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黄原石萝卜丝纹图片(田黄特有萝卜丝纹)


这个是什么材质,是不是人家说的田黄

这个不是田黄石。应该是黄蜡石,黄腊石首先发现于真腊国(今柬埔寨),故称腊石。另有说法是因石表层内呈现腊油状釉彩而得名。黄腊石在岩石学上是一种石英石,主要成份为石英。黄腊石硬度大,摩氏硬度7°左右。田黄的比重2。6克/cm3,摩尔硬度为2.5—2.9度。与人指甲硬度差不多。

萝卜纹以多种形式存在于田黄石肌理,归列为:放射状、网格、牛毛、絮状、水流、米粥等主要的六种。其中絮状萝卜纹占了多数。

全世界只有我国福建寿山乡的一块不到1公里的田中出产,因色相普遍泛黄色,又产在田里,故称田黄石,产量基地,数百年来在早已挖掘殆尽。

这是什么石头?田黄是不?

田黄鉴定方法:

1.石形

       田黄的母石为山料,呈棱角状,经过重力与水流的搬运及磨蚀作用,其棱角逐渐圆化,形成形态多样、大小不一的卵石(独石),呈次棱角状或次圆状。如果发现棱角尖锐或浑圆光滑的“田黄”就值得怀疑,可能为掘性石或山料磨制而成,但如果在加工过程中破坏了其原形就难以识别了。田黄一般为几十克至几百克,超过千克的非常罕见,几公斤的田黄应值得警惕。

2.石皮

     田黄长期埋藏在水田中,经风化作用,其外表通常会形成不同特征的皮层。根据皮层的厚薄,可分为厚皮(1mm)、薄皮(1mm)和稀皮(细雾状);皮层有单层皮与多层皮。田黄的皮色主要有黄色、黑色与白色。黑色皮俗称“乌鸦皮”;皮为白色而石色为黄色,称为“银包金”;皮为黄色而石色为白色,称为“金包银”。田黄的不同皮色可能与不同颜色的土质有关,即黄色的土壤形成黄色皮,黑色的土壤形成黑色皮。由于田黄普遍发育石皮,有“无皮不成田”之说,故石皮成为鉴定田黄的重要特征之一。

3.萝卜丝纹

     采用透射光观察田黄的内部,其普遍发育似“萝卜丝纹”纹理,是非常重要的鉴定特征。田黄内部的“萝卜丝纹”多种多样,发育程度不同,按粗细可分为条带状、条纹状与细丝状;按形态可分为直线形、网状形与不规则形;按颜色可分为白色、黄

色与棕色;按透明度可分为半透明与微透明。田黄基本上都具有“萝卜丝纹”,“无纹不成田”的说法成立,但不能绝对化。

4.红格(或红筋)

     田黄的“格”或“筋”实际上是一种裂隙,这些裂隙在地表条件下,特别是水田里,普遍受到Fe2O3溶液的渗入与沉淀,被染成黄红色,故称为红格或红筋。但也有少数没有颜色,为白色裂隙,则称为无色格。田黄有红格(或红筋)的现象较普遍,也有“无格不成田”之说。

田黄原石萝卜丝纹图片(田黄特有萝卜丝纹)

请问田黄石萝卜纹是什么样子?最好能以图片说明。谢谢!

田黄石的罗卜纹在图片上很难表现出来,只有在特定的光线下才可以看到,看着就象罗卜皮上面一条条有菱的条纹,其实用手抚摩是平滑的。其实真正的田黄石很容易辨别的,宝石一定就有它的标志,我是在30年前见到的,第一眼就能够把你索定,真正的田黄石非常少,你可以查看荣宝斋的田黄石。

该文章由作者:【天书奇潭】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