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原石鉴定证书不标产地吗?(翡翠原石鉴定在哪里)


翡翠产地能出证书么?

危地马拉翡翠目前不能出具鉴定证书,但可以出《GID产地意见书》。

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珠宝玉石的产地不参与命名,是指珠宝玉石样品鉴定出证时,产地不参与命名。例如翡翠,只能定名“翡翠”不能定名“缅甸翡翠”,标准中出现宝玉石基本名称包含地名时,此地名不具产地意义,如“和田玉”“岫玉”均不具产地意义。

GID翡翠实验室采用企业标准来定义“产地特征”,在GID翡翠实验室发布的《GID翡翠产地特征》企业标准Q/GIDCD001-2021里,明确定义了翡翠产地“具危地马拉特征”和“具缅甸特征”的企业标准,以及采用的何种鉴别方法。

但“见危料产地特征”跟“产自危地马拉”不能划等号。翡翠“见危料产地特征”,是表明送检的样品有危地马拉翡翠典型特征,但不能因此说明这件翡翠就一定产自危地马拉。有部分缅甸翡翠也具有危料特征。具有危料特征和产自危地马拉概念不同,有危料特征只能说样品产自危地马拉的概率较高。

以后国内翡翠会出产地证书吗

不会,没有任何机构可以出具产地证明,这是不现实的。翡翠鉴定机构不但给不了产地,也给不了价格的判断,这都是不可能给出的。

翡翠原石鉴定证书不标产地吗?(翡翠原石鉴定在哪里)

翡翠鉴定证书上怎么知道翡翠的种地

翡翠鉴定证书上,不标注种地。

翡翠种地对应状态:

玻璃地 完全透明,玻璃光泽。 翡翠的透明度与宝石不同。好的玻璃地 镯子看上去透明如水晶,无杂质。

冰地 冰地次于玻璃地全物通透如冰,即通明中如有一层薄雾,似净水封冻、凝滞。

水地 透明如水,玻璃光泽。 与玻璃地相似,有少量的杂质。

蛋青地 质地如同鸡蛋青,玻璃光泽。 半透明,但比较纯正,无杂质。

鼻涕地 质地如同青鼻涕,玻璃光泽。 半透明,但比较纯正,少量杂质。

青水地 质地透明,但泛青绿色 是带青绿色的水地品种,因色干扰,不如水地品种。

灰水地 质地半透明,但泛灰色。 因有灰色,质量又比青水地又差。

紫水地 质地半透明,但泛紫色调。 与紫罗兰不同的是强调透明,实际上是半透明的紫罗兰。

浑水地 质地半透明,象浑水。 透明度差的水地。

细白地 半透明,细腻色白。 如果光泽好,也是好的玉雕原料。

白沙地 半透明,有沙性,白色。 不细腻的细白地。

灰沙地 半透明,有沙性,灰色。 不细腻的灰色白沙地。

豆青地 半透明,豆青色地子。 实际上是豆青色地半透明品种。

紫花地 半透明,有不均匀的紫花。 为颜色不均匀的紫罗兰。

青花地 半透明至不透明,有青色 石花。 质地不均匀,只适合做玉雕。

白花地 半透明至不透明,质糙亦有石花

瓷地 半透明至不透明,白色。

干白地 不透明,白色。

糙白地 不透明,粗糙,白色。

糙灰地 不透明,粗糙,灰色。

狗屎地 褐色,黑褐色。

哪些鉴定机构证书可以出翡翠产地?

一般的检测机构只鉴定翡翠成份来辨别真伪,没有哪个正规机构鉴定翡翠产地。

为什么珠宝鉴定不标产地

因为珠宝鉴定只要求分等级和真假,对产地是不划分的。

鉴定珠宝玉石都是依靠矿物成分而划分的,并不是产地。(比如和田玉,国标规定含透闪石成分达到大部分即可成为和田玉。所以青海料和俄罗斯料也符合标准,也可以成为和田玉)

意义价值不大,比如钻石,组成成分都是碳(C),全球产钻石的国家很多,而且都产出的有好的和质量差的,划分产地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像钻石的好坏只按质量等级划分(其他白玉石同理)。

成为珠宝玉石的标准是,稀有性、耐久性、美观性和可加工性。往往一种宝玉石资源很多国家都有,在同等质量情况下,加工成饰品之后,基本也就辨别不出产地了。

这东西就像石油,很多国家都在生产,你会去加油站问你的石油是伊朗的还是沙特阿拉伯的吗?

在珠宝店除了有唯一产地的珠宝(很少)之外,店员给你说这宝石产自哪里的,都是骗人的,为的就是说的好听点,好卖货。其实你问他们,你有什么证据,他们会词穷的。

另外还可以参考GB/T 16553 这个国家珠宝鉴定标准。

如果有不懂欢迎追问!(本人从事珠宝质检工作~~)

该文章由作者:【盖兹比】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