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场口翡翠原石特点是什么?
1、大马坎场口:大马坎场口是冲积平原或残—坡积物矿床,翡翠毛料有较高的经济市场价值,特性为薄皮,打磨度好,称之为水石。
2、后江场口:后江场口生产率的年均品质较为好,皮壳类型也好多,以色料出名。后江场口的玉石原石许多都是一千克以内,一百多克的毛料也是多。假如能出彩,在打磨抛光以后色会翻一倍,这其实后江场闻名于世的一个关键因素。
3、会卡场口:会卡是个大场口,地下开采时间段也较为早。生产率的玉石原石占销售市场的占比很高,鲜明特点说是腊皮,以灰绿和灰黑色为重、比较光洁。清晰度优劣不一样,水底优劣划分失衡,但是绿的地点水常好点。赌石的人许多都最爱会卡料,具有“会卡不辜负人”一说,由于会卡的玉石原石尽管表现普通,但不仅能得到非常好的种水色,高货率很高。
4、莫湾基场口:莫湾基又是缅甸的一个老场口,从20世纪七十年代就始于采矿。 莫湾基的翡翠原石通常以黑乌砂皮壳知名,具备出高色水头短的特性。
5、莫西沙场口:莫西沙场口坐落于雾露河中上游,老场区的东北部,采掘准确时间最先。莫西沙是冲积层矿,不用挖掘。生产率的翡翠原石皮壳多见深灰色,灰白色,较为细嫩,种水都较好。
翡翠原石注意事项
衡量原石的种,关键要从场口入手。在翡翠业内,场口指的是翡翠所出产的矿区,不同场口生产的原石,所表现的特征亦不相同,经验丰富的翡翠玩家,能根据翡翠原石的不同特征和来源场口,来判断这块原石的种。此外,通过观察皮壳特征,也能判断种质。
看色:通常通过观察原石皮壳的特征、现象,能够初步判断翡翠的颜色情况。例如,皮壳上出现色带,要比出现一大片的颜色要好;绿色和紫色不能出现在同一颗原石上等等。
翡翠常见八大场口
翡翠的八大场口分别有:隆肯场区、帕敢场区、香洞场区、达木坎场区、会卡场区、后江场区、雷打场区、南寄场区,具体内容如下:
隆肯场区:隆肯场区位于乌尤河上游,开采时间较早。这里是表生矿,不需深挖便能得到翡翠块体,但大都没有皮壳,属原生型矿床。
帕敢场区:帕敢是开发最早的场口,自十六世纪以来,就以它为中心形成了老场区。地质构造为第三季的砾岩相,是出产翡翠的典型地区。帕敢石分山石和水石,少见半山半水石,山石以黑乌沙为最好,其次是黄盐沙石和白盐沙石为好。山石沙发均匀、颗粒细密、手感强、水石皮薄,大多有透感。
香洞场区:香洞场区位于达木坎场区与帕敢场区之间的乌尤河岸边,也是乌尤河和会卡河的交汇点,距帕敢约8千米,东起香洞寨,西至拉磨河及乌尤河的交汇点。该场区北起摆三桥,南至拉磨扰吉贡,面积约25万平方千米。
达木坎场区:达木坎场区位于雾露河下游,属于冲积矿床,开采比帕敢场区晚。以达木坎场口为代表,著名场口近20个,掘进深度已达第五层,多见半山半水石。皮壳多为褐灰色、黄红色,一般水与底较好,但多白雾、黄雾。个头较小,一般1千克-2千克。
会卡场区:会卡场区位于香洞寨子的西南方,约20千米处的山沟里。会卡河流经全区,场口分布于河流的两岸。该厂区面积较大,由北向南有展嘎、摩东、上下苏巴炯、加了秧、马加丙、玉石王、格东月和磨皮等10余处场口。
后江场区:后江是雾露河北侧的一条支流,名为康底江.翡翠矿区分布在江畔,因而称为后江场区。这里也是冲积型矿床。开采时间较晚,后江场区所出产的块体,一般在300克左右,品种多,质地优,皮壳薄,比较上乘。
雷打场区:“雷打”缅语是那莫,故雷打场区又称那莫场区,所出的翡翠原石称为雷打石。这个场区位于康底江上游,多见为表生矿,块体低劣,裂纹多,底水干,硬度差,质地疏松,难已取料,低档货较多。一旦遇上可取料的货,也有较高的价值。
南寄场区:南寄场区位于雾露河南面,面积约为45平方公里,比后江场区大三倍.只因场口不多,人们把它称为小场区。这里是原生矿床,曾出产过许多优质翡翠,是整个缅甸翡翠矿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各场口翡翠原石特点
1、大马坎
大马坎场口是冲积或残—坡积矿床,翡翠原石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特点为薄皮,磨圆度好,称为水石。大马坎的翡翠原石几乎都有雾层,有的底章透明度高,有的则显底灰底木。主要特征为色串皮,雾串皮,雾裹色,雾吃色,皮肉难分。
2、后江
