量的水,放入炖锅炖两个小时这样,要出锅的时候在放入适量的盐。

大枣

红枣能健脾和胃,益气补血,为安中益气的良药,适宜于脾胃虚弱、气血两亏、贫血萎黄、疲倦无力、产后虚弱、心慌失眠者食用。红枣中维生素C的含量相当高,被誉为“天然维生素丸”。民间还流传有“一天吃仨枣,一辈子不显老”的说法。

原料:土鸡一只,红枣8颗,桂圆5颗,生姜适量,火麻油一勺,盐适量,黄酒1勺。

做法:

1、将鸡处理好,洗净剁成块;

2、冷水下锅,煮开后,会有很多浮沫,关火把鸡块盛出来,水就不要了;

3、在砂煲里面倒入烧开的水,.然后将鸡块倒进去,加入姜片,红枣和桂圆;

4、加入一大勺的黄酒,大火炖一个小时后转小火2小时;

5、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就做好了,出锅前淋上一点火麻油,装盘食用即可。

当归

当归是女性最常见的补血药,素有“妇科圣药”之誉。对于女性血虚,面色萎黄,月经不调、经常感到晕眩和心悸有比较好的治疗作用。当归中含有维生素B12,对治疗女性常见的贫血极为有效,它含有的维生素E和硒等微量元素还具有抗衰老作用。

原料:母鸡1000克,当归20克,大葱5克,姜5克,盐3克,料酒5克,味精1克。

做法:

1、鸡宰杀后去毛,剖腹洗净,剁去爪,用开水分透,再放入凉水中洗净,沥干水分。

2、当归洗净,按块质大小,顺切几刀,姜葱洗净,姜拍破,葱切段待用。

3、将当归,姜,葱装入鸡腹内,肚腹朝上放入砂锅内,注入清水适量,加入盐,料酒,武火上烧开,再改用文火炖至鸡肉酥烂时即成。

天麻

天麻性平味甘。它富含天麻甙等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是一种营养丰富、药食两用的纯天然保健食品。它除了含淀粉、蛋白质、脂肪外,还含丰富的维生素、钙、磷、铁、钾、镁等微量元素。新鲜的野生天麻用于美容,可使皮肤细嫩、容光焕发。

原料:天麻片10克,老母鸡1只,生姜3片。

做法:

1、土鸡宰杀处理干净;红枣,枸杞用清水冲洗下。

2、天麻提前加入少许白糖泡软。

3、锅内加水烧开后,加入料酒(5g),再把收拾干净的土鸡放入锅内煮下。

4、等到煮出血沫和脏东西后关火,捞出,冲洗干净。

5、将泡好的天麻切薄片,姜2片。 6、把所有的材料的都放入砂锅内,再加入料酒,清水盖上盖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1小时左右。炖好后调入适量的盐即可。

有人认识图片中的中草药的名字和功效吗?

图1,罗星草,清热解毒,散瘀接骨。图2,树参,治偏头痛,风湿痹痛等病症。图3,山茶花,活血散瘀美容养颜,润肺止咳。

谁知道各种种子植物的名称,特点,最好有图片

中国有种子植物237科、2988属、25734种。其中药用种类有223科、1984属、10153种(含种以下等级1103个)。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个亚门,其中被子植物亚门的药用种数十分庞大,约占药用总种数的99%。

1.裸子植物:

中国有裸子植物11科、42属、243种,其中药用种类有10科、27属、126种:包括13个变种、4个变型。目前,只有引进的南洋杉科中尚未见药用记载,其余各科均含药用植物。

裸子植物药用资源近80%的种属于针叶树种,其中最重要的是松科。中国有松科植物10属、113种、29变种,药用种数占40%。松属是个较大的属,含20种药用植物,主要有油松、马尾松、红松、白皮松和云南松等。本科其他属的主要药用种有冷杉、臭冷杉、油杉、落叶松、白扦、铁杉,以及中国特有的金钱松(土荆皮)和水松等。

