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玉器图片(红山文化玉器有哪些特征)


红山文化中的玉器,为什么又像猪又像龙,他们到底崇拜什么?

在红山文化玉器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到采用了动物的造型,其中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C”形,成为现在华夏银行的标志;而另一种则为“猪”形,肥肥胖胖的,憨态可掬。那么,同一个地区为何会有两种不同的信仰崇拜?

(一)红山玉猪龙

第一类玉龙,以一整块玉料圆雕而成。龙首短小,吻前伸,略上噘,嘴紧闭,鼻端平齐又微微上翘,以对称的两个圆洞作为鼻孔,粗壮的龙尾内屈,迎向龙首,整个身体构成一个反“C”字,为中国早期龙的形象,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时代最早、体型最大的玉龙,也被誉为“中华第一龙”。

很多人认为这种玉龙的原型并不是猪,关于这类龙形颈上的长鬣,有人认为其为马鬃,故而提出“马龙”一说,岂不知,这正是表现野猪最为形象的特征,《礼记·曲礼》:“凡祭宗庙之礼······豕曰刚鬣”由此看来在描绘猪的形象的时候,还是比较看重猪的鬃毛的。所以,其实这类玉龙虽说更像后世的龙,但其原型应该与第二类相同,其原型都是野猪。

第二类玦形龙  又被称为“玉猪龙”,除其中四件为考古发掘出土外,其余亦为征集和传世品,是红山文化龙形玉雕中最多的一种。这件玉猪龙为白色蛇纹叶岩,兽耳肥大,面部阴刻圆形目,睛边有双圈扇形眼眶,鼻间有多道阴刻皱纹,吻部稍突、犬齿外露,口部刻有獠牙,嘴与尾相接。背部蜷曲如环,扁圆厚重,光洁无饰,环孔和背上小孔皆对穿而成。

(二)为何崇拜猪

兴隆洼文化的经济形态以狩猎、采集经济为主,农业虽已发生但十分微弱。兴隆洼遗址中大量的动物骨骸来看,狩猎在其经济生活中占有更大的比重。到了红山文化时期,农业高度发展,取得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进步。但通观红山文化出土的生产工具,似表现出农业与渔猎业并重的经济结构。

畜养家畜素与原始农业相随,从最初狩猎的野猪到驯养的家猪,红山人与猪类动物最为熟悉,因此将对于龙的崇拜用猪型加以表示出来。目前所知红山文化的20余件玉猪龙,除个别细部有所差别外,其整体形态有着惊人的一致性。特别是玦形龙的吻部、均作大口、而且嘴上无一例外的均有多道沟纹状的褶皱,这无疑是猪嘴的典型特征。

玉龙又作珑,《说文》:“珑,祷旱祈玉也,龙文,从龙,龙亦声”即这种雕刻成龙形的玉是用来祷旱求雨的,谁来求雨,自然是部落中的巫师。至于猪,在古代也被视为“水畜”(《毛传》郑笺:‘豕之性能水’;郑氏注月令:‘彘,水畜也’,因此在祈天、求雨等祭祀活动之中,自然将其选择为沟通人神之间的信物。

红山文化玉器图片(红山文化玉器有哪些特征)

玉器种类众多,为何唯独红山文化玉器让藏家爱不释手?

红山文化玉器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玉器,最早发现于辽宁省凌源县牛河梁遗址。

红山文化玉器造型别致、年代久远、数量稀少,出于这三种原因,玉器的收藏家对其格外偏爱。

一、玉器造型艺术感极强,美观别致。

红山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玉器有玉龙、玉人像、青玉带齿动物面纹饰等等。玉龙整体浑然天成,弯曲弧度圆润自然,被誉为“中华第一龙”。这种“C”形龙,一出场就震惊世人,毕竟在新石器时代,能将玉器打磨至这种品相是极其不容易。故宫博物院收藏着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玉人,是整块玉石雕刻而成,完整的玉人身体,为世人展现出新时期时代民众的样貌衣着。

青玉带齿动物面纹饰是三者中最为奇特、别致的一件,玉石通体成黄色,正面是兽脸,下半部分呈齿状态,就好像带着装饰的现代木梳子。这些玉器造型不落窠臼,各有特色,不得不佩服古人充满智慧的想象力。

