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枚中华民国军事委员会玉印值钱吗
如果是真的能值钱,如果是好玉本身价值就不低,国民军事委员会的印章应该很少,有很好的文物价值。
马军后印(我有一枚和田玉古代印章,名字为马军后印)请问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过去使用此印章的人姓马。名军后,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就是叫马军后啦!
请朋友们帮忙看看,这枚印章是和田玉么?大概值多少钱?
这款印章,不仅是和田玉,而且是新疆和田玉,糖白玉。
这应该是且末料,料质匀细,有一定油性糯性表现,黑白分明,料子有特色。
缺点是个头不大,雕工还不够精到,雕工在某种程度说,对价格有一定影响。
目前市场行情,如果是现代玉,在3000元上下为正常卖价。如果有一定历史年代,特别是名人印章,价格要翻几倍。
玉玺是用什么材料做出来的?玉玺是用来干什么的作用是什么
玉玺在如今已经非常的少见,在古代历史上有很多的皇帝都是用过这些东西,如今的玉玺价值非常的大,并且价格也是非常的搞,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个具有收藏价值的东西,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的材质迄今为止都是非常的让人感到困惑,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用什么材质制作的,如今仍然是一个谜。
玉玺是用什么材料做出来的?
从取材“荆山之玉”的“传国玺”到翡翠制作的民国国玺
近年来,皇帝的印章——玉玺成了拍卖会的宠儿:2009年,乾隆皇帝的“八徴耄念之宝”玉玺在伦敦苏富比拍卖会中以近315万英镑(约合人民币4000万元)的价格被拍出;清乾隆“太上皇帝之宝”御宝交龙钮和田青玉玺在2009年香港苏富比中国秋季拍卖会中的成交价为1634万港元;2008年,乾隆帝御宝三螭钮和田碧玉玺在香港苏富比中国秋季拍卖会上以446万港元成交;乾隆“御用组玺五件”在2007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拍出了2918.24万港元的高价……
玉玺,这种在秦以前尊卑通用而在始皇帝以后被帝后垄断的印章,在中华玉石文化中不仅地位显赫,而且用材也极其讲究。我们知道,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而从存世的实物看,封建帝王的玉玺材质多为上乘的新疆和田玉,即“真玉”。所以,皇帝的印章在拍卖会上价格不断上扬就不足为奇了。
袁世凯仍用和田玉制玺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以玉制作国玺仍然是国家大事,对用来制作秦始皇“传国玉玺”(又称“传国玺”)的“荆山之玉”的追求也没有停止。
中华民国创立伊始,由于还受各种条件限制,以至于国家典章制度还很不完善,所以袁世凯当时只刻制了一枚“中华民国之玺”作为国玺,用的材料显然是新疆和田白玉。
到了1914年,时任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有了称帝的野心,于是扔掉才用了不到三年的旧玺,决定重新刻制国玺,所用材质仍然是新疆和田白玉。这次的国玺有三枚:“中华民国之玺”,钤盖于外交文书之上;“荣典之玺”,钤盖在勋赏文书之上;“封策之玺”,钤盖在加勋位和册封少数民族首领文书之上。
袁世凯称帝美梦很快破灭,国家重新陷入内乱。通过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于1926年开打,到了1927年上半年,河山得到重整。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仓促成立,其时没有国玺,只镌刻了一方“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印,由监察委员蔡元培代表国民党授印,胡汉民代表国民政府受印。到了1928年8月,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选举蒋介石为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兼陆海空军总司令。登上中国最高权力宝座的蒋介石,急需一方新的国玺来替换“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印。但由于一时缺乏“荆山之玉”,制玺之事只好留待日后。
1928年11月2日,在南京召开的国民政府国务会议决议重新制玺,寻找“荆山之玉”,即是指寻找最适合制作国玺的天下最为名贵的玉材。
迄今为止,基本的认定标准是缅甸的翡翠玉和新疆的和田玉都是“真玉”,而且都非常名贵。那么,制作国玺的材料会取自这两种玉料吗?
