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乌鸦皮田黄原石表面上有一点绿色正常吗(寿山乌鸦皮红田黄原石)


目前寿山顶级乌鸦皮田黄原石是什么价位?

现在寿山石的价格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天价,作为一种从发现到现在开采都非常少的顶级石料,田黄石总共几百年来也只有那么一两百公斤。也就是说,市面上只有这点东西在流通,其中大部分都作为收藏。根本不会进行交易,因此,它可以说真是有价无市。一般十克以上的优质寿山石,克价十万左右是很正常的。十克以下的小料会便宜很多。

寿山石怎样鉴别真伪品相?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辨别寿山石的真伪:

1、外形

包括寿山石的形状、棱角、皮相。如田坑石无根而璞,无脉可寻,呈自然块状,无明显棱角,有明显色皮等。山坑石分布于寿山、月洋两个山村,石质因脉系及产地不同,各具特色,所以山坑石的名目特别丰富。凡坑头各洞出产的矿石,统称为“水坑石”,由于矿体地下水丰富,矿石受其浸蚀,多呈透明状,寿山石中各种“晶”、“冻”多出于此。

2、色彩

主要看色相和色彩的分布情况,色彩结聚状态的表里情况。寿山石色彩多样,各种颜色均有,每个石种颜色都是有规律可循。

3、质感

眼睛看的感觉(观察石质表面及内部的纹理),上手摸的触觉(体会表面的质感),上手掂的感觉(体会重坠感,如水坑、老坑的石品手感发重),刀刻的感觉(吃刀难易,流畅与否,涩阻度等,寿山石吃刀流畅)。

4、肌理

包括纹理、裂格(裂是有明显或不明显的缝隙,格是石本身固有的分隔线和纹线)。寿山石大部分都存在着格,有些石种有漂亮的纹理,如荔枝洞石的萝卜丝纹、大山石的波涛形纹理、山秀园的斑斓色块等。具备基本的鉴别方法后,可对寿山石雕进行鉴别。

5、石皮

除少数寿山石外表无石皮外,一般情况下,寿山石外表都有皮层包裹,因此有无石皮是鉴定寿山石的一个重要依据。寿山石的皮色与皮层比较复杂,这与它埋藏之地的土质有关。

寿山石的皮层,或极稀薄、或稍厚密,石皮颜色主要有黑、黄、白、绿,皮层有单层、双层和三层,皮质比其它掘性寿山石的石皮质地要细密柔嫩,用刀轻刮,刀感流畅而微沉粉粒细腻均匀。

6、比重

鉴别寿山石除了眼观、光照、手触之外,还可以通过称重计算它的比重来鉴别。寿山石的比重,是指寿山石的重量与同体积的水在摄氏4℃时的重量比。它的比重值在2.53至2.9之间。

7、做旧判断

石雕是真实的,为了提高收藏价值,卖家故意对石雕表面做老化处理,弄得老气些。作伪判断。仿刻古人和现代名家的篆刻和雕刻作品,有的卖家明说是仿的,有的则说不知道,让你自己去判断,有的就说是真迹,还拿出某某评奖证书,欺骗性极大,是藏家必须注意的。

8、作色判断

市场上现存大量经过物理和化学处理过的石雕作品。物理法是用植物或矿物的天然色彩,对原石进行煮泡处理着色,这样处理过的作品往往能蒙蔽很多人的眼睛,甚至有些鉴定机构也被蒙蔽。化学处理的色彩比较容易判断,色彩鲜艳,感觉发愣。相关地域石与寿山石的区别,这也是让收藏者最头疼的问题。

扩展资料

1、寿山石的质量技术要求包括:

1)开采

主要为赋存在白垩纪火山碎屑岩中的火山热液矿床。开采时要注意围岩蚀变、矿脉走向及其几何形态的变化,做好矿体预测。遇到矿体时,除与周边围岩紧密相连的大块原石可在围岩中采取微量炸药爆裂方式分离原石外,其余情况下均应采用手工作业方式取石。作业前应查看原石产出情况,找准合适的切入点,避免损伤原石。

