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怎么看 玉的鉴别方法
1、水鉴别法,将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成露珠状久不散开者是好玉;水滴很快消失的是伪劣货。
2、手触摸法,若是好玉用手摸一摸,有冰凉润滑之感。
3、视察法,将玉器朝向光明处,如阳光、灯光处,如果颜色剔透、绿色均匀分布就是好玉。
4、舌舐法,舌尖舐好玉有涩的感觉,而坏玉则无涩的感觉。
5、观察,将选购的玉器放在放大镜下观看,主要是有无裂痕,无裂痕者为上乘优质玉,有裂痕者为次之。即使是好玉,有裂痕的其价值亦大减,裂痕越多越明显的,价值也就越低。
6、看玻璃光,玻璃光一般在潮湿和密闭的环境中容易形成,颗粒细、密度大的玉质容易形成,盘过的比没有盘地的容易形成。玻璃光泽,又似由内发,其色蓝盈盈的,还能反射其他物品的影子。沁成时间在1200年以上。
7、看包浆,传世玉器生成包浆很快,有二三十年变可显现。入土生成包浆就很慢,最快也得百年以上,不少的玉器在地下永远也不出包浆。玉生包浆,年代越久,包浆就越厚。
玉的鉴别方法
玉的鉴别方法有颜色区分、手感触摸、对光观察、形状比较、看结构、听声音、拈比重。
颜色区分:
鉴别一块玉石的好坏,我们要看它的颜色,颜色要漂亮,目前最讨好的颜色是鲜绿色(娇绿),虽然最上品的颜色是深绿色,但是绿色过深,又让人觉得太暗沉,因此最上品的深绿色反而在价格上不及鲜绿色来的高。颜色的均匀也与价值成正比。整块都是绿色的玉与只有部分绿的玉,价格就差了好几位数字;颜色的分布位置也有很大的关系,显眼处的一点绿自然比分布在边缘的绿更加讨好。
手感触摸:
玉石是有密度的,而密度不同,手感也会不一样,如和田玉:和田玉的密度比一般玉石的密度大些,会沉一些。触摸时会有冰凉滑腻的感觉。像和田玉握在手里,摸起来是有些油润的,用手推会有油被推开的感觉,还有一些阻力感。假的玉石是没有这些特质的,所以小白们一定要多加细心观察哦。
对光观察:
对光观察法即观察透明度的高底,对于玉的价值有很大的影响。透明的玉给人有清凉的感觉,但是不透明的玉,色彩再怎样娇绿,却给人色调过于呆板的感觉,缺乏生动的美感。通常市面上把透明的玉称为“玻璃种”,半透明的玉称为“冰种”或“观音种”,不透明的玉则称为“芙蓉种”或“芋头种”。在灯光和太阳光下,观察玉石的话,会发现玉石的内部结构自然有序,看起来是非常舒服的。而人工仿造出来的玉石,是没有这样漂亮的排列的,有明显的人造痕迹,甚至有些内部会有气泡。
形状比较:
玉的计价不像其他宝石一样以重量计价,玉主要是以它的外形大小与厚薄来估价,越大越厚的越值钱,相反小而薄的玉价格会较差。另外它的造型也很重要,因为中国人买玉大都抱着趋吉避凶的心理,玉的外型若是有好彩头象徽的形状,像鱼(年年有余)、桃子(长寿)、钱币(招财进宝)……会比普通的花草造型更吸引买卖者。
看结构:
观察籽料皮下紧挨着的肉,真籽的皮色,在紧挨着肉的地方都会有一点过渡色,这个要观察截面才能看到。真籽料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毛孔和皮色会像一根根钉子一样延伸到紧挨着的肉,在截面处可以观察到一条条钉子纹路。不同的玉石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如和田玉就为棉絮状结构,一般通过强光手电筒或者放大镜就可以观察出来;而假玉石的结构通常非常整齐或者看不出来。
听声音:
听声音是很简单的玉的鉴别方法。用玉器将线悬空挂起,用硬物敲击,天然玉石会发出类似金属般的响声,清脆悦耳,余韵悠扬;假玉石的敲击声一般很沉闷。但是听声音只限于老玩家,一般新手很难通过声音来辨别玉器的真假。
拈比重:
一般天然玉石的手感沉重,因为玉石一般密度都比较高,拿在手上用手掂一下,有下坠感,是有点压手的,比如翡翠、和田玉,而很多假玉石就会轻飘飘的。如果是上等的玉质,用手抚摸或者蹭下脸颊,还会有冰凉润滑的感觉。
翡翠种水等级的划分:
翡翠种水等级分为玻璃种、冰种、糯种、豆种、果冻种、糯冰种、芙蓉种。
玻璃种:
玻璃是翡翠中质量最高的翡翠,就像玻璃一样透明。玻璃种翡翠没有杂质,透明度高,外观有光泽,非常漂亮。它是翡翠中难得一见可遇不可求的种类。
冰种:
冰翡翠仅次于玻璃翡翠,透明度也很高,但这种翡翠容易出现杂质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体美感。冰翡翠就像冰,有很强的光泽感;也是翡翠中的上等品。
糯种:
糯种质量相对一般,透明度较弱,透明度不够强。外观的光泽度也要弱得多,质量远不如玻璃中翡翠和冰种翡翠。但这一级别的翡翠作为饰品挂件来讲,给人的印象还是很好的,在市场上也有很多销售。
豆种:
豆种质量差,种水透明度弱。它的渗透性相对较差,即使在光线充足的地方也很难显示;其内部结构有大量杂质棉,影响整体美观,因此这种质量也是翡翠中最便宜的。
高冰种:
底部略含绵,底部清洁度不如玻璃,但抛光后也会有明显的玻璃光泽,泛荧光。
果冻种:
看起来像果冻,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胶感十足,业内称之为起胶。肉眼看不到果冻种内有棉,但胶感最好不要荧光。
糯冰种:
透明度接近冰种,玉底有点浑浊。属于半透明状,可见内部结构朦胧,棉絮在内部已融化。
芙蓉种:
芙蓉种翡翠颜色呈现多为淡绿色,看起来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玉分为狭义上的玉和广义上的玉。
狭义上。分为软玉和硬玉,软玉以和田玉最具代表性,主要成分是钙镁硅酸盐。硬玉以翡翠最具代表性,主要成分是硅酸盐铝钠。
广义上。指美丽的石头,包括了翡翠、和田玉、独山玉、绿松石、钻石、玛瑙等天然矿石。
玉的护理方法:
1.玉器要避免阳光的曝晒因为强烈的阳光,会使玉石分子体积增大,从而影响到玉的质地和色泽。
2.避免与硬物碰撞。玉石的硬度虽高,但是受碰撞后很容易裂,有时虽然肉眼看不出裂,其实玉表层内的分子结构已受破坏,有暗裂纹,这就大大损害其完美度和经济价值。
3.忌化学剂随着社会生活的进步发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化学物品越来越多,这些化学剂会给玉石带来一定的损伤,例如各样洗洁剂、肥皂、杀虫剂、化妆品、香水、美发剂等。如若不小心沾上,应及时抹除后清洗,不要让它对玉石产生损伤。
