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夜归人的剧情简介
民国时期,一个风雪之夜,一个人踉踉跄跄地从坍塌的围墙缺口走进富家苏弘基的花园,手扶着一株枯萎了的海棠树,似在找寻他过去留在这儿的影子。
20年前,这座城市里出了一个出身贫寒的京剧男旦魏莲生,不论是达官贵人、妙龄男女,甚至一般市民都被他的声色所倾倒。他交往甚广,常为穷苦的邻居纾危济困,颇受人们的敬慕。以走私鸦片起家的法院院长苏弘基,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他的四姨太玉春原是个烟花女子,后被苏弘基赎出为妾。玉春怀着一颗争取自由幸福的心,不甘整日过着囚笼般的富贵生活。她因学戏而结识了魏莲生,向他倾诉了自己悲惨的身世,后趁莲生到苏府祝寿演出之前,将他请到自己的小楼上。他们二人过去的遭遇相近,又都沦为阔老们消愁解闷的玩意儿,失去做人尊严,因而由怜生爱,并商定私奔,走向自由。这时,莲生从窗口摘下一枝海棠花送给了玉春。
不料这一切都被由莲生推荐给苏家当管事的王新贵窥见,善于阿谀的小人竟忘恩负义将此事禀报了苏弘基。当玉春按约出走之际,王新贵带领几名打手把玉春抓回,莲生则被驱逐出境。二人依依话别,从此天各一方。
20年后,莲生拖着过早衰老的病体重回故土,但一切早已物是人非……
在这部戏剧冲突极为强烈的作品中,戏梦和爱情不过是表面的浮华,吴祖光先生真正想要表达的是普通人对于独立人格、自由生命的永恒追求。爱情之梦、青春之梦、理想之梦都在剧中交相辉映,并最终迸发出震撼人心的力量。
莲生与靠走私鸦片起家的法院院长苏鸿基的姨太太——玉春倾心相爱,两个一直以来被侮辱、被损害的灵魂因为真挚的爱情,从而迸发出觉醒与启蒙的生命意识,但由于奸佞小人从中陷害,这段纯真爱情最终只落得了天各一方“生死两茫茫”的悲情结局。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评《风雪夜归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风雪之夜,曾经的角儿魏莲生回到了曾经逃离的地方,他的舞台。既是花旦魏莲生演戏的舞台;也是魏莲生老板作为一个红人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他演着魏老板,演着一个和内心不一样的魏老板。
《风雪夜归人》中许许多多的人们,都是如真实社会中的人一样的。马大婶,马二傻子,这种社会最底层的人;陈祥,一个纨绔子弟的学生,追求着一些自己爱好的东西;还有苏院长这种“千里求官只为财”的贪官;王新贵这一类忘恩负义只为钱的狗腿子。都在社会中能找到这样的人们,戏就和人生一般。
一.主题——戏中戏一般的人生
昔日有个目莲僧,救母亲临地狱门。借问灵山多少路,有十万八千有余零。
《风雪夜归人》中的魏莲生,过着自己并不想要的生活,在别人的眼中是光鲜亮丽的,是一个名角,有着无比风光的日子,结交各种社会的名流,拥有无数的粉丝,是一个人人称赞的魏老板,十世修行的好人。可是他最终选择逃离了这种生活,即使过苦日子也无所谓,即使只有穷朋友也无所谓,他选择了也许会穷死,会冻死,会饿死,会苦死,可是会快活一辈子的日子。
《思凡》中那赵氏小尼姑,削发为尼,却是不甘于佛门孤寂,尤其是每夜“到晚来,孤枕独眠,好不凄凉人也。”小尼姑不愿结善缘,证善果。只希望成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女人,本来只是一个姑娘,却被佛门的规矩约束,在发出“奴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汉。 为何腰盘黄绦,身穿直缀? 见人家夫妻们,一对对着锦穿罗, 啊呀天吓!不由人心热如火,不由人心热如火!”的感叹之后,逃下山去。
青灯古佛是赵氏的规矩,赵氏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活。做一个左右逢源的人是魏莲生的规矩,为了其他人的看法,魏莲生不为了自己而活。剧中一直出现多次《思凡》之名,也就是对魏莲生对自己内心的追求的一种暗示,他也最终会像赵氏那样——逃离。
