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生态价值体现(祁连山生态价值体现在哪)


祁连山,有多重要?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听说祁连山这个名字,并不是从地理书上,而是从这首汉代的《匈奴歌》里。

匈奴人,称祁连为天 ,祁连山是他们的天山。李白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中的“天山”,说的就是这条 斜卧于青海和甘肃交界处的祁连山脉 。

2亿多年前,祁连山所在的地方还是一片汪洋,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让祁连山与青藏高原一同隆起。 作为青藏高原东北侧的边缘,中国的地形在这里又上了一个台阶。

与同样作为青藏高原边界的昆仑山、喜马拉雅山、横断山等知名山脉相比,祁连山似乎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兄弟,但它其实一点都不“渺小”。 海拔超过 4000米的区域占到了祁连山面积的三分之一,单是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峰就有26座。

自 太平洋上远道而来的东南季风 ,裹挟着暖湿的水汽,在祁连山的阻拦下耗尽了最后的力气: 我国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区的分界线,就在祁连山的中部。

沿着祁连山的山体, 自东南向西北一路行进,降水逐渐减少 ,周围的景色也 从森林逐渐过渡到草原,最后是戈壁荒漠 ,从田园风光,到草原的牧歌,再到塞外的满目荒凉,让人豪迈之心顿生。

东南季风,为祁连山塑造了粗犷、壮观的 山谷冰川 。肃北老虎沟里的12号冰川—— 梦柯冰川 ,这座冰川长度超过10千米,面积有21.9平方千米,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山谷冰川。 在祁连山腹地,总共“流淌”着3000多条冰川,总储水量达1320亿立方米,相当于5个蓄满水的鄱阳湖 ,在干旱的西北,这是不可多得的一座巨型固体水库。

祁连山的冰川属于大陆型冰川,这种冰川相对稳定,对气候变化敏感度低 ,是河流水量的稳定剂。发育自祁连山的几大水系,在融雪、雨水和森林涵养的保护下,一年四季从不断流。

东起乌鞘岭,西止当金山口,全长约1000余千米的祁连山,是一条 巨人 的手臂,它向西握住广阔的新疆,向南挽起青藏高原,把西部中国和中原地区融为一体。

说起祁连山,不得不提的是 张掖的丹霞和彩丘,这里属于祁连山山前的低地地带 ,总面积超过500平方千米。

张掖的彩丘,着红挂绿,就像大地披上了五彩的衣裳。仔细观赏,你能够分辨出 在红色的主色调外,还有鹅黄、绛紫、青黛、灰绿、浅褐、乳白等多种色彩交织 ,五颜六色的山体,组成丰富多彩的图案,仿佛是上天在肆意地泼墨。

彩丘之所以如此绚丽,主要得益于古气候环境对于岩石形成过程的影响 。在距今1.35亿-9600万年的白垩纪到新近纪,彩丘所在的位置还是一片湖泊,这里的气候反复变化,经常是一时炎热干旱,一时又低温潮湿。 在炎热干旱时,沉积物的颜色就是红色和紫红色,而低温潮湿时则为黄绿、灰绿、灰黑等颜色。

在彩丘形成的过程中,炎热干旱的气候占据了主导,所以红色成为了彩丘的主色调 ,另外,彩丘的岩石成分复杂,导致其 质地松软 ,整个山体在流水和风力的侵蚀下很容易破碎, 这就形成了妩媚动人的缓坡彩丘,而不是陡峭硬朗的“彩山” 。

与彩丘处在同一个地区的,是大片的丹霞地貌, 丹霞虽与彩丘演化路径相似,但它“顶平、身陡、麓缓 (山脚下有缓坡)”,与丘状的彩丘在视觉上很好区分。人们曾经认为,丹霞地貌都集中于热带与亚热带湿润区,在干旱的西北只会孕育彩丘。祁连山丹霞的发现,打破了人们的认知。