柏科中中国有8属、29种、7变种,其中药用资源以圆柏属居多,共有10种,1变种,主要有圆柏、叉子圆柏和兴安圆柏,以及柏木、朝鲜崖柏、刺柏等。柏科的常用药材为侧柏和松花粉等。

三尖杉科中许多种都含抗癌活性物质,近年来颇受关注。中国有三尖杉科植物:属10种,均可药用,主要有三尖杉、中国粗榧、海南粗榧和台湾粗榧等。

红豆杉科中常用药材种为榧(榧子),其他可供药用的有东北红豆杉。南方红豆杉(血榧)、云南红豆杉和穗花杉等。杉科和罗汉松科中的药用种较少,主要有罗汉松、百日青、杉木、柳杉及中国珍贵的子遗植物水杉等。

裸子植物的4个非针叶类型的科中,麻黄科的药用种最多,共有11种、3变种、1变型。其中,草麻黄、中麻黄和木贼麻黄为药典收载种,属于地方习用品的有丽江麻黄、山岭麻、单子麻黄、双穗麻黄和藏麻黄等。苏铁科药用资源主要有苏铁、华南苏铁等。买麻藤科主要是买麻藤和垂子买麻藤。银杏科仅银杏1种,目前野生种只残存于浙江天目山和云南东北部等局部地段,其他地区均为栽培。

2.被子植物

中国现存被子植物共226科、2946属、约25500种,其中药用种类有213科、1957属、10027种(含1063个种以下等级)。其中双子叶植物179科、1606属、8598种;单子叶植物34科、351属、1429种。根据恩格勒系统,分科统计列出各科中我国现有的属、种数及药用属、种数。被子植物各科的药用种数相差很大,最多达778种,最少仅含1种。其中,含100种以上的有33科,50一99种的19科,10一49种的72科,10种以下的88科。在33个药用大科中,双子叶植物有27个科,即菊科、豆科、唇形科、毛茛科、蔷薇科、伞形科、玄参科、茜草科、大戟科、虎耳草科、罂粟科、杜鹃花科、蓼科、报春花科、小檗科、荨麻科、苦苣苔科、樟科、五加科、萝摩科、桔梗科、龙胆科、葡萄科、忍冬科、马鞭草科和芸香科。单子叶植物有6个科,即百合科、兰科、禾本科、莎草科、天南星科和姜科。上述33科约占药用被子植物科数的16%,但所含药用种数却占了65%。

药用植物种数接近100种的科有卫矛科(99),夹竹桃科(95)和葫芦科(92)。种数较多的科还有茄科(84)、木犀科(81)、鼠李科(77)、十字花科(77)、爵床科(71)、紫金牛科(72)、景天科(68)、茶科(66)、防己科(64)、马兜铃科(62)和紫草科(62)、堇菜科62)等。

药用大科所集中的种数主要体现在一些较大的属。被子植物中含50种以上药用资源的属有乌头属(103)、紫堇属(86)、铁线莲属(85)蓼属(81)、蒿属(72)、小檗属(70)、马先蒿属(67)、杜鹃花属(65)、悬钩子属(62)、凤毛菊属(58)、卫矛属(57)、珍珠菜属(56)、鼠尾草属(53)、龙胆属(52)和贝母属(50)。这15个属隶属于12个科,仅占各科药用总属数的3%,而所含药用种数却达30%。

药用种数接近50种的属有大戟属(49)、报春花属(48)和紫金牛属(46)。含30一49种的属有蔷薇属(44)、唐松草属(44)、忍冬属(44)、翠雀属(43)、黄芩属(43)、荚蒾属(42)、天南星属(42)、猕猴桃属(41)、柴胡属(41),委陵菜属(40)、橐吾属(37)、石斛属(36)、苔草属(35)、马兜铃属(35)、百合属(34)、沙参属(36)、党参属(34)、紫菀属(34)、香茶菜属(33)。山姜属(32)、紫珠属(31)、鸢尾属(31)、香薷属(31)、冷水花属(31)、鹅绒藤属(30)、银莲花属(30)和花椒属(30)。

