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由什么构成
玉石的形成条件是极其特殊复杂的。它们大多来自地下几十公里深处的高温融化的岩浆,这些高温的浆体从地下沿着裂缝涌到地球表面,冷却后成为坚硬的石头。在此过程中,只有某些元素缓慢地结晶成坚硬的玉石或宝石,且它们的形成时间距离我们非常遥远。 中国有四大名玉,即新疆白玉、辽宁岫玉、河南独山玉和湖北绿石。尤其是硬玉中的翡翠有”玉中之王”的美誉。翡翠极为珍贵,从前多为帝王或豪富所占有。俗语说”黄金有价玉无价”,或谓玉石”价值连城”。据说秦昭王曾以15座城去换一块珍贵的和氏壁。玉石如此珍贵原因何在呢?
其一,稀少。物以稀为贵。玉石的形成要在地壳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尤其是翡翠、白玉、玛瑙、青金等更加难得。中国古代采玉人骑着耗牛,翻山越岭到山上找玉,靠着牲口的四蹄,把露头或半露头的玉石踏采出来。有的玉石顺山水、冰川冲到下游,途中便被人捞走了。据记载,古时在新疆和田采玉,曾以女人棵体入水捞取。相传古人认为玉为阳精,须用阴气相召,玉石才不致流失,否则难以得到美玉。后来,玉石越来越少,才开始凿山开矿,攻山采玉。采到一块好玉是极不容易的。
其二,坚硬。玉石大致可分为硬玉和软玉两类。硬玉质地细密坚韧,硬度相当大。如果把金刚石硬度定为10度,那么最硬的玉石如翡翠则能达到8度、9度。一般来说,硬度在6度以上的称为硬玉。只有金刚砂和金刚钻粉工具才能磨制硬玉,多硬的钢刀之类都是无济于事的,硬玉被琢磨成为玉器,呈半透明,柔润光洁,晶莹美丽,内眼便分辨不出矿物的颗粒了。硬度在6度以下的玉石为软玉。软玉质地较软,韧性较好,一般都能用刀刻划,价值就较为低廉了。
其三,色彩美丽。相传,在凤凰栖息过的地方,都有美玉。玉石具有丰富的天然色彩,有白如羊脂、红如鸡血、绿如碧海……常见的有白钻石、绿宝石、蓝宝石和变石等,可加工成戒指或耳环等玉器,不退色、不变质、坚固耐用,是高级装饰品。有的玉石上占有好几种颜色,称为”巧色”,即使有些玉石质地不纯,但一经匠心巧琢,变瑕疵为美点,把瑕疵琢成花上小虫或树上松鼠,惟妙惟肖,引人入胜。
玉石的种类有哪些,玉总共有几种,哪种最好?
楼主你好,
玉有软玉、硬玉之分。
两种玉外型很相似,硬玉的比重(3.25-3.4)大于软玉(2.9-3.1)。
软玉(Nephrite),是含水的钙镁硅酸盐,硬度6.5,韧性极佳,半透明到不透明,纤维状晶体集合体。
一般指产于我国新疆一带的白玉、青玉、碧玉与东北岫玉等。
硬玉(Jadeite),为钠铝硅酸盐,硬度6.5-7,半透明到不透明,粒状到纤维状集合体,致密块状。
硬玉是指产于缅甸的翡翠。
中国是世界上开采和使用玉最早、最广泛的国家。古书上记载很多,名称也很杂,如水玉、遗玉、佩玉、香玉、软玉等。
中国“四大名玉”,是指新疆产出的“和田玉”、辽宁岫岩县产出的“岫玉”、河南南阳产出的“独山玉”、湖北郧县等地产出的“绿松石”。
中国玉石的主要类别:
内蒙古佘太翠
新疆和阗玉
岫山玉
南阳玉
蓝田玉
密县玉
京白玉
绿松石
玉中翡翠是最好的,你可以去逛逛,了解一下
和田玉结构及鉴别方法有哪些
很多时候,我们说买玉要看结构,那么到底什么是结构,能不能从结构上区分和田玉的产地,又该如何去看呢?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和田玉结构及鉴别,希望能帮到你。
什么是结构