祁连山的丹霞地貌,是有“生命”的。

陡峭的峡谷,是 青年期的丹霞 ,巍峨,阳刚。当崖面崩塌后,形成了城堡、宫殿状的残峰石墙或石柱,在夕阳的映衬下金碧辉煌,这是 步入中年的丹霞 ,气势恢宏。

随着风化日趋严重,缓坡上只剩下残峰孤立,这标志着 丹霞已经进入风烛残年 。

最终,最后的砂砾岩石柱也倒了下去,大地被耐干旱的植物——沙葱的绿色所覆盖, 丹霞景观不再明显,时间抹平了一切。

祁连山的张掖彩丘和丹霞,虽然只是静谧无言的石头,但它们就像一座时间的博物馆,娓娓诉说着祁连山的故事。

祁连山,是一片被干旱包围的湿地。

山脉以西,紧邻库木塔格沙漠,山脉以北,是北山戈壁和巴丹吉林沙漠,山脉以南,坐卧着干旱的柴达木盆地,山脉以东,则是黄土高原, 发源于祁连山的水,是这片“荒漠湿岛”的生命之源,如果没有祁连山,内蒙古、新疆的沙漠将与青藏高原连成一片,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通道——丝绸之路恐怕也会不复存在。

祁连山的北侧,就是大名鼎鼎的河西走廊 。展开地图,可以明显的看出 一条河、一片城 的对应关系:石羊河对应武威,黑河对应张掖,北大河对应酒泉、党河对应敦煌,这些自汉武帝起就存在的城市,一直受益于祁连山水的浇灌。

其实,早在河西四郡设立之前,祁连山南北两侧早已成为了 游牧民族活跃的舞台 。夏季,这里水草丰美,湿润多雨,冬季,背风面阳的低山地区雪不大,不会完全覆盖牧草,这是适合牧民过冬的“冬窝子”, 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的游牧遗迹,最早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

羌、氐、月氏、乌孙、匈奴、汉、突厥、蒙古……各个民族在这里轮番登台,汉、唐时期 中原文明兴盛时,这里是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商贾往来频繁的“经贸特区” ,佛教从这里传入中原,丝绸、中药、茶叶从这里远销海外。 在魏晋战乱时,前凉、后凉、北凉等河西走廊的割据政权,又保存住了中原文化的火种。

作为“荒漠湿岛”,祁连山还是那些穿梭于东亚和印度之间的 候鸟们的理想中转站 。

位于祁连山腹地的黑河湿地,是候鸟们补充能量的餐桌 。每年的9月是候鸟迁徙的高峰期,平均每天有几千只鸟在这里休息,补充能量。从青藏高原飞来的 斑头雁 ,抢占了一片片滩涂,这里丰富的软体动物足以宽慰它们的饥肠辘辘,而更多的鸟类,如 大天鹅、灰雁、黑翅长脚鹬 等,则选择在开阔的水面上寻觅食物。

黑河湿地卓越的栖息环境,让白骨顶鸡、赤麻鸭、绿头鸭等夏季候鸟,直接把这里当做了第二故乡,每一年,它们都会在这里度过繁殖期,孕育新的生命。

作为中国腹地的一条生态屏障,祁连山一直默默地保护着在此繁衍生息的多样生物和熊熊燃烧的文明之火, 2017年,祁连山被正式纳入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中 ,我们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去保护祁连山,保护这里的生命之源。

– END –

文丨张雨晨

封图 | 视觉中国

祁连山的生态是怎样的?为何它是我国生态最丰富的山川?

