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有几个场口(翡翠有多少个场口)


翡翠的场口有哪些?

翡翠原石有很多的场口。而不同翡翠原石场口的特点也不一样,市场价值也不一样,所以了解翡翠石场口也是很有必要的。俗话说:不懂场口,不玩翡翠,市场上高档的翡翠原石主要来自缅甸的场口。下面介绍缅甸几大著名的翡翠场口及其特点。

一、莫湾基原石

毛料的特点:

1. 主要以黑色的沙壳为主,大致可分为蜡壳皮肤、翻砂皮肤、水皮肤和油性皮肤。

2. 常产生满绿高翠、块状高翠。

3.块度小,裂纹少,材质差异大。

二、莫西沙场口

毛料的特点:

1. 开矿时间早,大多没有壳,多为灰白色。

2 .生产无色透明冰、玻璃等各种已知的水性材料。

3.送货率高、陈化、肉质细嫩、条味是其特点。

三、大马坎原石

毛料的特点:

1. 皮有颜色,雾有皮雾包有颜色,雾吃有颜色,皮和肉是分不开的。

2. 它以半山半水石而闻名,其次是水石。

3.它以生产黄绿色、黄绿色而闻名,但色彩层次高,颜色偏蓝。

四、会卡场口

毛料的特点:

1. 生产的玉皮薄,颜色混杂,有裂纹,主要为灰绿色和灰黑色。

2. 底部质量分布均匀,头部有绿色的地方更好。

3.以品种丰富、色泽均匀、色泽饱满的玉料而著称。

翡翠有几个场口(翡翠有多少个场口)

缅甸翡翠八大场口是什么?

在缅甸,翡翠产地也称作场口、矿区或场区。缅甸翡翠八大场口,分别是大马坎场口、帕敢场口、莫西沙场口,以及木那场口、会卡、后江、莫湾基和南齐。其中帕敢场口以种好、底好、色好而久负盛名,莫西沙场口以出产最上乘玻璃种翡翠而闻名,木那场口以盛产种色均匀的满色料而闻名。

翡翠原石都有哪些场口

一、帕敢场口

帕敢翡翠曾以种好、底好、色好久负盛名。主要分山石和水石,少见半山半水石,山石以黑乌沙为最好,其次是黄盐沙石和白盐沙石为好,沙发均匀,颗粒细密,手感强;水石皮薄,大多有透感。

二、莫西沙场口

莫西沙翡翠场口是以出产最上乘的玻璃种翡翠而闻名,但现在也挖到了底层,大部分都出黑皮石了,但底层黑皮石出的玻璃种翡翠也相当的极品。

由于莫西沙翡翠场口出的翡翠大部分都以玻璃底居多,一般有色的很少,但一旦有色,那也是极少有的精品。

三、莫湾基场口

莫湾基位于帕敢场口东北的莫湾河支流两侧,所开采的均是高地砾石层的翡翠砂矿,高地砾石层被河流切割开,约有100米深。所以两边均可见切割出的砾石层剖面。砾石层由上到下分两层,上层为红色层和黄色层,下层为灰色至黑色层,半胶结状,含绿色片岩、云母片岩。

四、大马砍场口

大马坎原石多以半山半水闻名,其次是水石。皮壳一般比较厚,并多显现蜂窝状,颜色有褐色、黄色、灰色,少见有蜡壳。几乎都有雾层,色级一般较高,色彩偏蓝。主要特征为色串皮、雾串皮、雾裹色、雾吃色,皮肉难分。

五、会卡场口

会卡原石场口,以蜡皮而闻名,种老的会卡翡翠原石起货率相当高,有色的话一般都是能达到取戒面的颜色,大部分好的戒面会卡出的比较多。所产原石皮壳杂色,以灰绿及灰黑色为主,透明度好坏不一,水底好坏分布不均,但有绿的地方水常较好。