后江场口位于坎底河的一个直流,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就开始开采,产出的平均质量比较好,皮壳种类也很多。以色料闻名。后江场口的原石很多都在一公斤以下,几十克的料子更是多。如果能出色,在抛光之后色会翻倍,这也是后江场闻名的一个主要因素。
3、莫西沙
莫西沙场口位于雾露河上游,老场区的东部,开采时间较早。莫西沙是表生矿,不需要深挖。产出的翡翠原石皮壳多为灰色,灰白色,比较细腻,种水都比较好。
4、木那
木那场口属于最古老也最著名的帕敢场区,位于雾露河中游,是冲积或残一坡积矿床。
木那以盛产种色均匀的满色料出名,基本带有明显的点状棉,也称为“雪花棉”,有人用这样一句话形容木那料:海天一色,点点雪花,混沌初开,木那至尊。
5、会卡
会卡是个大场口,开采时间也比较早。产出的原石占市场的比例很高,显著特点就是腊皮,以灰绿和黑色为主、较为光滑。透明度好坏不一,水底好坏分布不均,但有绿的地方水常较好。
赌石的人很多都喜欢会卡料,有着“会卡不负人”之说,因为会卡的原石虽然表现一般,但往往能开出不错的种水色,起货率很高。
弥漫场口翡翠原石特点
弥漫场口翡翠原石的特点如下:
弥漫场口出的翡翠原石皮壳沙粒成平面型,也有柱状分布,灯光45°照射有明显的反光效果,用手触摸有明显的的扎手感,个头一般较小。有明显的的断口解理。弥漫翡翠原石皮壳颜色常见黄白皮壳,黑色皮壳,黑红色皮壳表现,有的会捎带蜡壳。
用专业手电照射,整个通透,一般水头不错,个头小的一般打灯几乎整个通透,内部细纹裂表面和灯光下不可见。翡翠原石切开之后,内部白底常见,细纹裂交织,种嫩,几乎没有加工价值。
购买注意事项
1、一块翡翠原石拿到手的第一件事就是看这块翡翠原石是来自哪个场口的,人们常说“不识场口,不玩翡翠”,由此可见翡翠场口的重要性。
2、看翡翠原石的皮壳,皮壳其实也是判断翡翠毛料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不同的皮壳表现就说明了内部翡翠不同的表现,而且在翡翠市场中几乎所有翡翠原石都会被一层皮壳包裹。
翡翠有几个场口 翡翠有哪几个场口
1、翡翠大致可分为6个场区,而6个场区又可分为多个场口,具体如下:老场区,其场口最多,较大的有27个。大马坎场区,较大场口有11个。小场区,较大的场口有8个。后江场区,散布着10个场口。雷打场区,较大的场口有2个。新场区,主要场口有9个。
2、翡翠的场口就是其产地,按照地理位置可大致分为6个场区,而6个场区又可分为多个场口,具体分布及特征如下:
3、老场区:位于乌鲁江中游,是开采时间最早的场区,也是至今面积最大,场口最多,种类繁多的场区。其中较大的场口有27个:老帕敢、回卡、育马、仙洞、南英、摆三桥、琼瓢、香公、莫洛根、兹波、格银琼、东郭、那莫邦凹、宪典、马勐湾、帕丙、结崩琼、三决、桥乌、莫洞、勐毛、苗撇、东莫、大谷地、四通卡、马那、格拉莫。这其中最著名的场口是:老帕敢、回卡、大谷地、四通卡、马那、格拉莫。
4、大马坎场区:该场区毗邻老场区,位于乌鲁江下游,是老场区出现一个世纪以后开始开采的。较大场口有11个:雀丙、莫格叠、大三卡、南丝列、西达别、库马、黄巴、大马坎、那亚董、南色丙、莫龙基地。最著名的场口是:大马坎、黄巴、莫格叠、雀丙。
5、小场区:位于恩多湖南面,毗邻铁路线。较大的场口有8个:南奇、莫罕、南西翁、莫六、乌起恭、那黑、通董、莫六磨。最著名的场口是南奇、莫六、莫罕。该场区其部分地段已挖到第三层,第一层黄沙皮,第二层黄红沙皮,第三层黑沙皮,带蜡壳。
6、后江场区:因位于康底江又称后江江畔而得名。小件翡翠原石居多,产区地形狭窄,主要在长约3000多米,宽约150米的地方,散布着10个场口:帕得多曼、比丝都、莫龙、格母林、加莫、香港莫、不格朵、莫东郭、格勤莫、莫地。最著名的场口是格母林、加莫、莫东郭、不格朵。虽然地方狭窄,但后江场区产量高,品种多,质量好,是不可忽视的场区。
7、雷打场区:位于后江上游的一座山上。该区主要是出产雷打石,因而得名。比较大的场口是那莫和勐兰邦。那莫即雷打的意思,雷打石多暴露在土层上,缺点是裂绺多,种干,硬度不够,难以取料,低档货较多。一旦遇上可取料的货,也有较高的价值。
8、新场区:该场区位于乌鲁江上游的两条支流之间。主要是大件料,产品多是白底见青的中低档料;位于表土层下,开采很方便。场口不少,但消失得很快,如1992年场口、1991年场口早已停采。主要场口有9个:莫西撒、婆之公,格底莫、大莫边、小莫边、马撒、邦弄、三客塘、三卡莫。
什么是翡翠的场口?
