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冰川服务价值(祁连山冰川融化原因)


祁连山,有多重要?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听说祁连山这个名字,并不是从地理书上,而是从这首汉代的《匈奴歌》里。

匈奴人,称祁连为天 ,祁连山是他们的天山。李白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中的“天山”,说的就是这条 斜卧于青海和甘肃交界处的祁连山脉 。

2亿多年前,祁连山所在的地方还是一片汪洋,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让祁连山与青藏高原一同隆起。 作为青藏高原东北侧的边缘,中国的地形在这里又上了一个台阶。

与同样作为青藏高原边界的昆仑山、喜马拉雅山、横断山等知名山脉相比,祁连山似乎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兄弟,但它其实一点都不“渺小”。 海拔超过 4000米的区域占到了祁连山面积的三分之一,单是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峰就有26座。

自 太平洋上远道而来的东南季风 ,裹挟着暖湿的水汽,在祁连山的阻拦下耗尽了最后的力气: 我国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区的分界线,就在祁连山的中部。

沿着祁连山的山体, 自东南向西北一路行进,降水逐渐减少 ,周围的景色也 从森林逐渐过渡到草原,最后是戈壁荒漠 ,从田园风光,到草原的牧歌,再到塞外的满目荒凉,让人豪迈之心顿生。

东南季风,为祁连山塑造了粗犷、壮观的 山谷冰川 。肃北老虎沟里的12号冰川—— 梦柯冰川 ,这座冰川长度超过10千米,面积有21.9平方千米,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山谷冰川。 在祁连山腹地,总共“流淌”着3000多条冰川,总储水量达1320亿立方米,相当于5个蓄满水的鄱阳湖 ,在干旱的西北,这是不可多得的一座巨型固体水库。

祁连山的冰川属于大陆型冰川,这种冰川相对稳定,对气候变化敏感度低 ,是河流水量的稳定剂。发育自祁连山的几大水系,在融雪、雨水和森林涵养的保护下,一年四季从不断流。

东起乌鞘岭,西止当金山口,全长约1000余千米的祁连山,是一条 巨人 的手臂,它向西握住广阔的新疆,向南挽起青藏高原,把西部中国和中原地区融为一体。

说起祁连山,不得不提的是 张掖的丹霞和彩丘,这里属于祁连山山前的低地地带 ,总面积超过500平方千米。

张掖的彩丘,着红挂绿,就像大地披上了五彩的衣裳。仔细观赏,你能够分辨出 在红色的主色调外,还有鹅黄、绛紫、青黛、灰绿、浅褐、乳白等多种色彩交织 ,五颜六色的山体,组成丰富多彩的图案,仿佛是上天在肆意地泼墨。

彩丘之所以如此绚丽,主要得益于古气候环境对于岩石形成过程的影响 。在距今1.35亿-9600万年的白垩纪到新近纪,彩丘所在的位置还是一片湖泊,这里的气候反复变化,经常是一时炎热干旱,一时又低温潮湿。 在炎热干旱时,沉积物的颜色就是红色和紫红色,而低温潮湿时则为黄绿、灰绿、灰黑等颜色。

在彩丘形成的过程中,炎热干旱的气候占据了主导,所以红色成为了彩丘的主色调 ,另外,彩丘的岩石成分复杂,导致其 质地松软 ,整个山体在流水和风力的侵蚀下很容易破碎, 这就形成了妩媚动人的缓坡彩丘,而不是陡峭硬朗的“彩山” 。

与彩丘处在同一个地区的,是大片的丹霞地貌, 丹霞虽与彩丘演化路径相似,但它“顶平、身陡、麓缓 (山脚下有缓坡)”,与丘状的彩丘在视觉上很好区分。人们曾经认为,丹霞地貌都集中于热带与亚热带湿润区,在干旱的西北只会孕育彩丘。祁连山丹霞的发现,打破了人们的认知。

祁连山的丹霞地貌,是有“生命”的。

陡峭的峡谷,是 青年期的丹霞 ,巍峨,阳刚。当崖面崩塌后,形成了城堡、宫殿状的残峰石墙或石柱,在夕阳的映衬下金碧辉煌,这是 步入中年的丹霞 ,气势恢宏。

随着风化日趋严重,缓坡上只剩下残峰孤立,这标志着 丹霞已经进入风烛残年 。

最终,最后的砂砾岩石柱也倒了下去,大地被耐干旱的植物——沙葱的绿色所覆盖, 丹霞景观不再明显,时间抹平了一切。

祁连山的张掖彩丘和丹霞,虽然只是静谧无言的石头,但它们就像一座时间的博物馆,娓娓诉说着祁连山的故事。

祁连山,是一片被干旱包围的湿地。

山脉以西,紧邻库木塔格沙漠,山脉以北,是北山戈壁和巴丹吉林沙漠,山脉以南,坐卧着干旱的柴达木盆地,山脉以东,则是黄土高原, 发源于祁连山的水,是这片“荒漠湿岛”的生命之源,如果没有祁连山,内蒙古、新疆的沙漠将与青藏高原连成一片,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通道——丝绸之路恐怕也会不复存在。