六、木那场口

木那大部分都以白皮居多,有的会带有少许红皮,如有白雾表现,切开后玉肉肯定是俱佳的。木那场以出白盐沙、慈姑皮著称。

木那场口的翡翠原石大部分都以带底色的晴水、蓝水,白底飘色花的原石居多,而且棉的情况几乎很少出现,如出色的话,可算极品。

七、后江场口

后江翡翠原石场口的老料子来自场区的冲积层底部,又称坎底玉,后江场的底普遍较好且透明度高,常见底好水好的绿色阳翠,底水差的绿色偏蓝。

中上层的蜡壳比较完整,但石质欠佳,经过磨制后颜色会减淡;中下层的蜡壳不完整,但石质较好,有“十石九有水”之说,经过磨制后一般颜色都能增加一分以上。这是老种与嫩种的明显区别。

八、马莎场口

马莎翡翠原石场口位于龙肯山西侧的山坡上,是一个发育在残坡积层的次生矿床。马莎场口也写作马萨场口,为1980年后开采,属新厂玉,无皮或少皮,肉细,有春、豆色等,缺点是绺裂多,绿比较浅淡,水与底有好有差,主要用作低档手镯料或大型白减料。

九、南奇场口

莫罕玉石场通常称为南奇场,所产玉石也称为南奇石。由于场口规模小,玉石件头小,产出的玉石数量也比较少,因而被称为小场。但玉石的质量却比较好,尤其是南奇玉石上的色往往翻得起来,而且是所有场口中色翻得最好的。

如果是同样的色,会卡石能翻一色,后江石能翻二色,南奇石的色则会翻三色。这就是南奇石为何被行家普遍看好的缘故。

十、格应角场口

格应角的料子,变种较少的,但变色的情况多见,根据矿层不同,高种水几率较大,一般糯种到糯冰之间,色料出产也较多。并且格应角的料子,色的渐变比较常见,外面一层色较好,越到中间,越到两边色的变化出现。所以赌格应胶,皮壳结构,和翻沙效果很重要。

翡翠那些场口,你知道多少

缅甸翡翠的挖掘稀有百年的前史,至今仍在炽热持续,缅甸挖掘翡翠的场区仍在扩展,挖掘翡翠新的场口也在不断的添加。小编今天要说的是其中最有名的八大场口~来看看你知道几个?

按缅甸翡翠场区矿床的差异,以及地理分布和行政区别,有人将缅甸翡翠场区区别为6大场区,也有人将其区别为8大场区,今日小编也选用8个场区的区别,即:龙肯场区,帕敢场区,会卡场区,香洞场区,达木坎场区,后江场区,雷打场区,南奇场区。每个场区又再区别为许多小场口或厂口。场口或厂口缅甸玉称为冒或磨,通常是以发现人的名字货所在地的地名来命名的。现金我国境内许多流通的翡翠原石首要来自四个场区:达木坎、会卡、龙肯的莫西沙、帕敢的莫湾基。

下面小编给我们介绍龙肯场区,场口的特征

这个场口前期称为“新场”,东起五龙河上游的西岸,西至凯苏场口止,东西40千米,南北约30多千米,挖掘时刻较早。这儿的翡翠矿石埋藏较浅,大都没有皮壳,归于原生矿矿床,但也有一部分次生矿。翡翠多是白底青的中低挡了。人们将这儿挖掘的翡翠原石称为新场料,因而得名新场区。这儿的坑口较多,但他们挖掘时刻段,因而废弃的坑口也多,如前些年的场口早已经停采了。区内有场口30多处,现在比较知名的场口是凯苏,道茂,雍曲,铁龙生,目乱干,磨西西,马萨,大莫边,小莫边,格底莫,婆之公,莫西萨,散卡,卡拉,三客塘,莫班洼。

(1)凯苏场口。该场口发现在40年前,而在1983年许多正式挖掘,行内叫“八三种“香港行家以前发现,这种翡翠大大都质地太粗、太干,假如侵入酸后再加树脂,就能够大大改进透光性,所以这种翡翠是制作B货的好质料。不过也有小量的八三玉未经过人工处理,质量也是上乘,不应当一概而论啊。到目前为止,该场口被政府军操控,不得私自进入。八三玉在公盘出售时分一般分为3-4级,即A、B、C、D级,是根据质地的粗细、色彩多少、透光性和裂纹来区别等级的。据朋友介绍,八三玉矿的西南方,还有一个翡翠矿叫“八二”矿,因在八二年挖掘而得名。该种相似八三种,可是质地较细并且紫色较多,归于坡积成因。