2)养护

石料的养护以“保持润泽,切忌高温”为原则,应浸泡在水中或覆沙土和稻草,以保持湿度。开料时采用水锯,谨防燥裂。经去除杂质制成原坯石料。

3)管理

寿山石资源实行有计划保护性开采,实行采矿许可证制度。开采的寿山石应进行鉴定、拍照、登记、备案,由寿山石保护管理机构出具产地证明,建立可追溯的管理制度。

2、寿山石的产地:

寿山村是寿山石的唯一的原产地。其位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的东北部,出福州市区北上,在蜿蜒而平坦的盘山公路上行车三十余公里就能到达寿山。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寿山石

寿山乌鸦皮田黄原石表面上有一点绿色正常吗(寿山乌鸦皮红田黄原石)

寿山田黄与昌化田黄的区别 在哪里可以鉴定

寿山田黄与昌化田黄 田黄是福建寿山石的一个品种,也叫田黄石或者黄田石,产于福建省福州市北效寿山村田地中,是我国独有的印石。已有一千多年开采和利用历史,在清朝主要作为皇室的印玺用石和雕刻用材,随着时代前进对其研究不断深入,已有很多部专着问世。根据现代研究成果可以把田黄定义为:田黄是产于寿山溪田地中、具有六德特征和其它标志、主要由迪开石和珍珠陶石组成的块状独石。主要有田黄,白田,黑田,红田,绿田等品种,按石皮特征可以分成黄皮田黄,银裹金田黄,乌鸦皮田黄等等。按色泽的浓淡可以分为桂花黄田黄,鸡油黄田黄,枇杷黄田黄,黄金黄田黄,橘皮黄田黄等等。 昌化田黄则产于浙江省临安市昌化北区西北面的玉岩山一带的田地中,与我国着名鸡血石可谓同出一脉,虽然从被发掘至今资料记载有二十多年时间,但也是珍贵的印石。由于其形成环境、地质成份以及特征跟田黄十分相似,所以昌化田黄石分为黄田、白田、红田、黑田、绿田等品种,此外还有银裹金和金裹银二种,尽管田黄石有不同色调,但黄色是基本的,这是鉴定标志之一。 寿山田黄石与昌化田黄石的形态特征异同点分析: (一)、石形及其形成机理 田黄石的原石均经过搬运、磨蚀作用,而使其成为自然卵形,无明显棱角,手摸有滑感。两者都有过以上的形成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二次生成。寿山田黄石一般体形偏小,形态相对比较规则。昌化田黄则体积比较大,形态比较多样,所以不管在体积还是重量都有着优势,具有较好的可塑性和赏玩性; (二)、石皮及其形成机理 大部分田黄都有石皮,薄厚不等,颜色各异,有黄、白、黑等色。石表面包一层浓淡厚薄不均的黑皮者,状如乌鸦之羽毛,俗称乌鸦皮。肌里为黄色,外部包一层白皮的,叫“银裹金”。肌里近纯白的白田,而包有一层黄皮的,叫“金裹银”。这点我在上面也提到过,两者的都有共同的称呼;在这里简而概之:寿山田黄石的石皮一般比较细腻、油润,表皮有比较规则的细孔,就像我们人类皮肤的毛孔一般,而昌化田黄石皮相对会粗犷、略干燥,显得土味比较重,石皮表面的毛孔也不是特别规则,而且通常的石皮会带金沙等。

怎样鉴别田黄石

怎样鉴别田黄石呢?

鉴别方式有两种,一是从外观上入手,另一个是靠手感。

我们先来看田黄石外观上的三大特征:红筋、石皮和萝卜丝纹。

红筋,也叫红格,就是田黄石上这些红色的线条。

田黄石是由从高山岩上分离下来的石头滚落到溪里,再被埋入农田中形成的。石头从山上滚落时内部难免会因为撞击而产生裂缝,裂缝在泥土中受到微量元素长期的侵蚀,就会形成红色或其他颜色的筋格。

那么凭借这种红色的筋格是否可以鉴定出田黄石的真假呢?

