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玉器拍卖需要到专门的拍卖公司吗?
普通玉器的话一般不需要到专业的拍卖公司,但是如果是价值很高的古玩玉器拍卖的话,建议你还是找个好点的专业拍卖公司。拍卖前,你可以到99艺术鉴定一下需要拍卖的玉器,防止在线下拍卖过程中被拍卖公司压价。
古玩界水多深?汉代玉凳拍卖2.2亿元,后来怎样了?
大家都想要钱生钱,都会通过各种方式赚到更多的钱,去投资不一定有回报,去炒股风险太多,而一直增值的东西大概就是古董了。古董不同于现代的艺术品,古董是不可复制的离我们比较遥远,年代越久就越值钱。现在的风气也是古董收藏大热,价格一炒一个高,很多人不惜把全部家当拿去购买一件被鉴定成为真品的古董,就是为了趁着人们的热度把价格炒上一个更高的高度,然后转手卖掉获取差价,幸运的话就可以实现一夜暴富。
拍卖公司的宣传
有些人在这件事情上尝到了甜头,于是便开始想着怎么来一发更大的,让自己最大化受益。如此一来,文物造假便成为了一大助力,真的古董不好找,但是假的它容易造呀!世界上的人口众多,货真价实的专家却是少之又少的,这个世界上大部分都是平凡的人,比较容易骗,而且很多的人都愿意去相信权威。文物造假之后,如果有资深的专家愿意做个假的鉴定书,再随便找一家知名一点的拍卖行进行拍卖,利用鉴定书和拍卖证书去进行融资抵押借款,就这样合法化的钱就白白来了。
被拍卖的汉代青黄玉龙凤纹化妆台
镀金的玉凳
这样的例子挺容易找的,2011年的一场拍卖会上,一件汉代的玉凳,也被称为汉代青黄玉龙凤纹化妆台,被拍卖出了2.2亿元的高价,此消息一出,所有人都震惊了。喜欢历史的和略懂汉代文物的人都知道,汉代是不可能使用凳子的。汉代的坐姿有点类似于日本人的跪坐,现在常规的坐姿在他们那时候被视为特别不礼貌。就凭这一点就不可能会出现这样子的设计,更何况,自古以来玉在中国都是备受喜爱的,所以更加不可能被汉代的人拿去做这样的一个凳子,这是摆明了是正大光明的作假,把人民群众当傻子看待。
姚政提供的汉玉凳图片资料
更为可笑的是这件汉代青黄玉龙凤纹化妆台居然手续齐全并且合法,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假货的东西却有专家出具的鉴定证明,并且这位专家的名气并不低,他就是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周南泉先生。故宫博物院是何等的地位,能在这里工作的鉴定人员一定是知识雄厚且实力不容小觑的,这样的一个人却参与了给一件假文物开具了鉴定证书,实在是让人觉得讽刺。很多人感叹古玩圈的水实在是太深了,连业内权威都放着好好的声誉不要去为了钱做昧着良心的事情。
姚政提供的汉玉凳图片资料
虽然这件汉代青黄玉龙凤纹化妆台被拍卖成功,但是实际上它却并没有真正成交,这很可能是一次假卖假拍,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用这件2.2亿元的拍品去进行合理化贷款融资,以此空手套白狼用合法化的方法使自己得到增值。事情被爆出以后,买卖双方以及拍卖行各执一词含含糊糊,在这起造假事情中最被人诟病的就是参与鉴定的专家了。这件事情也让更多的人对专家失望,真真假假的鉴定证书可以让价值连城的文物一文不值,也能够让随地捡起的石头成为罕见国宝。
姚政提供的汉玉凳图片资料
权威拥有着与生俱来的信服力,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委员会主任姚政也曾对这件事情做过深入的查最后证实确实伪造。当专家都开始参与造假,真的就是没有多少可信的东西了。这件假的汉代青黄玉龙凤纹化妆台成为了迄今为止被拍卖的最贵的玉器,单看这件文物本身虽然非常的精美,也是玉制造而成,本身也是值几百万的,当成普通玉凳卖也会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但是与那天价的拍卖纪录来说,再看这件玉凳着实让人觉得好笑。文物买卖还需要理性,虽然有人造假,但是良心的专家依然存在。
他花50万造赝品,转手卖出2.2亿天价,顶级专家:亏了!为何?
专家认为这是一件真品,并且对于2.2亿高价拍卖的结果,他还表示十分遗憾,直言这是无价的国宝,亏了,至少值10亿。
男子50万造赝品
在2011年,一件“汉代玉凳”文物的拍卖,引发了一场更大规模的真假辩论大会。当年的北京中嘉国际拍卖上,一件汉代青黄玉龙凤纹化妆台之组件,在起拍时价格便高达了1.8亿,最终这件“文物”以2.2亿元的天价成拍,这也使得这件汉代玉凳成为当年的最贵玉器。但是这件拍卖,一经公布,便立刻引发了众多网民的的猜疑。因为在汉代,我们的先人们是席地而坐的,将玉凳定代为汉代,显然是有悖于常人的历史常识的。但作为拍卖方,他们自然也是言之凿凿,并且还搬出了他们在拍卖这件“汉代玉凳”时的鉴定专家周南泉以及他开出的鉴定证书。
转手卖出2.2亿天价
此时作为同行的教授邵晓峰、中国文物学会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会长张宁等人却站了出来,表示对这件玉器汉代之定论持有明确的反对态度,除了罗列史料记载的汉代的日常起居生活之外,他们还指出“凳子”这件物品乃是宋代以后才出现的物什。面对质疑,周南泉也并非没有支持者,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委员会主任姚政便是一个。他甚至还公开发文称:”周老没有走眼”,汉代玉凳就是一件是”撼世国宝”,2.2亿便宜了,10个亿都不止。
专家:这可是撼世国宝
在各方的唇枪舌战之中,2012年2月23日,邳州宝玉石行业协会会长汪如棉的言论,为这场“闹剧”划上了句号。他告诉记者,这件“汉代玉凳”只不过是邳州本地的一家玉器作坊老板赵先生在2010年时生产的一件“赝品”。
赵先生在花费了50万元左右的价格购得了这方青黄玉之后,聘请了22位玉石工匠在7个月时间里雕刻这方青黄玉,期间还多次请汪如棉先生对他们的造型、纹饰、图案进行指导,终于雕琢出了这个以明代老件为参考物的“汉代玉凳”。随后赵先生便以230万的价格售卖给了河北的买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仅仅1年时间,这样的一件仿古玉凳竟被鉴定为汉代之物,还鬼神神差的以2.2亿的高价售出,不禁让人感慨“收藏有风险,甄别文物需谨慎”。
该文章由作者:【张伟康】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