祁连山的北侧,就是大名鼎鼎的河西走廊 。展开地图,可以明显的看出 一条河、一片城 的对应关系:石羊河对应武威,黑河对应张掖,北大河对应酒泉、党河对应敦煌,这些自汉武帝起就存在的城市,一直受益于祁连山水的浇灌。

其实,早在河西四郡设立之前,祁连山南北两侧早已成为了 游牧民族活跃的舞台 。夏季,这里水草丰美,湿润多雨,冬季,背风面阳的低山地区雪不大,不会完全覆盖牧草,这是适合牧民过冬的“冬窝子”, 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的游牧遗迹,最早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

羌、氐、月氏、乌孙、匈奴、汉、突厥、蒙古……各个民族在这里轮番登台,汉、唐时期 中原文明兴盛时,这里是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商贾往来频繁的“经贸特区” ,佛教从这里传入中原,丝绸、中药、茶叶从这里远销海外。 在魏晋战乱时,前凉、后凉、北凉等河西走廊的割据政权,又保存住了中原文化的火种。

作为“荒漠湿岛”,祁连山还是那些穿梭于东亚和印度之间的 候鸟们的理想中转站 。

位于祁连山腹地的黑河湿地,是候鸟们补充能量的餐桌 。每年的9月是候鸟迁徙的高峰期,平均每天有几千只鸟在这里休息,补充能量。从青藏高原飞来的 斑头雁 ,抢占了一片片滩涂,这里丰富的软体动物足以宽慰它们的饥肠辘辘,而更多的鸟类,如 大天鹅、灰雁、黑翅长脚鹬 等,则选择在开阔的水面上寻觅食物。

黑河湿地卓越的栖息环境,让白骨顶鸡、赤麻鸭、绿头鸭等夏季候鸟,直接把这里当做了第二故乡,每一年,它们都会在这里度过繁殖期,孕育新的生命。

作为中国腹地的一条生态屏障,祁连山一直默默地保护着在此繁衍生息的多样生物和熊熊燃烧的文明之火, 2017年,祁连山被正式纳入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中 ,我们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去保护祁连山,保护这里的生命之源。

– END –

文丨张雨晨

封图 | 视觉中国

甘肃祁连山冰川如何?

祁连山冰川是青藏高原东北部的边缘山系,东西长800公里,南北宽200~400公里,海拔4000~6000米,共有冰川3306条,面积约2062平方公里。

现代冰川主要分布在中、西段,雪线一般介于海拔4500-5000米,雪线从东向西升高,最大的冰川是大雪山老虎沟12号冰川,长l0公里,面积21.45平方公里。

祁连山中段的“七一”冰川是我国有名的冰斗山谷冰川,长3.5公里,面积3.64平方公里,末端海拔4200米。

祁连山的河谷洼地灿丽多姿,融化了的高山雪水汇成条条湍流的小河,潺潺而下,其景色雄奇蕴有旖旎,令人如痴如醉。

祁连山的平均山脉海拔在4000米-5000米之间,高山积雪形成的硕长而宽阔的冰川地貌奇丽壮观。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的地方,称为雪线,一般而言,冰天雪地,万物绝迹。然而,祁连山的雪线之上,常常会出现逆反的生物奇观。

在浅雪的山层之中,有名为雪山草甸植物的蘑菇状蚕缀,还有珍贵的药材-高山雪莲,以及一种生长在风蚀的岩石下的雪山草。因此,雪莲、蚕缀、雪山草又合称为祁连山雪线上的”岁寒三友”。

祁连山的原始森林景区更是风光迷人,立夏之后,山林之中一片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祁连山的原始森林区内,有15.7万公顷,200多万立方米的森林资源,是青海省较大的林区之一。

这里有云杉、圆柏、杨树等林木以及鞭麻、黑刺、山柳等灌木。此外,祁连山的密林雪岭之中,还有许多游荡的鹿群或奔跑,或徘徊其间,野趣浓烈,生态优美。

更多关于甘肃祁连山冰川怎么样?,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祁连山冰川对当地气温的调节作用

降低温度,缓解气候变暖。祁连山冰川对当地气温的调节作用冰川可以降低温度,缓解气候变暖。祁连山脉,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是中国境内主要山脉之一。

保护和恢复祁连山生态,为什么这么重要?