这块黄色的石头上面也布满了红色的筋格,但它却不是田黄石,而是产在福州连江县的“连江黄”。

为什么其它品种的石头也会产生筋格呢?原因很简单,只要石头受到外力影响出现了裂缝,再有机会被埋进土中或落在水里,时间一久就会形成有颜色的筋格。

寿山石中的独石和掘性石等石头都有可能形成红筋。

独石是寿山石中一个大的种类,指因自然原因脱离矿脉,经过长时间的地质变迁而形成的石块。田黄石和掘性石都属于独石;田黄石和它们的区别在于产地。

产在寿山溪流域的独石是田黄石;产在矿洞附近或者稍下一点上坡上的独石是掘性石;而产在其他地方的则被统称为独石。

由于产地不同,田黄石和其他独石的质地也不同,田黄石的质地更加温润细腻。

看来只凭红筋并不能断定出田黄石的真伪;而有些田黄石经过切割打磨之后几乎完美无瑕,更是看不到这样红色的筋格。

田黄石的另一个特征是石皮,石皮是指石头受到外部环境中其它微量元素的长期侵蚀而在石头表面形成的一层外皮。

 同样,寿山石中的独石和掘性石都可能带有石皮,也就是说石皮和红筋一样,不仅仅为田黄石所特有;那么,萝卜丝纹是否是田黄石的独有特征呢,从外观上鉴别田黄石是否可以凭借察看它的萝卜丝纹呢?

我们将一个萝卜纵向切开,可以看到一条一条很有规律的纹路,这就是萝卜丝纹。

我们现在看到的石头叫高山石,它的身上也有这种类似萝卜丝纹的纹理。

看来,萝卜丝纹也不是田黄石独有的特征,从外观上鉴别田黄石必须要综合考察它的三个特征,即红筋、石皮和萝卜丝纹。

不过,高山石、都成坑石与田黄石的质地决然不同,所以,除了外观,手感就是鉴别田黄石的第二个方法。

田黄石的比重在2.53到2.9之间,是寿山石中仅次于芙蓉石的石种。所以,拿两块同样大小的石头放在手上,田黄石会让人感觉稍沉一些,这种手感,行话称之为“手头”。

既然比重不同,也就是说石头的矿物成分不同,在科学仪器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们是否还可以从田黄石的成分构成上鉴别它的真伪呢?

