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中吸收线,带绿色,还具有630660690nm吸收线是什么意思?
翡翠的吸收线,是指翡翠所具有特征的红外吸收光谱谱图,以437nm吸收峰最为常见,是鉴定翡翠是否天然基本鉴定特征。在红外吸收光谱谱图中,有高值和低值的波动,630660690nm吸收线同样是翡翠红外吸收光谱谱图中的吸收值。
翡翠, 也称翡翠玉、翠玉、缅甸玉,是玉的一种。翡翠的正确定义是以硬玉矿物为主的辉石类矿物组成的纤维状集合体 。但是翡翠并不等于硬玉 。翡翠是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达到玉级的石质多晶集合体,主要由硬玉或硬玉及钠质(钠铬辉石)、钠钙质辉石(绿辉石)组成,可含有角闪石、长石、铬铁矿、褐铁矿等。在古代翡翠是一种生活在南方的鸟,毛色十分美丽,通常有蓝、绿、红、棕等颜色。
一般来说,天然翡翠(A货)的鉴定证书会标注“翡翠”、“天然翡翠”、“翡翠(A货)”、“翡翠(天然)”等,B、C货色则一律标注“翡翠(处理)”或者“翡翠(优化)”。国检证书: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简称NGTC)是依法授权的国家级珠宝玉石质检机构,通过了国家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计量认证、授权认可)、实验室认可,为国内珠宝玉石首饰检测方面的权威机构,并被指定为国家级科技成果鉴定机构、进出口商品检验实验室、中消协商品指定实验室。国检证书的样式全国统一,没有地域性。
天然翡翠及鉴定证书图示:
翡翠危料的证书上会写结论?
危料也是翡翠,鉴定证书上会写结论为“翡翠”(天然翡翠)。因为根据《珠宝玉石 鉴定》国家标准GB/T 16553-2017里规定的翡翠材料性质,缅甸翡翠与危料的材料性质相同。
据研究危料的相关论文显示,危料密度为3.32-3.34g每立方厘米,相对于缅甸翡翠密度略高,但也在翡翠理论值3.33-3.34g每立方厘米里。危料折射率为1.66-1.67,缅料折射率为1.65-1.67,危料与缅甸翡翠的红外光谱吸收峰峰形一致,危料和缅料都有绿辉石、硬玉和硬玉到绿辉石的过渡形态的图谱。其主要致色元素,绿色品种危料为铬离子致色,蓝色品种危料为铁离子致色,结晶状态都为晶质结合体纤维交织结构。
目前国家标准对翡翠的产地没有严格定义,翡翠的产地不参与命名,无论一件翡翠是缅甸翡翠还是危料,只要它是A货,在鉴定出证时鉴定结论都是“翡翠”(天然翡翠)。因此GID翡翠实验室采用企业标准来定义“产地特征”,在探索中给消费者提供参考意见,详情可在“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查阅GID翡翠实验室发布的《GID翡翠产地特征》企业标准Q/GIDCD001-2021,有关于产地特征的详细说明。
怎样区分危料和翡翠?
危料和翡翠能够根据看翠性来区别,用高倍放大镜观查危料和翡翠时,纯天然翡翠能够见到蚊虫翅状闪亮,而危料没有这类翠性。认真观察危料和翡翠时,会发觉危料色调会偏灰、偏深灰色调,这实际上是危料大多数铁元素量高导致的,而翡翠以翠绿色、浅紫色为主导,色彩艳丽。
1、看翠性
区别危料和翡翠能看翠性,用高倍放大镜各自观查危料和翡翠时,能够见到越南翡翠能够展现与众不同的蚊虫翅状闪亮,这就是翡翠的翠性,而危料不具有这类翠性。
2、看色调
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看色调来区别危料和翡翠,危料翡翠铁元素量较高,因而危料的色调会显蓝、偏深灰色调,而且小黑点角较多。而翡翠多见翠绿色、浅紫色、白,色彩艳丽。
3、看结晶体颗粒
用高倍放大镜各自观查危料和翡翠时,能够见到危料内部的结晶体颗粒较为粗壮,清晰度较低,与翡翠对比,它在光滑度、清晰度、细致度等层面都和翡翠有显著差别。
如何辨别危料翡翠
辨别危料翡翠的方法如下:
1、看颜色。危料的颜色大都显得暗沉,偏灰,没有老蓝水翡翠那样纯净的蓝绿调,并且危料的光泽度和刚性也没有老蓝水翡翠那样好。
2、看透明度。危料的透明度介于微透明和不透明之间,而品质好的老蓝水翡翠,透明度都很高,稍差一些,也在半透明。
3、看滤色镜反应。浅蓝绿色危料在滤色镜下,一般会呈现淡红色。而缅甸翡翠在滤镜下,会呈现惰性(也就是不显红色)。
危料翡翠的特性。
危料的主要成分为绿辉石,与翡翠一致,这也是两者容易混淆的原因之一。虽然危料与翡翠的成分都是绿辉石为主,但是危料的含铁量较高,外观上看到的蓝色会偏灰色调。危料的颜色大都为蓝色,颜色偏暗,由于过量的铁元素而呈现灰色调,或有黄翡伴生于其上,还会有黑色杂质的出现。
对比光泽度的话,缅甸翡翠刚性强,光泽度高,表面的光泽如同玻璃一般,不像危料一样,表面的光泽是油性的,看起来就像是油青料,但危料的颜色要比油青料更深。
该文章由作者:【深白色】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