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人养玉,玉养人”,是什么意思?科学吗?
随着人们对玉石文化的了解越来越深,对“人养玉,玉养人”这句广为流传的俗语有了不同的理解。有些人从历史与文化的角度解析它,有些人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理解它,还有些人则从培养道德与提高品质的角度理解它。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人养玉,玉养人”这句话呢?这句话又是否有科学依据呢?
历史文化角度
玉在中国数千年文化中,具有独一无二的位置,一直为皇家贵族所喜爱,更有甚者还服用玉粉,一些皇权贵族甚至死后也要穿戴玉衣以保身体完整性,一个个有关于‘玉’的典故都用文字记录在史书中。
清末的慈禧太后,独创美容方法:即用玉尺在脸上搓、擦、滚、摸,用珍贵玉石制成的短圆柱形玉棒与脸部皮肤接触,达到美容的目的。古人对玉石的理解,已不仅局限于装饰范围,还应用到了医学、美容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理解。
个人健康角度
玉石在养人方面,肯定比不上粗茶淡饭。那究竟是怎么养人的呢?现如今社会人心浮躁不安,对很多事情都心不在焉。玉养人,重点在于培养一个人的道德品质,重点在于培养人的精神状态,但假如你要认为它仅是一块石头,那它就仅是一块稀缺且独特的玉石。
其实‘玉养人’主要体现在对人精神状态方面的提升,长期佩戴玉石,喜爱玉石的人,潜移默化中便会将玉石融入自身品质中,而从玉雕作品学习思想内容的精华中,它具有很好的积极的艺术气息,能真正提高你的个人修养与素质。
现代科学角度
从医学的角度说,长期佩戴玉石玉饰,无论手部还是颈部,都能经过长期摩擦皮肤而刺激人体穴位,活化个人经络与皮肤活力,起改善人体体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活化组织细胞,从而增强个人免疫力的功效。
当然,这种‘玉养人’的过程也相当缓慢,可能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玉石本就硬度较强,并且南红硬度属于上乘材料,更具优势。
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
其实并非仅佩戴或把玩3年,而是有一个长期性的意义,玉文化在慢慢培养之后,人将受玉石影响,有了玉石的美德与品质。
长期佩戴把玩玉石,能培养一个人的品质,对个人人生有积极性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将随着佩戴把玩时间的加长而终其一生。这就是所谓的‘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的道理。
为何’人养玉,玉养人’?
玉之所以能滋养人,是因为天然的玉石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在长期佩戴玉的过程中可以逐渐被人体吸收。
另外,在身体上佩戴玉时,玉可以不断与皮肤产生摩擦,同时可以对局部皮肤进行物理按摩。
玩和佩戴玉石对健康有好处,或许更多的方面是玩玉石珠子、手柄、手镯、手镯等。
促进手和手腕的血液循环,从而有益健康。些玉的石头,比如蜂蜡,有香味,对改善睡眠有一定的作用,所以现在用琥珀做的枕头来帮助睡眠。
佩戴漂亮的玉石可以让人感觉到快乐和优雅。有些人喜欢隐藏玉,在隐藏玉的过程中,通过享受和分享获得更多的审美愉悦。
人们互相赠送玉石头,可以增进彼此的关系,带来对生活更美好的向往。
玉养人,人养玉是什么意思?
“人养玉,玉养人”,玉在长时间与人体的接触中,吸收人分泌的油脂与热量,玉的颜色会越来越深,好像人使玉变得活起来了。
玉养人:玉石含有人体所需的硒、锌、镍、钴、锰、镁、钙等3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能促进血液循坏、增强新陈代谢、及进排除体内废物。玉还能使生活饮用水和自然水变成活性水,帮助人体提高免疫力。
所谓玉养人一生,其实是有两层含义,一是对身体,养生保健,二是对精神,修身养性。
我们常常说一个人的手相三年会有一些变化,人养玉三年,这里的三年是一个虚数,并不一定非要戴三年,只是一个分水岭,在三年之前和三年之后。实际上是说人受玉文化的熏陶之后,君子比德与玉,以玉之五德作为为人处事标准。
玉石中尤其是和田玉和翡翠都会有一个特征:需要保养。和田玉是油脂光泽很润,我们需要不断的把玩,这样和田玉会变得更加细润。
翡翠也是一样需要贴身佩戴,佩戴久了之后在人体和翡翠的接触中会不断的打磨,这样翡翠会更有光泽度,看起来更加通透。
这就是所谓的养玉的过程,由于玉石也是天然的矿物质,来自大地。所以玉石中也是有很多对人体有用的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通过人体长期的佩戴中不断被吸收到体内,这样久而久之会有微妙的变化。
总之,长期佩戴使用翡翠等玉石,可以养颜、镇静、安神。古人云:“石之美者皆为玉”所以玉代表的是高贵的追求和精神的财富。戴好看的饰品心里美滋滋的,愉悦的身心会让人更加快乐。
该文章由作者:【地命海心】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