场口就是所产翡翠的厂区的意思, 各个场区所产翡翠,外观、质量、颜色都有各自的特点。根据场区场口所翡翠的…②木坎场区,著名场口有大木坎、雀丙、黄巴等14个以上场口。③南奇场区,著名场口有南奇、莫罕等9个场口。④后…缅甸的翡翠产地主要分布在缅甸北部的雾露河流域,亲敦江支流,克钦邦西部与实皆省交界线一带,呈北(133)东-南西向延伸,长约250公里,宽约15公里的区域。翡翠矿呈带状分布,共分六个场区,每个场区又分许多场口。各个场区所产翡翠,外观、质量、颜色都有各自的特点。 行业有一句名言,即“不识场口,不玩赌石”指的就是要根据场区场口所翡翠的特殊性,来观察判断这块翡翠是否可赌。在选购翡翠原石时,一定要懂得料的产地和特征,否则就无条件做赌石生意。场区场口名称都是缅语地名的译音。对于一些有代表性的场口,以后我还会结合原石另行撰文做进一步详细介绍。 1、老场区 位于雾露河中游,是开采时间最早的场区,大约是在18世纪。也是至今面积最大、场口最多、种类繁多的场区。其中较大的场口有27个,最著名的场口是:老帕敢、会卡、大谷地、木那、格拉莫、次通卡等。这些场口的玉石产量多、质量高,交易中经常遇到,因此必须熟练掌握其特性。 帕敢场口:属历史名坑,开采最早。帕敢皮薄,皮以灰白及黄白色为主, 结晶细、种好、透明度高、色足;个头较大,从几公斤到几百公斤,呈各种大小砾石,一般以产中低档砖头料为主。老帕敢以产皮壳乌黑似煤炭的黑乌砂著名,但已全部采完,目前市场所见乌砂均产自麻蒙,麻蒙的黑乌砂黑中带灰,水底一般较差,且常夹黑丝或白雾,绿色偏篮。 会卡场口:皮壳杂色,以灰绿及灰黑色为主,透明度好坏不一,水底好坏分布不均,但有绿的地方水常较好。 个体大小悬殊,大件的可达几百千克至上万千克。 木那即属于帕敢场区,同厂区其它著名场口还有有灰卡、大谷地、四通卡、帕敢等28个以上场口。木那是其中一个场口名,分上木那和下木那,以盛产种色均匀的满色料出名,木那出的翡翠基本带有明显的点状棉。 2、达马坎场区 该场区毗邻老场区,位于雾露河下游,是老场区出现一个世纪以后开始开采的。其中最著名的场口是:达马坎、黄巴、莫格跌、雀丙。皮壳多为褐灰色、黄红色,一般水与低均较好,但多白雾、黄雾。个头较小,一般1–2千克。此地还产如血似火之红翡 ,也较名贵。 3、南奇场区 位于恩多湖南面,毗邻铁路线。较大的场口有8个,其中最著名的场口是南奇、莫罕、莫六等。 4、后江场区 因位于坎底江又称后江江畔而得名。场区地形狭窄,长约3000多米,宽约150米,著名场口有后江、雷打场、加莫、莫守郭等。 后江石产于河床冲击砂中。老后江产自冲击层之底部。皮薄呈灰绿黄色,个体很小,很少超过0.3千克,水好底好,常产满绿高翠,少雾,多裂纹,做出成品的颜色比原石变好(即翻色),且加工性能好,是制作戒面的理想用材。新后江的皮较老后江厚一些,个头较大,一般在3千克左右,水与底均比老厚江差,密度极硬度也略小,裂纹多,成品抛光后不及原石色彩好,即使满绿、高翠,也难做出高档饰品 。 5、雷打场区 位于后江上游的一座山上。该区主要是出产雷打石,因而得名。比较大的场口是那莫和勐兰邦。那莫即雷打的意思,雷打石多暴露在土层上,缺点是裂绺多,种干,硬度不够,难已取料,低档货较多。一旦遇上可取料的货,也有较高的价值。92年前勐兰邦不断发现中档色货。92年年终雷打场传出惊人的消息,发现一块巨大如屋的上等翡翠,已由政府组织开采。 6、新场区 该场区位于雾露河上游的两条支流之间。主要是大件料,产品多是白底青的中低档料;位于表土层下,开采很方便。场口不少,但消失得很快,如91年场口,92年场口早已停采。主要场口有:莫西撒、婆之公、格底莫、大莫边、小莫边、马撒、邦弄、三客塘、三卡莫。 此外还有新老场区(也称新老厂),著名场口有龙塘场口等。祝你好运!
该文章由作者:【不笑猫】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