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真皮假皮鉴别(和田玉真皮假皮鉴别图片)

如何辨别和田玉的假皮

第一种:

磨光料加假皮

难分辨指数★☆☆☆☆

内行第一眼就看到那颜色太不自然了,最多的是橘红色,这类料子基本没有汗毛孔,料子也透(青海料居多),大多为各地次品料磨光上色,非和田玉。一般玩家都可以分辨的出,卖家不会在行家面前拿出来,这类东西大多归纳为一个箱子或者穿在绳子上当项链卖,有时也被卖家挂在身上招揽顾客,现在也有玉贩专门做此生意,磨光料一般也可以称作滚料。

第二种

次品籽料烧假皮

难分辨指数★★☆☆☆

把品象不好很难出手的低档籽料烧出假皮出售,买家会以汗毛孔等方法分辨出是否籽料,从而被艳丽的皮色所吸引,买家心理会有花钱买块皮的想法,所以这样要比没皮时的垃圾料容易出手的多,且价格不低。皮色较第一种自然,可也难不倒有经验的买家,这类假皮浮于表面,或类似糖霜,殊于层次,经常会做出很自然的撒金皮,枣红皮等高档皮色,但可以根据有沁色的地方和外延的色差来辨别,所以大家不要认为垃圾料就不会做假皮。

第三种

山料滚成籽料模样加皮掩盖痕迹

难分辨指数★★★☆☆

(暂时没有找到图片)

一般体现为大件,有时候我们会看见肉质较好的材料,重量都在1公斤以上,可是上了假皮,本来那块料就可以卖上好价钱,但是为什么卖家还会上假皮呢?有好几种可能,有的希望卖上更高的价钱,可是行家里手都看的出来是假皮啊!在反复咨询了玉器厂资深师傅以后,毛塞顿开,做这类假皮只是一种障眼法,把行家里手的注意力转移到皮上,使其疏忽了料子的真假,其实这种所谓的籽料是由山料或山流水模仿籽料的样子切割、雕琢,可以说是以假乱真,特别是在卖家那种日光灯下更难辨别,不过经过玉器师傅加工成山籽也就野*变凤凰了。

第四种

皮上加皮

难分辨指数★★★★☆

这类假皮一般做在上等籽料上,在本身带皮,皮色不艳丽的情况下在自然皮上加色,从而达到皮色鲜艳,价格翻倍的效果。也可称为”加强皮”。这类假皮层次分明,有真有假,极难分辨!或许可以带些84洗涤液反复檫洗,不过现在做假皮的原料更新教快,不是所有假皮都可以用84洗掉的,有时行家里手都会被这些皮子所迷惑,举棋不定,可行的办法是用强光照出内在的沁色,观察里面的沁色和外面的皮色颜色是否一致以及外面的鲜艳皮色有无内沁和呼应,特别是出现鲜艳的枣红皮时就要当心了

也叫二次皮!!!!!!!!!!!!!!!!

第五种

用矿物质做物理假皮

这类假皮是最高档的了,只会运用到高档籽料上,一般为羊脂级的,他利用生成籽料皮的天然矿物质用一种独特的配方缩短皮子形成时间,在很短时间里使材料上形成他想要的各种皮色沁色,如果说前几种皮子还可以用84或其他洗涤用品辨别的话,这种皮子是用什么办法都辨别不了的,属于高级做法,一般卖家都无法获得此配方,顾客购买低端材料时是不会遇到此类情况的。不过这种假皮在某种程度上讲也属于”真皮”了,假亦真时,真亦假嘛。

和田玉真皮假皮鉴别(和田玉真皮假皮鉴别图片)

和田玉籽料真皮,假皮对比,你中招了吗

玉石市场上,有皮色的和田玉籽料价值高,一些珍贵的皮色籽料更是稀有。例如,红皮、枣红皮、洒金皮、秋梨皮、虎子皮等。同种质量的子玉,如带有皮色,价值更高。

玉皮的厚度很薄,一般小于1毫米。色皮的形态各种各样,有的成云朵状,有的为脉状,有的成散点状。色皮的形成,是由于和田玉中的氧化亚铁在氧化条件下转变成三氧化铁所致,所以它是次生的。有经验的拾玉者,到中下游去找带色皮的子玉;而往上游,找到色皮子玉的机会就很少。

和田玉璞玉之所以贵重,一是因为色皮可以利用作俏色玉器;二是因为玉的质量很好。俏色玉器制作,中国已有很久历史,直到现在,还利用色皮琢成各种玉器,使其更富有情趣。一些仿古制中更为常见,如仿古玉杯和仿古玉佛手利用秋梨皮和虎皮琢制更显示古色古香。

红皮籽料

以枣红皮籽料为例,说说真皮与假皮的区别:

