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服克数怎么看
羽绒服的克数一般是指绒的含量,绒的含量越高羽绒服越保暖,相对来讲羽绒服也会贵一些。比如羽绒服的填充物为“250克600FP 90%白鸭绒”,指的是该羽绒服填充了250克600蓬松度的含绒量为90%的白鸭绒。
除了参考羽绒的含绒量,我们也要通过其他来参考羽绒服的质量。
通过手捏来直观的感觉,一般毛梗手感不明显说明含绒量高,反之则含绒量低。但是要注意如果感觉不到什么毛梗,则很有可能使用飞丝填充的羽绒服。飞丝是在羽绒加工过程中从羽毛上脱落的无梗短丝毛,保暖性差,而且也没什么蓬松度。羽绒服的回弹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羽绒的蓬松度,可以把的羽绒服压平后展开,看羽绒服能否在较短的时间内回复原状。
要看一下羽绒服的标牌上标明的各项基本信息是否齐全,主要是含绒量、充绒量、绒毛种类和生产厂家基本信息。
羽绒服(down coat)内充羽绒填料的上衣,外形庞大圆润。羽绒服一般鸭绒量占一半以上,同时可以混杂一些细小的羽毛,将鸭绒清洗干净,经高温消毒,之后填充在衣服中就是羽绒服了。 羽绒服保暖性最好。
如何看羽绒服的羽绒含量是多少?
查看羽绒服标签上的含绒量即可。
含绒量是指羽绒里面绒所占的比例,以百分数的形式表示,户外羽绒服的含绒量在80%以上,这个数据表明其中绒的含量是80%,羽则占到20%。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羽绒服填充物是有多种的,羽绒服的填充物为鸭绒、鹅绒两种,而这两种按照颜色的不同又可以分为灰绒和白绒。
羽绒服的标签上主要有含绒量和充绒量两种标注,依据羽绒服装国家标准含绒量是指绒子和绒丝在茸毛羽绒中的含量百分比,羽绒服的含绒量不得低于50%,充绒量允许偏差规定为-5%。含绒量越高的羽绒,羽绒的蓬松度越大,可以更好地吸收并储存人体热气,同时隔绝外界冷空气的入侵,因此含绒量越高,羽绒服越暖和。
扩展资料
衡量羽绒服性能的三个重要指标:
1、充绒量:
充绒量指一件羽绒服填充的全部羽绒的重量,在标签上通常用克来标示。即使一件羽绒服的含绒量很高,假如羽绒服内填充的羽绒量过少,那么也会影响保暖作用。
2、含绒量:
含绒量,是羽绒里绒所占的比例。比如,某款羽绒服标示的含绒量是85%,意思就是说此款羽绒服里羽绒的含量是85%,剩下的15%是羽毛的含量。
3、蓬松度:
蓬松度是度量羽绒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标,蓬松度高的羽绒服不仅保暖性能好,而且轻便贴身,可以融合更多的设计元素,这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
羽绒服的充绒量怎么看?
通常125克羽绒服适合5至12度穿着。
180-250g级别充绒量,也是我们日常较多人穿的羽绒服级别,适合气温-20°至-5°之间。酷寒级别(-30°至-15°) ,一般充绒量200-300g。还有,极限级别(-50°至-20°),适合南、北极,攀登雪山等特殊极限用途的,充绒量在300g以上。
充绒特点
羽绒是非常不容易发生纤维板结现象的,因此羽绒在被面料包围时,会形一个个成立体盒状结构和双层夹片结构的小空间,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充绒结构。
对于立体盒状结构,它的优点就在于羽绒分布均匀,不会有冷桥效应,但是制作工序复杂,并且羽绒服装的重量也会大大增加;而双层夹片结构的优点在于衣服的重量轻盈,但是在缝合的位置容易出现缺绒的现象,易被风吹透,因此一般用在内穿羽绒服中。
一件羽绒服的结构空间越小,就说明充绒量越多或者羽绒分布越均匀,但各种结构都存在一定的优点与缺点,所以不同结构适用于不同穿着方式的羽绒服。
该文章由作者:【解析函数】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