佛教要求众生抛却一切情欲,最终一定会修成正果。可是修成正果一定是每个人追求的吗?《西游记》中有一首诗“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佛不过就是追求自己的内心,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而不是受到各种俗世观念的影响,被俗人所带走。
很多人说魏莲生最后死的惨淡,可能是自己年轻时候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去过自己的想要的生活。可是作为一个人,活在人间,最应该做的事情,不就是不让自己的一生白活吗?不就是追求自己想要的吗?想找穷朋友就找穷朋友吧。天下最幸福的事情,不就是自己想怎么活就怎么活吗?魏莲生就算是死,也是幸福的死。绝对比那些从来没有追求过自己的内心,一辈子只为了他人而活的行尸走肉的高寿老人活得精彩。
这也算是《风雪夜归人》给受众的一种启示吧。无论是哪个社会。也可以说是本剧的最核心的东西,就是追求自我。魏莲生就是在追求自我,即抛却了自己舞台上的戏子的身份,也抛却了生活中戏子的身份,不用再戴着面具来做自己。也许这也是很多人的追求吧,无论哪个时代,都会有人追求自己心的方向。
社会上有着许许多多的人,都被各种规矩所制约着,例如剧中的陈祥,是一个学生,就算魏莲生知道了自己要追求自己心里所想的。同时,他也要求陈祥做一个学生该做的事情。但是这并不是陈祥自己想的,他的心中“吾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知识不是他追求的,读书不是他追求的,那就做他自己的好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人世间这么多可以做的事情,想唱戏就唱好了,何必在乎那么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好吧。
二.魏莲生的激变——最重要的戏剧动作。
魏莲生的转变不是长期积淀的,魏莲生在戏剧中出现到转变不过只是几天而已,从一个虚伪的魏老板变成了一个追求内心想法的魏莲生。虽然归根结底这是他内心想法的长期积淀,但是这一次转变,实在是他的命运发展中的一次激变。
对一个戏剧来说,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表现作品的思想,不可能通过长时间的铺垫来表现,只能够通过急促的转变来表现作品想要表达的东西,同时这也是每一部戏剧所共通的,戏剧是一门激变的艺术。
但是要思考《风雪夜归人》中这个激变,究竟是为什么?是社会所造成的,还是个人所造成的?显然,这是因为两方面兼而有之的。魏莲生生活的社会,是一个有着各种规矩的社会,作为一个戏子,要左右逢源,要会演戏;当然任何一个社会都是如此,即便今天也是这样,所以说剧本一开头就说发生的时间“是永无止境的人生的一个段落”。同时,魏莲生自己受到了玉春的影响,也深刻的思考了自己的所作所为,思考了自己到底想要些什么。于是才有了这一次当红花旦魏莲生变成魏莲生的激变。
这个激变,是为了什么?戏剧的激变构成了戏剧的核心,激变就是为了表现作者的思想。魏莲生的转变,第一是讽刺了众生的愚蠢,都活在思想的囚笼;还有讽刺了人性的弱点,不断地追求他人的许可,而牺牲自己真正的追求;当然,还有许多。总之,激变是为了表达思想服务的。
魏莲生出走的戏剧动作是本剧最大的激变,每一个戏剧动作都是有内因和外因的,内因是动作者的心理动机,外因是客观的环境。魏莲生出走,他的心理动机是不难思考的。魏莲生的父亲是一个铁匠,从小他就是一个穷苦孩子,并不是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他的出身,让他不适应和那些鱼肉百姓的官吏为伍,他的心底里还是一个穷苦人,只是机缘巧合的过上了不一样的生活。外因其实照样很简单,虽然《风雪夜归人》中没有交代社会背景,人类的社会在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是有共同的特性的,魏莲生作为一个人,追求自己的内心是很简单的,只是被玉春所唤醒,让他追求自己内心的愿望爆发,以至于冲破各种定式的规则来做回自我。