首先来说说什么是结构。在自然界中,遍地都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石头,这些石头形态各异。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这些矿物在岩石中,有的为颗粒状,有的为纤维状,有的为薄片状,柱状,有的结晶完整,有的为随形,见不到晶形,有的粒度粗大,有的却很细小。矿物之间,有的平行排列,有的互相穿插、交织、填充。这就是岩石的结构。结构也可以简单理解成物质组成的。
矿物质
那么和田玉的结构是什么?和田玉常见的结构有多种,其中以毛毡状结构最为常见,最为典型。这种结构中,透闪石纤维非常细小,光学仪器下,都无法分清其轮廓,矿物纤维很均匀,没有方向性地密集分布,犹如畜毛交织形成的毡毯一样,故名毛毡状结构。
两千前孔夫子说的“玉有伍德”的“溃而不散”就是在讲这种矿产的基本特征。
和田玉结构及鉴别之结构的分辨
因为产地不同,各个玉种的结构也就有所不同,下面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每个玉种的纹理结构特点。
籽料的结构
籽料的结构为典型的毡状交织结构,颗粒细小,结构缜密,多为纤维交织的毡状、绒状结构,部分玉料较好的玉石,甚至于观察不到玉内的结构。
在一些证书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纤维交织结构这几个字。其实广义的和田玉都是纤维交织结构,而籽料一般写的是毛毡状纤维交织结构,籽料的结构类似与云絮状纹理,好的籽料的结构也像是一种鱼鳞状态排列,排列非常的整齐而且近乎完美,细小结构的看起来如毡毯。
但是,毛毡性纤维交织结构并不是和田籽料所特有的,质地好的山料,俄籽料,也是毛毡性纤维交织结构。
青海料
关于结构,青海料有着独特的砂糖状结构,没有籽料的那种油脂性,但是不能因此断定它的密度不好,打灯来看结构还是比较细腻的,但是这种细腻区别于籽料的细腻,交织度不够,细但是水透。
籽料一般以絮状结构为主,无结构倒是很少见的,一般如果能在视觉上达到粘糯的感觉就行了。而青海料倒是结构很细,很多时候青海料倒是打光更看不到结构,但其实并不是它结构细密,而是云絮结构发育不全,放大后会发现其实更多的是细点状结构。青海料打灯看的话,颗粒一般来说感觉比较细小,但是花大,也就是说很容易感觉出不均匀。
青海料还有一种常见的特征:就是水线纵横交织,有的很多水线集中在一起,形成像水潭一样的感觉,具有这种结构特征的,一般都是青海料的。当然于田山料中也有一些这种特征。
俄料
俄料的内部是团块状云絮结构纹理,纹理松散,冰点与云絮间色差大,色差明显。油润性一般,看起来有略偏生的感觉。
跟籽料的那种温和有些不同,俄罗斯的料子显得粗狂一些。俄料一般是粗粒状结构,结构大的夹杂斑块结构,但也有很细的以至看不到结构的。
大多数的俄料都是玉花较多较大,看起来像是浆糊里加米粒,那就是俄料结构的特征了。
韩料
韩料结构跟俄料有点像,但是更松散一些。另外韩料是黄绿色调,看多了一眼就有那种感觉。
大多数韩料结构比较松散,有点儿像“大米粥”。
韩料的内部结构结晶体很粗,颗粒状很分明,大多数韩料的结构像醪糟汤生米粒一样结构,不规则的白点米粒,米生还不熟的那种。很多韩料玉质抛光后玉质还算清,但只要打光看就会发现玉质都是散的。
和田玉结构及鉴别之从结构看玉质
很多时候看结构分辨产地并不是那么容易,因为玉的结构是多种多样而且错综复杂的,青海料里也有和籽料结构很像的,韩料也有和俄料非常像的,所以从结构来分辨产地是很困难的。而除了从结构上分辨产地,结构也是与玉质是息息相关的,那么如何从结构上分辨玉质呢?