二、红山文化玉器年代久远,历史文化底蕴丰厚。

玉器收藏家一般很钟爱造型设计,但是因为玉石的贵重和难打磨,越早年代的打磨技术越差,很少有别致的造型,大多是玉器圆形的粗胚。现存的精巧玉器制品还大都是明清年代,在玉器年代上的收藏价值不是很高。红山文化玉器是集年代久远、造型又充满艺术感为一声,如果能收藏家能有红山文化玉器是莫大的幸运。

新石器时代,因为大都是用石头制成的粗糙工具,对于玉石开采非常困难。精美的玉石凭借温润的品相,一段时间内便成为物质匮乏年代的古人精神寄托,跨越岁月可以看出红山文化玉石在打磨过程中一定是付出了极大的耐心,并且打磨出的玉器造型都定然蕴含着珍贵的意义,也可知玉器的所有者是有一定威望的。新石器遗址并没有开发很多,历史文化研究学者借这千年前的玉器符号,很有可能会勘破其中的隐喻,即古人通过图像而非文字带给后人的信息,为之后研究更久远的历史人文风貌提供了素材。

三、物以稀为贵,红山文化玉器数量稀少,收藏价值高。

市面上的红山文化玉器多如牛毛,博物馆中珍藏的玉器却少之又少,因为统共从遗址开采出来的就没多少,物以稀为贵,收藏家就是看准了稀少的收藏价值。如果没有类似专家的评判水准,一定会在红山文化玉器收藏上吃大亏,假货有时真到不可思议。收藏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纯粹喜好玉器,想要买回家收藏,另一种是想要借玉器升值后拍卖大赚一笔。处于利益纠缠,很多玉器买卖店的水都很深,即红山玉器的假货非常多。

红山玉器的玉器的种类

红山文化玉器主要有玉猪龙、C形龙、玉箍形器(或称马蹄形器)、勾云形玉佩、玉璧、玉镯、玉丫形器、玉匕形器、玉玦、玉臂鞲、玉枭、玉龟、玉蝉、玉凤、玉人、串珠等。红山文化玉器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考古发现才认识到的,虽然在清代和民国时期的玉器图录中偶尔可见红山文化玉器,但那时人们并不认识这些玉器的时,所以基本上见不到那时的仿红山文化玉器。据目前统计,博物馆和考古部门所藏传世及发掘出土的红山文化玉器总数大约在300件左右。相对来说,在红山文化玉器种类中,玉猪龙、玉箍形器和勾云形玉佩为三大重器,一般出土于墓地的中心大墓中,数量也最少;而玉匕形器、玉玦、玉枭、玉龟、串珠等则见于大小墓中,数量较多。近几年来,内蒙古赤峰和辽宁朝阳地区很多红山文化墓地和遗址被盗掘,一些红山文化玉器流入古玩市场,其数量不详,应该多于考古出土的数量,但在器形和纹饰上不会超出文博考古部门所藏红山文化玉器的范围。

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一件黑色玉器是什么

红山文化玉器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玉器。

红山文化玉器最早发现于辽宁省凌源市与建平县交汇处的牛河梁遗址,1942年考古工作者曾在那里见到一件勾云纹玉佩。

以后,在红山文化诸遗址中多有玉器发现,以凌源县牛河梁、三官甸子、喀左县东山嘴等遗址出土较多,内蒙古翁中特旗三星他拉、敖汉旗大洼、辽宁省阜新县胡头沟等处也有不少重要玉器发现。红山文化出土的成批玉器中多数为动物造型的装饰品,构成这一文化的显著特征。

扩展资料

这件形状像 “C”字的玉龙,成为许多杂志的压题照片,成为华夏银行的标志,更成为红山文化的象征。

也许是龙的神灵,也许是巧合,“C”形龙闻世之后,红山文化玉器陆续出土。红山地区还出土有哪些有意思的玉器呢?关于它们的故事,我们就从牛河梁开始讲起……

牛河梁是燕山支脉努鲁儿虎山南麓的一组山坡台地,在绵延起伏十几公里的群山之中,有一条被俗称为牤牛河的河流穿山而过。因此,牤牛河两旁的山梁得名为牛河梁。

该文章由作者:【曼琪】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