药用种数在20-29种以上的有71个属,较重要的有细辛属、木兰属、五加属、紫云英属、远志属、砂仁属、当归属、蝇子草属、葱属、重楼属、栝楼属、酋草属和千金藤属等。

中国种子植物不仅种类丰富,而且有许多特有种属。据统计,中国种子植物有196个特有属,其中,被子植物有190个(裸子植物仅6个),含药用资源的有60余属,如明党参属。羌活属。川木香属。知母属、地构叶属、通脱木属、杜仲属、枳属、喜树属、珙桐属、香果树属、独叶草属和太行花属等。

由于被子植物药用种类繁多,不能一一赘述,这里仅选取常用药材比较集中的10个科为代表作一简述。

菊科是中国被子植物第一大科,含药用植物778种(包括724种,7亚种、44变种、3变型),药用的属数和种数分别占我国菊科植物的68%和33%。主要药用属除蒿属、凤毛菊属、紫菀属和橐吾属外,还有蒲公英属(26)、火绒草属(19)、兔儿风属(18),香青属(18)。千里光属(17)、艾纳香属(16)、斑鸠菊属(16)、蟹甲草属(16)、旋覆花属(15)、蓟属(15)和苦荬菜属(15)等。

菊科中商品药材较多,其中术类有白术和苍术;木香类有云木香和川木香;蒿类又可分为艾类和茵陈类,艾类中如艾、野艾蒿、蒙古蒿、阴地蒿、南艾蒿、五月艾等,茵陈类中除主要药用茵陈蒿外,同属的还有莳萝蒿、碱蒿、冷蒿、矮蒿、白莲蒿和青蒿等;蓟类的刺儿菜和刻叶刺儿菜均作小蓟用,作大蓟用的主要有蓟、野蓟。两面蓟和烟管蓟等。菊科中常用药材还有菊花、红花、旋覆花、款冬花、紫菀、漏芦、天名精、佩兰、牛蒡子,苍耳子。蒲公英和鳢肠(墨旱莲)等。此外,石胡荽。除虫菊、雪莲花、豨莶草。千里光、水飞蓟、丝毛飞帘、甜叶菊、火绒草和鬼针草等亦可供药用。

豆科是中国四个含干种以上的植物大科之一,供药用的有490种(含461种、1亚种、23变种、5变型),仅次于菊科,居第二位。豆科较大的药用属除紫云英属外,还有槐蓝属(24)、锦鸡儿属(29)、崖豆藤属(16)、棘豆属(16)、山蚂蝗属(16)、岩黄芪属(15)、胡枝子属(14)和决明属(13)等。

本科重要的药用资源有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等;常用的有扁茎黄芪(沙苑子)、苦参、槐、补骨脂、葛、儿茶、密花豆(鸡血藤)、合欢、小决明、广金钱草、白扁豆、多序岩黄芪(红芪)和皂荚等。此外,紫荆、小花米口袋、截叶胡枝子(夜关门)。百脉根、轮叶棘豆(莪大夏)、黄花木、山野豌豆(透骨草),紫首蓿、云实、红车轴草等也是较常见的药用植物。