我认为保护和恢复祁连山很重要。

就像没有人真正了解过一片土地或河流一样,也没有人真正了解过山脉。

祁连山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甘肃省西部边境。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甘肃省西部边境。有许多西北-东南平行的山脉和宽阔的山谷。这是一个巨大的山脉系统。因地处张掖市河西走廊南侧,故又称张掖南山。有3306个冰川,面积2062平方公里。

根据中国国家地理的概念,祁连山就是祁连山。西面在当津山口与阿尔金山脉相连,东至黄河流域。与秦岭、六盘山相连,全长近1000公里。属褶皱断块山,最宽300公里,位于酒泉市与柴达木盆地之间,从北向南依次有大雪山、陀来山、陀来南山、野马南山、疏勒南山、当河南山、吐鲁根达坂山、柴达木山、宗武隆山等。

这些山峦相连,共同构筑了中国西部生态安全的防线。他们站在一起,为维护西部地区的生态安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们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被誉为河西走廊的“生命线”和“母亲山”。

然而,这并不是祁连山的全部。对于祁连山的保护,从小角度看,祁连山蕴藏着河西走廊80%的水。单是全球变暖就可以导致祁连山大部分小冰川在2050年前融化。人类活动将加速冻土退化,河西走廊及下游地区将有500多万人失去供水。这只是河西走廊。

从规模上看,祁连山冰雪融水形成的河西绿洲和祁连山,构成了防止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南侵的防线,也是青藏高原乃至“中国水塔”三江源生态安全的屏障。如果这条山脉的生态得不到很好的保护,那就意味着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将握手言和,团结一致。到那时,不仅意味着整个河西走廊的丧失,也意味着我们要把新疆“送”出去,把青藏高原“孤立”在沙漠中,使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变成沙漠,沙漠自然会冲向兰州,甚至吞没宁夏,因为黄河的缘故,它在世界上很富有。

这样,我们所爱的西北,就会在沙漠中支离破碎,甚至,我们也会把它“扔掉”在咆哮的尘土中。它永远是我们心中的痛,比割肉流血更痛苦。祁连山,不仅影响着西部的生态,也影响着中国的生态。

然而,这并不是祁连山对中国的全部意义。两千多年前,当驼铃穿过祁连山脚下的河西走廊时,东西方文明在这里交流交融。《中国国家地理》曾这样描述:只有把祁连山放在更大的地理尺度上,才能真正理解祁连山对甘肃乃至中国的意义。如果你展开一幅中国地形图,你会发现祁连山是被干旱地区包围的高地。北部是戈壁和沙漠(北山戈壁和巴丹吉林沙漠),南部是柴达木干旱盆地,西部是库姆塔格沙漠,东部是黄土高原。祁连山是一个向西部干旱地区延伸的湿岛。祁连山冰川融水由山流向沙漠。如果没有祁连山,内蒙古高原和柴达木盆地的沙漠将相互连接,青藏高原将相互靠近。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祁连山?它不是一座山,没有它就没有它

祁连山冰川服务价值(祁连山冰川融化原因)

祁连山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祁连山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下:

1、区域矿山开发对水环境和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2、祁连山生态环境治理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区域经济及农牧民生计转变的影响。基于条件估值法核算祁连山生态系统服务的远程耦合价值。提出祁连山生态与生计双赢的绿色发展策略等。

冰川水,祁连山冰川,既分布于祁连山的现代冰川

冰川水:祁连山冰川,即分布于祁连山的现代冰川

到过西北的朋友都听说过丝路十三宝,说的是冰川水、五色沙、甘肃药材、罗布麻、葡萄美酒、盖碗茶;酒泉酒、瓜州瓜、兰州百合、羯羊娃、敦煌八怪、老茯茶、甘南虫草顶呱呱。

羯羊娃:甘肃是个被新疆、青海、宁夏、内蒙这些吃羊大省包围起来的大吃羊省,这里的羊大多是吃药草长大的,最羊肉选取的是45天到90天的羯羊娃(煽割后的小公羊),甘肃山大沟深,干旱少雨,牧草含水量低,肥壮有营养,而以东乡羯羊为原材料的东乡手抓羊肉是甘肃一绝。手抓羊肉,相传有近千年的 历史 ,原以手抓食用而得名。

通过丝路十三宝,让我们看到丝绸之路展开的一幅画卷。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北线矗立着巍峨壮观的祁连冰川,祁连冰川西端的敦煌鸣沙山洒下一路金黄,五色沙直铺向罗布泊这片洼地,湿地上成片的野生罗布麻花开敦煌;祁连雪水融化成河流灌溉着甘肃河西这边狭长的土地,滋润甘肃最具面积的中药材和瓜果粮田;成片的葡萄架下勤劳的人民在欢歌笑语,酿葡萄酒、吃手抓羊肉,品盖碗茶,猜拳行酒令,端起酒泉酒,捧起瓜州瓜;兰州有百合,敦煌有八怪,甘南高原一流的虫草顶呱呱,酒足饭饱还不忘来一碗茯茶醒酒解油腻。

汉代张骞凿空西域,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据守阳关、玉门关之后,从此开启了陆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季羡林曾说过:“世界上 历史 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

丝绸之路让中国的丝绸和文明风靡全球;罗马和波斯在路边缔造了各 自 的帝 国;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沿着丝绸之路迅速崛起并传遍整个世界;成吉思汗的铁骑一路向西,在带来杀戮的同时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大英帝国通过搜刮丝绸之路上的财富,铸就了日不落的辉煌;希特勒为了这条路上的资源,将世界推入了战争和屠杀的深渊。时至今日,丝绸之路上恐怖主义,依然是美国争霸道路上挥之不去的梦魇。

该文章由作者:【赵小雨】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