1929年,时任国民政府广东省主席的陈济棠派人去缅甸寻到了一块上好的翠玉,以9500块大洋的高价将其购回,并托国民政府文官长古应芬带到南京,献给蒋介石。蒋介石特地宴请玉石专家进行鉴定,发现这果然是块稀世珍宝,于是决定以此制成国玺,并把任务交给了当时的印铸局局长周仲良。刻玺工程从1929年7月1日开始,到10月9日琢刻完竣。1929年10月10日,国民政府明令于国庆日启用该枚国玺。南京国民政府的这枚国玺,比北京民国政府的国玺略有扩大,为13厘米,显得更加厚实庄重。
1930年,新疆省政府采献了一块上等的羊脂白玉。蒋介石于1931年元旦亲自受呈,并交印铸局刻制“荣典之玺”。该玺于同年7月1日启用,作为政府颁发勋章、发布褒奖令之用。当然,这枚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国玺”。
玉玺材质多为新疆的和田玉
玺者,玉制的印章。在秦以前,尊卑通用;但在秦以后,玉玺被封建帝王所垄断,唯帝王印才可称“玺”。东汉学者卫宏《汉旧仪》记载:“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是说,自秦始皇始,天子制玺,必然用玉,而非玉材质是不能用来制作国玺的。
然而,问题是天下的玉材可多啦,用哪种呢?当然是符合统治阶级价值观的“真玉”,而这种“真玉”要具备仁、义、智、勇、洁五种品德,正如许慎在《说文解字》所称:“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在封建时代,按照这个标准寻觅,只有新疆和田玉符合,因此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历朝历代的玉玺材质基本都是新疆和田玉,包括白玉、碧玉、黄玉、青玉等,如西汉的“皇后之玺”、清代康熙、乾隆等皇帝所用的各色玉玺。
玉玺是用来干什么的作用是什么
在封建皇帝的印章中,国玺玉玺仅在国家大典、重大政事及与外国政府交换国书时才使用,是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但实际上,在1911年辛亥革命终结封建帝制之后的民国时期,以玉制作国玺仍然是国家大事。
“传国玉玺”是中国玉文化史上的王玉至尊,代表着王权用玉的最高等级。公元前221年,秦皇嬴政横扫六合,统一天下,遂制玉玺一枚,方四寸,螭兽纽。由丞相李斯书写,玉工孙寿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于其上。
秦始皇制“传国玉玺”有两个目的:一是表明他是皇权神授的真命天子;二是希将此玺作为镇国之宝在秦家王朝千秋万代地传下去。孰料天命难违,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率军入咸阳,秦始皇之孙子婴跪捧玉玺投降,“传国玉玺”在秦家只传了两代,便易他主。
“传国玉玺”寓意“天命所归”,没有天命是不能当皇帝的,当了皇帝没有“传国玉玺”似乎也是不“正宗”的。此后历代王朝为争夺和寻找“传国玉玺”演绎了许多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传奇故事,有的见于史料,有的见于传说,意见纷纭,扑朔迷离。归纳起来大抵有四大谜点。
怎样区分和田玉鉴定证书的真假
1、看检验机构
国家对珠宝和田玉品质鉴定机构有着十分严格的资格认定,只有通过认定的鉴定机构所颁发的鉴定证书才有效。正规的和田玉鉴定证书上般会有CMA、CAL、CNACL的字样种的一种。如果没有三种的一种,就是假证书。
2、看鉴定证书编号
这个必不可少,因为有的时候,顾客需要上网复检一下,看鉴定证书是真的出自鉴定机构,还是仿冒的,作用就这点。
3、看鉴定者签名
在和田玉证书上,需同时有鉴定者和校核者两个人的签字,具有两者的同时签名和田玉鉴定证书才能够生效。
4、看印章
严格来说,和田玉鉴定证书上所盖有的印章必须是钢印,同时要求钢印上的字迹是可以清晰辨认出来的。
5、看网站
正规的检验机构都有自己的网站,上面除了一些相关知识的介绍外,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证书的真假查询。证书上有网址,先搜索出来。找到证书查询那一项,会要求你输入证书编号或者是其他数值,按照要求输入。然后点击查询,就可以看到查询结果,是真是假,一目了然。
扩展资料
质检机构:
新疆质检院于1994年挂牌成立“自治区金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站”,2007年9月改名为“新疆和田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2016年4月7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依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筹建的“国家和田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新疆)”,