毛茛科的药用植物有420种(含329种、1亚种、85变种、5变型),药用种数占全科种数的58%,其中乌头属、铁线莲属、翠雀属、唐松草属、银莲花属包含了本科72%的药用种类,此外,较重要的属还有毛茛属(19)、耧斗菜属(12)和金莲花属(12)。中国有乌头属植物165种,其中药用103种,是被子植物中最大的一个药用属。该属的常用药材主要有乌头(川乌)、北乌头(草乌)、黄花乌头(关白附)、短柄乌头(雪上一枝蒿)和甘青乌头。地方和民间习用的药用种主要有铁棒锤、伏毛铁棒锤、黄草乌、瓜叶乌头和聚叶花葶乌头(活血莲)等。铁线莲属常用药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威灵仙,主要来源种有棉团铁线莲、辣蓼铁线莲和威灵仙等;另一类是川木通,主要来源种有小木通,绣球藤和钝齿铁线莲等。本属地方习用种有柱果铁线莲、圆锥铁线莲(铜灵仙)、须蕊铁线莲和黄花铁线莲(铁线透骨草)等。黄连属的种数虽不多,但药用价值较高;本属6个种均可药用,常用的有黄连、三角叶黄连和云连,都是重要的商品药材。

毛茛科其他属的主要药用种有白头翁、升麻、阿尔泰银莲花(九节菖蒲)、侧金盏花(福寿草)、耧斗菜、翠雀、类叶升麻(绿豆升麻)、铁筷子、展枝唐松草、毛茛和金莲花等。

唇形科有436种药用植物(含355种、72变种、9变型),占本科植物种数的55%,其中比较重要的有鼠尾草属、黄芩属、香茶菜属、香薷属、青兰属、筋骨草属等,常用药材主要有丹参、黄芩、藿香、广藿香、紫苏、益母草、薄荷、毛叶地笋(泽兰)、香藿、荆芥和夏枯草等。其他常见种类有金疮小草、筋骨草、风轮菜、活血丹、夏至草、罗勒、糙苏、毛水苏、海州香薷、百里香和牛至等。中国引进的唇形科植物薰衣草和留兰香均作药用。

蔷薇科有360种药用植物(包括301种、1亚种、53变种、5变型),约占本科植物种数的43%。蔷薇屑、悬钩子属、委陵菜属及绣线菊属包括了本科47%的药用种。药用种数较多的属还有旬子属(17)、梨属(15)、山楂属(15)、樱桃属(13)和苹果属(13)等。

本科的常用药用种多为木本植物,主要有乌梅、杏、桃、郁李、皱皮木瓜、枇杷、金樱子、玫瑰及山楂等。本科草本植物中常用的有掌叶悬钩子、地榆和龙牙草等。其他属主要药用种有委陵菜、石楠、扁核木(蕤仁)、假升麻、柔毛水杨梅、火棘、李、绣球绣线菊、鸡麻和灰旬子等。

伞形科的药用植物有234种(包括197种、25变种、9变型及3个栽培种),约占本科植物种数的44%。主要药用属除柴胡属(41)和当归属(22)外,还有独活属和藁本属(13)。上述4个属的药用种数占本科药用种数的38%。

本科常用药材主要有当归、白芷、重齿毛当归(独活)、紫花前胡、辽藁本、川芎、羌活、珊瑚菜(北沙参)、明党参、新疆阿魏、白花前胡、蛇床子和茴香等。柴胡是常用大宗药材,中国共有柴胡属植物36种、17变种,其中可供药用的41种(含变种),较普遍应用的是北柴胡和狭叶柴胡。此外,地方药用的主要有银州柴胡、锥叶柴胡(陕西)、密花柴胡(新疆)、金黄柴胡(甘肃、新疆)、汶川柴胡、马尔康柴胡(四川)、膜缘柴胡(四川、西藏)、长白柴胡(东北)及云南柴胡(云南)等。我国西北地区柴胡资源较为集中,共有42种(含变种),据报道,其中可供药用的有21种。

本科主要药用植物还有芜荽、窃衣、棱子芹、峨参,野胡萝卜(南鹤虱)、羊红膻、天胡荽、鸭儿芹,毒芹、积雪草和葛缕子(藏茴香)等。

蓼科药用植物共123种(包括104种、18变种。1变型),约占本科植物种数的53%。本科约92%的药用种类都包含在下面3个属中。

蓼属(广义属),中国有120种,其中药用81种,常用药材有何首乌、拳参、红蓼(水红花子)、蓝蓼(蓼大青)、扁蓄和虎杖等。民间习用的有赤胫散、火炭母、杠板归、分叉蓼、支柱蓼和水蓼等。