4.尽可能避免灰尘、油污日常玉器若有灰尘或污垢的话,宜用软毛刷(牙刷)清洁;若有污垢或油渍等附于玉面,应以淡肥皂水刷洗,再用清水冲净。切忌使用化学除油污剂。
5.佩挂件最好用清洁、柔软的白布抹拭,不宜用染色布、纤维质硬的布料。这样有助保养和维持原质。
6.新购玉件一般也应在清水中浸泡几小时后,用软毛刷(牙刷)清洁,然后用干净的棉布擦干再佩戴。
7.玉佩等悬吊饰物,要注意系绳是否牢固。应经常检查系绳,每1-2年要更换系绳,防止丢失或损伤心爱的宝物。
8.定期清洗玉件一般隔一段时间要进行一次清洗,按上述方法清洗后要干布擦拭至有光泽即可。
玉的发展史:
史前时期。
(1)公元前6000年前兴隆洼文化
兴隆洼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而得名,距今约8000年,出土了玉玦、玉斧、玉锛等玉器。
(2)公元前5500年前查海文化
查海遗址位于辽宁省阜新市西南约2.5公里处,约现存面积1万平方米。出土了玉斧等器物。
(3)公元前5000年前中国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973年,第一次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因而命名。它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经科学的方法进行测定,它的年代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该时期出土玉器品种有璜、玦、管、珠、饼、丸、坠等,多系小件装饰品。由于当时人们制作玉器经验不足,琢玉工具尚不完备,再加之艺术欣赏能力较低,制作不规整。一般仅采用琢打磨光,器形较简单,器身多不饰纹饰。
(4)公元前4000年的马家滨文化
马家滨文化因浙江嘉兴县马家浜遗址而得名,与相距不远的河姆渡文化为截然不同的两支文化。先民们已制造出玉,呈圆形,周边有一缺口,用以夹在耳边作为妇女的装饰,稍晚又出现了玉璜。玉磺呈半环形,两端各钻有小孔,可系绳挂于胸前作为饰品,可以推测,那个时候,先民们已有了一种朦胧的爱美的意识。
(5)公元前4000年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文化。因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遗址而得名。这个时候的墓葬均有各种玉器发现,多为生产工具和装饰品。
(6)公元前3800年前崧泽文化
崧泽文化距今约5800-4900年,属新石器时代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以首次在上海市青浦区崧泽村发现而命名。崧泽文化早期玉器基本延续了马家浜文化晚期玉器的风格,所见器型仍较单调,以玦、璜为主,但玉钺等突破装饰品范畴的新器形也偶有所见。
(7)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2000年良渚文化
1936年发现的良渚遗址是一支分布在中国东南地区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文化类型,遗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则在太湖流域的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该文化遗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钺、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镯、玉管、玉珠、玉坠、柱形玉器、锥形玉器、玉带及环等。良渚文化玉器,达到了中国史前文化之高峰,其数量之众多、品种之丰富、雕琢之精湛,在同时期中国乃至环太平洋拥有玉传统的部族中,独占鳌头。而其深涵的历史文化底蕴,更给世人带来了无限的遐想。
(8)公元前3000年前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遗存最早发现于1921年。1935年对热河省赤峰红山后遗址进行了发掘,1956年提出了红山文化的命名。红山文化出土了批量玉器,而且多以动物造型为主。红山文化最具代表性玉器,是出土于“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红山文化遗址中的“c”型玉龙,被喻为“中华第一龙”。
(9)公元前3000年前西坡遗址(仰韶文化晚期)
西坡遗址位于灵宝黄帝铸鼎塬聚落遗址群,这是黄河中游地区时代最早的成批出土玉器。
(10)公元前2600年石家河文化
石家河文化距今约4600─4000年。因发现于湖北省天门市石河镇而得名。石家河文化,以出土小型精致的玉件而倍受关注。玉人头、玉鹰、玉虎头和玉蝉属于石家河文化玉器中的精华部分。这些玉器体积小、重量轻,纹饰简洁,做工却很精细。
(11)公元前2200年齐家文化
齐家文化是以中国甘肃为中心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于1924年由考古学家安特生所发现。
先秦时代。
(1)夏代
许多古代文献反映,夏朝是一个崇尚玉文明的国度。河南偃师二里头是夏朝晚期的王都,前所知的二里头文化玉器,就是夏代玉器的代表性形态。玉器主要种类有生产工具有玉斧、玉铲、玉城;装饰品有管、珠、锡形器、绿松石饰、嵌绿松石兽面纹钢饰牌;礼仪器有戈、铀、圭、刀、牙湾、柄形饰等。
(2)商代
商代玉器,商代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其宗法礼制十分完备,玉器已成为帝王垄断的珍宝,品种繁多,除了具有宗教色彩器物外,也有工具、生活用品、佩饰及陈设用玉器。这些品种以礼器、圆雕人物最为珍贵,如玉璋、玉琮、玉璧等,而又尤以人物雕为最上。圆雕动物及容器,仅次于人物玉雕,也很有收藏价值。因为人物、动物圆雕工艺难度大,又具有写实的艺术特点,能反映当时的一些社会面貌。
(3)周代
西周玉器在继承殷商玉器双线勾勒技艺的同时,独创一面坡粗线或细阴线镂刻的琢玉技艺,这在鸟形玉刀和兽面纹玉饰上大放异彩。但从总体上看,西周玉器没有商代玉器活泼多样,而显得有点呆板,过于规矩。这与西周严格的宗法、礼俗制度也不无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上诸侯争霸,学术上百家争鸣,文化艺术上百花齐放,玉雕艺术光辉灿烂,它可与当时地中海流域的希腊、罗马石雕艺术相媲美。