(2)铁龙生场口。铁龙生为缅甸语意思是全绿,1991年发现,1998年发现矿脉,1998年大规模开发。铁龙生场口间隔木狼场口4公里,归于原生矿,这个场口的玉石悉数是绿色的,有不同的绿色色彩,色彩深浅纷歧,有的浅,有的深,有的有黑点,水头短,不通明,质地大都很粗,之地细腻少,可是也有很尖端的铁龙生。严格意思说,铁龙生归于翡翠规模。

(3)陈开钦场口。陈开钦场口介绍坐落八三翡翠的诗玛矿西北方向,听说英国人控制缅甸的时分,有人在此处挖掘过原生矿,曾一箱一箱的运出去。其中有白底青、也有色料。后来,华裔陈开钦先生出资挖掘,故得名。所挖掘的矿石大都为有色的翡翠。也有一些白底青。但后来由于种种缘由,中止了挖掘。1963年,矿坑被封存了。现在缅甸政府鼓舞当地矿主挖掘,可是一直没有找到原来的坑口。

(4)多磨场口。多磨坐落凯苏东南方2公里处,闻名的腾冲玉石名家张蓝廷和李生泽就在这儿开过矿。此矿归于原生矿,岩层较硬,40%地处山坡挖掘选用打洞爆炸挖井的办法,很是艰难。深处地下水又多,又因洞内通风不良,若没有满足的抽水机和通风设备,挖掘十分幸苦。曩昔曾经稀有百名工人在洞中不断进出,从洞中挑出玉石,大的100公斤左右,都是用肩挑的方法运出洞外,倾倒在洞子周围,堆成了小山。上世纪60年代,翡翠场口制止挖掘后,缅甸政府军去挖掘,当无法把水抽干,只有用铁门把洞口关闭了。1978年前后,有人从丢掉的玉石碎块中捡出绿色小块去瓦城出售。瓦城的匠人把小块玉石整块磨光(”堆儿”),拿到泰国去卖,卖的好价格。后来音讯传出,许多人去多磨捡,买的和卖的人越来越多,这种小玉被称为“撒捧”(缅语)。到1980年秋冬到这儿聚集的人数高达7000人。人们用铁锤敲开碎块玉石,中心常常有绿色的小块(撒捧)。那是翡翠场口悉数制止挖掘,老百姓前来捡小“撒捧”,缅甸政府军是睁只眼闭只眼,让人买卖,其实这应是归于硬玉层的“泰蛋”。缅甸翡翠矿敞开后,多磨同样是政府租给私人挖掘。在公盘常常看到多磨的东西,就是今日我们了解的“白底青”种。

(5)雍曲场口。坐落龙肯村寨20公里处,有陆、水两路可通。这儿有许多小场口,它的翡翠归于原生矿。矿脉是沿着东北-西南方位延伸,雍曲常常出高色玻璃种或冰种翡翠是一个很尖端的场口,这个场口的料子大都做蛋面,矿主也是缅甸人,挖掘了此矿顿时成为头号富豪。在1994年一次爆炸之后,工人蜂拥而至抢炸飞的小料,不料,震怒山神,突然塌方,活埋了100多人。事情发作,缅甸政府封闭了该矿。90年代香港,称这种场口出的蛋面为“雍曲种”可见地位至高,归于一级质料。以今日眼光看,这种质料质地细腻,水头好,可是色偏暗绿,所以要切薄才显阳绿。因而一时一机缘,审美会随年代而变迁。尖端的玻璃种高色是暗黑绿。

(6)马萨场口。马萨场坐落龙肯北边到道茂公路旁边月2千米的当地,曾产出许多高价值的翡翠原石。曾产出900多吨的新厂玉。起特征是无皮或少皮,色彩较浅,成淡绿色。通明度从通明到半通明都有,但打磨之后色彩往往变淡,事宜做翡翠雕件质料。