大黄属,中国约有40种,据报道,药用的有18种、2变种。《中国中药资源志要》收载了14种(含1变种)。目前本属比较重要的是掌叶组大黄,主要有掌叶大黄、药用大黄及唐古特大黄。同属其他药用种都作为土大黄或山大黄入药,主要有华北大黄、河套大黄和波叶大黄等。大黄是一味世界性药物,现已被近20个国家的药典收载。中国大黄的产量和质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应特别提及的是,藏药擅长用大黄,不仅种数多,而且颇为讲究。

酸模属供药用的有16种,多为民间习用药,常见的有酸模。皱叶酸模。巴天酸模(牛西西)和尼泊尔酸模(羊蹄)等。

本科其他属主要药用种有荞麦、短毛金线草、肾叶山蓼。沙拐枣及栽培品种竹节蓼等。

五加科中药用植物有112种(包括88种。23变种、1变型),约占本科植物种数的65%,主要药用属有五加属、楤木属(20)、鹅掌柴属(17)及人参属(10)等。特别是五加属和人参属中,有许多种重要的商品药材。五加属主要药用种有五加、无梗五加、刺五加、三叶五加(白簕)和红毛五加等。人参属植物基本上都可药用,最重要的是人参和三七,同属中主要药用植物还有竹节参、珠子参和参三七等。西洋参原产北美,中国现已引种成功,并形成一定的商品生产能力。

本科其他主要药用种有楤木、辽东楤木、食用土当归、柔毛九眼独活、通脱木(通草)、鹅掌柴、刺楸、东北刺参、掌叶梁王茶、常春藤、树参、罗伞、短梗大参和刺通草等。

百合科是单子叶植物药用种类最多的科,有358种(包括301种。37变种、20个栽培种)。本科46个药用属中贝母属、百合属和黄精属包括了1/3的药用种。此外,含10种以上药用属还有葱属(28)、重楼属、菝葜属(21)、天冬属(18)、沿阶草属(16)、蜘蛛抱蛋属(13)、藜芦属(12)、萱草属(10)和鹿药属(10)等。

本科常用药材有浙贝母、川贝母、暗紫贝母、平贝母、伊贝母及百合、山丹、黄精、玉竹、天冬、知母、华重楼、麦冬、土菝葜(土茯苓)、藜芦、萱草、小根蒜(薤白)和老鸦瓣(光慈菇)等。其他属主要药用种类有铃兰,绵枣儿、鹿药、吉祥草、岩菖蒲,粉条儿菜(小肺筋草)、玉簪、万年青、蜘蛛抱蛋、油点草及栽培种芦荟和石刁柏等。

兰科虽是中国被子植物第二大科,但药用种数并不甚多,仅约占本科植物种数的28%。主要药用属有石斛属、虾脊兰属(19)、羊耳蒜属(14)、玉风花属(15)、杓兰属(13)和石豆兰属(11)等。

石斛是兰科中的主要药材,常用的种类有金钗石斛(石斛)、铁皮石斛(黑节草)、黄草石斛(束花石斛)及环草石斛(美花石斛)等。此外,常用的药材还有天麻和白及等。

本科其他药用种,如手掌参、羊耳蒜、绶草、广布红门兰、虾脊兰,杜鹃兰(山慈菇)、伏生石豆兰。角盘兰、石仙桃、大花杓兰、小斑叶兰、贝母兰和长距玉凤花等,多为民间习惯用药。

被子植物中,药用种数不足10种的有88科,其中有27科仅各含1种药用种。这些科有的是单种科,有的是寡种科。主要药用植物有杜仲、马尾树、连香树、伯乐树、猪笼草、红木、番木瓜、珙桐、锁阳、田葱、大血藤、旱金莲、苦槛蓝、透骨草等。

该文章由作者:【深白色】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