田黄石是由从高山岩上分离下来的石头滚落而形成的,它的矿物组成与它的母体寿山石一致,所以,科学仪器的测量结果并不能作为田黄石鉴别的惟一标准。

怎样鉴定出手田黄石

田黄鉴定从两方面进行,一是根据外观特征及物理性质,二是根据矿物成分。外观来看,田黄的颜色有黄、红、白、黑。常为褐黄及褐红过渡颜色。油脂光泽;从结构来看,田黄都有“萝卜纹”。“萝卜纹”是田黄最重要鉴定特征。田黄有时可见“红格”或“红筋”是由褐铁矿充填细小裂隙而成;从外壳来看,田黄有时可见一层薄的外部皮壳,表皮颜色与内部的颜色明显不同。外部为褐黄,内部为白色的,叫“金包银”。外部为白色,内部为褐黄的,叫“银包金”;从质地看,田黄的质地细腻。手摸,有滑腻感;从透明度看,田黄的透明度由不透明至半透明,透明度好的,可称“冻状”。从物理性质看,田黄的折射率为1.56,密度为2.5-2.7g/cm3。最有效、最可靠的鉴定方法是使用X光机(大型仪器),运用X光衍射分析法,利用反映它们结构特征不同的图谱以准确鉴别。市面上的假冒田黄常以塑料为材料。仿冒品往往颜色均匀无萝卜纹、红格(红筋),有时可见气泡及流动线构造,而田黄无气泡和流动线构造。对于塑料制品,用小刀或热针一试便知,而用与田黄性质相近玉石的仿冒品,建议还是寻求专业人士帮助。还要从一些细节进行鉴定:手感:田黄石出土后,显得表面光滑洁净,因而它的手感和其他石种就是不同。色泽:田黄石色泽的最大特点是毫无“火气”。无论红田、白田、黑田都带有“黄味”。色调较浓的,行家谓之比较“熟”或比较“老”。多数田黄石的色调表里一致,有些田黄石则外浓内淡,行家称之没有“熟透”。石皮:田黄石大多附有石皮,有黄、白、黑等不同色皮,色皮又有厚、薄、稀之分,偶尔还有双重皮、三重皮。有些田黄石没有石皮,就要从其他方面进行认真观察了。萝卜丝纹:萝卜削去外皮,呈现出许多细细的、编织如网的丝纹,称之萝卜丝纹。肌理隐现萝卜丝纹,是田黄石的基本特征。萝卜丝纹以明显、细腻、均匀为好。红筋:寿山石的筋格有多种颜色,田黄石的筋格是红色的,称之“红筋”。曾见到人工染成的红筋,总有火气,易于识别。前人有“无格不成田”之说。其实是生意话,田黄石无筋无格当然最好。质地:田黄石质地温润、细腻、富有灵性。温润,是前人形容田黄石的专用词语,灵性,主要指透明度与情韵。田黄石大多微透明,肌理萝卜丝纹隐现,细细品赏,饶有情趣。质地粗劣者谓之“硬田”;色泽纯洁,透明度强者谓之“通灵”,当属“田黄冻”,十分稀罕。有少数透明度高的田黄冻石,没有萝卜丝纹,但其质地十分温润,绝非其他石种可比。如果完全不透明,也看不见萝卜丝纹,就不是田黄石了。总之,鉴赏田黄石,主要从质、色、材三方面来衡量。前人总结田黄石的质地具有“六德”,即:细、结、润、腻、温、凝。六德具备者,是田黄石的上品。田黄石的色泽以黄金黄为贵,橘皮红为罕,色泽纯洁者为佳。田黄石按石皮的不同分类:有黄金皮、银裹金、金裹银、乌鸦皮、蛤蟆皮田黄石等。在田黄石的产区,从黄土地里觅得的田黄石挂黄皮,白沙层中挖掘的田黄石多生白皮,而从黑泥田里挖出的田黄石就多披“乌鸦皮”。有些田黄石在黄土地里生成黄皮后又滚到黑泥中,再生成了黑皮,形成了双层或三层皮。田黄石石皮的生成和色泽,与周围环境和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田黄石由于质地不同还分为:田黄石、田黄冻石与硬田石。仿黄金皮田黄石:采用人工染色,形成的内质地红色,外表皮黄色的仿田黄石。仿银裹金田黄石:采用人工染色,形成的内质地淡黄色、黄色及红色泽,外表皮呈白色的仿田黄石。仿乌鸦皮田黄石:采用人工染色,形成的内质地淡黄色、黄色及红色泽,外表皮呈黑色的仿田黄石。注意!表皮没有蓝色的寿山田黄石及寿山石!与田黄石容易混淆的石种 1、掘性高山石、掘性都成坑石、旧洞善伯洞石。掘性高山和掘性都成坑石都有萝卜丝纹,但掘性高山石质较松,掘性都成坑石质微坚,都不如田黄之温润。旧洞善伯的黄色结晶体与田黄冻石比美,但没有石皮与萝卜丝纹,而且肌理时有细小的金属砂点,俗称“金砂地”,有时还有“花生糕”浑点,与田黄石的特征相去甚远。 2、寿山连江黄石:连江黄产于寿山金山顶山的东北坡,石多呈藤黄色或土黄色,偶有石皮,质地较粗,石性稍硬且多裂纹。清朝时,就有商贾以其假冒田黄石贩售,至今不绝。只要以连江黄石所缺少的田黄石三大特征:石皮、萝卜丝纹、红筋就能予以辨认。 荔枝洞高山石:黄色荔枝洞石也偶有色皮,但过于通灵、温润欠逊,萝卜丝纹较粗。3、浙江昌化独石:今年浙江省昌化县出产了一种黄色的独石,有人也称“田黄石”或“浙江田”。由于这些独石出产于含沙质地的小山坡之中,没有经受溪水的洗刷、滚动,多有棱角。而且石色表里不一,稍加雕刻,就显露出白色或浅黄紫色。再者,质里一般没有萝卜丝纹。从而就能与寿山田黄石予以区辨别。 掘性坑头石:掘性坑头石有萝卜丝纹,类似田黄石,俗称“坑头田”,但肌理有白浑点,萝卜丝纹乱,不呈卵形,格纹较多,与田黄石不同。4、寿山鹿目格石:产于都成坑山临溪的坡地中,有黄色或白色石皮,俗称“鹿目田”,但石质都不通灵,无萝卜丝纹,并往往有红色泽透出。

该文章由作者:【寇仲】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