东周王室和各路诸侯,为了各自的利益,都把玉当作自己(君子)的化身。他们佩挂玉饰,以标榜自己是有“德”的仁人君子。“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每一位士大夫,从头到脚,都有一系列的玉佩饰,尤其腰下的玉佩系列更加复杂化。所以当时佩玉特别发达。能体现时代精神的是大量龙、凤、虎形玉佩,造型呈富有动态美的S形,具有浓厚的中国气派和民族特色。饰纹出现了隐起的谷纹,附以镂空技法,地子上施以单阴线勾连纹或双勾阴线叶纹,显得饱和而又和谐。人首蛇身玉饰、鹦鹉首拱形玉饰,反映了春秋诸侯国琢玉水平和佩玉情形。
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多节玉佩,河南辉县固围村出土的大玉璜佩,都用若干节玉片组成一完整玉佩,是战国玉佩中工艺难度最大的。玉带钩和玉剑饰(玉具剑),是这时新出现的玉器。
春秋战国时期,和田玉大量输入中原,王室诸侯竞相选用和田玉,故宫珍藏的勾连纹玉灯,是标准的和田玉,此时儒生们把礼学与和田玉结合起来研究,用和田玉来体现礼学思想。
为适应统治者喜爱和田玉的心理,便以儒家的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等传统观念,比附在和田玉物理化学性能上的各种特点,随之“君子比德于玉”,玉有五德、九德、十一德等学说应运而生。“抽绎玉之属性,赋以哲学思想而道德化;排列玉之形制,赋以阴阳思想而宗教化;比较玉之尺度,赋以爵位等级而政治化。”(郭宝钧《古玉新诠》)是当时礼学与玉器研究的高度理论概括。这是中国玉雕艺术经久不衰的理论依据,是中国人七千年爱玉风尚的精神支柱。
秦代出土秦玉寥寥可数。秦玉艺术面貌还有赖于地下考古的新发现。汉代。
汉代玉器继承战国玉雕的精华,继续有所发展,并奠定了中国玉文化的基本格局。汉代玉器可分为礼玉、葬玉、饰玉、陈设玉四大类,最能体现汉代玉器特色和雕琢工艺水平的,是葬玉和陈设玉。汉代葬玉很多,但工艺不平不高。反映汉代玉器工艺水平的是陈设玉。这些写实主义的陈设玉有玉奔马、玉熊、玉鹰、玉辟邪等,多为圆雕或高浮雕作品,凝聚着汉代浑厚豪放的艺术风格。汉皇室装饰玉有衰落的趋势,多见小型的心形玉佩、玉刚卯、玉??等。近年,偏居岭南的汉代南越王国出土大批装饰玉,以龙虎并体玉带钩、镂空龙凤纹玉套环最为精美,堪称稀世珍宝。东汉时,阴线刻纹又复苏盛行,绘画趣味有所加强。
在中国玉器工艺史上,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高度发达的汉唐玉雕间的低潮,出土玉器极少,而且都具汉代遗韵,有所创新者,唯有玉环和玉盏。究其原委,当时不爱好琢玉,而盛行吃玉。在神仙思想和道教炼丹术的影响下,觅玉、吃玉达到了疯狂的程度。早期玉器的美术价值的礼仪观念,这时消失殆尽。
隋代著名的玉器有李静训墓出土的金扣白玉盏,琢磨精细,质地温润,光泽柔和,金玉互为衬托,富丽高雅。
唐代玉器数量虽不多,但所见玉器件件都是珍品,碾琢工艺极佳。唐代玉匠从绘画、雕塑及西域艺术中汲取艺术营养;琢磨出具有盛唐风格的玉器。八瓣花纹玉杯,兽首形玛瑙杯,既是唐代玉雕艺术的真实写照,又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实物见证。
公元960至1234年的274年间,是中国历史上宋、辽、金的对峙分裂时期。宋代承五代大乱之余,虽不是一个强盛的王朝,而在中国文化史上却是一个重要时期。宋、辽、金既互相挞伐又互通贸易,经济、文化交往十分密切,玉器艺术共同繁荣。宋徽宗赵佶的嗜玉成瘾,金石学的兴起,工笔绘画的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写实主义和世俗化的倾向,都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宋、辽、金玉器的空前发展。宋、辽、金玉器实用装饰玉占重要地位,“礼”性大减,“玩”味大增,玉器更接近现实生活。南宋的玉荷叶杯,北宋的花形镂雕玉佩,女真、契丹的“春水玉”、“秋山玉”,是代表这一时期琢玉水平的佳作。
元代玉器承延宋、金时期的艺术风格,采取起突手法,其典型器物是渎山大玉海,随形施艺,海神兽畅游于惊涛骇浪之中,颇具元人雄健豪迈之气魄。
明清时期是中国玉器的鼎盛时期,其玉质之美,琢工之精,器形之丰,作品之多,使用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明清皇室都爱玉成风,乾隆皇帝更是不遗余力地加以提倡,并试图从理论上为他爱玉如命寻找依据。定陵出土的明代玉玺、清代的菊瓣形玉盘、桐荫仕女图玉雕,都是皇室用玉。其时民间玉肆十分兴隆,苏州专诸巷是明代的琢玉中心,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明清玉器千姿百态,茶酒具盛行,仿古玉器层出不穷。明清玉器借鉴绘画、雕刻、工艺的表现手法,汲取传统的阳线、阴线、平凸、隐起、起突、镂空、立体、俏色、烧古等多种琢玉工艺,融合贯通,综合应用,使其作品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
中国玉器经过上万年的持续发展,经过无数能工巧匠的精雕细琢,经过历代统治者和鉴赏家的使用赏玩,经过礼学家的诠释美化,最后成为一种具有超自然力的物品,玉成了人生不可缺少的精神寄托。在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自新石器时代绵万年经久不衰者,是玉器;与人们生活关系最密切者,也是玉器。玉已深深地融合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礼俗之中,充当着特殊的角色,发挥着其他工艺美术品不能替代的作用,并打上了政治的、宗教的、道德的、价值的烙印,蒙上了一层使人难以揭开的神秘面纱。
怎么分辨玉石(玉石常见的4种鉴定方法)
所以对于爱玉之人来说,鉴定玉石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市场上的玉料种类繁多,其品质和特点也各不相同。有鉴玉能力的人可以捡到漏,而不懂的轻则买亏,重则被骗。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鉴定玉石的真假呢?