与“结构”最相关的就是细度。对于细度好的玉石,内部的矿物结构大小比较均等,排列比较规则,用透射光看玉石内部的时候,我们能感到玉石内部是十分干净整齐的。但是细腻程度好的玉石不见得其密度就好,也就是玉石内部矿物成分的紧密程度不见得高,细度好的玉石不一定会呈现出油润的感觉。
通常品质好的和田玉内部结构分布有细密的云絮结构,排列的细密并且整齐,这种絮状结构越是细密品质就越好。对籽料而言,云絮越细密越好,白度高的籽料一般云絮会略大些,白度又高结构又致密的很少,价格也是很贵的。
“打灯无结构”
玩家们经常说到一个词——打灯无结构。但对打灯无结构的认知上有很多误区。
先说说“打光”,打光又可分为打背光和打侧光,打背光是为了观察玉料中杂质、暗裂和暗伤等等一些情况,打侧光则是为了看结构,如果用打背光而看不到结构,便说和田玉无结构,就有些欺骗的意味了,因为打背光是看不清结构的。
其次肉眼无结构或自然光无结构的料子很多,但不管玉质多紧密,打强光多少会有一点结构的,不太可能一丁点结构都没,要真的是一丁点结构都没,那很可能就是料器了。有时候,打侧光的确好像是看不到结构,但实际上是料小或者很薄造成的,或者因皮色覆盖不甚明显而已。
其次,无结构的料子便是好的吗,也不一定,有些看不到结构的籽料,往往是很嫩的料,不够浑厚,油润性也不好。无结构是相对的,无结构的追求可以,但是千万不要误入歧途。
无结构的籽料很少,但也有一些玉种几乎能做到“打等无结构”,比如鸭蛋青、好的青玉、塔青、河磨玉等等。但这种无结构,也是指肉眼在光源条件下看不清结构,是相对的无结构。
而且大家要明白的是,结构也只是评价玉质的一方面,料子的好坏还是要综合来看,颜色、油润性、老熟度、白度、瑕疵等等多种因素,才能判定一块玉料的好坏。
最后还是要说到从结构上辨别玉种上来。看结构要有一定的经验,而且大自然的产物总是多变万化的,看结构的特征只能是作为分辨料子的一种辅助方法,不能仅凭一个结构特征就认定是某一种料子,往往同一类料子,会有不同的结构特征,同一结构特征的料子,也可能属于不同种类的料子,不能一概而论。所以,看结构一定要和其它特征相结合来看,否则很可能越看越不明白。
玉分为几种?
玉,历来是中华民族美德的象征。世人爱玉之风莫如中国。中国自古以“玉石之国”著称于世。传说在远古时代,帝王分封诸侯的时候就以玉作为他们享有权力的标志。以后许多帝王的“传国玺”也都是用玉雕刻制作的。
玉,包括多种具有坚韧、致密结构的矿物,其实,真正的玉只有两种——软玉和硬玉。
软玉是以透闪石为主的矿物集合体,主要成分是钙、镁、铝、铁的硅酸盐。由于这些矿物呈微细的纤维状或交织成毡状,因而质地细腻,坚韧而不易压碎,抗压强度超过钢铁,化学性质稳定。经过琢磨后,它呈现灿烂的蜡状光泽,给人以透亮晶莹的温润感,是理想的玉雕工艺原料。还有一些物理性质类似软玉的矿物,如鲍文玉(蛇纹石)和河南独山玉(钠长石、黝帘石)等,在工艺质料上也通称为软玉。
软玉的产地几乎遍及全世界,主要有中国、俄罗斯、新西兰、美国等。我国新疆境内的昆仑山盛产白玉、青玉、黄玉、墨玉和碧玉,简称“昆玉”。北京故宫博物院5吨多重的《大禹治水图》,就是用昆玉雕成的。南疆的和田美玉,色如凝脂,洁白无瑕,特称“羊脂白玉”,最为名贵。自古以来,百斤以上的白玉就是稀世珍宝。1980年,在玉龙喀什河上游发现一块重达472公斤的白玉。辽宁省岫岩县的岫玉和陕西省的蓝田都是鲍文玉。岫岩县有一巨型单块玉石重达26万多公斤,15个人手拉手才能合抱,堪称世界“玉石之王”。
另一种玉是硬玉,我国称为“翡翠”,是钠和铝的硅酸盐矿物密集体,由无数微小纤维状晶体交织而成,硬度超过玻璃而与水晶差不多,化学性质也很稳定。硬玉有多种颜色,但主要是白色。它主要产于缅甸克钦邦密支那西南的孟拱一带,所以称“缅玉”。
硬玉是在1万个大气压和200~300℃的条件下,由贫二氧化硅的超基性岩浆分化而成。翡翠以绿得像雨后阳光映照下冬青树叶的深绿以为最佳,透明度愈高愈好。色鲜美而光泽喜人,质坚韧而不脆不裂,为许多别的玉类宝石所不及。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质优者价极昂贵。
该文章由作者:【天津相亲】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