新疆和田玉枣红皮籽料原石玉质温润细腻、无瑕疵,洁白的玉体上带有天然枣红皮,锦上添花,一般是价值很高的和田玉籽料精品。

和田玉籽料枣红皮在市场上是极品,天然和田玉籽料枣红皮的颜色以褐红色和裸黄色为主色,颜色分布深浅不一,枣红皮的颜色偏灰偏暗,给人一种深沉、稳重之感。

真的枣红皮和田玉籽料表面看上去温润有加,假的枣红色和田玉籽料颜色相对真的来说分布均匀却没什么光泽,而且颜色较为鲜艳,看上去给人一种很不自然的感觉。真枣红皮深入玉料肌理,自然而真实,细腻而温润。假皮则有些浮在玉石表面,过于鲜艳而给人以“浮”在表面的感觉。

天然枣红皮是分布不均,颜色深浅不一,呈渐过渡。具体来说,玉料受沁处颜色深,越往四周则颜色变浅,从外而内越接近表层,皮色越深。假皮则不是如此,它分布比较均匀,没有渐变过度显得比较呆板。

怎么辨别和田玉真假??

用眼睛看。借助类似于放大镜,可以清晰的看到毛毡结构,很容易辨别。这是因为和田玉主要成分是透闪石,含量应该在95%以上。内部结构以毛毡状为典型,粒度均匀,质地细腻,这种结构为其他类玉石很少有。那种看起来十分的规整的,一般是后期人为加工故意造假的。另外顺便观察一下玉的裂痕的多少,无裂痕的是质量较高的玉,有裂痕的是低质量的玉。

用手去摸,掂。大家都知道和田玉有质地细腻、温润的特点,尤其是羊脂玉。一是由于其粒度极细,质地非常细腻。二是温润,具有油脂光泽,给人以温润柔和的感觉,羊脂玉就是以玉润如羊脂而驰名天下。因此,在用手摸的时候,会有这种感觉,另外用手摸一下或者用脸颊擦拭一下,和田玉会有冰凉润滑之感,一些仿制品则感觉温和。

将玉拿在手中掂一下,会有下坠感,在同等大小的情况下,和田玉因为其密度大,会感觉较重,而玻璃等其它仿制品则会感觉较轻。

用机器测。硬度是评价玉石质量重要标准之一,硬度大,则玉器抛光性好,亮度好,且能长期保存。一般说来,高档玉硬度较大,低档玉硬度较小。和田玉的硬度为6-6.5,与翡翠相近。但小编不建议自己拿小刀直接在玉石上划,毕竟风险很大。直接的借助于评测机器,可以很快的得到硬度值。

和田玉假皮怎么辨别

大多数的籽料都是带皮的,不带皮的籽粒一般都很少,和田玉籽料一般都是呈鹅卵状,真籽料是由于地壳运动滑落至河流中经过长年累月的冲刷,自然受沁,它会在玉料疏松的地方沁入颜色,在绺裂处深入肌理。这种自然受沁的皮色,叫做活皮。这种由外到内的渗透,过渡自然,皮上的颜色由深入浅,绺裂处的颜色正好相反。

看颜色

假皮籽粒的特征就是色彩浓艳或者色泽沉闷,而且色调单一,浮在玉料的表面。和田玉籽料的真皮色是在自然的作用下,籽玉在河里受到其他矿物质的渗透,浸润,表皮光滑,而且出现许多色彩。籽料上的皮色,有的是慢慢过渡到颜色消失,有的是突然整理中断,层次清晰。如果是染色玉料的话,会有颜色戛然而止的情况,看起来很生硬。

看毛孔

真籽料的表皮会有如人体汗毛孔一样的密集的小孔,真籽料的毛孔大部分是独立的,无排序,无规律可循。

看裂

大部分籽料都会有裂,看裂是最容易分辨是否染色,裂痕处颜色要深于附近颜色,但颜色没有太大差别,呈渐变过渡状。而且很多同时伴生水草纹,钉子纹,这些都是造假不好做的。而染色的玉料,在裂痕处颜色与附近颜色有明显的区别,裂痕处的颜色太过深重。即使再高明的造假手段也会有残留。

看僵

很多籽料上有半块石半块玉共生的现象,俗称僵。大部分人不喜欢僵,但僵辨别价值很高,僵不好看,但它绝对不会骗人。僵大部分是白色,只有极少的一部分会沁色。僵的部分由于石性大容易吸色,倘若僵和皮的颜色有较大的反差,那假的概率就很大了。

此外,看水线和棉絮都是类似方法,这些地方在经过染色的后会显得不自然。现在的造假手段越来越高明,在选购时一定要擦亮眼睛。

该文章由作者:【交友吧】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