学会玉石鉴别,能帮助到大家挑选到不错的玉石,对于初入行的门外汉来说,太过高深的也看不懂,所以为了更好的学习如何去鉴别玉石,接下来我就教大家几个通用的鉴玉小知识!
方法一: 颜色区分
首先,如何鉴别一块玉石的好坏,我们要看它的颜色,不管是什么天然的玉石他,的颜色色泽都是浑然天成的,分布均匀自然。而对于染过色的玉,颜色就比较艳丽,看起来不够自然。
方法二: 手感触摸
玉石是有密度的,而密度不同,手感也会不一样,如和田玉:和田玉的密度比一般玉石的密度大些,会沉一些。触摸时会有冰凉滑腻的感觉。
和田玉握在手里,摸起来是有些油润的,用手推会有油被推开的感觉,还有一些阻力感。假的玉石是没有这些特质的,所以小白们一定要多加细心观察哦。
方法三: 对光观察
相信大家都有去过首饰店和玉石店,在店里看到过玉石类的手镯或者吊坠之类的,而店员在给大家介绍产品的时候,有时会拿出电筒对玉石进行灯光照射,这就是第三个方法——对光观察法。
在灯光和太阳光下,观察玉石的话,会发现玉石的内部结构自然有序,看起来是非常舒服的。而人工仿造出来的玉石,是没有这样漂亮的排列的,有明显的人造痕迹,甚至有些内部会有气泡。所以大家要注意区分哦!
方法四: 听声辨别
天然的玉,声音敲出来是清脆的,古语有云,其声悠扬。而假玉敲出来就比较闷,这里建议用玉敲玉,这样出现的声音会体现出玉石本身的特性。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用绳子把玉吊起来,悬在半空。注意两端固定好,不然玉石掉下来,就暴遣天物了,然后用另外的玉石轻轻敲击它。
喜珍说:
常见鉴别玉石的方法,大家用小本子记下来了吗?其实专业的鉴定是非常复杂的,需要用到很多专门的仪器。而一些老手的方法则比较晦涩难懂,想要简单的初步判断是否是玉,用以上4种方法是比较靠谱的。
我们熟悉这些简单易懂的方法,才能在购买玉石中避免踩坑。如果在初步判断后,大家对于购买的玉石有一定疑虑的话,可以送到专业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商家一般也会在顾客购买玉石的时候,出具专业的鉴定报告,只需确定是正规机构即可。
我是从事和田玉行业30年的卫喜珍,在这里与你共赏国玉之美~
玉的鉴别方法有哪些?
01
1、滴水鉴别法。首先你可以将一滴水滴在玉上,这样就是像水露珠一样很久不散的是真玉;水滴很快消失就是假玉。2、用手摸。要是真的玉用手摸一摸一般来说会有冰冰凉凉的润滑感觉,假玉就是有一种粗糙的感觉。
我国是一个玉石大国,玉文化悠久,玉的种类也非常多,而大部分玉石主要成分是硅酸盐,比如翡翠、和田玉、独山玉、岫岩玉等等,不同的玉有不同玉的鉴别方法,下面分别介绍一下。
1、滴水鉴别法。首先你可以将一滴水滴在玉上,这样就是像水露珠一样很久不散的是真玉;水滴很快消失就是假玉。
2、用手摸。要是真的玉用手摸一摸一般来说会有冰冰凉凉的润滑感觉,假玉就是有一种粗糙的感觉。
3、用眼睛视察。你可以把玉朝向光明处,如阳光、灯光处,如果颜色剔透、绿色均匀分布一般来说这种就是真玉,有些玉里面有小气泡,那么这种就是属于假玉。
4、用舌舔。舌尖舐真玉有涩的感觉,如果你的是假玉的话一般来就是没有这种感觉。
5、用头发丝缠绕。如果是真玉头发烧不断,假的玉头发在火中会断掉,注意的是要缠绕紧,不然会烧断的。
6、用放大镜看。你可以把买的玉放在放大镜下看,这个时候你可以看一下这个主要是看有没有裂痕,如果是没有裂痕的是好玉,如果是裂痕者那么就是不太好,就算是真的玉,那么这种价值也就不高。
7、玉的鉴别方法你还可以尝试把玉放在玻璃上划。一般来说像那种真的玉就会没事,如果是假的那你看玻璃就可以看出那种痕迹来。
玉石怎么看真假鉴别?