(7)目乱干场口。离道茂场口月1公里,是1980年发现的新场口,此场口虽是原生矿,但一些较深部的翡翠质量也不错,质地有细糯,且多产春光。所产翡翠的特点是色高,质细,有春,豆等色,缺陷是翡翠原石绺裂较多。该场口产的紫春光翡翠有时很美丽,有的可做翡翠手镯,戒面,也能够做雕件。

(8)摩西疆场口。这个是重点场口。坐落龙肯村寨西南2公里到帕敢的公路盘,此处为高地砾石堆积沙矿。出产质地细腻的玻璃种、冰种。含翡翠砾石的堆积特点是:上面为黄色沙砾石层;下面为砾石层为灰绿色。闽-针灸杨医师,摩西沙的肉很细,出货很有卖相,水很足,有的起荧光,玩种水就玩摩西沙,玩色料不行的。教我们一个秘籍,假如摩西沙擦口为灰白色,肉则近米汤种,并且棉大。摩西沙擦口若为深灰色,肉则近冰种。摩西沙擦口为乌黑色,其肉为玻璃种。做出制品后光很活。这种后光很活今日的话就叫“起萤”,白棉点也不明显了(俗称“棉化掉了”),肉中只需有一丝丝绿则在制品中折射成满色(俗称“放堂”)。之所以灰白就是糯化的原因,是由于种不行,加上棉多,所以皮壳包裹下,擦口在光线反射下,只能出现本身的色彩,加上皮壳的色彩灰白色,同理可证深灰色和乌黑色也是相同,特别是乌黑色,由于种好、水足、太透了,所以擦口在光线射进肉时,把皮壳的色彩也反射出来了。

翡翠常见八大场口

翡翠的八大场口分别有:隆肯场区、帕敢场区、香洞场区、达木坎场区、会卡场区、后江场区、雷打场区、南寄场区,具体内容如下: 

隆肯场区:隆肯场区位于乌尤河上游,开采时间较早。这里是表生矿,不需深挖便能得到翡翠块体,但大都没有皮壳,属原生型矿床。

帕敢场区:帕敢是开发最早的场口,自十六世纪以来,就以它为中心形成了老场区。地质构造为第三季的砾岩相,是出产翡翠的典型地区。帕敢石分山石和水石,少见半山半水石,山石以黑乌沙为最好,其次是黄盐沙石和白盐沙石为好。山石沙发均匀、颗粒细密、手感强、水石皮薄,大多有透感。

香洞场区:香洞场区位于达木坎场区与帕敢场区之间的乌尤河岸边,也是乌尤河和会卡河的交汇点,距帕敢约8千米,东起香洞寨,西至拉磨河及乌尤河的交汇点。该场区北起摆三桥,南至拉磨扰吉贡,面积约25万平方千米。

达木坎场区:达木坎场区位于雾露河下游,属于冲积矿床,开采比帕敢场区晚。以达木坎场口为代表,著名场口近20个,掘进深度已达第五层,多见半山半水石。皮壳多为褐灰色、黄红色,一般水与底较好,但多白雾、黄雾。个头较小,一般1千克-2千克。

会卡场区:会卡场区位于香洞寨子的西南方,约20千米处的山沟里。会卡河流经全区,场口分布于河流的两岸。该厂区面积较大,由北向南有展嘎、摩东、上下苏巴炯、加了秧、马加丙、玉石王、格东月和磨皮等10余处场口。

后江场区:后江是雾露河北侧的一条支流,名为康底江.翡翠矿区分布在江畔,因而称为后江场区。这里也是冲积型矿床。开采时间较晚,后江场区所出产的块体,一般在300克左右,品种多,质地优,皮壳薄,比较上乘。

雷打场区:“雷打”缅语是那莫,故雷打场区又称那莫场区,所出的翡翠原石称为雷打石。这个场区位于康底江上游,多见为表生矿,块体低劣,裂纹多,底水干,硬度差,质地疏松,难已取料,低档货较多。一旦遇上可取料的货,也有较高的价值。

南寄场区:南寄场区位于雾露河南面,面积约为45平方公里,比后江场区大三倍.只因场口不多,人们把它称为小场区。这里是原生矿床,曾出产过许多优质翡翠,是整个缅甸翡翠矿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该文章由作者:【众神进入英灵殿】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