祁连山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山体系,它不是一条单独的山岭,是由一组大的山脉群组成的。它总长有一千多公里,宽度可以达到三百多公里,面对如此雄伟的山脉,人们只能是无比的仰望着它。它的山顶长期积雪,而在山腰处有许多的冰川,因此也被人称之为“冰源水库”。这个水库滋养了大片的森林,它们影响着整个河西走廊,甚至是整个华北的地区的生态环境。

一、祁连山的生态系统

祁连山是一组山脉群,它的范围十分的广,东边可以连接嵩山、西边连至当金山口、北面连接至河西走廊、南面又与柴达木盆地相连。可以说东西的长度达到八百多公里,而南北的长度达到两百至四百公里。祁连山的高度有三千至六千米,而主峰有五千五百多米。祁连山的山顶上面长期的积着雪,在山中间又有非常多的冰川。于是在海拔三千多米的位置孕育了大片的森林和草原,而这些森林起到了调整与贮存水源、滋养土地、补充水量和调度天气等功能。所以说它们对于整个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有着紧密相连的关系。

二、祁连山是生态最为丰富的山川

祁连山是中国西部非常重要的生态环境,它是黄河很紧要的主要源地,同时也它也孕育了多样生物。祁连山的生态环境当中也包括着许多野生动物和微生物。据专家统计,祁连山所有的冰川加起来,它们的贮存的水量可以跟两座以上的三峡水库相提并论。因此祁连山只要它的冰川不被融化,与高原的严寒天气相平衡的话,那么中国的西北区就会有永远不会枯竭的“山体固定水库”。

祁连山的冰雪一直是孕育着河西走廊,一旦它的冰雪全部融化那么周围的环境将变成消漠。可以说保护祁连山的生态环境是至关重要的一件事情。但是在近几年以来,人们对于祁连山的旅游、勘探已经造成了祁连山资源的破坏和污染。所以对于祁连山的保护是当务之急,现在国家将祁连山的生态保护列入了重要的章程中。

祁连山生态价值体现(祁连山生态价值体现在哪)

祁连山雪后云海好壮观,为何此生必去祁连山?

祁连山水草丰美、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壮美辉煌。在西北高原之上,也能欣赏到雪山林海,因此才会有此生必去祁连山的说法。

从客观意义上讲,祁连山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方,从自然条件来看,山势陡峭、景色优美而又富于变化。正是因为如此,祁连山这一片绿色才显得格外的耀眼。由于祁连山地处中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其植被和环境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祁连山的雪山冰川融水从高山流下形成了冰川资源。而海拔较高的山梁上也有着大量的原始森林,因此祁连山也有着丰富的动物资源和旅游资源。

雪山下的河流和湖泊,是最原始的自然景观

祁连山的冰川和雪线以上的山脊上,生长着大片的高山草甸。这片草原上有一望无际的草原,还有成片如童话世界般的湖泊和河流。这些景观构成了祁连山脉众多湖泊和河流的天然景观基底,构成了祁连山地区独特的生态系统。

巍峨雪山,巍峨壮阔。

祁连山,在经历了多年的风沙和干旱之后,现在,已经是一片绿阴万顷,一派生机盎然。站在顶峰,眺望远方,一片葱绿,犹如绿色的海洋。站在山顶极目远眺,祁连山宛如一面巨大的绿色屏障,傲立于祁连山下。

去祁连山游玩有哪些事情需要注意?

祁连山是非常不错的旅游景点,在去往祁连山游玩的过程中,必须及时密切关注旅游目的地的天气预报,尽量避免在恶劣天气时出游,去祁连山必须要戴上墨镜涂好防晒霜,在大雪天气长时间对视雪山也容易出现雪盲症。站在青海湖边,满眼望去,一望无际的油菜花海和碧蓝纯净的湖水,还有远处飘着几朵白云的天空,连成一片,给人以惬意之感,因此才有此生必去七连山的说法。

祁连山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祁连山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下:

1、区域矿山开发对水环境和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2、祁连山生态环境治理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区域经济及农牧民生计转变的影响。基于条件估值法核算祁连山生态系统服务的远程耦合价值。提出祁连山生态与生计双赢的绿色发展策略等。

该文章由作者:【猩猩影视】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