怎么区分玉的真假?
1、真玉器,温润光泽,半透明不透明都有,玉器中夹有棉絮状或其他杂质,乃正常现象。假玉器则没灵气,色泽干枯,灰暗呆板,有的内中还有气泡。
2、水鉴别法:将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成露珠状久不散开者真玉;水滴很快消失的是伪劣货。
3、把待鉴定玉器用线腾空吊起来,轻轻敲击,真玉器声清脆悦耳,舒扬致远。假的无美妙声音发出(此法适用于稍薄的玉挂件)。
4、手触摸法:真玉器放在手里一掂,手感沉重,假的掂起来较轻飘。另外,若是真玉用手摸一摸,有冰凉润滑之感。
5、视察法:将玉器朝向光明处,如阳光、灯光处,如果颜色剔透自然就是真玉。
6、舌舐法:舌尖舐真玉有涩的感觉;而假玉则无涩的感觉。
7、放大镜观看:将选购的玉器放在放大镜下观看,主要是有无裂痕,无裂痕者为上乘优质玉,有裂痕者为次之。即使是真玉,有裂痕的其价值亦大减,裂痕越多越明显的,价值也就越低。
8、刀划法:真玉器较坚硬,用削笔刀划无痕迹,假的则较软,刀割见痕迹。刀划的时候应选择玉器的底部或不显眼的部位。另外,部分岫玉玉石由于硬度在2。2—3之间,所以,也可能出现划痕,实际操作时应注意鉴别。
9、真玉器的断口参差不齐,物质结构较密。假的断口整齐发亮,乃玻璃类东西;断口物质结构粗糙,无蜡状光泽的是石头一类,用七倍以上的放大镜细细观察,鉴别其边、角、洞、镂空、刻线的地方,于细微处可发现假货的蛛丝马迹。
其次,对于玉的种类和古玉可采取以下方法加以辨别:
1、对于老玉和新玉,则可从两个方面来鉴别:老玉的表面有一层氧化的玉皮,俗称“包浆”,似梨的皮,与玉的天然色有明显的区别,而新玉是没有的;再者可从雕刻的题材来看,古代玉是等级、权利的象征,以神话的花鸟、人物为多,如龙、凤等。而新的一般以吉祥题材为多。
2、眼观与手摸相结合的鉴别方法——目前在市场上有10元、20元一块的玉,也有价值数千上万的,对此人们可通过上等的玉滋润、透明,有油脂感,捏在手中有温润的感觉,通过放大镜或显微镜,可看到玉的内部呈纤维交织结构,粒度细;而人造玻璃无结构,可以看出气泡。此外,也可在玉不显眼的地方用刀刻,刻得动的必是假玉,刻不动的才是真玉。由于上品的和田玉日趋稀少,每公斤可达数万至十几万元,而一般的青海白玉、俄罗斯白玉等一公斤才数千元,所以有人将此来混充和田玉。这些玉与和田玉的矿物质基本一致,但表面色泽较灰暗、不柔和,时间长了会更加黯淡。
玉石有真假吗?假玉石是怎么做的?如何辨别!
玉石有真假。玉石的划分种类也很多!举一例说吧,和田的玉与岫巖玉,简称岫玉,因产辽宁省岫巖县而得名,你要和田玉而你得到的是块岫玉,虽然都是玉,但你能说是假玉吗。只是产地不同罢了!但都是真玉。
假玉是人为造假的玉或本身将价值低或没有价值的用来冒充有价值或价值高的石头,如礌石后石英岩质玉,就可用来造假玉石或冒充高价值的玉石,但它们本身也的确属于玉一类的石头,这种造假要好一些,最少还是一块玉石。用玻璃制品或塑料制品用人工合成的办法造的“玉”,就是真真的假玉了!
辨别的方法有专业的有非专业的,专业的就复杂了,网上有很多,这需要专业设备和仪器。非专业的较简单,全凭经验。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又好像很神,我认为可能它们都说不清楚!
我个人的看法是:一、首先区分颜色这不难,二、硬度这是鉴定玉石的关键指标,应该掌握,办法也不难,铁制的小刀具铜制钥匙尖状玻璃片等,三、高聚光的手电筒;四、自身看过的接触过的石头种类和积累的实战经验;基本可以进行鉴别了!至于更复杂的象缕呀络温润瑕疵啦只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了!
怎么分辨玉石真假
这是看真假这是比较简单的鉴定真假的方法!
1;就是把玉石贴在脸上,觉的很冰凉,过两三秒有不凉说明是真的。因为玉石传热快散热也快!如果贴在脸上不凉就是假的。
2;就是那放大镜要10倍或30倍的来看里面的晶体,看看有没有像蜘蛛网的小裂缝,还有就是颜色是不是在裂缝上或在玉石的表面上如果有那就是假的。和田玉看上去想米糊一样因为晶体比较细腻,颜色比较统一。翡翠看上去有的像苍蝇翅,有的像一点点沙星,还有像玻璃碎的一样、因为翡翠晶体不够细腻颜色不统一有很多种颜色在同一块玉上面。
3;就是破坏的鉴定,拿火烧。就是烧黑了、烧焦了、烧黄了、有臭味。黑和黄如果那水洗不掉,和原来的颜色不一样就是假的。焦和臭那更假。(真的那火来烧会有小水珠附在玉石的表面,而且烧黑了拿水一洗就恢复原来的颜色。不过我们一般不用这种办法,这样对玉石不好
.就是看玉石的细腻,什么叫细腻?细腻就是玉石的晶体,晶体大小取决玉石的好坏,晶体越小就越好,反之就不好。晶体是玉石内部的结构,有柱状和交叉状的小晶体,就是你拿灯照在玉石上看看有没有像小雪片一样的东西,雪片越大越不好。看玉石的质地和好坏!