按要求通过了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资质认定评审,并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的专家组验收合格,分级评定为B级,批准国家和田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新疆)正式成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和田玉
如何辨别和田玉的真假鉴定证书
一、看检验机构:
国家对珠宝和田玉品质鉴定机构有着十分严格的资格认定,只有通过认定的鉴定机构所颁发的鉴定证书才有效。正规的和田玉鉴定证书上般会有CMA、CAL、CNACL的字样种的一种。如果没有三种的一种,就是假证书。
二、看证书的鉴定内容:
1、鉴定证书编号:这个必不可少,因为有的时候,顾客需要上网复检一下,看鉴定证书是真的出自鉴定机构,还是仿冒的,这个就不多说了,作用就这点。
2、和田玉的鉴定证书,得出的结果当然都是和田玉,这里着重要提的是,“和田玉”这三个字的意义今非昔比了,原来(2003年以前)指的就是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和田玉。
从2003年之后,国家对和田玉的概念进行了修改,和田玉的概念得以扩大,不仅包括狭义上的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和田玉,还包括青海玉、俄罗斯玉、韩玉、罗甸玉等所有的主要成分为透闪石的玉石,而不再强调产地和产状。
3、形状(形态):包括雕件的名称,如达摩、貔貅、观音等等,绝对不是玉料自身的产状,这里不会告诉你,所雕刻的玉石是山料、籽料、抑或是山流水料。
4、重量:这个容易,只要放到珠宝玉石专用的称上测一下就可以抄下数据了。
5、颜色:正常清楚下这一栏是空白或者用一些无意义的符号代替,但是和田玉很多都是带皮色的,如果备注栏显示:颜色成因未定或者表皮成因未定,只能说明鉴定机构无法做出判断,不能鉴定出皮色是真皮假皮,或者皮色二上。
6、密度:有的商家填写这项,有的不填写。和田玉的密度在2.95——3.10克/立方厘米,一般商家不会亲自去测量密度的,即使测量了也有误差,所以干脆填写2.95至3.10之间的任何一个数据,不会出现技术上的错误。
然而和田玉的玉种不一样,和田玉的密度是绝对有差别的,相对来说白玉的密度稍微小一些,青玉,碧玉、墨玉的密度要大一些,籽料的密度要比山料大一些,这些都是基本的常识。
7、折射率:和田玉的成分是透闪石,透闪石的折射率是1.61,因此这个数据可以不看,没有任何意义。所有的鉴定证书都会这么填写的。
8、看鉴定者签名:通常在和田玉证书上,需同时有鉴定者和校核者两个人的签字,具有两者的同时签名和田玉鉴定证书才能够生效。
9、看印章:严格来说,和田玉鉴定证书上所盖有的印章必须是钢印,同时要求钢印上的字迹是可以清晰辨认出来的。
扩展资料:
玉石证书只证明真假不鉴好坏:
“一般来说,质检机构指的是质量技术监督局及其核发资质的检测机构或地矿局珠宝玉石检测站,他们的鉴定只是针对矿物成分,比如所有的透闪石都可以被鉴定为和田玉,云南黄龙玉也可以被鉴定为金丝玉,因为它们的矿物成分是一致的。”
新疆金丝玉文化协会会长李常宝告诉记者,A货鉴定证书只能证明这是一块天然的石头,而不是玻璃或别的什么东西,只证明真假,不鉴定好坏。
比如,和田玉属于玉石中的“软玉”,但并不是所有的软玉都是和田玉。软玉产地较多,由于产地不同,软玉成因不同,软玉的质量、价值也存在明显的差别。
行内将和田玉分为:新疆和田玉(新疆料)、青海软玉(青海料)、俄罗斯软玉(俄料)、韩国软玉(韩料)等。鉴定机构只能鉴定出一些数据,而对这些符合软玉数值的玉石,都将出具“和田玉”证书。
因此,市场在售的青海玉、俄罗斯玉、韩国玉等,都会有“和田玉证书”,但它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疆和田玉,价值也往往相差悬殊。
“从几万上百万的中高档翡翠,到几十块钱的翡翠旅游工艺品,都可以说是A货。”肖永福告诉记者,“鉴定珠宝真假并不困难,像一些长期从业人员,一般一眼就能看出真假;鉴定过程也并不复杂,一般只要用常规宝石检测仪器分析其宝石学特征即可,成本几块钱,几分钟即可。”
“但是如果需要对某个珠宝进行全方位鉴定,1000块钱也做不下来。”肖永福说,实际上,即便是花两三千元,做的仍然是真假的鉴定,而不是价格鉴定。
“从收藏的角度来说,珠宝玉石鉴定应该有一个周期,短则一周,长则一月,只有这样才能检测出它的稳定性。”
李常宝说,相对于一般的宝玉石鉴定师,艺术品鉴定评估师会在矿物成分检测之外,进行经济价值评估,但目前市场上的鉴定证书都是宝玉石鉴定师出具的,无法作为价值参考。
“证书无法鉴定你买的具体是什么玉。玉石分很多种类,价值相差巨大,和田玉也有垃圾货,被拿来腌咸菜的多了去了,你拿这种去鉴定,也能给你出A货鉴定证书。”
参考资料:人民网-玉石证书只明真假不鉴好坏
该文章由作者:【欣宜】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