同时,魏莲生的出走是具有连续性的。之后发生的事情,也就是二十年后魏莲生的回归,然后在风雪之夜回归自然,是有极强的联系的。魏莲生如果没有出走,他的人生也许就和苏弘基一般,养养老吧。但是哪还有什么意义?人生在世,所追求的不仅仅是活着,若是唱一辈子戏,每天都在演戏,不能做一回自己,和行尸走肉又有什么区别。他出走了,追求了自己的想要的生活,即使活得短暂,但是这短暂,也就像飞蛾扑火般活得辉煌。
三.风雪夜归人——唤醒后人
风雪之夜,魏莲生又回到了苏宅,这个曾经唤醒他出走的地方。当然,此地已经是物是人非,他为什么还要回来。因为他要随着这铺天盖地的风雪把自己的思想一起带来。二十年前,魏莲生在苏宅被玉春唤醒,今天他又要重新做这件事。只是他不再是被唤醒的人,而是一个去唤醒后人的先辈。
风雪,看似是如此令人恐惧的事物。人们都躲着风雪。可是人类追求自我的思想不就如同风雪一般吗?风雪带给富人的是躲在房中的享受,烤火,饮酒之类。可是穷人呢?穷人不可能有这些“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不过这是一种空想罢了。穷人只能够在风雪中忍受,风雪折磨着他们的肉体,却是丰富了他们的精神,风雪将他们心中反抗的精神唤醒了,就在此时,一代又一代的魏莲生出现了。
小兰是一个丫鬟,她可以在老爷的房里烤火,躲避风雪。可是她骨子里就是一个穷人,不像富人从小锦衣玉食。突如其来的风雪刺痛了她的皮肤,同时也唤醒了她的思想,虽然魏莲生已经死去,但是风雪过后,又有千千万万的魏莲生出现了。
风雪夜归人,是一种思想的传递,把自己的追求自我的高尚理想传递给后人。虽然作者认为风雪是远远不够的。人世间的多少罪恶需要风雪洗刷,可是人世间不就是这样吗?有人高尚,有人卑鄙,有人在思想的天空翱翔,也有人堕入无尽黑暗的深渊。洗刷的去的,永远都能洗刷;若是太脏了,即使纯白如风雪也没有办法。
《风雪夜归人》即使到了今天,依旧是有着它的价值,因为无论人类社会发展的到何时,思想永远不会过时,永远指引着人类的前行。
风雪夜归人剧情分集介绍
上世纪40时代后期,在一个极寒的风雪交加之夜,一个人跌跌撞撞的从塌陷的院墙空缺走入豪门苏弘基的花园,手持着那株枯萎了的海棠树,似在寻找他以往留到这里的身影。
20年以前,一座城市里有一个出身贫寒的戏曲男艺人魏莲生,以演小花旦红极一时。王公贵族、花季男人女人,乃至一般群众都已经被的声色犬马所乱倒。他相处颇深,常以贫苦邻居纾危助困,备受大众的敬慕。
以走私货出身的苏弘基,过上纸醉金迷的生活状态。它的四姨太玉春原是一个烟花女子,却被苏弘基赎出为妾。玉春怀着一颗争得随意幸福快乐的火热的心,不甘于囚牢一样的荣华富贵日常生活。她以学戏认识了魏莲生,跟他倾吐了她不幸的家世,后趁莲生到苏府贺寿演出之前,将其请来他的小楼顶。
她们二人以往的处境相仿,又都沦落阔老们消愁消遣的玩意,丧失为人处事自尊,因此由怜生爱,并商谈远走他乡,迈向随意。这时候,莲生从对话框取下一枝四季海棠送给玉春。没想到这一切都被由莲生分享给苏家产管用的王新宠窥探。
擅于阿谀的小人竟无情无义将这件事禀告了苏弘基。当玉春按约离开之时,王新宠领着几位找打手把玉春抓回,莲生则被驱逐出境。二人悠悠道别,此后天各一方。
20年之后,莲生托着太早变老的病疾重返故乡,但已物是人非,玉春已经被苏弘基赠给天南盐运使徐辅变成妾。莲生懊悔不已,在这个大雪纷飞的夜里,悄悄地死在了海棠树下。
在这部戏剧特点极其浓烈的作品里,戏梦和爱情不过是表层的喧嚣,吴祖光老先生真正想要强调的是平常人针对人格独立、随意的生命永恒不变追求完美。感情之路、青春年少之路、理想化之路都在剧里相映成趣,进而展现出震撼人心的能量。
莲生与靠走私货大烟出身的法院苏鸿基的姨太——玉春倾情相恋,2个一直以来被污辱、被危害的内核由于真挚的爱情,进而展现出提升与启蒙教育的生命意识,但是由于奸佞小人从这当中诬陷,这一段纯真爱情最后只落个了天各一方“生死两茫茫”的悲凉下场。
该文章由作者:【化妆品法规】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