2.看透明度,透明度也是很关键的,最好的玉石不会像玻璃一样透。像冰一样的感觉就已经很好了。也不透就越差。
3看颜色翡翠的颜色是要绿色最好次之是紫罗兰色、黄、黑、瓜皮绿等。 和田玉白色,白的像羊脂一样是最好,其次是黄、青、黑、糖色。
怎么辨别玉吊坠真假?
关于“”相关问题,库巴帮助小助手为您解答。 看,主要看晶体透明度,真玉透明度较强,油脂光泽; 听,真玉声音清脆,反之声音闷哑; 测试,真玉从玻璃上划过,玻璃上留下划痕,而玉石本身则丝毫无损。 常见的假玉有塑胶、着色玻璃、云石(大理石)、电色假玉以玉粉和水晶加盐水制成的合成班用硝子仿制的玉器等不同的做假方法,其鉴别的手段也有所不同。 塑胶的质地比玉石轻,硬度差,一般还容易辨认。 着色下班也容易区别。只要拿到灯光或阳光下检查,就会看见玻璃里面有不少气泡。 比较难辨的是电色假玉,这旨经过电镀,给劣质玉镀上一层美丽的翠绿色外表,很容易误以为是真玉。这时就需要仔细观察,如果上面有一些绿中带蓝的小裂纹,就是假玉。因为电镀时会留下裂纹,行家称为“蜘蛛爪”。也有人说,将电色假玉放置热油中,电镀色就会消退,还其本来面目。 以玉粉、水晶加盐水制成的合成玉是仿深色老坑玉。鉴定方法很简单,即它们的比重不同。天然玉比重3.3-3.4,而人造合成玉比重仅2.8。用手掂掂轻重,或用天平称量即可辨别真假。 用硝子仿制的玉器,看去比玉还洁白莹润。古人说:“玉赛硝,必定高。”就是,白玉要象硝子那样,才算是高级的。可见,硝子和玉难以分辨。然而真假终究是不同的。就颜色来说,白玉的白色中常常泛青,纯白者极少,硝子则是匀净洁白的纯白色。就玉性来说,玉温润细腻,如脂如膏,硝子虽也温润,莹润之中却难免有贼光。白玉是天然产物,体质很难全部均匀一致,内中玉筋、玉花等。硝子为人工所制,则无上述表象。白玉质地坚实,无气泡可寻。硝子加工再好,常有气泡、气眼外露。弄清这几条,就不会把硝子制品当成玉器了。
怎么样才能辨别真假玉石?
教你个简单的方法:
1、对着阳光看,玉里有些云雾状的东西,一团一团的,象棉絮一样。
2、玉的硬度很高,象金刚石一样,所以可以在玻璃上划出一道道的痕来。
3、玉是凉的,放一根头在玉石上,用打火机烧,贴著玉的头发烧不断。
玉的分类:
玉可以分为软玉和硬玉,二者为两种不同的矿物。软玉的颜色有半透明白色、黄色、绿色及黑色等,而颜色分布均匀;至于硬玉则主要有白色、紫色、黄色及绿色等,颜色分布均匀度则于不同种质会有差异。
在中国境内出产的绝大多数为软玉,而「羊脂白玉」则为软玉中之珍品,质地细致而颜色洁白,很多精湛的玉器艺术品均以软玉雕琢而成。
硬玉的主要产地为缅甸,较软玉更罕有。由于硬玉在玉质、颜色及价钱各方面都较软玉优胜,故现时市场上的玉器饰品主要以硬玉制成,而且消费者的需求亦非常大,所以接着会集中介绍硬玉 – 翡翠。
鉴赏翡翠:
鉴赏翡翠要注意色泽及种质,当中可细分为颜色、透明度、净度、切工及裂纹,一般都会先从其颜色入手。
颜色
颜色是影响翡翠价值的最重要因素,可从以下四个畴评估翡翠的颜色:
要纯正:纯正所指的是翡翠主色和次色的比例,以绿色翡翠为例,纯绿色者为最佳,绿色中带黄或带蓝者较次,带灰者则最差。
要浓淡得宜:论及颜色的深浅度,当然是越浓越好,然而颜色过浓却会造成反效果,降低翡翠的素质。
要鲜明:翡翠的颜色越鲜艳明亮越吸引,内含灰色或黑色的比例越多,颜色就越暗淡
要均匀:颜色分布越均匀越佳,价值也越高。
透明度
翡翠的透明度影响光线的折射,从而影响整体的美感。当光线进入透明而质地细腻的翡翠,会反射出美丽的光芒,让人感到翡翠的晶莹通透,大大增加其美感。相反,如果光线遇上一颗透明度低而质地粗糙的翡翠,就会反射出呆板的光线,令翡翠的吸引度大减。
净度
净度指翡翠内含之瑕疵,主要有白色及黑色两种,乃其他矿物包含在翡翠之中而造成,相对来说黑色瑕疵比白色碍眼。翡翠内含的杂质越少越佳。
切工
翡翠制成品的加工分光身和雕花两大类。光身成品由于表面没有遮掩,故对原料的要求较高,除了不能有裂纹,切工的比例、制品的厚薄及是否对称亦非常重要,足以影响翡翠制成品的外观。例如切工良好的「蛋面」不能过厚或过薄,「卜」位处要在正中,且比例要适中。
评价花件主要衡量其美感及雕工的精细度,通常有裂纹的硬玉会以雕花方式处理,以掩盖其瑕疵。
裂纹
裂纹可以大大减低翡翠的价值。倘若翡翠饰件有裂纹,稍一碰撞便可能会沿着裂纹整件裂开。故此购买翡翠饰件时需额外小心,一般来说,用电筒照射很容易便会察觉裂纹是否存在。
优质的翡翠可以卖得相当可观的价钱,但是市场上的供应有限,一些商人为求取得更好的利润,不惜替翡翠进行人工处理过程。于是市面上便出现了A货、B货和C货。
人工处理之翡翠
C货
C货是指经过人工加色的假色玉。其方法是借高温高压将染色剂渗入原来无色的翡翠中,使它的全部或局部染成翠绿色或紫色等,但其色泽会随时间转淡及变暗哑。
B货
B货是指曾以化学方法清除表面的瑕疵、杂质以及黄色部份的翡翠,只保留原有之绿色及白色的原素,然后以环氧树脂胶注入玉石内作为巩固,让整颗翡翠看来更通透,颜色更鲜艳。由于在化学处理过程中玉石的内部已遭到破坏,结构因而变得松散,故B货很容易在表面露出裂纹。另如在处理过程中同时加入染色剂便称为B+C货。
天然翡翠
A货
A货是指完全未经人工化学处理的天然翡翠。
我国珠宝业的前辈们,在长期的翡翠加工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很多有关翡翠的经验,并以言简意赅的格言形式,表示出了翡翠的这些特点。……
怎么样用最简单的方法辨别玉石的真假?
鉴其真伪,可以从三处观察: 一、由于玻璃质地十分脆硬,结构排列疏松,缺乏玉的致密和坚韧性,经不起强烈的高速旋刻,因此,在玻璃上一般加工不出高浮雕和圆雕。 二、用放大镜查找气泡,哪怕只能见到一个,也就是玻璃。 三、玻璃加人氧化铬,色近红宝石;加入氧化钴,色近蓝宝石;加入氧化铬和氧化铜,色近祖母绿等等,还有好多色。但它的色调总显得单薄,缺乏天然玉色之油润、浑厚的感觉。比较难识的品种,以高分子材料制作的假玉为主。其颜色可以任意调配,放大镜也难找气泡,据说红外光谱仪上能立显原形,但目验除了一般不实用的破坏性检验,敲碎找石质断面,火烧看其反应等办法外,关键要看器表有无天然石纹。人为加工的毕竟不自然,高情放大镜下更会暴露无遗。 玉器的鉴定,分新玉和旧玉两类。新玉的鉴定侧重于真假品种、质地优劣与雕工的精粗。有些技术性内容前已涉及。然而旧玉的鉴定就不一般了,它除了新玉的几个基本要求之外,还要识得玉器的制作时代和在历史上的价值。 玉器历史价值的证实,是以明确的时代为基础的。熟悉各时代玉器的常见造型、特色工艺、流行色质。接着再参阅有关论及某一时代玉器特点的论文,互相联系,你对玉器的断代水平便会产生一种理性的提高,到这个时候,你应尽可能多的接触实物,以校正书上图画与实物之间的视差。 另外,时代的判断在有些玉器上允许有一定的跨度。因为玉石器比较珍贵,又不易腐朽,因此,作为传家宝,早期的玉器出现在晚几百年的墓葬中,也是有不少先例的。上个时代的晚期与下一个时代的早期的玉器,风格上也不完全是一刀切的。没有记年的玉器,细微的出入亦属正常。
如何辨别真假玉?
玉器可分为软玉和硬玉两种,硬玉又名翡翠。从化学成分来看,软玉是含钙、镁和铁的硅酸盐,而硬玉则是含钠和铝的硅酸盐。
下面介绍鉴别真假玉器的一些常用方法:
(1)水鉴别法
将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果成露珠状,久不散者是真玉。
(2)手触摸法
若是真玉,用手摸有冰凉润滑之感。
(3)观察法
将玉对着光亮处观察,颜色剔透、绿色均匀分布的是真玉。
(4)舌尖鉴别法
舌尖舐真玉有涩的感觉,而假玉则无。
此外,还可以用放大镜观察,主要看有无裂痕,有裂痕的其价值大减。
玉石的品质鉴别
鉴定玉的品质,有六条标准,即“色、透、匀、形、敲、照”。
(1)色
玉以绿色为最佳,红、紫二色玉石的价值仅为绿色玉石的1/5。玉当中若含红、紫、绿、白四色,称为“福禄寿喜”;若只含红、绿、白三色,则为“福禄寿”。色泽暗淡、微黄色的为下品。如果是单色玉,以色泽均匀的为好。
(2)透
透明晶莹如玻璃,没有脏杂斑点,不发糠、不发涩的为上品。半透明、不透明的玉,则分别称为中级玉和普通玉。在清朝和清朝以前,带有红、绿、白三种颜色的玉才称为翡翠玉。到了现代,翡翠玉泛指一般透明的玉。目前的翡翠玉以透明并带绿色的居乡。
(3)匀
玉的色泽重在均匀,虽含白、绿但色泽不均匀的,则价值很低。
(4)形
玉石的形状可根据不同的审美要求,加工成不同的样式,无特殊标准。一般地说,玉石的个头愈大愈好。
(5)敲
玉当中常有断裂、割纹,一般不易观察到,如果用金属棒敲一敲,或者把玉轻轻抛在台板上,可以从声音的清浊辨出裂纹存在与否。声音越清脆越好。
(6)照
玉当中有肉眼不易发现的黑点、瑕疵,只要用10倍放大镜照一照,便可一览无余。
玉的品质可分为10级,每一级又可细分为上、中、下3档。其中,白玉无论其色泽好坏,透明度如何,价值都是最低的。
天然玉石的特点是略呈浅色,而不带有浅蓝色(俗称邪色)。另外还有一种合成玉,以玉粉、水晶加盐水制成,外观颇似深色“老坑玉”。鉴定的方法很简单,因其同天然玉石比重不同,可用手掂掂轻重,或用天平称量,重者为真玉。
目前,市场上常常混杂一些加工精湛的假玉。辨别假玉的一般方法是看、听、测。
(1)看
主要看晶体透明度、内部结构、光泽等。真玉透明、油脂光泽,花纹自然,内部纤维状态是不易模仿的。
(2)听
真玉声音清脆,人造假玉声音发闷。
(3)测
主要是测硬度。以玻璃板(摩式硬度5.5)为标准,除岫玉、绿松石外,一般都能在玻璃板上划出条痕,而玉石本身丝毫无损。假玉一般较软,划不动玻璃。
常见的假玉一般用塑胶、玻璃加工而成,它们都是非晶质材料,硬度低,密度小,还有材料本质的特征。如塑胶能用钢针挑得动,或能刻出划痕,拿在手中轻飘。玻璃在灯光或阳光下内部显示气泡,偏光镜下显示非晶质性(转动时无周期性的明暗变化),有原料制作漩涡状条纹等。
翡翠的质量鉴别
在玉石家族众多成员中,最名贵的当推翡翠。它是一种天然矿石,硬度极高,产量极少。其色彩主要以绿色、红色为主。红色为翡,绿色为翠,故名翡翠。
(1)翡翠的分级
①特级:艳绿色(祖母绿色)、苹果绿色,玻璃地(半透明、质地细腻),均匀鲜艳,无杂质,无裂纹。
②商品级:绿色,油青地,微透明、间杂半透明的祖母绿色细脉和斑点翠。
③普通级:藕粉地、豆绿色、浅绿色,白色细腻,微透明。不透明翡翠,一般只做玉料首饰。
(2)翡翠的质量鉴别
①质地。天然翡翠质地透明或半透明……
普通人如何辨别玉石的真假,用比较简单的方法
一般来说,籽玉因被水长期浸泡侵蚀,质地细糯滋润,呈半透明状,膈纹较少,紧密度高;而山料则质地较干,较粳,呈不透明状,膈纹偏多,因系炸药炸开之故。但山料中的老坑,质地虽不如籽玉,但相对较好。所以软玉的优劣和其坑口有关,老坑仔玉最好,老坑山料次之,新坑山料又次之。行内对鉴别软玉有一目三看之说,即凭一双眼睛,看以下三个方面:1、看质地这是鉴别软玉优劣的最主要的因素。质地就是要体如凝脂,精光内蕴,质厚温润,脉理坚密。这是一块好的软玉的具体标准。反之,质地粗粗的,乾乾的,内里不蕴含一种精光,外表不细腻温润,便是劣质玉。2、看颜色软玉因颜色不同,有白玉、黄玉、青玉、碧玉、墨玉之分,一般来说,在质地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白玉为贵,黄玉次之,而青玉和青白玉等价值就要低些。颜色是鉴别软玉优劣的标准之一,即便同是白玉,也要看白的程度和纯度,如果白中闪青或白中带灰,都会影响到玉的价值。3、看雕工所谓玉不雕不成器,雕工对于软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一般雕工主要看三个方面:一是工的新旧,年代越久,价值越高;二是看工的内容,凡创意不常见吉祥图案的价值较高;三是看工的精细程度,越是精细吃工的,自然价值越高。除去以上质地、颜色、雕工三个要素外,其他尺寸大小、品相好坏也是鉴别软玉成品优劣和价值高低的标准之一。二、软玉真伪的鉴别:1、软玉与岫玉的辨别:岫玉由于质地细腻,水头较足,呈蜡状至油脂光泽,所以常常把它做旧用来冒充老的软玉。但岫玉性软,易吃刀,用普通小刀刻几下,吃刀者为岫玉,纹丝不入者为软玉。如果身边没带刀,只须看雕刻时的受刀处,软玉受刀处不会起毛,而岫玉则有起毛。此外,手感岫玉也较轻,敲击时声音沉闷黯哑,不像软玉清脆。除了岫玉,还有其他普通玉石冒充软玉,其鉴别方法大致同上。2、软玉与俄罗斯玉、青海玉的辨别:青海玉和俄罗斯玉,估计皆为天山山脉的支脉所产,故而矿石成分相似。这种玉多为白色,看上去也似蜡状油脂光泽,因此很容易冒充白玉。而它的硬度和白玉一样,故不能用吃刀来鉴别。但这种玉所含石英质成分偏高,因此与白玉相比,质粗涩,性粳,脆性高,透明性强,经常日晒雨露,容易起膈、开裂和变色。特别是将软玉与俄罗斯玉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一个糯,一个粳;一个白的滋润,一个则死白,其高下之别不言自明。同时,敲击时一个声音清脆,一个沉闷,也不难分辨。—————————————————————肉眼识别和田玉有技巧(转帖)中国和田玉历史悠久,蜚声中外,琳琅满目的和田玉精品,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田玉是具有灵气的东西,它象征著钜额的财富,可人们往往缺乏辨别真伪的慧眼,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昔日王公贵族玩的高档玉器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那么,收藏和田玉器从何处着手?如何能选购到货真价实的和田玉器呢?一:看玉器的材料:材料是玉器收藏的首要前提,优质玉材对于一件玉器至关重要。目前通常的价格,同等级别的子玉是山料的6–8倍。在市场或网上,更常见以无皮之山料或俄料,充和田子料出售。俄料亦属山料且物质成份一样,因出矿地在俄国境内而称俄料,其价更低得多,特性是色白但玉质太水即是透明感过重,密度和油质感均比不上正宗和田子玉料好!若以俄料充和田子料件出售,经验少者难以辨之,目前在市场或网上唯数不少。真正的羊脂玉,目前国家没有标准,它是产于冰雪覆盖的冰河中。羊脂玉白若羊脂,不但白且绝不反青,其油脂度特高,不是一般色度达到羊脂级的山料或子玉可匹敌的。有些老玩家玩玉几十年也难得一求。羊脂玉取得难度之高加上其稀有度…… 怎么分辨玉的种类和真假
该文章由作者:【温开水】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